三国:开局一个碗 第213节

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到杨凌了!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最后穿过白令海峡,抵达美洲大陆。

冬季气候寒冷,一旦到了冬天,蒋钦就只能在沿途建立的据点休息。

等冰雪融化后,才能继续北上。

一路上,蒋钦建立许多简易的临时据点。

看着风尘仆仆的蒋钦,杨凌亲自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公奕辛苦了。”杨凌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陛下言重了!”蒋钦感动道。出发之时,杨凌还是大将军,回来之后,才听说,杨凌已经登基称帝!

现在,他是大明皇帝了!

随后,众人便坐到一起,仔细听蒋钦述说前往美洲的过程!

“陛下,那片大陆没有名字,还请陛下命名。”蒋钦说道。

杨凌想了想,笑道:“就见东山洲吧!”

既然是华夏首先发现了美洲,自然就不能跟那些鬼佬一般称呼美洲了!

就连后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华夏古代便发现了美洲,到了杨凌这里,就是板上钉钉了,发现美洲的,就是他的人。

“是,陛下。”蒋钦应了一声。

同时,心里有些惊讶,陛下取的名字也太符合那山大陆了!

自己是向东发现的东山洲,并且,东山洲上,延绵千里的高山,这个名字真是贴切!

他哪里知道,美洲其实是在西半球,并且大部分都是平原!

“对了,陛下,臣还带回来一个野人。”蒋钦想了想说道。

杨凌一愣,有些好奇道:“人呢?”

蒋钦吩咐了一下亲兵,很快,亲兵就带着一个野人走了进来。

叽里呱啦…

野人进来之后,也不行礼,嘴里叽里呱啦的说着听不懂的鸟语!

侍卫正准备呵斥,杨凌却是摆手阻止了!

他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心里摇摇头,后世有种说法便是,印第安人其实是殷商遗民。

最主要的理由便是,印第安人当年的殷商移民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印第安人之中,同样有多日和射日的神话,比如,同样崇拜太阳神,还有就是,印第安与殷地安同音之类的!

不过,杨凌并不打算纠结这些!

众人看着这个野人,喷喷称奇!

杨凌看了一会,便没有了兴趣,让人将这家伙带了下去!

“公奕,土豆、玉米那些东西可带回来了?”这才是杨凌所关心的问道。

蒋钦点点头,命令士兵将东西给搬了上来!

很快,几筐众人从没见过的东西被带了进来,正是玉米、土豆、红薯、辣椒、蓝瓜等物!

蒋钦都按照杨凌的方法,将这些东西给保存了下来!

“陛下,这便是您所说的那些高产作物?”周泰好奇道。

杨凌点点头,指着一个蓝瓜道:“幼平请看,这叫蓝瓜,一株可以结好多个果实,并且,这东西对土地没有要求,那些不利于种植粮食的山上也可以种植。”

随即,又指向红薯,笑道:“这是红薯,亩产可达几千斤。”

“什么?这怎么可能?”周泰震惊了,这可是小麦亩产不过一百多斤的时代啊,忽然听说,红薯亩产可达几千斤,周泰能不震惊吗?

杨凌笑着点点头,在他估计,虽然,红薯没有经过改良,也没有适应大明的土地,亩产远远无法跟后世相比,但是,与现在的亩产比起来,无异于非常高的。

“并且,这玩意抗旱能力非常强。”杨凌补充道。

至于辣椒什么的,杨凌并没有介绍,很多人以为,在辣椒传入华夏以前,华夏人是不吃辣椒的!

其实错了,华夏也有类似的辛辣食物,便是茱萸。

“这些东西,朕要带回洛阳种植,然后在我大明推广。”杨凌说道。

这玩意推广起来可不容易,首先,蒋钦带回来的作物种子较少,必须培养几季,然后才能考虑推广的事。

另外,这些都是外来物种,大明百姓可不会轻易接受!

毕竟,他们不能尝试的,一旦不能收获,可能导致全家饿死!

杨凌打算,先自己培育一些种子之后,再让一些亲近自己的世家进行试种!

等到种出来后,多宴请一下大臣,就给他们吃这些东西,上行下效之下,这些作物才会慢慢推广出去!

杨凌打算,学后世的我大清朝一般,搞出一个红薯盛世。

嗯嗯,就叫大明洪武盛世,一个用土豆红薯堆积起来的盛世。

就在杨凌卯足了劲,准备打造红薯盛世之时,魏延的大军也已经抵达了长安!

明军战力强大,李郭汜二人并不敢出城决战,最终还是决定,依靠长安城墙,抵挡住明军的进攻。

长安城下,魏延一脸嚣张的在城下挪战,同时嘴里还不断的嘲讽李郭汜。

“李,你真是个窝囊废,难怪儿子被杀了,屁都不敢放一个。”

“郭汜,有能耐你就出城,与你魏延爷爷一战,小爷我打得你妈都不认识你。”

听着下方魏延的嘲讽,李郭汜双目喷火!

郭汜脾气火爆,就准备出城,斩杀了魏延!

“郭汜,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李连忙阻止道。

若是平时,他巴不得郭汜去死,只是,如今明军大军压境,他和郭汜必须团结一致,才有可能打败明军,继续在长安逍遥!

“哼!李,你什么意思?你认为,区区一个小将,本将军还杀不了他?”郭汜不满道。

魏延年轻,又没有太大的名气,郭汜自然不将他放在眼里!

李摇摇头,说道:“明军猛将如云,若是敌人的猛将隐藏在那小子后面的军队之中,你一出去,在忽然杀出,如之奈何?”

李也不认为,魏延能斩杀郭汜,而是担心,魏延会阴郭汜!

郭汜一听,这才作罢,不得不说,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郭汜不甘心的问道。

李点点头,笑道:“长安城池高大,城内粮草物资充足,即便是明军围城一年,我军也不会缺粮,何必出城?本将军倒是要看看,明军有多少士兵能死。”

第344章 兵围长安

听了李的话,郭汜也只能点点头,二人瞥了一眼魏延,直接下去休息去了,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魏延骂了一阵,见城内无人应答,也只能收兵回营。

“张将军,你与李郭汜二人熟悉,这二人应该如何?”营地之中,魏延有些无奈的向张济问道。

张济想了想,开口道:“将军,郭汜性格冲动易怒,李为人阴险狡诈。”

魏延眼前一亮,冲动的郭汜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想了想,他才笑道:“张将军,吾有一计,或可破长安,不过,还需将军配合才行。”

张济闻言,毫不犹豫的抱拳道:“请将军吩咐,末将万死不辞。”

魏延笑道:“没那么严重,明日,将军便前去长安城下,请李出城一叙。”

张济一愣,脸上满是不解之色。

“将军只需按照吾的话去做便可。”魏延笑道。

“诺!”最终,张济还是抱拳领命。

第二日

辰时一过

张济便率领几千兵马,前往长安城下搦战。

“稚然将军可在?故人张济在此,请出城一会。”张济来到城下,便大声喊道。

城楼上,李、郭汜、樊稠等人皆在!

“张济这家伙是怎么回事?”郭汜不解道。

他们虽然与张济熟悉,不过,如今各为其主,已经是敌人,为何还要宴请李出城会面?

李摇摇头,说道:“不知道,或许是代表明军前来劝降吾等的。”

“什么?这该死的家伙,看我出去斩了他。”郭汜闻言,顿时大怒,就要出城,斩杀张济。

樊稠连忙劝道:“郭将军息怒,到底如何,还得请李将军出去看看再说,如今我军被围在长安,张济那里不失为一条退路。”

李点点头,觉得樊稠说得有些道理,毕竟,他们虽然有长安城为依托,但是,整体实力与大明差距巨大,若是明军有援军到来,自己可没信心可以守住,有张济在明军阵营,实在不行,还能投降啊。

“好,待吾出去会会张济。”李对郭汜二人说了一声,便转身向城下而去。

很快,李便点了几千兵马,来到阵前。

“张济,别来无恙啊!”李笑道。

张济点点头,笑道:“稚然将军,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你我当年也是袍泽兄弟,却不想,再见已是敌人,世事难料啊。”

张济有些唏嘘的说道,李也是点点头,二人开始有一茬没一茬的叙旧。

城楼上的郭汜和樊稠有些疑惑的对视,不知道二人在聊什么,张济若是劝降,怎么说了这么久。

半个时辰之后

张济对李拱了拱手,大声道:“稚然将军,今日相谈甚欢,希望他日还有机会,与将军把酒言欢。”

说完,他大手一挥,调转马头,直接撤了。

最后这句话,张济提高了音量,让城头上的郭汜和樊稠等人,隐约听到了。

二人对视一眼,心里有些疑惑,不过,暂时没有多说什么。

李满头雾水,不知道张济是什么意思,自己二人只不过简单的叙旧,他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莫非,这是暗示某投降与大明?应该是这样了,不过,这怎么可能,不到山穷水尽之时,自己是不可能投降的。

疑惑中,李也收兵回城!

“李,你与张济聊了些什么?为何这么久?”郭汜眼睛死死盯着李问道。

李眉头一皱,不悦道:“郭汜,你什么意思?吾只是与张济简单的叙旧一番罢了。”

眼见二人似乎又有内讧的趋势,一旁的樊稠连忙劝道:“二位将军息怒,大敌当前,吾等必须同心协力,才能保住长安。”

郭汜也知道,现在不能与李闹掰,只能冷冷道:“希望如此。”

说完,直接拂袖而去!

首节上一节213/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