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743节

  毕竟听韩成所讲的,那朱祁钰在历史之上,可就把朱见深这个太子给废了。

  然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现在自己就算是把一些事情提前说好,到了今后,还真的可能会如同韩成所说那般,朱祁钰依旧会想着,把皇位给他的亲生儿子。

  “那你说……要是让朱祁钰没有亲生儿子怎么样?”

  朱元璋忽然抬头,望着韩成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韩成愣了一下,望着朱元璋道:“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可是,你真的会这样做?”

  听了韩成的反问,朱元璋颓然的摇了摇头。

  “咱肯定不会这样做。

  朱祁镇那个王八犊子,把咱给气成那样,咱都想要将其给生撕了。

  可最终,不还是忍住了吗?

  又怎么可能对朱祁钰的儿子用这种手段。

  这也是咱的儿孙。”

  “那要是让朱祁钰先当皇帝,给他立下规矩,等到朱见深十八岁时,必须退位。

  且一开始告诉他,他这个皇帝就是暂时的怎么样?”

  太子朱标的声音响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和韩成二人闻言,思索了一会儿后,齐齐的摇头。

  这个办法还没有朱元璋刚才所说的,把朱见深过继给朱祁钰更为的靠谱。

  今后,事情只怕会更麻烦。

  朱祁钰心中必然不甘。

  做上了皇位的人,谁想就那样退下去?

  武英殿里又一次陷入了沉默里。

  朱元璋,韩成,朱标,朱朱棣几人,都在思索这件事。

  过了一阵,韩成开口道:“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不让朱祁钰做上皇帝。

  这样的话,今后朱见深做皇帝,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朱祁钰也不会有太多的不甘心。”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望着韩成道:“这事儿不行吧,不当皇帝他又怎么行使权利?

  总不能让大明十几年没有皇帝吧?

  那很多事,肯定是要乱的。”

  在朱元璋看来,这件事后果可太严重了。

  比让朱祁钰做皇帝还要严重上十倍八倍不止!

  朱标,朱棣,朱几人,甚至于就连朱,都觉得韩成所说的话有些过于离谱。

  一个王朝一天没有皇帝,不要说那些大臣了,就连下面的众多百姓都会觉得非常的不踏实。

  更不要说这么长时间没有皇帝了。

  不过几人却都没有贸然开口。

  因为他们也都清楚,二妹夫韩成,不会说出这么没有见识的话的。

  这事,他肯定有他自己的考虑。

  这等事他们都能看出来,二妹夫又岂能看不出?

  韩成看着几人说道:“这事,这样做确实不妥当。

  不过,那若是让朱见深在此时,就继承大统登基呢?

  让朱祁钰这个当叔父的为摄政王,让他来总领朝政。

  等到朱见深十六岁的时候,就让他亲政。

  到了那是,作为摄政王的朱见深,就需要把各种权利交还给皇帝……”

  这个主意,也并非是他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忽然间想起了大清的多尔衮,大玉儿,还有福临这三位。

  多尔衮这个摄政王,还是很有名的。

  此人的权势,当时可谓是大到没边了。

  但最终,权力还是归到了福临手中。

  既然如此,眼前正统时空的这个困局,是不是也可以参照这个例子,来加以解决呢?

  “让年幼的朱见深直接登基,成为皇帝。

  朱祁钰这个皇叔为摄政王……”

  朱元璋重复了一句韩成的话,很快,眼中就爆发出光芒来。

  “好!好!这个办法确实是好!

  如此一来,便可将正统时空此时所面临的难题,一下子就给解决了!

  皇位会结结实实的落到朱见深的身上。

  让朱祁钰这个做皇叔的做摄政王,则可以在朱见深没有长大的这些年里,给大明皇家权力,找到一个比较稳固的依靠。

  等到朱见深十六岁时,朱祁钰交还权力,也不会太过于难受和抵触。

  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只是一个摄政王。

  只是代管皇帝权力。

  大明的正统,在朱见深身上。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在这种情况之下,朱祁钰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想着把他儿子弄成太子了。

  毕竟连他自己都不是皇帝。

  这个解决办法是真妙!

  不仅朱元璋,朱标,朱,朱棣几人,也都同样是觉得妙的很!

  韩成的这个解决办法,好的很!

  把方方面面都给考虑到了!

  通过这个办法,能将不利的影响给降到最低。

  这一手当真妙到巅峰!

  “二妹夫,真有你的!

  这种办法都能让你想出来!”

  朱望着韩成,由衷称赞起来。

  几个人当中,说起来就数晋王朱,和韩成接触的时间少。

  以往虽然也知道这个二妹夫很不凡。

  但是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如此的不同凡响!

  这个令父皇,大哥,还有他这个聪明人都感到棘手的事。

  二妹夫居然能想出这样一个好的法子,来加以解决!

  不佩服都不行!

  韩成闻言摆摆手道:“三哥,这事你别夸我,夸我我会骄傲的。”

  这话说的,几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开过玩笑之后,韩成恢复正经道:“这事儿,其实说起来也并不是我所想到的。

  我是从一个事情里得到的启发。”

  说着,就将多尔衮,福临,大玉儿几人的事,给朱元璋几个人粗略的说了说。

  听了韩成的话,几人的反应都多少是显得有些不一样了。

  有种吃了大瓜的感觉。

  “果然,这人能养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是要养亲生的。

  不是亲生的,还真不行。

  带着儿子的寡妇少招惹,连多尔衮那等人物都搞不定,更别说寻常人了。”

  朱元璋由感而发。

  朱标几人也都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觉得自己爹总结的很到位。

  几人八卦了一番之后,再一次变得正经起来。

  最为重要的皇位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如何扫除朱祁镇即位以来,大明越发衰弱的问题。

  这个事儿,同样是一个比较棘手的。

  不过这事儿,朱元璋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当下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征询韩成,朱标,朱等人的看法,让他们各抒己见。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这个当爹的,在治国理政这方面,对于老二老三老四这三个儿子,也没有那般吝啬了。

  遇到机会,该指点就指点,该教授就教授。

  不再只传授朱标一个。

  毕竟这几个儿子,在今后都是要出海,到外面分封。

  这个时候,多学一点儿治国理政这方面的知识,多长些脑子,是有好处的。

  尤其是老二,这家伙更是需要多学习一些。

  说起来,这几个儿子里面,朱元璋最为放心不下的,就是老二秦王朱。

  老三这家伙,猴精猴精的。

  别看成天整天,和老四两个人比来比去,各种明里暗里进行较量。

  但这家伙能力是真可以。

  若是能力不可以,也不可能天天和老四较劲儿。

首节上一节74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