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466节

  “岳父大人说的非常对。

  不过岳父大人若想真的做大幅度降低学习难度的话,单单只靠一个汉语拼音,还不是太行。

  除了汉语拼音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办法。”

  “就是你写的那种简化字?”

  朱元璋往口中又送入了一块红烧肉,一边咀嚼一边望着韩成。

  心里面为自己能够,直接就把韩成的办法给说出来,感到得意。

  韩成所写的那种简化字,朱元璋最近看了很多。

  越看越觉得这简化字很不错。

  虽然有不少,和现在用的字差距很大。

  但是仔细看的话,又能够从中看出一脉相承。

  同样具备汉字之优美。

  这些字所进行的简化,并不是胡乱简化的。

  而这些简化字,也确确实实可以让字,变得更加容易书写和辨认。

  学起来的话,将会变得更加简单。

  其实韩成没说,朱元璋自己就准备,在今后同时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

  有了这两样东西一起推行,朱元璋相信,今后的人再学习读书写字时,肯定要容易的太多啊

  今后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会感谢自己。

  不像自己当初学习时,一边学,一边在心里不住的骂那些造字的人,把字造的这么复杂。

  韩成点头:“岳父大人说的很对,确实需要推行简化字。

  不过除了这简化字之外,还有一样,比简化字更为重要的东西。

  岳父大人只有把这样东西给弄出来,并进行推广之后,再配合着汉语拼音和简化字,才能够让学问更好的传播。

  更好的降低门槛儿。

  听到韩成这话之后,正洋洋得意的朱元璋不由的愣了愣。

  这简化字在自己看来,就已经十分好用,是一大利器了。

  怎么韩成却说,还有比简化字更好的?

  这东西是啥?!

  愣神之后,朱元璋看着韩成,等待着韩成的下文……

第243章 把祖坟刨了!(求月票)

  坤宁宫。

  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人,都停下了正在吃饭的动作,转头望向韩成。

  等着韩成接下来的答案。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朱元璋好奇就,连马皇后也一样是如此。

  这种更为简便的注音之法,还有韩成来到大明之后,就一直在写的简化字,那都是非常好的东西。

  一旦推行下去,今后必然会令学习难度大大降低。

  是绝对的好东西。

  可哪能想到,韩成居然说只这两样还不够,还需要有一样东西进行配合才行。

  而他所说的那种东西,要比简化字,以及汉语拼音都更加要好用,更加重要。

  这让马皇后也想要知道,韩成所说的这样东西,到底是什么。

  怎么听起来竟如此之神奇?

  原本朱允这孩子,吃饭吃的不亦乐乎。

  这个时候见到皇爷爷皇奶奶两个人,都不吃饭了,全部都望着二姑父。

  当下便也把自己那伸出去了一多半的筷子,又给缩了回来。

  也坐在这里,扭头望着自己的二姑父。

  等待着二姑父开口。

  韩成倒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接开口道:“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我所说的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简单,它的名字叫做字典。”

  对,韩成说的东西就是字典。

  韩成所接触的第一本字典。就是那种上学时,使用的小本新华字典。

  红黄相间的封面,给他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东西,在他上了初中之后,就不再怎么用了。

  以往,他并没有到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程度。

  但是现在,在朱元璋准备在大明推行简化字,汉语拼音,提高人读书认字效率,传播知识时。

  韩成却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字典。

  朱元璋想要在大明推行简化字,推行拼音,其中的前提,需要先编撰出相应的字典来。

  把一切都弄得有规律可循,有权威的东西可以依据。

  只有这样,才有了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的标准,或者说是基础。

  若是没有这东西,想要推行简化字和汉语拼音,根本不行。

  哪怕是朱元璋,动用皇权强行推行也不成。

  没有相应的字典,它们便是先天不足。

  很容易造成混乱。

  只有编出相应的字典出来之后,再进行推广才可以。

  “字典?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之后,多少显得有些疑惑。

  这是个他没有听说过的新名词。

  朱元璋不知道字典,韩成倒也不觉得奇怪。

  当下便出声道:“所谓的字典,就是把所有的字,都给归纳到一起。

  按照偏旁部首,或者是拼音给它们排序,并对每一个字进行注音,注释,同时还要规范书写笔画的典籍。”

  听到韩成的这个解释后,朱元璋一下子就变得恍然大悟起来。

  “!你非要说字典,弄的咱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呢!

  这不就是说文解字吗?

  你说的这东西,上千年前就有人做过了。

  就是那个叫许……许慎,对,就是叫许慎!

  咱没有记错!

  就是他编撰出来的。

  东西写的很详细,不仅仅写了你所说的那些,还把字的演变都给写了出来。

  咱记得,他好像还把字给归结了成了几个部分。”

  说文解字的内容竟然是这。

  韩成听到朱元璋的话,倒是稍微有些愣了一下。

  原来字典这种东西,那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

  许慎和说文解字的名字,说实话,韩成在后世之时都有听过。

  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部书。

  但是,说文解字具体写的是什么,他从来没有去了解过。

  这个时候被朱元璋如此一提及,他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华夏最早的字典!

  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没有冠以字典之名。

  这让韩成微微有些脸红。

  话说,原本他还想通过字典,来痕迹的震惊一下朱元璋这个老丈人。

  哪能想到,这次却被老丈人给反手教育了。

  字典竟然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好在韩成脸皮也是很厚的,转眼之间就把这点儿尴尬给消除了。

  “对对,就是这种东西。”

  韩成点头应和。

  “只不过在我们后世,已经是习惯性的把相关书籍,给叫成字典了。”

  如此说着,却也是放下心来。

  有了说文解字这样一本字典存在,朱元璋他们再理解起字典来,就非常的容易了。

  自己完全不必再多麻烦,解释太多东西。

  而朱元璋这个时候,也恢复了正经。

  他想了一阵,用力的点点头了很。

  “你说的很对,这点儿确实是咱在之前疏忽了。

  觉得有了这拼音,还有简化字,便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进行推广。

  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东西。

  这字典才是是重中之重。

  若是不弄一个字典出来,让事情都有了章程,这拼音还有简化字,都没有依据。

  如此以来,这东西肯定不能很好的推行下去。

  或者说,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肯定会半途而废,被很多人笑话咱不学无术。

  那些文人们的嘴是什么样子,咱可知道的很清楚。

  一个个只会读几本破书,写几个字,念上几句之乎者也,没什么干实事的能耐,就喜欢拿咱小时候没上过学说事。

  不过若是有了这字典,那可就不愁了。

首节上一节466/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