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408节

  朱祁钰继续摇头:“他们在,咱们怎么做事呢。昆明湖、万寿山那么大,都是他俩的,还不知足吗?

  除了没有温泉,别的比咱们灵玉宫还大还好。

  回头你让裴当去万寿山上挖挖吧,没道理万寿山和玉泉山离得这么近,就只有玉泉山有温泉,偏偏万寿山就死活没个温泉。

  实在不行,在山上打几处深井试试。我相信温泉一定会有的。”

  凝香点点头:“行吧,等的就是夫君这句话,那臣妾真就安排裴当去万寿山挖温泉了。”

  朱祁钰点点头,至此算是完全听明白了,凝香这丫头比自己还爱护属下,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又给裴当安排了个在太子、太子妃面前露脸的美差。

  ……

  却说转眼来到二月二十六日,六百里加急军报送到了釜山。

  江渊看完皇帝的密信,被吓好大一跳。

  此时釜山就剩下了韩明浍和黄七,岳正带部分水师回了济州岛,还有部分水师在运送范广麾下奴儿干都司新军去辽东。其他人则带兵登陆了日本。

  釜山的防御确实是相当的空虚。

第702章 朝鲜水师紧急征兵 太子亲拟策论

  江渊苦着脸,将皇帝的密信递给韩明浍和黄七查看。

  黄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丝毫不慌。反正我是来混资历的,反正我是皇帝的铁杆嫡系,仗打赢了,必须有我一份功劳;仗打输了,治谁的罪都治不到我头上。

  江渊明白黄七的心态,但也没有办法。黄七作为监军,安安静静、坐观成败。跟当年安南镇守太监马骐的瞎搞胡搞一比,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江渊只能跟韩明浍商量对策。

  韩明浍替江渊分析道:“神武侯被从日本战场调了回来,带着奴儿干都司的三万大军去了广宁。这是圣上特别抽调去驻守广宁,以防鞑靼部偷袭的,我们肯定不能再动这支军队。

  安国公带去港、伊势等地的明军本就兵员不足,也断然不可抽调。

  我们向加贺运送的三批将士和青壮劳力都已抵达。这部分人倒可以调回釜山,但一来一回,又是集结、又是海运,没有两个月时间根本回不来。

  水师主力一部分要在港、伊势沿海区域进行封锁,一部分需要从南直隶、山东、福建运送物资给港明军。

  如今下官能想到的唯一对策,就是对朝鲜进行一次紧急募兵。”

  江渊闻言有些疑惑:“紧急募兵?朝鲜经过一场大战,军队已经损失殆尽,最后的精壮,也都派去加贺了。

  仓促之间,我们能募集多少人?”

  韩明浍回道:“回汉城募兵肯定来不及了,就在庆尚府、全罗府征兵两万吧。另外朝鲜水师还有大小船只一千余艘、水军将士近两万人。”

  江渊摇摇头:“庆尚、全罗两府一共二十多万人,又刚遭过战乱,仓促之间,如何征召两万新军?

  朝鲜水师船小炮少,水军又缺乏实战,如何抵得过日本水师主力?”

  韩明浍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若是允许应征青壮的全家免除十年赋税徭役,并重赏银钱,两府之民自然会踊跃应征。

  至于朝鲜水师,虽然弱小,但日本水师同样没有实战过,未见得就比朝鲜水师强大多少。

  而且釜山湾被群山环抱,其中岛屿密布,日军地形不熟,我们可以广设伏兵、游而击之。

  当初在对马岛,日军是怎么伏击我们的,我们就原封不动地在釜山还回去。”

  江渊心里一阵无语,皇帝开了免除赋税徭役的先例,如今所有人都学会了。张口闭口都是三年起步,五年打底。更有甚者,到了韩明浍这里,免除十年赋税徭役都出来了。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经过两年的大战,朝廷也快扛不住这巨大的战争消耗了。

  也就多亏皇帝强势灭佛,摆脱了释迦牟尼对大明的压榨,并给朝廷带来了天量的额外收入,不然早被拖垮了。

  这么大的锅,江渊当然不敢一个人背,只能征求黄七的意见。

  唯有把黄七拉下水,将来出了问题,才能在皇帝那里过关。毕竟决定是大家一起做的,要死也得一起才合理。而以皇帝那极为护短的性格,必然是要死保自己心腹的。

  出乎江渊意料的是,到了关键时刻,黄七一点都不含糊,直接点头同意了,并催促江渊与韩明浍迅速整军备战。

  于是,一场紧急备战开始了。

  与此同时,江渊派出密使,向济州岛上的岳正通报军情。

  二月二十八日,一早。

  青云阁中,处理完今天的政务,朱文芳便与黄溥、何宜开始商量会试的考题。

  所谓商量,就是朱文芳在那里听,黄溥、何宜在那里说。

  其它的题目,朱文芳根本听不懂,也插不上话。

  朱祁钰是特别不肖其父,而朱文芳则正好相反,除了比朱祁钰长得好看之外,性格喜好有极多相似之处,这就是第二代的荒唐皇帝。

  涉及之乎者也、孔孟程朱的题目,让朱文芳昏昏欲睡。直待何宜讲到策论题,朱文芳才坐直身子,认真听讲。

  何宜笑道:“因为策论题有很大可能被考生押中,所以圣上早就说了,今年的会试策论题由三道变为六道。

  其中四道明题,两道生题。

  明题,比如第一道就考圣上攻略朝鲜、日本的动机和意义。

  大部分考生都能想到会出这道题,这道题也只是考较考较他们平日里有没有关注时政,有没有大局观,有没有战略智慧。

  我们选拔人才,不要书呆子,更不要迂腐守旧、固步自封之人。

  至于生题,就是比较生僻,绝大多数人猜不到的,这才是考较真正实力的题目。”

  朱文芳闻言来了兴趣:“师父想出什么样的生僻题目?”

  何宜回道:“比如说,请考生对比大明盐政、大宋盐政的优劣和弊病,论如何进行盐政改革,才能既保障民生,又大幅提高朝廷的收入。

  圣上登基以来,一直在打仗,从来没有公开表露过改革盐政的意愿。

  一般二般的人,猜不到会试策论考盐政改革。

  而且盐政改革十分复杂,就算极个别考生猜中了题目,就算他去请教师长,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

  朱文芳点头笑道:“这个题目是怪难为人的,咱们大明的盐政每年就收那么几两银子,比宋朝可差得远了去了。

  如何通过改革,追上宋朝的盐政收入,怕是父皇自己心里都还没有成算吧。”

  何宜、黄溥讪笑两声,不接话了。以二人看来,皇帝心里确实也没有成算。

  喝了口茶缓解下尴尬,何宜又提议道:“第二道生僻题,要不太子你来出吧,毕竟你才是这届会试真正的主考官。”

  朱文芳认真琢磨了半晌,方才笑道:“要不出这么道题吧,请问考生,在朝廷大开海禁,进行远洋贸易的同时,还有没有大力经营西域、重新开拓丝绸之路的必要?

  如有必要,朝廷应如何经略西域,如何与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争夺丝绸之路的主导权?

  两位师傅以为如何?”

  黄溥点点头:“这个题目可以,一般人也想不到。最近几年,朝野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攻略东北的朝鲜、日本,南部的安南、缅甸、暹罗等国。

  解决完这些,朝廷还是会将精力集中在处理鞑靼、瓦剌各部上。再后面还有开海禁,下西洋。

  除了圣上一直在悄然布局外,一般人还真关注不到西域那里。”

第703章 寓教于乐分析战事 用兵之道举一

  为了避免考题泄露,三月初三开考,只剩三天时间了,才开始确定题目。

  而且题目都在朱文芳、黄溥、何宜三个人的脑袋里,也不会往纸上写,直到开考那一刻,才会公布给考生。

  商量完考题,朱文芳又问道:“师父,日本的战况如何了?”

  何宜看看黄溥,黄溥忙连连摆手:“行义,你说吧,我整天忙着京畿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根本就没关注过战事。”

  何宜见状,只得回道:“我自己总结啊,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有三,第一是国力,是后勤补给,这是常识,咱就不说了。

  第二个,就是指挥与配合。你想想啊,各种消息、命令在京师、山东、朝鲜釜山、日本加贺、港之间来回传送。

  比如消息从釜山传到港,没遇到风暴的情况下,至少十几天。再回个信儿,又是十几天。

  你这消息一个来回就是一个月,战场瞬息万变,怎么指挥?怎么配合?

  这日本战场太考验智慧了,指挥能力高低、配合默契与否,就成了决定胜负最大的关键。

  第三个,是天时地利。比如本来很厉害,军队战力也很强,结果打着打着下大暴雨了,然后就是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这就是天时,你找谁说理去呢。”

  朱文芳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师父的意思是,日本战场胜负难料,谁赢都有可能?”

  “咱们关起门来偷着说啊,胜负确实难料。当初大元征讨日本,不就是输得灰头土脸嘛,这也是日本信心满满的依据所在。

  如果不是大元输那一场,日本也不会飘到连咱们大明太祖派去的使臣都敢杀。”

  朱文芳又问道:“那日本京都已经被围困,足利义政接下来该如何出招了呢?”

  何宜回道:“圣上已经做出了预测,足利义政要派水师主力偷袭釜山,捣毁我们囤积在釜山的物资。

  我要是足利义政,我就一边偷袭釜山,一边全力攻击在伊势登陆的明军。

  如果偷袭成功,对我们来说还挺棘手的。”

  “师父老长他人志气,说点对我们有利的吧。”

  何宜笑道:“对我们有利的啊,圣上预测日本今年大旱,粮食欠收,民不聊生。会爆发民变,而且京都因为缺粮,将不得不出城与我军决战。

  到时我军依托营垒,占据主动,长平之战就再次重演了。”

  朱文芳也笑道:“若果如此,那就是师父刚刚说的影响战争走向第三个关键:天时地利了。大旱就是天时,天时无法抗拒,最终决定了战争走向

  秦赵长平之战,也是因为天时不在赵国,赵国粮食欠收,又借不到粮,最终只得全军出击,硬攻秦国壁垒。”

  何宜赞道:“对对对,很有道理,举一反三,孺子可教也。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我得回去陪你师娘了。”

  朱文芳摇头叹道:“唉,懒病会人传人,父皇懒,母妃懒,皇祖母懒,师父懒。就没一个勤快的,算了,我也赶紧回去看看太子妃吧。”

  三人各自散了,朱文芳溜溜达达,回到自己的西湖岛。最初建设齐王府之时,就在岛之东端以汉白玉石砌了一座长三十丈、宽十丈的石舫。

  石舫西端起了一座三层白玉石楼,东端是一座凉亭。玉楼和凉亭之间,则是一处宽敞平台。

  从远远望去,就如一艘白玉楼船。

  朱文芳和徐晴为其取名碧玉舫。

  岛上还有其它宫殿楼台,但朱文芳和徐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碧玉舫中。

  回到房中,朱文芳向自己奶娘问道:“晴儿哪去了?”

  奶娘笑道:“太子妃在二楼。”

  朱文芳便轻手轻脚来到二楼,就见徐晴站在长长的白玉桌案前,正认真地摆弄着几十个瓶瓶罐罐。

  朱文芳笑道:“好香啊,妹妹这是做什么?”

  徐晴笑道:“哥哥回来了,可别提了,我今天开始跟着十娘学着配香料,要了命了,我头都快炸开了。”

  朱文芳凑到徐晴身边:“妹妹好好的国公之女,让你学配香料,真难为你了。不学不行吗?”

  徐晴笑道:“不行,既然我已经选了,就一定要学会学好。再说了,这是十娘安身立命的绝技,她肯教给我就算烧高香了,别人哭着喊着想学还没有机会呢。”

  “学配香料还能安身立命?”

  “那个自然,十娘在鸣玉坊开了一个专门卖香料香膏的铺子,叫做天香阁。然后把一些不要紧的配方,命司苑监的侍女们调制好拿去卖。

  如今天香阁的香料在京师大受欢迎,供不应求,每做一批,都会被抢购一空。

首节上一节40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