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28节

  也就因为他们是跟着我从潜邸出来的,没人敢招惹他们。不然就凭他们自己的本事,坐不住现在这个位置的。”

  林香玉笑道:“对夫君来说,内廷太监,忠心就是最大的本事。”

  “嗯嗯,也对。雪儿告诉何宜,拟一道正式的圣旨:恭让皇帝虽涉及巫蛊之事,又勾通外藩及南征将帅,但念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寡人笃念亲亲之谊,暂赦其罪,以观后效。

  周皇后诬陷寡人欲废黜太子,竟主谋巫蛊事;钱灵妃借女工绣品夹带诏书,欲勾通外臣谋逆;万宸妃指使宫人,擅自缢死周皇后、钱灵妃。

  三人皆废为庶人,以嫔御之礼,葬于东山。除涉事宫人、僧道及三法司已拘捕的罪犯外,余者不再追究。”

第564章 太子处境陷入尴尬 京师改革全面

  十二月初五,一早,报纸中登出圣旨的内容,皇帝为巫蛊案盖棺定论。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终于结束了。

  结束的方式,出乎所有人意料:最近一个月的时间,又是为改易太子造势,又是扬言要废黜皇帝。

  但最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有周皇后这位太子生母、钱灵妃这位曾经的皇后、还有万宸妃,失去了生命和位分。

  其它的,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甚至于,杨埙还接到了下一年的屏风定做任务。至此,杨埙终于相信了王琰的分析,当今天子果然宽宏大量,并不会斤斤计较。

  接下来,朝廷的重心,回到了恩科上。十二月二十日,是乡试的日子。

  通过乡试,从全国选出三千名文举,三千名武举。

  明年二月,会试,殿试。三月初放榜,派官,一气呵成。

  之所以这样赶,是因为南方的战事太顺利,急需要派出官吏去接手占领的土地。

  内阁屡次奏请皇帝举行朝会,都被朱祁钰婉拒。

  不过朱祁钰也没把事情做绝,答应景泰四年正月初一,召开正旦大朝,对过去一年做个总结,再对新的一年进行总体安排。

  判断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景泰四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将有许多大事发生。而正旦大朝时皇帝要宣布的事情,也将极多。

  内阁虽然没办法朝见皇帝,但总算被皇帝赋予了极大的自主权,如今又没有恭让皇帝的麻烦,便也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军政事务。

  只有太子的地位,陷入了极度尴尬之中。

  对于朱见深来说,自己父皇已经被软禁,彻底失去了自由,对朝政的影响力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自己的母后不仅身死,还背负罪名,被废为庶人。

  一个父母都是罪人的太子,和皇帝还是叔侄关系,简直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东宫属官刘定之、林聪、叶盛等人也彻底绝望了,就这个局面,除非皇帝在最近几年内暴毙而亡,否则就是诸葛亮再世,也办法辅佐太子登基了。

  只要再过八年,皇帝的长子、次子超过了十岁,那时就算皇帝暴毙都不管用了。

  这些事实是如此的显而易见,连慈庆宫的太监、宫女都看的明明白白。所以宫中之人,对皇太子的态度转变肉眼可见,几乎是不加掩饰的怠慢。

  与太子定亲的安南公主、朝鲜公主更是傲慢异常。

  负责照管太子的成妃娘娘,对此也是无能为力,或者说成妃根本就不想为皇太子做什么努力。

  当初土木堡之变后,皇帝送了十六个女人给恭让皇帝。后来京师兵变,周皇后以不能受辱于乱军为名,缢死了一大片嫔妃。

  那十六个女人,只有包括成妃在内的七个女人侥幸活了下来。

  成妃等人自然是要报复的,这次巫蛊案皇帝处理得如此顺利,看似有很多运气成分,其实与成妃七姐妹背后的努力也密不可分。

  偶然的表象之下,是必然的因果循环。

  转眼半月过去。

  十二月二十日,是乡试的日子。

  朱祁钰将京中的佛寺,腾出了二十个,专门用作考生住宿、备考之用。

  这项善政,在赶考学子中大受好评。京城寸土寸金,居大不易。好好的考生居无定所,一群对国家无尺寸之功的秃驴却住在壮丽恢宏的寺庙中,吃的脑满肠肥,想想都让人气愤。

  不止学子支持,数日前,皇帝发布诏命,宣布将京中佛寺全部改建成学堂、书馆等公用场所,供读书育人之用。这一举措在京师还是有超过六七成的人表示支持的。

  不满的那部分,则是爱佛祖爱到骨子里的人。

  但皇帝在外城留了一片集中拜佛区,也算给爱佛爱得死去活来之人留了一条活路。

  一般这样大的考试,当天都会下雨。如今是冬天,天气冷,改为了下雪。

  朱祁钰歪在软榻上,欣赏着窗外雪景。

  瑞雪兆丰年,朱祁钰心情大好。

  浅雪、素汐轮流念着南方的军报,朱祁钰掰着林香玉的手指头数道:“安南、缅甸、孟加拉,大明又多出三个省。

  就光这三个省,这次恩科选出的进士恐怕就有点不大够用。

  还有甘肃设省,也需要一大批文臣武将去往里添充。

  还有东北,也要设省。如果继续保持奴儿干都司这种状态,要不了百年,不肖子孙又得龟缩回来。

  过两年乌思藏要设省,东察合台要设省,还有暹罗、占城、真腊,这都是省。弄不好还得再开两三次恩科。”

  浅雪念完了南方军报,依旧不停:“北方也有军报,朝鲜陈兵于边境,意图不明。”

  朱祁钰笑道:“无所谓了,虽说我对攻打朝鲜没兴趣,但他们如果执意找死,我也不介意送他们一程。

  但是我不亲自送,我让日本送朝鲜一程,然后我再送日本一程。

  最后用朝鲜、女真的山珍野货,日本的金银矿产,与咱大明的瓷器、茶叶等物资组成一个贸易体系。

  到时候朝廷就有钱了,然后再组建更强大的海军,去西洋传播大明的福音。”

  林香玉笑道:“夫君的心好大啊,奴家的十根手指,竟还不够您掰着数的。”

  “哎,我就是借故和爱妃亲近亲近,其实我心算能力挺强的。”

  正说着,凝香、玲珑两人抬着一方托盘过来,上面放着十几个杯、碗、盘、壶。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物?”

  凝香笑道:“在山东的姐妹不回来过年,她们特意送了些礼物回来。这是咱们青州的琉璃厂新烧制的器物。”

  朱祁钰取过一只茶壶,对着窗外阳光细看。壶身晶莹通透,壶内勾画着数枝梅,梅下有美人正细嗅香,真是鲜艳夺目、栩栩如生。

  端详半晌,朱祁钰赞道:“好巧妙的工艺,在内里勾画彩绘的技法,就跟鼻烟壶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个比鼻烟壶大的多。

  行,都拿去赏人吧,咱们自己不要用它。”

  凝香好奇地问道:“夫君既然夸它精巧,为何不留着自己用?”

  朱祁钰笑道:“里面含铅等有害的东西,大人长期接触这种东西,影响生育能力,减损寿命。

  小孩子长期接触这种东西,容易发育迟缓,尤其是脑子受影响,会变得笨笨的,甚至多种毒害叠加在一起,还会早夭。

  咱踏踏实实用玉器,比什么都好。”

  凝香点点头:“那倒是,自从和夫君住到玉泉山来,每天住在玉器堆里,喝着玉泉水,洗着温泉浴,奴家睡得比以前香多了,而且感觉体态轻盈,身心舒畅,简直越活越年轻了。”

  林香玉闻言揶揄道:“别东拉西扯了,你那是因为天天受夫君浇灌,当然被滋润得越来越水灵了。”

  凝香反击道:“说得好像你受的浇灌比我少一样,你看你这白里透红的肌肤,一看就是被男人滋润出来的。”

  朱祁钰笑道:“好了好了,你们都是一样的奴隶,多点少点的别分那么清楚。还是赶紧让雪儿念念西北的军报吧,我急着想知道瓦剌那位恭顺王有没有替我干活儿。”

  浅雪笑道:“有,肃王派出了甘州左护卫,由肃世子率领,进驻亦集乃。然后肃世子整日带着军队往北边草原去烧荒,已经把瓦剌烧急眼了。”

第565章 内阁划分九等学士 论功行赏重分

  朱祁钰笑了:“烧荒到底是哪位大仙想出来的缺德主意,你把草都烧没了,人家瓦剌人的牲口吃啥。”

  浅雪揶揄道:“连瓦剌人都同情,夫君您快成朱大善人了。好在曹国公体悟到了您的苦心,接纳了也先第三子阿玛桑赤的部族,将其安置在了沙州。

  现在瓦剌内部就剩下了火儿忽答和伯颜帖木儿这两支力量。据曹国公分析,伯颜帖木儿有投奔亦力把里的迹象。

  火儿忽答挟着恭让皇帝的私生子怡王,以令蒙元诸部。伯颜帖木儿难以与之抗衡,已经吃不消了。”

  “挺好挺好,很快咱们就有理由把瓦剌、亦力把里、东察合台全部灭掉,然后向西和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开战了。

  南面让王骥、陈懋他们慢慢打吧,西面让曹国公和肃王打,我负责打东面的女真、朝鲜、日本。

  北边的鞑靼,我把王越和余子俊派过去,让他俩一攻一守,搭档几年试试。

  东南有年富、轩和信国公汤杰,山东有岳正、陆瑜、崔恭,湖广有王来、项忠。

  几个人负责一个方向,同时经略。

  不然光靠我一个人,这仗二十年哪里打得完。

  打差不多了,下一代也成长起来了。到时候大封亲王,去更远的地方开疆拓土。

  这就是我的寰宇大汉化主义。”

  林香玉闻言总结道:“只有开疆拓土,才能成为大帝。只有永乐大帝后面跟个景泰大帝,才能彻底遮住洪熙、宣德、正统的光芒。”

  朱祁钰摆摆手:“想远了想远了,我只要后世子孙别咒骂我就行。

  我们还是催催山西巡抚李秉吧,命他总督山西军务,将原山西行都司、原万全都司的卫军迁去东胜,加紧巩固东胜城防。

  这个李秉也不大服我,明年让他好好体会体会人世间的险恶。”

  ……

  三天之后,乡试结束。

  十二月二十四日,考试完的秀才们都有节目可看,赵才兴、萧保等人被凌迟于大明门之前。

  十二月二十八日,经过紧张的阅卷,顺天府乡试放榜。

  同日,麓川逆首思机法、思卜法,以及缅甸王室众人被押送至京师。押送的队伍紧赶慢赶,终于赶在过年之前,将人带到了京师。

  出人意料的是,皇帝表现得十分温和,将麓川、缅甸原王室成员都和安南原王室成员安置在了一起。

  这些全部住在十王府里,好吃好喝好招待,竟然都可以安安稳稳过年。

  反而是宣庙戾妃,过得比较惨淡。朝云、暮雨两位皇妃,在张永、王勤、阮昔、陈祥四位大太监的陪同下,监督着宣庙戾妃搬入了瀛台。

  瀛台是西苑南海中的一座小岛。两位皇妃特意为戾妃修缮了岛上的翔鸾阁,衣食用度都不短少。小太监张本、张庆依旧被安排照顾戾妃的饮食起居。

  戾妃初时觉得还好,但上了阁楼,靠近窗边,依依北望,就见正北方六七里外稍偏西一点,建起了一座巨大的石像。虽未完工,但已经有大体轮廓。

  以前戾妃所住英华殿在紫禁城西北角,视线正好被宫墙挡住了,如今乍一见这石像,不禁惊讶异常:

  “怎么突然起了这么高大一座石像,这是为何人所立?”

  暮雨回道:“这是当今天子为母亲上圣皇后所立之玉像,以供万民瞻仰膜拜。”

  戾妃闻言,气得差点当场吐血。

  紧紧握着双拳,在多次深呼吸之后,戾妃才强行压制了心中怒火,冷冷地问道:“皇帝要将本宫、恭让皇帝和皇太子如何?”

  暮雨摇了摇头:“圣上一开始就说了,你们一家去住凤阳皇宫,荣华富贵、安度一生,大家互不打扰,相忘于江湖。

  你们谁都不肯接受,我们也没办法啊。您老是想要我们让出皇位,怎么让呀,让了我们一家人还有活路吗。

  圣上已经仁至义尽了,们到底还要怎么样。是恭让皇帝自己非要打那场败仗,还当了俘虏。

  又不是我们让他打的败仗,凭什么要我们用一家人的性命替他承担后果。”

  阮昔见皇妃情绪激动,连忙劝道:“两位娘娘都怀着身孕,不宜在这种地方久待,剩下的事情,交给奴婢们吧。”

  暮雨点点头:“彻底封闭瀛台,告诉宫人,若有半点消息传递出去,无需审问,宫人全部杖毙。”

首节上一节32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