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10节

  朱祁钰有些不解:“这两个人有些太着急了吧,人家安南使团回到国内了吗?好歹等人家回去,跟安南国王报告完,商量商量之后,你再发动进攻啊。”

  浅雪闻言揶揄道:“夫君还好意思怪别人,是您自己公开承诺要裂土封藩,那王骥等人得到消息之后,能不着急吗。

  尤其是王骥,他如今就想给自己儿孙挣下一份大大的家业。有沐家作为先例,世镇边疆的封赏,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而且夫君许给王骥和陈懋的,可是公爵啊,换成谁谁不疯狂呢。”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战事顺利吗?”

  浅雪摇摇头:“说不上顺利,也说不上不顺利。王骥大军基本都是参与过征讨麓川的,对于山地作战,他们经验丰富无比。长期来看,安南肯定挡不住明军。

  但短期来看,安南提前有了准备,又集中了最精锐的军队来防范云南方向。双方现在还都处于小规模试探的阶段。”

  朱祁钰点点头:“这就对了,如果轻易便能破开安南的西北防线,直入红河平原,那战事不就直接结束了嘛。

  说点别的吧,还有别的事情吗?”

  “有,大同右参将、都督同知许贵参奏镇守大同内官、右少监韦力转强令军人之妻陪宿,其妻不肯,遂杖死其夫。

  又与养子之妻淫戏,射死养子。

  又妄报家奴数人杀贼功,得升指挥、千户、百户、镇抚。”

  朱祁钰冷哼一声:“山西巡抚刘中敷刚刚去世,大同这帮人就又开始了。

  不愿意干活,就让他们全部回来吧。

  命锦衣卫将韦力转押回北京受审,让大理寺右丞王伟升任南京大理寺少卿,让刑部侍郎李棠回京述职。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按曹泰回京述职。

  李秉改任山西巡抚,盛接任山西巡按。

  顺便,把马文升派去做甘肃巡按,把余子俊派出做陕西巡按。

  宣府、怀来已经划入北直隶了,以后就由黄溥接管吧。”

  “这是要把山西官场再度清洗了?”

  朱祁钰摇摇头:“不是,正相反,对山西的清洗结束了。把万全都司改为开平都司,治所移驻开平卫。

  将山西行都司改为东胜都司,治所移驻东胜卫。

  将山西都司治所移驻大同。

  整个山西防御重心,全面北移。

  咱们大明本来好好的,国力正是上升期的时候,却全面往南退缩,当真是匪夷所思。现在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浅雪点点头,然后笑道:“说点高兴的吧,咱们的老王府,已经改造成了公园,如今春暖开,游人如织,可热闹了。

  原来老汉王府的正殿,已经改造完成,供奉上了汉代七位帝王。

  还有原会昌侯府的改造,也颇有进展,有了朝云、暮雨在那里监督,工程进度极快。

  夫君要的天文台,已经垒起来三丈高了。明年这时候,母后的玉像应该便能正式建成了。”

  朱祁钰闻言赞道:“那太好了,如果战事顺利,明年这时候,安南应该已经被迫投降了。

  到时候咱在母后玉像前,公然宣布这项大功绩。

  收复安南、扫平苗乱,很可能要同时完成。甚至明年这时候,还能搞个小型的下西洋活动。

  对对对,配合着收复安南,我们大明的船队,至少要在南洋范围内‘小小’地示威一下。

  我的神格塑造,总算要有小成了。”

  素汐闻言笑道:“提起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跟着恭让皇帝的随行大臣几乎被一锅端了。

  钦天监的官员也没能幸免。昨天钦天监监正上书,说当时有很多天文、历法之书,都丢在战场上了。

  钦天监怕被百姓偶然捡到,私自学习,希望由朝廷张布告示,将这些书收缴回来。

  这事办的有些不着调,让人不明所以。”

  “没什么不明所以的,岷藩那两个郡王不是造反了嘛,造反也就罢了,还找了两个术士,神神叨叨地吹嘘什么天子之相。

  所以钦天监怕了,这才想起来在土木堡丢的那些天文、历法之书。

  你回复他们吧,不用找了。”

  ……

  三月十三日,上午。

  甘州城外,旌旗招展。

  肃王带着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荣归故里。

第537章 朝鲜国王吃饵入局 下代皇后横空

  甘州城外,李璇、马昂、陈林三个人,带着文武官员迎接肃王归来。

  这已经是李璇、马昂第二次在甘州城外迎接人了,上一次,是时任太上皇从瓦剌返回,途经甘州。

  时殊世异,才半年多的时间,一切都变了。

  李璇、马昂的感慨还算平常,肃王却激动得眼泪都快要下来了,时隔五十年,终于把肃藩的老王府拿回来了,接下来就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了。

  大明藩王没有几个真的愿意一辈子窝在王府里面,而肃王就是藩王中最大赢家,不仅返回了故地,还拿回了完整的甘州三护卫。

  肃王目前是大明唯一一个获得皇帝许可,能够带兵打仗的藩王。

  肃王一下马车,李璇、马昂、陈林就热情地迎上前行礼。

  虽然没有见过面,但肃王能轻松分的出来,最前面二十出头的这位,是曹国公李璇,后面年纪大的这位,是甘肃巡抚马昂。

  最后面也是二十出头、身着内官服饰的这位是?

  李璇很体贴地为肃王介绍道:“殿下,这位是御马监右少监陈林陈公,是圣上最信任的近臣之一。

  这次陈公是奉了皇命,来运送银粮军械。”

  肃王当下便已了然,这是新晋崛起的实权大太监啊,于是好奇地问道:“怎么竟然劳动陈公亲自走一趟?”

  陈林回道:“臣为殿下带来了一百万两白银、三千套盔甲、五十门火炮,三百架弩车,还有其它军械无数。

  尤其是这些白银,都是圣上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内帑,圣上嘱咐必须一两不少地交到殿下手中。”

  肃王闻言,心中惊骇:皇帝这也太利索了吧,竟然这么快就真地把银子送来了。

  陈林又补充道:“圣上还给殿下准备了价值二十万两的铜钱,用于殿下赏赐有功将士。

  这是圣上提前做的准备,再过个两三年,铜钱就会在全国流通开来。”

  肃王连忙遥望东方而拜曰:“真是天恩浩荡,臣必不负圣上一片苦心。”

  寒喧过后,四人一起进城。

  到了下午,四人又一起来到肃王府库。说是一回事,现场看又是另外一回事。库房里一百万两白的银子,全部都是铸好的银币。还有价值二十万两的铜钱,堆成了一座小山。

  肃王抓起一把银币,愣愣地端详了半晌,方才向陈林问道:“陈公,圣上想先打哪里?”

  陈林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先拿下乌思藏北部的盐湖,然后制盐,再用盐换粮草和军饷。

  完成这些之后,大军进驻哈密和亦集乃备战,最终找准时机,彻底灭亡瓦剌。”

  肃王听得一愣一愣的,皇帝不着急和蒙古开战,却打算先去捣鼓食盐?完了还要彻底灭亡瓦剌?

  愣了片刻,肃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北边总会有蒙古部族的,就算彻底灭了瓦剌,还会出现其他游牧政权的。”

  陈林回道:“封塞王守其地,迁汉人实其土,至于蒙人,愿意信佛的,出家;不愿信佛的,就送他们去见佛,这是圣上的原话。”

  肃王吓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再问下去了。

  这也是朱祁钰的一种尝试和实验,凭什么蒙古人不仅能统治广大的北方草原,还能向西打到欧洲去,汉人就做不到呢?

  朱祁钰想找几个有抱负的藩王,去往西打打试试,看看能不能在中亚和东欧建几个小国。

  就算没有大出息,保留几颗火种,恶心恶心欧洲也可以啊。

  三月十七日。

  大明朝廷进入了战时状态。

  朱祁钰也暂时放弃了‘万历’状态,每天都按时到青云阁坐班。早起便来,坐一上午,中间回去睡个觉,然后再来坐一下午。

  亲信太监和文臣被派出去了一大堆,如今每天都是裴当、黄七两位大太监,与何宜、高瑶一起陪着朱祁钰在青云阁三楼上看风景。

  何宜一边心不在焉地翻着奏本,一边禀报道:“圣上,福建巡抚薛希琏和闽浙总督年富也吵起来了。薛希琏上奏,反对重开福建银场。

  他言辞甚为恳切,表示银场矿工困苦,一定会再次作乱的。”

  朱祁钰皱皱眉头:“那就多招点矿工,多发点工银。你老把人家当牲口使唤,人家当然要造反了。

  错的不是开银场,错是这些地方官不把矿工当人。

  再说了,这个薛希琏,我相信他的本心是好的,但就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现在哪哪都需要银子,我不开银场怎么办啊。

  你数数,东北、西北、西南、东南、正南、正北,哪个方向不打仗能行。

  他们还是宣庙那个思维,我用手把两只眼睛一捂,只要我主动退让避战,敌人就从世上消失了。

  想的倒是真美,白日做梦都不是这么做的。

  回复薛希琏,他能干就干,不能干我升他到南京当礼部尚书去。”

  裴当趁机插话:“皇爷,朝鲜使团快要回来了。据王春传回的密报,李侃、朱英、钟同三人曾同朝鲜大臣有过秘密接触。疑似代表恭让皇帝和朝鲜达成了某种密约。

  还有朝鲜国王进献了三十名美人,一半献给皇爷,一半献给恭让皇帝。

  另外,朝鲜国王还提出将公主嫁与皇太子为妃。”

  朱祁钰眉头都快皱到一起了:“他们这是都学会了吗?怎么翻来覆去、来来回回就这一招啊。

  皇太子什么时候反而成了香饽饽了。”

  裴当是御马监提督太监,兼掌司苑局和酒醋面局。

  司苑局名义上是种种菜的、酒醋面局名义上是酿酒搬坛子的。但实际上,这两局组合在一起,就是真正的西厂。

  所以裴当知道很多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堪称朱祁钰的第二双眼睛。

  面对朱祁钰的疑问,裴当不假思索地回复道:“朝鲜在北京设置了很多密探,宫中有很多宫女、太监都是朝鲜人,而且朝鲜使团来北京朝贡极为频繁,借朝贡之机传递消息,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安南使团和朝廷的谈判内容,很快便传到了朝鲜那里。他们得到消息,便生怕落后于安南,所以就有样学样,也要求嫁公主给太子。”

  朱祁钰向何宜问道:“好家伙,皇太子一下就增添了朝鲜的十万大军作为助力,行义,你说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

  何宜回道:“圣上,您这是正愁睡觉没有枕头,朝鲜国王就给您送来了啊。”

  朱祁钰点头笑道:“对,等我拿住朝鲜的把柄,不仅要逼他们把从宣庙手中偷去的领土给我吐出来。

  而且一旦日本入侵朝鲜,咱们皇太子那十万大军,就得乖乖去给我当第一波的炮灰。

  仗打完之后,我还会设朝鲜总督,长期驻军于其国都。”

  何宜正要回话,突然小太监阎礼风风火火来到楼上。

  黄七见阎礼莽撞,刚要对这位干儿子开口训斥,阎礼却气喘吁吁地禀报道:“皇爷大喜,少国公夫人生了,喜得贵女,母女平安。”

  朱祁钰先是一愣,继而大喜,连声叫道:“好好好,这喜报的好,赏!”

首节上一节310/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