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01节

  朱祁钰只得继续问道:“我把宣府那十几个弃城失地的武将给砍了,但是家还没来得及抄呢。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一起负责抄家吧。他们在京城、宣府、老家的产业,一个不能放过,全部抄没。

  给于谦下旨,让他负责抄没这些武将在宣府的财产。并且开始对宣府的文武官员逐一进行审查。

  就跟搞京察时是一样的,让于谦对每一个七品及以上的宣府官员,都要写一份审查结果报给朕。

  为政清廉,政绩优异的,升赏;贪赃枉法的,免官,下狱,论罪。还要抄家,发现一个贪官,抄一个贪官。”

  朱祁钰说完,立即又补充道:“此事仅限于山西,搞出了土木堡之变,他们实在玩的太过分了,这是他们应该受到的惩罚。

  对于其他各省,对于其他重臣,朕不会这么刨根问底,死抓着不放的。

  至于朝中和山西有牵连的,也不问了,只抓山西地方官员。

  朕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待的道理。即使是清算宣德朝的奸佞,也只限于三杨,以及依附于他们,明火执仗地助纣为虐,对大明利益造成重大伤害的大臣。

  其他人嘛,只要愿意向前看,跟着我一起开创中兴盛世的,以前的事,我就不追究了。”

  朱祁钰生怕大臣们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双方搞拧巴了,所以才说得这么直白。

  这下大臣们都听懂了,皇帝的意思是他就对付很小一部分文臣,剩下的人只要承认景泰之前大明在持续衰败,并愿意跟着新君拨乱反正,一同开创中兴盛世,以前的事情,贪些银子,以权谋私之类的事情,就既往不咎了。

  那大臣们还有不愿意的吗,至于皇帝要对山西彻底大清洗,无所谓了,大清洗就大清洗呗。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就行。真正门生故吏遍山西的,是前任山西巡抚于大尚书。撑死撑死再加上个现任吏部尚书王直。

  第一,现在参加朝会的大臣们,很多都是土木堡之变后,添补空缺上位的,之前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牵扯山西的事情。

  第二,于谦在朝中人缘也不咋地。于谦的山西旧部倒不倒霉,朝臣们才不在乎的,非要说的话,反而倒是有点幸灾乐祸,乐观其成的意味在里面。

  第三,皇帝已经说了,只针对山西地方官员,京城与山西有牵连的朝臣、勋贵、皇亲全都不问了。

  不仅如此,朱祁钰紧接着又再次加码:“山西的抄家所得,统一归于户部。然后以后成立一个专库,用来拨发文武百官的俸禄。

  在朕的景泰朝,对百官的俸禄要保证三点:第一,涨,要大幅度地增长,按我之前敲定的,从景泰元年开始正式执行。

  第二,要足额发放,大明宝钞不会再出现在百官的俸禄里。以后全部按银、米发放。

  第三,不再拖欠。发俸专库中至少要有足支一年的储备银。到时间就发,一天不能拖。”

  户部尚书陈循立即就领命了,大臣们更是一起跪下,齐呼万岁。

  既然是抄了家赚了钱大伙一起,那这下再也没人反对皇帝清洗山西了。

  朱祁钰笑着点点头,让大臣们平身。明初的大臣们,真的不是不通情理,他们可比明末那帮人好说话多了。

  遇上这么好的大臣要珍惜,真要是摊上东林党那帮人,那才叫醉了呢。

  或者从大臣们的角度看,遇上朱祁钰也该珍惜。要是摊上太宗那样的皇帝,同样也是醉了。

  也不能全怪大臣们反对下西洋,造船的时候的都是户部、工部和兵部的钱。

  等成功进行了西洋贸易,赚来的钱去全部进了内帑,由皇帝随便去了。

  关键皇帝还把大部分钱,在了建设大臣们最讨厌的北京紫禁城上。

  现在朱祁钰已经有些理解大臣们了,屁股决定脑袋这是真理,我要是大臣我他么的也反对下西洋。

  反正到了朱祁钰这里,该给大臣的给大臣,该给朝廷的给朝廷,自己除了养亲军,养宠妃,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及生活需求外,剩下的能不要就不要了。

  于是朱祁钰又吩咐道:“户部以后再建立两个专库,一个专门用来赈灾,一个专门用来修河治水。

  咱们大明,一向不重视赈济百姓,也不注意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从我们的景泰朝开始,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

  远的不谈,就是朕当政的前二十年,我要把黄河、淮河、运河彻底治理一遍。

  而且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非等着哪个地方被大水冲没了,才想着去补救。

  我提前告诉你们,谁治河有成,我就提拔谁。治河有小成,小提拔,治河有大成,大提拔。

  上不封顶,只要你们能力够强,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这些位置朕全都舍得出来。”

  这话听完,大臣们并没有跃跃欲试的姿态出现。因为大家都知道治河太难了,那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该干的事情。

  而且这事做不了假,水火无情,到时候大水一冲,这堤修的牢不牢固,瞬间就见分晓。想蒙人都蒙不了。

第196章 新君再会脱脱密使 天可汗将横空出世

  大臣们没人踊跃响应,朱祁钰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而且本来也没指望有人响应。

  这个条件,压根就是给徐量身定做的。有这个治河大才就够了,剩下的只要再填充一下中才,小才就行了。

  有一个人制定方略,其余人无脑跟着干活就行了。

  就算纵观整个上下三千年,治河大才也是稀罕物,宝贝疙瘩。所以朱祁钰明知道历史上的徐都对景泰干过些啥缺德事,但还是咬着牙当不知道了。

  正事说完了,也没的说了,朱祁钰又问了问王翱到哪里了,便准备回后院干秘密差事去了。

  王翱这位被朱祁钰找来取代王直的新任吏部尚书,倒是快到了。

  就在朱祁钰准备起身要走的时候,王文又站出来开始拍起了马屁:“陛下,王尚书在动身赴京前,还上奏了一件事情。脱脱不已经将之前掠去的大明百姓,一个不少的还了回来。

  陛下还真是神机妙算,说脱脱不会归还百姓,他还真的特别痛快,特别听陛下的话。

  看来以陛下的神威,即便是远在辽东的脱脱不,都已经被慑服了。”

  朱祁钰闻言笑道:“这倒真不是我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要把这事讲清楚,就又不得不提宣德朝那三大奸臣了。

  是宣宗皇帝、太上皇帝,以及三杨,一心一意地想扶持瓦剌的马哈木、脱欢、也先这祖孙三代统一蒙古。

  结果呢,这爷仨儿真的统一了蒙古,而且把其他蒙古权贵压得喘不过气来。

  就是因为也先到了要犯众怒的程度,而脱脱不看到了朕改弦更张的意愿,所以才愿意主动示好,配合朕的行动。

  说白了,他就是想要我替他去干掉也先而已。”

  王文笑道:“陛下英明神武,怎么能替他干活呢。”

  “不不不,这次我真要替他干活。不过是有条件交换的,他将大元玉玺交给我,奉我为天可汗。

  然后我封他为蒙古大汗,安安稳稳地统治东蒙古。

  也先必须干掉,然后封伯颜帖木儿为瓦剌大汗,统治西蒙古。

  这样一来,朕当草原的共主,而蒙古则一分为三,分给蒙古权贵们分散统治。

  天可汗?

  大臣们第一次从新君口中听到这种说法。

  虽然大家比较支持新君,不愿意再受正统皇帝的严酷统治。但还是觉得天可汗实在有点过了,新君的文治武功还远没到唐太宗那种程度,怎么就能直接称天可汗了。

  朱祁钰不等众人反对,起身便回后院去了。朱祁钰的逻辑也很简单:蒙元大汗脱脱不自己都没意见,轮得到你们这帮妖怪来反对吗。

  离开了西厅之后,朱祁钰也不回房,而是直接穿越后院,来到了北府东小院。

  正守在小院门口的,依旧是王府亲卫的统领、大宁都司指挥使赵的儿子:赵。

  而正在院子里候着的,依旧是脱脱不的密使:兀灵哈。

  朱祁钰不着急进去,先和赵聊了起来:“怎么样,你父亲那里都准备好了吗?”

  赵非常有信心地回道:“陛下放心吧,大宁怎么也是一个都司,凑三万精壮完全不成问题。如今一万人在京城,两万人在紫荆关。

  若是真到了情况紧急的时候,再征集两万人也不是问题。

  再说现在也先手下才四万多人,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得下紫荆关。”

  朱祁钰笑道:“等也先赶到紫荆关时,估计也就剩两万多人了。再时候咱们好好让他知道知道孤军深入的后果。

  哎,不说也先是个夫了。里面的兀灵哈怎么样,跟之前的态度有变化吗?”

  赵回道:“没看出来,应该没什么变故。那兀灵哈面上高高兴兴的,显然是很满意陛下对阵也先的战果。

  陛下已经杀了也先大军两万五千多人,脱脱不对陛下的信心,明显已经大大加强了。”

  “那就好。”

  朱祁钰点点头,便独自进了小院正堂。

  兀灵哈见皇帝进来,连忙躬身行礼。这是两人第二次密会,兀灵哈的态度比第一次见面时更加恭敬谦卑。

  朱祁钰笑道:“特使不必客气了,咱们都是老熟人了。这应该也是咱们最后一次密会了,下次再见面,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了。

  到时候我摆一场酒席,好好宴请你一番。”

  兀灵哈笑道:“恭喜陛下,顺利击败了也先太师,又杀伤如此之众,自此之后,陛下的威望要蒸蒸日上了。

  下次再来,便是我家大汗捧着玉玺,亲至京师,奉陛下为天可汗了。”

  “嗯,朕与大汗真是相处愉快。特使这次来,可有什么要求?”

  兀灵哈笑道:“按照之前的约定,陛下允许我家大汗实际统治东蒙古。我家大汗希望能将王庭设置在广宁附近,还请陛下恩准。”

  朱祁钰摇摇头:“这个朕实在没办法答应,广宁是军事重镇,朕还要依托广宁对辽东用兵呢,广宁不可能交给别人。

  至于大宁,则稍有不同,朕决定自领朵颜三卫,并允许朵颜三卫内迁到大宁居住。”

  兀灵哈为难地叹了口气,面上神色颇为失望。

  朱祁钰心中暗笑,知道这是兀灵哈的谈判手段。这对朱祁钰来说,都是老套路了:先极力要求把房顶掀了,等大家吵得面红耳赤之时,再退一步,要求给房子开扇窗。

  其实兀灵哈压根就是来给房子开窗的。朱祁钰也不点破,只是故作为难地回道:

  “一上来就断然回绝,朕也挺不好意思的。这样吧,你要求点别的吧,朕尽力补偿你们一番。”

  兀灵哈闻言,抱怨道:“我们大汗与阿剌知院同样效忠于陛下,可是陛下之前一口气便给了阿剌知院两万套铠甲。

  我们大汗却什么都没有,这有些过于厚此薄彼了吧。”

  朱祁钰点点头:“特使误会了,朕怎么会是厚此薄彼之人呢。这样吧,朕送三万套铠甲给大汗,另外再加一万匹战马,三百门火炮。”

  “三百门火炮?”

  兀灵哈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祁钰肯定的点点头:“不过这些火炮你们爱用来打谁就打谁,但将来绝不能用来对付明军。”

第197章 景泰皇帝没奶娘 宣德皇帝无发妻

  兀灵哈听得都傻了眼,那可是三百门火炮啊,足够用来改变战场形势了,再加上皇帝给的三万套铠甲,一万匹战马,甚至已经可以和也先的大军较量一下了。

  即使不考虑战略价值,只算物价,三万套铠甲,一万匹战马,三百门火炮,五十万两很难拿的下来。

  皇帝竟然随便挥挥手就给了,兀灵哈觉得用一个不能拿来吃不能拿来喝的大元玉玺,加一个见鬼的天可汗称号,换这么多东西,外加大明皇帝支持自家大汗统治东蒙古,这一票实在是赚大发了。

  朱祁钰自己倒是无所谓,这些军械本来就是要给到脱脱不的,就算他什么都不出,自己这些军械也得给他硬塞过去。

  朱祁钰的根本目的,还是让黄金家族的东蒙古与瓦剌的西蒙古进行长期内战。至于占领草原,统治蒙古,朱祁钰根本没有丝毫的兴趣。

  唯一的例外,是朵颜三卫。朱祁钰决定收服朵颜三卫,以为己用。将其作为自己的亲卫供给基地。

  这些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你给他钱,给他地,让他们归附过来,他们是真的跟着你干。

  不像大部分汉族大臣,你再对他们掏心掏肺,没用,转眼就把卖了。

  尤其是朵颜三卫,算是久经考验的,战斗力比较突出的一支蒙人了。最重要的是,他们跟原来的北元没太大渊源与牵扯。

首节上一节101/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