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15节

但这两点,朱元璋都难以做到。

一是朱元璋没有合适的绑定物。

二是朱元璋经常滥发大明宝钞,世面上有着大量大明宝钞,其中混合着一堆假钞!

可以说,现在原来的大明宝钞环境已经是一滩烂泥了,用任何改革办法都没用!

但众人也看出朱元璋兴致勃勃的样子。

于是除了几个头铁的朝臣上前说不可能改革成功外,其他朝臣都老实闭嘴了。

这些头铁朝臣的话,老朱自然没有听。

而后。

老朱就在整个大明推行改革宝钞的步骤!

不过在第一步时。

老朱就卡住了!

作为大明官方货币的大明宝钞,那肯定是要兑付金银的。

以前大明宝钞一滩烂泥的情况下,也没人想着用宝钞来兑付金银,因为就不给换。

可现在老朱要改革大明宝钞,想着要重拾老百姓对于大明宝钞的信心。

也就开放了大明宝钞兑换金银的限制。

然后就血崩了!

因为老朱赫然发现。

以前印制的大明宝钞实在是太多,哪怕是老朱把国库都花光,也不能完成兑换!

最后朱元璋也只能无奈叫停。

然后宣布改革失败了!

这个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中。

包括重病在床的朱标。

朱标知道朱元璋学着朱桂改革宝钞,却只黯然宣布改革失败的事,并不意外。

“如今普天之下,也只有十三弟能完成改革宝钞这等壮举!”

相比于先前的日子,这会的朱标面色愈发苍白,但他依然心系国事,感叹着说道。

旁边熬药的蓝玉都快把脑瓜子都挠破了。

这些天他一直按着各种大夫给朱标开的方子熬夜,看着朱标一碗一碗的喝下去。

结果朱标愣是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

朱标这愈发不好的身体情况,让蓝玉有些发愁了。

而让蓝玉更发愁的是。

如今重病的朱标还依然在操心着国事。

紧接着,蓝玉就听到朱标的声音响起:

“如今父皇在改革宝钞上的事失败,可以派人去请教十三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来人,火速入宫将这个建议告知父皇。”

旋即就有太子亲卫领命离去。

而蓝玉的面色则是更加绝望。

又是那个代王朱桂!

哪怕是朱标重病之后,心心念念的也还是这个名字!

难道朱标不在后,大明的未来真在他朱桂身上?!

……

朝堂上。

自从改革宝钞失败后,朱元璋面色就很忧愁,虽然老朱早就知道自己搞经济不行。

但实操起来,发现自己真的不行后。

老朱还是很郁闷的。

自己一代洪武大帝!

灭元朝、平群雄、立有再造华夏之功,面对百万大军连眉头都能不皱一下。

怎么就是不会搞这个经济问题呢?

朱元璋很愁。

愁的下方百官也跟着很愁。

除了皇子们,其他官员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安慰朱元璋,毕竟安慰就意味着是说老朱错了。

因此错了所以才需要安抚。

可老朱这脾气,若和他非亲非故,谁敢指着他的鼻子说他错了?

不过也有胆大的官员出列,拱手说道:

“陛下改革宝钞失败实属正常!”

一听这话,许多官员面色都是一变。

朱元璋嘴角也扯了扯。

你这家伙是伤口撒盐啊!

只见那官员继续说道:

“正常之处在于陛下要改革的是整个大明的宝钞,其难度和代王一府宝钞改革难度不同。”

“若将两者难度比作搬山,大同府改革难度相当于庐山那般,而整个大明改革难度可比泰山!”

一听这话。

朱元璋面容也就稍稍宽慰了不少。

这小子会说话,可以!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把这话当真,他明白若是让朱桂来改革整个大明宝钞,恐怕也会成功。

而且朱元璋也突然懂了,朱桂为什么要在大同府里发型新宝钞。

这是朱桂不想和老大明宝钞扯上关系!

也可以说,朱桂这是在防着朱元璋!

朱桂怕自己将宝钞治理好后,然后朱元璋又再度滥发大明宝钞。

因此也就有了新宝钞的做法!

一想到这,朱元璋面容就抽抽了。

朱桂这手段想的太远了!连自己的亲爹都给防住了!

同时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看来改革宝钞这件事,还是得让朱桂来出主意!

与此同时。

太子亲卫带的消息也给到了,是朱标让朱元璋去问朱桂,这下父子两不谋而合了。

于是朱元璋也就发诏,询问朱桂如何处理现如今大明宝钞的问题。

因为铁路越修越多,因此双方间传递消息的速度也比较快。

没过多久,朱桂的回信就到了。

朱桂面对大明宝钞如今不能兑付的问题。

给出了两个计策。

其一:

开海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以此将海外的金银赚到大明来!

到时候大明宝钞的信用也就能稳步上升!

其二:

建立大明海军,攻占海外金银矿产,以此将海外的金银抢到大明来!

只要能兑付金银的话,那大明宝钞的信用也能稳步上升。

两个建议的核心,一个是做生意赚取金银,是一个抢劫赚取金银。

朱元璋听的眸中异彩连连。

这小十三的侵略性怎么感觉越来越强了?.

第79章:老朱要发展海军!朱桂给出世界地图!大明抢劫全世界!

侵略性换个说法,也能说是进取心!

毫无疑问。

朱桂就是一个进取心很足的年轻人,他的身上仿佛有着无限的精力!

而且从朱桂前不久迂回千里斩杀北元可汗的事来看,朱桂身上的狠劲也是不缺的。

这么来看,朱桂在朱元璋心中的形象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朱桂是一位进取心很强、精力充足的狠辣年轻人!

想到此处。

朱元璋愈发感觉朱桂像年轻的自己!

旋即朱元璋也就对面前的朝臣,说起朱桂给出的~两个破局策略。

“诸位一起看看代王给出的建-议。”

“一个是开海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将海外金银赚到大明。”

“还有个是建立大明海军,攻占海外金银矿产,代王认为只要有足够金银兑换,也就能提升百姓对大明宝钞的信心。”

“诸位认为,应该如何抉择?”

朝堂上,朱元璋坐在首位,对着下方的百官询问说道。

这是一个正常的议事流程,朱元璋拿不准的时候,就拿到朝堂上来议一议。

然后以此讨论出一个合适的章程出来。

原户部左侍郎、现户部尚书杨靖出列,拱手说道:

首节上一节115/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