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第129节

“包大人,最佳时机已经错过!”

大宋又不是他的,既然当皇帝的都不急,他何必做什么忠臣良将,于是马上转变了话风。

听到这话,皇帝才放松下来。

随后,他对旁边的内侍微微点头,那人立刻取出一张圣旨,宣读起来。

这是给曹斌的奖励,除去上次给他家人的赏赐,这次他的爵位、散阶、职官全部升了一级。

另外还有蜀锦,银锭,金锞等御用赏赐。

就这些,已经把蔡霄嫉妒得眼睛都红了,他作为蔡京的儿子,二十七八了,才是个正六品的枢密承旨。

而曹斌的职官却升到了从五品的秘书少监,比他高了整整两级。

更何况曹斌素有纨绔之名。

这种人竟然比他这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晋升得都快,怎能不让他泛酸?

爵禄赏完之后,皇帝又说道:“至于曹斌的差遣,朕有意让他试知外事院,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寇准点头道:“忠靖伯自任外事院以来多有建功,臣以为可行。”

差遣有判、知、权、试的区别。

外事院知院的级别较高,曹斌的职官跟不上,只能“试知外事院”,相当于低职高就,临时差遣......

下朝之后,曹斌正要随众人离开,一个内侍突然追上来道:

“伯爷慢行,官家召见!”

曹斌愣了一下,只得随内侍前往后宫。

福宁殿是皇帝的寝殿。

内侍将曹斌带进书房之后,就关上了房门,让他独自等待。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终于传来了内侍行礼的声音。

“拜见官家!”

曹斌连忙从圈椅上跳起来,规规矩矩地躬身等待。

“行了,俊才不用多礼了。”

皇帝进来之后,和颜悦色地对曹斌摆了摆手,笑道:

“朕知道你是个惫懒人,坐下说话吧!”

曹斌忙正襟危坐,表现出一副乖巧模样。

皇帝打量了他一会儿方笑道:

“俊才既有救驾之功,这次又为朕除掉了元昊这个心腹大患!”

“可谓是国之栋梁啊!”

曹斌连忙谦逊道:“这都是为臣本分,臣不敢居功。”

皇帝摆摆手道:“你不用谦虚,这些朕都记在了心里。”

说道,他叹了口气道:“你恐怕心有疑惑吧?为何朕会如此纵容西夏。”

没等曹斌回答,他再次叹息道:

“朕并非不想平灭西夏,只是对西夏连战连败,让朕彻底明白过来。”

“攘外必先安内!”

“如今的大宋到处都是弊病,若不改变,任你如何努力,也难以如愿啊!”

听到这话,曹斌更加疑惑了,自己一个小小的伯爵,你跟我说这些国家大事有意义吗?

“朕跟你说这些,是因为你是个明白人。”

“在这方面,太师有时候也不如你看得清楚。”

“你作为晚辈,要对太师多加劝诫啊。”

听到这话,曹斌顿时心中一惊,自己那老岳丈莫非得罪了皇帝?

“官家说的是......襄阳王?”

见皇帝这么说,曹斌心中有些猜测,他也没有顾忌,直接问了出来。

听到这个回应,皇帝先是愣了一下,指了指他笑道:

“跟一班老臣厮混久了,倒是很难跟上你的想法。”

说着,他无奈地摇摇头,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道奏张,随手交给曹斌道:

“这是皇城司的密奏,你看看吧。”

曹斌见此,心里吐槽了一下,这皇帝看着老实,却有点阴险啊。

故意把这道奏章放在自己面前,原来是试探自己,多亏自己没有手贱乱翻的习惯。

曹斌也没有推辞,拿起那张密奏就看了起来。

只是,没看一会儿,他就有点冒冷汗了。

上边没有记述别的。

全都是襄阳王在京城的活动轨迹,尤其是拜访庞太师细节,一言一行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曹斌与襄阳王的手下互斗自然也在其中。

他没有想到,皇帝手下竟然有这么厉害的间谍。

甚至连自己和庞太师的单独谈话,也记了个大概。

虽然大部分含糊不清,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够让人心惊了。

除此之外,还有襄阳王的信使数次进出太师府的记录......

曹斌一边翻阅,一边回忆自己的言行。

不仅是太师府,而是自己的全部言行。

既然皇帝能够得到庞太师府中的情报,那忠靖候府说不定也已经被渗透了。

好半晌,他才松了口气,好像自己除了吃喝玩乐,很少讨论朝政,

就算有一些私密的手段也是慎之又慎,而且都是为了朝廷公务,应该关系不大。

以前,曹斌只知道大宋有两个密谍部门,一个负责对外的机宜司,一个是对内的皇城司。

但大宋向来不以间谍出名,与后世王朝相距甚远,他就没有当回事。

没想到皇城司的实力竟然这么硬,这倒出乎他的预料。

皇帝等了他一会儿方才感叹道:

“其实,朕膝下无子,将来传位给襄阳王一脉未尝不可,只是他似乎有点着急了......”

皇帝叨逼了半天,也没有听见曹斌回应,不由纳闷道:

“朝中大臣对此颇有议论,难道俊才没有什么想法?”

曹斌暗自吐槽,傻子才有想法,立太子一事向来是个大漩涡,一不小心就是诛灭三族的大罪。

我得了失心疯,才会参与这种事。

安心享受荣华富贵他不香吗?

于是连忙摇头道:

“这是官家自己才能决定的事,微臣只知道忠于官家。”

“再说官家风华正茂,哪里需要微臣胡乱置喙?”

听到这话,皇帝的腰杆顿时挺了一挺,满面春风地笑骂道:

“朕已过不惑之年,还说什么风华正茂......不许拍马屁!”

说着,他咳嗽了一声道:

“朕没有问你太子的事情,而是问你对襄阳王赵珏的看法。”

说到襄阳王赵珏,曹斌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直接说道:

“听说襄阳王为人暴虐,残害百姓,不是什么好人。”

“官家是想让微臣抓他吗?”

说着,他拍了拍胸脯道:

“不是微臣说大话,只要官家一声令下,我明日就能将他擒到您的面前。”

皇帝见曹斌如此言语,顿时满意起来,却摇头笑道:

“他再怎么说也是一国亲王,怎能随意抓捕?”

说着,他着拿出一道牙牌交给曹斌道:

“凭此令,你可以调动一都皇城司密探,也可以具言直奏。”

“朕不要求你搬倒襄阳王,但你要斩断他与京城的一切私下联系,能不能做到?”

曹斌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双手接过牙牌道:

“官家放心,臣明白了。”

这个时候不能犹豫,不管皇帝是什么想法,先把任务接过来再说。

皇帝点点头道:

“俊才放心,朕不是不能容人的人,太师的关系并不大,朕把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就是为了保他。”

随后,他摆了摆手道:“好了,你先去皇城司看看吧,自然有人配合你。”

曹斌从皇城司出来,才有些明白皇帝为什么不想与西夏开战。

那襄阳王想要拉拢庞太师倒也罢了,这其中竟然还有太后的影子。

若是一旦开战,朝局不稳,这些人很可能会做出一些事情来。

曹斌回府之后,马上找来时迁询问,他最担心的是燕子被人渗透,那样的话,自己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时迁笑道:

“伯爷放心,那些兄弟都是在山东难民之中选出来的,每个人的来历都十分清晰......”

曹斌这才放心,随后又去找了庞太师,打算提醒他一下。

曹斌没有太多的顾虑,如果皇帝真要忌讳,不会把这件事交给自己来做。

反而越是遮掩,才越让皇帝不放心。

其实曹斌也很纠结。

第一,当今皇帝虽然有软,但不是乱搞的人。

首节上一节129/3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