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61节

“冀州是银边,幽州是金角,夺取这两个州作为将军的立足之地,则虎踞龙盘,坐观天下风云,退可以自守,进可以谋取中原,大事可成矣。”

张宾用围棋作为例子,劝说石勒不要盲目地在中原腹地进行扩张,兖州豫州这种中心位置,就算打下来也守不住,所以干脆不要浪费兵力去打这两个地方,不如集中全部力量去占据冀州幽州。

“我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也。”石勒大喜,觉得张宾这个建议非常好,于是让自己的侄子石虎带上冉良(石虎的养子,冉闵的亲爹),跟随自己去冀州攻打王浚,准备建立属于石家的基业。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燕侯一百零四年。(314年

这一年,匈奴汉国与长安朝廷进行决战。

这一年,建康朝廷与荆州流民政权进行决战。

这一年,氐族成汉与盘踞汉中的羌人进行决战。

这一年,威震中原的石勒与北境之主王浚进行决战。

这一年,北伐军主帅祖逖带着自己招募的乡勇发起北伐。

这一年,王妙正在著书立传。

这一年,燕侯雪决定派遣五百具装骑兵支援王浚,燕国正式参与中原大战。

这一年,在燕国持续几百年的捕奴政策下,高句丽人濒临灭绝,整个族群的人口数量只剩不到一万。

这一年,慕容鲜卑击败了宇文鲜卑,将宇文鲜卑驱逐到了西边,慕容鲜卑从此称霸燕北草原。

这一年,段氏鲜卑倾全族之力,派遣五千骑兵支援王浚,准备与石勒决战。

这一年,拓拔鲜卑建立代国,并且向大晋称臣,同时向匈奴汉国宣战。

这一年,辽东张氏从东郡迁徙到了凉州,并且带领凉州的汉人驱逐为非作歹的羌胡人,在凉州建立了汉人的庇护所。

这一年,一位名叫“佛图澄”的西域高僧来到了中原,开始加快传播佛教信仰。

这一年,南中的一些部族无法忍受大晋朝廷的剥削,这些部族发动反叛,并且向成汉臣服。

第425章 逐鹿中原(三)

腊月

石邑

王浚大军已经来到此处,准备一鼓作气南下夺取襄国。

这些军队包括两千幽州轻骑、五百幽州具装铁骑、五千段氏鲜卑轻骑(同时也是弓骑)、两万冀州步卒、两千慕容鲜卑轻骑、五百燕国具装铁骑。

一共三万大军,对外号称十万大军!

而石勒这边,包括三百具装铁骑、七百重甲步卒、两千羌胡轻骑、一万兖豫步卒。

一共一万三千大军,对外也号称十万大军。

与此同时,祖逖散尽家财,又号召许多豪强捐钱,才勉强凑出来三千乡勇,其中会骑马的骑兵乡勇仅有三百人。

三千人马,对外也号称十万大军,对石勒的大后方发动北伐。

石勒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先以轻骑火速攻击兵力薄弱的祖逖,击败祖逖后,再全心全意对付王浚。

事情果然如石勒预料的一般,当他的两千羌胡骑兵南下后,祖逖被击败,三千临时招募的乡勇被打得溃不成军。

而建康城的衮衮诸公们,不仅没有对战败的祖逖感到惋惜,反而庆幸自己没有北伐,并且嘲讽祖逖不自量力。

不过祖逖并没有气馁,而是带着一千多乡勇残军开始攻打中原那些零零散散的流民武装,想要通过吸纳流民武装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接下来的第二次北伐做好准备。

等到石勒暂时击败了祖逖时,王浚的大军也刚好抵达了石邑,距离襄国已经非常近了。

几天后

更加弱小的石勒主动发起进攻,扫荡王浚在冀州的城池,使得王浚疲于奔命。

这一招,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对楚国也用过,还是孙武教导的。

又一个月后

石勒以经典的【围城打援】战术,成功地引诱王浚亲自率领主力进入了提前布置的包围圈。

王浚的“常山之蛇”在慌乱间,被石勒的骑兵部队切成两块,前军陷入包围圈,后军失去指挥系统。

王浚前军精锐结成圆阵,以长枪兵防守外圈,以弩兵抛射箭矢,用战车阻拦羌胡骑兵的冲击,这是几百年前,卫青发明的战阵,到现在了还在使用,并且还延伸出了许多变种,可谓是非常经典。

不过,单纯地死守是没有意义的,得有相对应的友军配合反击才行,不然饿都能被饿死。

又半个月后

王浚的大军饿得前胸贴后背,许多士兵每天只能靠着喝自己的尿液来补充水分,战马也早就被吃干抹净,局势仿佛来到了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包围的时候。

轰隆隆!

正当石勒准备最后一击时,远方地平线上来了许多黑色洪流。

“是燕国铁浮屠!”有效忠于石勒的鲜卑人惊恐道。

要问当今天下最厉害的兵种是什么,那毫无疑问是具装骑兵,具装骑兵里,最厉害的又要属燕国的铁浮屠。

这种在汉末才出现的新式兵种,经过这上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天下熟知,任何政权都想要拥有自己的具装骑兵。

具装骑兵的成本非常高,即便是司马炎时期,整个大晋王朝的具装骑兵也才三千。

不过这也和司马炎休养生息的国策有关,不然以大晋的国力,养一万具装骑兵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

当初王珏便是靠着三千具装骑兵纵横中原,打遍天下无敌手。

然而,燕国铁浮屠只是冲锋到一定距离后,看到石勒的包围圈实在是太厚了之后,便始终待在不远处观战,并不敢直接向石勒大军发起冲锋。

“燕国见利而忘义,不愿意为了盟友而损耗自己的实力,所以接下来,只要我们在战斗中没有出现失误,燕国铁浮屠必然不会攻击我们。”谋士张宾对石勒分析道。

事情果然如张宾预料的一般,燕国卷入中原大战是想要过来浑水摸鱼的,不是过来挨打的,怎么可能损耗自己的实力跟石勒血战。

战斗很快呈现一边倒的状态,然而,失误还是发生了。

石勒大军为了争夺军功,在收尾时失去了秩序,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收割王浚大军的人头。

趁着石勒大军在收个人头时自乱阵脚,燕国铁浮屠才终于发起冲锋。

踏踏踏!

五百具装骑兵直扑石勒的中军大营,宛如一头猛兽,凶悍无比,让人不敢直视。

噗嗤!

“哇啊!”

铁浮屠宛若利刃般插在石勒中军大营,许多将士仓皇而逃。

“将军,撤吧!”张宾无奈道。

石勒无奈,带着自己的护卫逃离战场。

而战场上那些石勒士卒,则纷纷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自相践踏,跟正在溃散的王浚大军挤成一团。

于是,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进攻方和防守方都战败了,双方的士兵挤在一起混乱不堪,只有最后入场的燕国铁浮屠,正在战场上悠闲地捕捉战俘,这些战俘将成为燕国的奴隶,为燕国在香料群岛开垦种植园。

而且更加让人无语的是,燕国的铁浮屠不仅抓敌人的士兵,也顺带抓盟友的士兵,谁离得近就直接抓谁的。

为了自己能够拥有更多奴隶去开荒,燕国铁浮屠已经开始不在乎脸面了,直接当着盟友王浚的面前就抓他的士兵当奴隶。

在燕国的这个操作下,本就混乱不堪的战场变得更加混乱,大家已经分不清身边的人是敌是友,只能到处瞎跑,而无法聚集在一起进行反抗。

“我是幽州刺史王浚,是你们燕国的盟友!”王浚惊慌失措,一开始被埋伏时,他是绝望的,后来被燕国铁浮屠拯救时,他喜极而泣,可如今,燕国铁浮屠连盟友也杀,他再度绝望。

“抓住他,整个幽州都是我们的!”燕国铁浮屠的领军将领显然不在乎盟友不盟友,直接带着铁浮屠就冲向孤身一人的王浚,将其擒获。

“幽州刺史王浚已经被我们俘虏,剩下的人,只要跪下来投降者,皆可活命!”铁浮屠将领是燕侯雪的孙子太史琥(王琥/燕琥)。

因为他还没有宗室名额(家族议会名额),所以暂时不能使用燕氏,王姓则可以随时更换,因此便干脆跟随自己母亲太史筠同姓。

他的母亲太史筠正是名将太史慈的后代,是太史慈的第五代后人,也就是玄孙女。

在燕国,哪怕燕侯也只有一个议会名额可以继承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所以,如果太史琥想要成为正式的宗室子弟,首先,他的父亲要击败他的伯伯叔叔姑姑们,然后,他自己本人还要击败自己的兄弟姐妹。

如果做不到,那么就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燕国百姓。

当然,比普通百姓自然是好无数倍的,虽然没有议会名额,不能成为宗室子弟,但好歹成年以前衣食无忧,而且从小可以接受免费的学府教育。

成年以前可以找找燕国官府免费领取口粮、从小接受免费的学府教育,这就是燕国对没有过得名额的旁支子弟们给予的优待。

至于其他的东西,无论是房子、女人、奴隶、土地、权力、财富,都需要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了。

燕国对贵族的划分是这样的:

【宗室子弟

获得议会名额/继承议会名额

有一些人还拥有自己的封地,决定着燕国的大小事务。】

【旁支子弟

没有获得议会名额,但是自己的父母亦或是兄弟姐妹拥有议会名额。

在成年前可以在燕都免费领取口粮,可以在燕都接受免费的学府教育,成年后则需要自己自食其力】

【远支子弟

身体里有王家人的血脉,父母亦或是兄弟姐妹是旁支子弟。

跟普通百姓没有区别,凄惨一些的同样会成为奴隶,被强迫去海外种植园开荒。】

因此,太史琥的父亲在没有获得名额前,只能算的上是旁支子弟,而太史琥则只能算的上是远支子弟。

燕琥,亦称太史琥,也称王琥,他作为燕侯的血亲嫡孙,在燕国的法律地位却跟普通百姓没有区别,虽然燕侯雪会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培养燕琥,但在其他政权,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如果燕琥是晋王朝皇帝的嫡孙,大可直接光明正大地索要特权,用不着让皇帝动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去偷偷培养成才,这也是共和国平等思想萌芽的前提所在。《世界名将传燕琥》作者:帝夭

第426章 逐鹿中原(四)

三个月后

燕侯一百零六年春(316年

蓟城

在俘虏王浚后,幽州诸郡纷纷向燕国归降。

对于新占领的幽州地区,燕国并没有实控的想法。

因为幽州这个地方经常受到中原和草原的两面夹击,不太适合发展。

不像海外,只要开荒成功,就可以一辈子没有忧虑地占据下去,根本不可能有外敌入侵。

占领中原的地盘,前期投入小,只要打赢就行,但是后续投入高,要不停地防备入侵。

而开垦海外荒地,前期投入大,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垦,但开垦成功后,就可以成为稳定的后花园,根本没有外敌入侵。

燕侯雪有着更加长远的国策,所以并不打算实控后续成本高昂的幽州地区,而是强行把幽州地区的人口财富迁徙到辽东,然后财富留在辽东,人口送到海外开荒。

至于幽州地区?

首节上一节26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