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245节

休整过后,议会军继续向庄园方向挺进,终于在即将抵达庄园时,跟数以万计的鲜卑人和高句丽人接战。

王霆在控制辽东后,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凑集军费,还不停地捕捉青壮年壮丁充军,这才凑出了五万【家主军】,加上三万高句丽勇士,和三万鲜卑骑兵,以及李家的一万乡勇,一共十二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大军。

前面一章已经修改

番外 秦桧(一)

共和895年

嫦娥城

嫦娥学府

图书馆

晚上,灯火通明,图书馆内的电灯被打开。

趵趵趵……

啪!

“呃!”

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在秦桧身后拍了他一下,把正在认真看书的秦桧吓了一跳。

“秦学弟,又在看书呐?”

那位少女对秦桧微笑道。

她是闻名世界的大学士【帝桃】的女儿【帝夭】。

“见过师姐。”秦桧恭敬回了一句,然后便有些不知所措地将手中的书籍放回到书架上。

在共和国,能够拥有“帝”作为姓氏,身份自然是不用多猜。

少女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她取下书架上秦桧刚刚放回去的那本《共和国历史》,先是看了眼封面,然后对秦桧轻笑:“秦学弟对我们共和国古时候的历史感兴趣?”

“是、是的。”秦桧面对眼前这位尊贵的少女,显得有些拘束,他东张西望地看向四周,想要以此来缓解图书馆内的尴尬气氛。

少女帝夭看着眼前这位来自宋国的少年,心里却并没有丝毫鄙夷,她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也曾呼吁共和国归还远西诸国的国宝,并且免除罗马的赔款。

帝夭翻阅着《共和国历史》,翻到了其中有折痕的一页,上面的内容是“大宪章”,讲的是共和四十六年,也被称之为燕侯四十六年的历史。

暴君王霆想要复辟旧的制度,最终被新兴势力击败的历史。

这种历史,在共和国实在太多了,旧的势力想要复辟,新的势力也并不团结,还总是有外敌趁虚而入,在这样血与火的史诗中,才锻造出今天的共和国。

“秦学弟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帝夭随口问道。

“嗯。”秦桧点点头,然后从帝夭手中接过《共和国历史》,当看到“大宪章”里说的一段话时,他有些不解。

“既然高句丽人参与了对桃花港的劫掠,为何【议会军】会突然与高句丽人和解,联合高句丽人一起击败【燕侯军】,这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秦桧虚心请教,他是今年才被赵宋朝廷送到【共和国】留学的,虽然很早就对共和国很是向往,但能够亲身感受共和国的一切,这还是第一次。

像他这样被送到共和国留学的学子还有许多。

赵宋朝廷这么做是希望能够从共和国学子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大多数学子来到共和国以后,就不愿意再回到宋国。

在这些留学的学子中,各种各样的思潮都有。

有的人希望实现老子的小国寡民,让各个地方的百姓自己治理自己,不要出现朝廷这种权威政权。

有的人希望祖宗之法不可变,但这种人少之又少。

还有的人受到“社会革命”理论影响,认为即便共和国(日不落帝国)也是落后的,是必须被推翻的,要建立一个让全世界人民都平等的美好新世界。

不过“社会革命”思潮在共和国是被禁止传播的,所以有这种想法的学子也只敢在私底下交流学习。

绝大多数人则是模仿派,认为只要大宋照搬照抄共和国的制度体系,就能从此民富国强。

而这些模仿派里,有一些是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大宋,有一些则自创了“曲线救国”的理论,认为只有让大宋被更加先进的国家占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宋,从而拯救大宋的万千子民。

秦桧现在才十六岁,他还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跟每一个团队都走得很近。

这时,另一位少女也来到了图书馆。

“秦师兄!”那位矮个子少女对秦桧招呼着。

“呃……王师妹,晚上好。”秦桧对那位王姓少女也回了一礼。

这位王姓少女十五岁,也是来自宋国,是宋国大才女李清照的表妹,而李清照的丈夫又是大宋的皇族旁支,勉强算的上是大宋皇帝赵佶的亲戚,不过血缘已经非常淡了。

这位王师妹跟秦桧关系很好,两个人家里的长辈也早就私底下给两人约定婚姻。

这位王师妹是【曲线救国会】的成员,一直在想办法让秦桧也加入这个会,一起用他们的方式拯救日益腐朽的大宋。

“慷慨歌宋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此时的秦桧也是热血青年,他自创这首诗,就是要激励自己为了拯救国家而无所畏惧。

学子们都在批判大宋朝廷面对金国时的不抵抗政策,即便秦桧也不例外。

不过批判归批判,真的要是让秦桧亲自去面对金国的装甲军团和机枪,恐怕未必还能像现在这样写诗时慷慨激昂。

大宋朝臣多次提出在花园口挖掘黄河,通过黄河水来阻拦金国装甲军团,但黄河水挡得住装甲军团,又如何阻挡金国的轰炸机呢?

“唉……”秦桧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么多,他见过机枪,曾经他以为自己可以无惧死亡,可是当他真的站在枪口面前时,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恐惧,不自觉地就会跪在枪口下乞求活命。

不过现在的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觉得只是自己胆子太小了,只要慢慢地克服恐惧,以后一定会“名垂青史”。

“夭学姐,老师找您。”这时,一位学子走了过来,他风尘仆仆,看来是赶路着急了。

“嗯?好的!”帝夭点点头,然后离开图书馆。

等到帝夭离开后,那位学子看到秦桧正在认真看书,不由得好奇问道:“会之,在看什么呢?”

“呃……这个。”秦桧将《共和国历史》递给对方。

“良臣师兄,晚上好。”王姓少女对那位韩姓学子灿烂微笑道。

“嗯?好、好!”韩姓学子名叫韩世忠,良臣是他的表字,不过在共和国这里不是很流行表字,所以当听到有人称呼他的表字时,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是眼前这位少女时,他不敢怠慢,连忙回礼。

毕竟是大才女李清照的表妹,该有的尊敬肯定是要的。

而此刻,秦桧依旧沉浸在读书之中,当他看到“护国者王霸”允许部分城市拥有部分自治权,而且授予参军者“免徙证”,并且在连任两任“护国者”之后,没有贪恋权势,而是自愿卸任后,他不由得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比之三皇五帝还要伟大的人物啊!”

第398章 大宪章(六)

一年之后

燕侯四十九年夏(257)

议会军在围困王家庄园时被鲜卑骑兵击败,上万人仅有五千余人逃回三韩地区,一时之间,人心浮动。

嫦娥城

“朝鲜城、乐浪城、带方城,都退出了联盟。”

“现在各个城主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甚至想要加入吴国,成为孙吴的封臣。”

王雪绝望道。

自古联盟都是乌合之众,讨董联盟如是,三十六城主联盟亦如是。

辉煌时刻,很多文明都有,不能总是把自己文明最强大的那个时刻当成自己文明的永恒,能够在衰落时刻保存自己的文明火种,就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与其沉浸在以往的辉煌中不愿意醒来,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现在。

过去就算再强大,也不如现在就强大。

过去就算再怎么辉煌,也不如现在就辉煌。

“我们还有这么多百姓,如果能让他们参军,还是能抵挡住王霆的十万大军的。”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观望,谁赢他们就帮谁。”

“所以只要我们能挡住王霆的十万大军,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城主加入我们,跟随我们一起推翻王霆。”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抵挡这十万大军呢?”

以王家在海外这几百年的积累,想要获得能够打败十万大军的力量并不难,关键在于要如何获得,需要付出什么。

“荀先生来了。”这时,王霜带来一位青年男子。

此人名叫荀彪,乃是荀攸的孙子,颇有其祖父的风采。

“荀彪见过尚书令。”荀彪先是向王霸行礼,然后向王霜王雪姐妹俩行礼:“见过两位少君。”

“荀先生此来可是献策?”王霸站起身来拉着荀彪的手,对其问道。

“正是。”荀彪笑道:“据我观之,海外诸城之民并不愿意接受燕侯的统治,他们不过是想要谈条件罢了。”

“条件?”王霸大致明白这个条件是什么,但他还是问道:“什么条件?”

“无非是自治和取消徙民开荒。”荀彪回道:“行会们想要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百姓们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孩子被强行迁徙到海外开荒,他们不想再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两个需求,他们又怎么会不帮助我们呢?”

“徙民开荒是我们几百年来的政策,怎么能随意更改?”王雪摇头道:“而且,如果百姓一直待在原地不分家,很容易形成地方豪强势力,对我们的统治将构成巨大威胁。”

“可是我们现在的统治即将被燕侯摧毁,哪还能顾得上未来呢?”荀彪劝谏道:“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能够保住当下,就是最重要的。”

“先生这话有理。”王霸点点头,很认可荀彪这话,然后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主君!”荀彪停顿了一下,然后将自己的谋略说出:“所有参军的市民都颁发一个【免徙证】,其子子孙孙都享有不被【徙民开荒】的权利,那么,诸地百姓必然踊跃参加反抗燕侯的军队,我们的兵员就能源源不断。”

“同时,对于那些出力较大的行会,可以允许其在自己的城市内享有部分自治权。”

“为了凑集军费,还可以允许各个行会花费重金购买自治权。”

“如此诱惑之下,您的兵马钱粮将如同海水般充裕,燕侯区区十万外族之兵,又有何惧之?”

哗哗

荀彪的话说完,在场之人都沉默了。

为了获得家族内战的胜利,却要对一群他们以前看不起的被统治者让出部分利益,这样真的值得吗?

王霸王霜王雪三人都在内心这般问着自己。

给与行会商贾和普通百姓更多自由,从而获得他们的帮助,最终在他们的帮助下打赢这场家族内战。

这是一笔公平的交易,议会军想要胜利,行会和百姓想要更多自由。

当王霸还在思考这笔交易的可行性时,荀彪又自行补充了一点:“向高句丽人释放善意,只要他们愿意跳反,我们可以将整个辽东送给他们。”

王霜王雪看了看王霸,自然知道,即便王霸答应了,也是不可能真的把整个辽东送给高句丽人的。

提出这个条件,不过是想利用一下高句丽人,等战争结束后,该怎么屠戮高句丽人,还是怎么屠戮,至于割地承诺?对你们蛮夷还需要遵守承诺吗?

又三天后

嫦娥城街道上,到处都贴满了告示,识字的百姓将告示上的内容念出来:从今日起,凡是加入议会军者,可颁发【免徙证】,此证可以世代传承,拥有此证者,其子孙后代可以不用被迁徙到海外冒着生命危险开荒;花费一百万钱也可以直接购买此证。

“真有这样的好事?”

“青天,终于来啦!”

“我的孩子,在十年前被迁徙到甘蔗岛开荒,然后就死于瘴气。”

嫦娥城的百姓一开始不信,后来王霸亲自出现担保,才有越来越多百姓踊跃参军。

普通百姓拿不出十万钱,他们只能靠着让家里人参军来过得【免徙证】,而有点闲钱的行会们则直接花钱购买【免徙证】。

首节上一节245/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