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签到,神级熊孩子 第102节

梦里他在天上飞,可是眼睛看到地上,到处都是灾难。

百姓们一个个佝偻着身躯在四处逃难。

好多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都饿的像个皮包骨头似的。

李承安是哭醒的。

他的哭声惹得玉芝和小翠,一直紧张的守在他的床榻前,不知所措。

看到六皇子醒过来,玉芝和小翠心里才踏实不少。

“殿下,您刚刚做噩梦了吧。”

玉芝用手帕,擦去了承安眼角的泪痕。

“本王没事,现在什么时辰了?”

李承安看到玉芝和小翠守在自己的床头,心里感觉到非常过意不去的同时,也是暖和和的。

“殿下,离天亮还有半个多时辰的时间。”

听到玉芝的回答,李承安点点头。

“你们俩去睡会吧,本王也再睡一会。”

此时,参加早朝的百官们,已经开始在自家的府邸洗刷刷了。

李承安这一睡醒来的时候,已经阳光普照大地了。

整个太极宫都变成了一抹金黄色。

李承安在玉芝和小翠的服侍下,穿衣洗漱。

虽然他很不习惯这样的待遇。

可是,没办法。

自己若是不同意这两个姑娘会不高兴的。

因为在她们的心里,这就是她们应该做的事情。

若是六皇子殿下不同意,就是对她们两人的工作不满意了。

若是这样的话,两个姑娘会偷偷的掉眼泪的。

刚刚洗漱完毕,长乐便雀跃的一蹦一跳的走了进来。

如今来这平安王府,长乐就像是进自己的行宫一样。

“承安哥哥,长乐好饿啊。”

小丫头一进门,就是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陪长乐一起用过早餐,李承安便告诉长乐,今日有急事向父皇禀报,所以让长乐自己去听涛阁听课。

长乐尽管十二分的不乐意,可是见承安哥哥一脸郑重的模样,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两人一起往听涛阁走去,在路过显德殿的时候,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

看着长乐一副无忧无虑的模样,雀跃的行走在太极宫宽阔的大道上,李承安脸上也充满了微笑。

收拾好心情,他缓步往显德殿走去。

“陛下,六皇子殿下在殿外求见。”

听到侍卫的话,李世民瞬间一愣。

“六皇子,他今日没有去听涛阁听课吗?”

“回陛下的话,六皇子说有比听课更加重要的事情,向陛下汇报。”

听了侍卫的回答,李世民立即来了精神。

“快让六皇子进来。”

同时吩咐身边的内侍,给六皇子准备座位。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安进殿后,立即按照规矩恭敬的行礼参拜。

“承安,今日前来,是不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待承安施礼完毕以后,李世民微笑着开口询问道。

“回父皇的话,事关大唐百姓疾苦,也事关大唐江山稳定,儿臣不得不及时向父皇启奏。”

听到李承安的话,显德殿的空气都几乎凝固起来。

“承安到底发生了何事?快点说与父皇听听。”

最着急的自然是李世民。

不会是刚刚处理完一个造反的罗艺,这又蹦出来一个造反的吧。

这一个个的反起来,还没完没了的啦。

“父皇,昨晚上神猪给儿臣托梦,说是今年北方将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而南方则会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而且随着干旱而来的是成片成片的蝗灾,若是不好好的加以控制和预防,这灾害将会一直持续到贞观二年,猪神受到了父皇和儿臣的款待和照顾,不愿意让父皇的子民们遭受这饥荒遍地,尸横遍野的惨状。”

“所以让儿臣告诉父皇,早早开始预防,以便度过此次灾害危机。”

李承安话音落地,整个显德殿落针可闻。

李世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所有文臣武将都将眼睛瞪的老大。

若是真如猪神所言,这也太恐怖了,饥荒遍地,尸横遍野啊。

这可称之为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这比造反带来的后果也不逞多让。

“承安,难道神猪就没有办法阻止这一切灾害的发生吗?”

第120章 抗灾之法

李承安早就想到了父皇会这样询问自己。

“父皇,儿臣昨晚上也请求神猪,能不能施法,将这一切灾害消除,以帮助父皇的大唐,度过此次灾害。”

“毕竟当灾害来临的时候,真正受苦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们。”

听了李承安的话,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关切的追问道。

“承安,那神猪如何回答?”

“父皇,神猪对此事也无能为力。”

“它说,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它能将这些灾害提前透露给儿臣,已经算是违反天规了。”

“不过神猪虽然不能出手帮助父皇消除这洪涝,旱灾和蝗灾的三大灾难,可是却传给了儿臣基本的解决之道。”

“神猪最后说,若是父皇能够带领大唐度过此劫,以后大唐将会在父皇的带领之下,走向一个从未有过的巅峰和鼎盛时期。”

李承安的这番话,让李世民瞬间便振作了起来。

“承安,快点告诉父皇,神猪传授与你的是如何抵御灾害的方法。”

李世民能不激动吗?这可是关乎大唐千万百姓生死存亡的事情!

身为一国之君,若是连这个都不关心的话。

也就不配做一个合格的帝王了。

李世民话音落地,文武百官们也都是一脸关切的表情。

刚刚六皇子描述的灾害,若是发生在大唐境内,以后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多少。

毕竟为陛下抗灾抢险是他们做臣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如今大唐刚刚才解决了食盐的问题,百姓们已经卯足力气,等待在这个春天播种的季节大干一场。

可是,若是真的南方洪涝,北方干旱,而且还伴随着蝗灾的话,那对老百姓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于是显德殿再一次变成了李承安的舞台。

“父皇,解决北方的干旱,从现在起就要让百姓们行动起来,不单单是百姓们行动起来,父皇的各路大军,也理应参与到这次抗旱斗争中去,人心齐泰山移,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各地开始打设水井,而且要保证每个村庄至少有两眼水井。”

“只要今年的旱灾能够平稳的度过,那么蝗灾自然也会大大的减轻,因为蝗虫这个物种是最喜干旱的。”

“至于南方的洪涝解决之道,那就是修河堤,固水坝。所有江南的河堤全部都要重新加高,加固。百姓的房屋也要重新加固,山区附近的居民要提前搬离危险地带。若是有可能的话,父皇最好提前派兵驻守南方,对长江,淮河流域一带的堤坝,进入雨季开始就要严加提防。”

“只要守住了这两条大河不决堤,不泛滥,即便是有点内涝,也是在可接受损失的范围之内。”

“父皇,只要军民齐心,大唐上下众志成城,今年的旱灾,蝗灾和洪涝解决了,明年的灾难也就会迎刃而解。”

李承安将自己的计划和设想,和盘托出。

整个显德殿都鸦雀无声。

李世民站起身来。

“承安,你说的这些父皇都可以下旨让将士们和百姓们立即行动起来。”

“可是,这北方每个村庄至少两眼水井,父皇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承安,这得需要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啊,不是父皇不想这样做,而是实在是做不到啊。”

李世民不无忧伤的叹口气,就连眼圈都红了起来。

作为一国之君,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实在是让他感到无奈和不安。

文武百官们也都是耷拉着脑袋。

他们知道,陛下说的乃是实情。

每个村庄至少两眼水井。

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如今十里八乡都不见有一眼水井,百姓们吃水基本都是靠河水度日。

偶尔有一眼水井,也基本都是天然的泉水,然后简单的修建一下而成的。

忧伤的情绪充斥着显德殿,既然神猪都已经将这灾难的来临,提前告知了六皇子,可是他们却无力解决,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父皇,儿臣为父皇解决这一难题,只要儿臣将神猪授予的打井之术,传给工部的工匠们,那打井的进度便会快上许多,三两个人一日便可打一眼水井。”

听了李承安的话,所有人的眼睛都睁大了。

“叮,收到来自李世民的震惊,奖励震惊值1000点。”

“收到来自房玄龄的震惊,奖励震惊值500点。”

“收到来自杜如晦的震惊,奖励震惊值500点。”

“收到来自李孝恭的震惊,”

首节上一节102/1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