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97节

李文忠可不惯着徐达,撸开了袖子:“姓徐的!你这是什么意思,要不是因为胡庆余带着徐增寿提前参加了一次武举。”

“你家那个不成器的二世祖,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呵,脸皮真够厚的给自己贴金,要是没有胡庆余,别说是今科的武状元了,就是一个武举人也考不上。”

徐达眯起了眼睛,想要揍人了,不过听到提到了胡庆余,颇为自豪的说道:“你想贴还没有地方贴。”

“我儿子与胡庆余交好怎么了,你想交好胡庆余还没那个机会。”

“别的不说,就是因为胡庆余的学富五车,这一次不仅让几名门生占据了前五的位置,就连燕王府的塘骑都有五十人考中了武举。”

“听你这酸溜溜的话,定是嫉妒了,哈哈。”

“我........”李文忠噎住了,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只能恨恨的瞪着徐达,心想着回家以后要多抽李景隆几鞭子。

第178章 国公来访

中枢重臣们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都对这个京城里有名的混账,升起了其他的心思。

胡庆余的才学先不说,他在管教京城里的那帮二世祖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徐增寿这样混吃等死的二世祖,都能让他管教成武状元,家里还算是有些才学的儿侄外甥,考中一个举人应该绰绰有余。

不如........找个机会,把儿侄外甥送到燕王府的校场读书。

中枢重臣们打定了主意,去找胡庆余这个混账应该不会给他们面子,找到燕王朱棣说情,应该会有回旋的余地。

甚至有几名中枢重臣决定语气软一些,没办法,谁让燕王府五十名仪卫考中武举这件事,过于震动京城了。

朱元璋在看见武举人名讳后面的标注以后,同样是惊了,一直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燕王府五十仪卫一起高中武举这件事,也算是一件祥瑞了。”

“传到大明各地,能够提升武风,五十仪卫的官职安排咱就不过问了,你们翁婿二人商量便可。”

徐达欣然领命,冲着李文忠挤了挤眉毛,乐呵呵回去找朱棣商议武举人的卫所安排。

可是刚刚来到燕王府大门口,徐达满脑子疑问,自己像是走错了地方,眼前那座府邸不是燕王的王府,是应天府的衙门口。

一堆穿着喜鹊登枝金花绸缎的乡绅,躺在王府门口喊冤,也不怕弄脏了衣服。

伸冤一般都是去应天府衙门,哪里有在燕王府门口哭喊的道理。

徐达满脸欣慰:“想不到老徐我离开京城不过几年的时间,燕王便在京城里有如此高的清誉。”

“伸冤都不去衙门了,全都跑到了燕王府门口,看来燕王在乡绅心里是包青天了。”

“甚是欣慰啊。”

胡庆余刚好下了景泰蓝圆顶官轿,就听见一个人在王府门口拍朱棣的马屁,狠狠鄙夷了他的人品。

为了不让这人影响朱棣的名声,胡庆余摇头说道:“这些乡绅哪里是在伸冤,都是来污蔑王爷的不公,让他们蒙受了冤屈。”

徐达脸上的欣慰瞬间就僵住了,臊的满脸通红,却又强撑着面子说道:“一派胡言,不过是一些家资颇丰的乡绅,哪里敢在一位藩王的门前撒泼打滚。”

“你小子定是这东文官派来的奸细,就在王府门口等人来了,搬弄口舌的颠倒这其中事实。”

“看老徐不给你来一下。”

徐达伸出手掌就要给胡庆余的脑袋来一下,让他见识来自边关的铁拳。

他这一拳下去,定能让搬弄是非的小子从今以后不敢胡言乱语。

可是,还没等徐达的拳头落下来。

胡庆余迈步走进了燕王府,门房还不停的点头哈腰,谄媚的把人让了进去。

徐达的铁拳尴尬停在半空,怎么也落不下去了。

看他那样子,不仅是燕王府的熟人,地位还不低,肯定不会公然在王府门口污蔑朱棣。

明显是冤枉他了。

“咳!”

徐达轻咳了一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四处看了看,没人注意他刚才的窘态,松了一口气。

就在他这口气还没松完,想要靠近乡绅们几步,听一听他们嘴里到底在念叨些什么。

突然又僵住了。

躺在地上的乡绅全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徐达脸颊发烫,落荒而逃的走进了燕王府,顾不上等着燕王大开中门迎接泰山了。

门房还以为有无赖冲进了燕王府,急的满头大汗,赶忙叫人:“来人.......”

还没等他喊完,门房浑身一激灵,赶紧闭嘴了,暗暗庆幸没有喊出口,要不然就要吃一顿王爷岳父的铁拳了。

紧接着,门房又是神色慌张的冲了出去,用这辈子最大的力气赶往了豹房,把徐达的消息告诉了燕王。

朱棣立即去正殿迎接,刚刚踏进正殿的剔红对扇花梨门,就听见徐达嚷嚷了。

“贤婿啊,哪个是胡庆余,这小子是个人才,赶紧带出来让本国公看看。”

徐达放下手里的珊瑚釉盖碗,用力拍了几下朱棣的胸膛,像是屠户打量猪肉:“啧啧,身子骨还算不错。”

“从沙场退下来以后,没有荒废弓马骑射,本国公很满意。”

“别愣着了,赶紧去把胡庆余带来让本国公瞧一瞧,这小子到底是怎样的一表人才,能够让五十仪卫高中武举人。”

胡庆余就跟在燕王身后,听到嚷嚷的声音就感觉情况不妙,怎么像是刚刚被他鄙视过的那人。

当他瞧见那人的长相,脸色瞬间就黑了,还真是他。

胡庆余干笑着走了过去。

徐达本来心情挺不错,瞧见了走过来这人的样貌,就是刚才在门口让他丢人的那小子,脸色拉了下来。

徐达打量了他几眼,摇了摇头:“就你还能在燕王府担任副千户,贤婿看人的眼光变差了。”

“瞧瞧你,胳膊不是胳膊,腿不是腿,比起胡庆余差远了。”

胡庆余愣了一下,迷茫的问道:“魏国公以前见过胡庆余?”

徐达环顾四周,再一次感觉到朱棣和仪卫们看他的眼神不对,想要说出口的没见过咽了回去。

徐增寿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能够高中武状元,全都是仰仗了胡庆余的提携,要是说没见过,分明是在说他对小儿子不够关心。

徐达确定这小子肯定不是胡庆余,心里有底了,言之凿凿的说道:“当然是见过,胡庆余那小子的相貌比你玉树临风多了。”

徐达说完这句话,也不怕附近仪卫里的胡庆余戳穿他。

一名仪卫,难不成会不给一名国公面子。

但凡是正常人都不会不通人情。

胡庆余刚好不正常,憋着笑:“本人就是国公一直念叨的胡庆余。”

“哈哈。”徐达哄堂大笑起来,这话过于不可信了,差点没捧腹大笑:“你?就你?”

“怎么不说你是胡惟庸那个老家伙,都比这话可信。”

朱棣再不说话,场面就无法收拾了,硬着头皮解释道:“魏国公还是过去那般风趣,明知道眼前这人是胡庆余,还与他逗乐。”

第179章 虞美人

徐达老脸一红,只能打着哈哈:“贤婿这话说的极是,本国公担心胡庆余在燕王府日日当值,憋的心里枯燥,便寻思着逗逗他。”

靖难功臣听到日日当值,险些绷不住了,没有当场笑出来已经是定力深厚了。

靖难功臣恨不能卷死其他将领。

胡庆余可倒好,每天在燕王府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时辰,整日就知道逗弄家里的妻妾,日子过的不知有多滋润。

徐达过来道谢,还是因为不成器的小儿子高中了武状元,显然不会空手而来,直接把手里的一份重礼扔给了小儿子徐增寿。

从花梨官帽椅上站起来,离开了燕王府。

徐增寿前往西蕃的事情还在商议,这段时间住在燕王府,听说父亲来了,躲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偷看。

一封书信似的东西突然砸向他的脸,徐增寿手忙脚乱的赶紧接在手里,仔细一看,眉开眼笑了:“我爹真够意思,只是随口提了一嘴,真把名刺交给我了。”

话说了一半,徐增寿突然又哭丧着脸:“从小到大求了那么多次,都没能求来一张名刺。”

“涉及到胡庆余了,只是提了一声就拿出了魏国公的名刺,我爹厚此薄彼啊。”

胡庆余听他在那嘟囔了半天,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懒得理他在那絮絮叨叨,今天已经点过卯了,转身就要回家纸醉金迷了。

徐增寿嬉笑着拦住了胡庆余,拉着他坐上景泰蓝圆顶官轿,直奔教坊司。

一直走到秦淮河畔的一处别院,停下了脚步。

别院门口站着不少官兵,全都是披挂着罩甲,比起一般官兵的鸳鸯战袄金贵多了。

官兵们的精气神也比一般官兵高昂的多,浑身透露着一股子骄兵的意味。

胡庆余有些看不明白的是,这些官兵还不是一路人,相互看不顺眼,几乎都要打起来了。

徐增寿没有任何忌讳,堂而皇之的解释道:“这些狗腿子全都各个藩王府的仪卫,前段时间藩王府们为了争抢新晋的一等扬州瘦马里的花魁,差点打起来。”

“嗯,当然了,燕王除外,要不是我姐张罗着给他纳了侧妃,现在还只守着我姐一人。”

徐增寿自顾自夸了姐夫一句,唬着脸看向了那些仪卫:“结果谁也没争过谁,僵持不下了,就派各自王府里的仪卫在这里守着,谁也别想妄图接走花魁虞美人。”

虞美人。

胡庆余听了这个名字,心里就痒痒了,能够用词牌名当做名讳,还遭到了藩王的争抢,肯定又是一位人间绝色。

徐增寿掏出了那张名刺,直接甩在了仪卫的脸上,训斥道:“这是我爹魏国公的名刺,还不赶紧滚。”

“再敢挡着我大哥胡庆余的去路,老子把你们全都阉了送到宫里当宦官。”

藩王们谁也不服谁,整个大明只有一个人能够镇压住他们,五军都督府的总督徐达。

仪卫们瞧见了名刺上盖着的印信,再也没了骄兵的样子,一个个点头哈腰的行了一礼,赶忙消失在了徐增寿眼前。

但凡是在军伍讨生活的官兵,可以不给左丞相小儿子面子,绝不敢驳了徐达小儿子面子。

何况是还有魏国公徐达的印信,这位可是敢拿着鞭子抽藩王,以前打天下的时候,没少用鞭子管教藩王们。

徐增寿赶走了各个藩王府的仪卫以后,没有继续向前,迈步走进秦淮河畔的院子。

他邀了邀手做出请的动作,满脸嘿笑:“当初贡院武举的时候,藩王们曾经答应过一件事,倘若本少爷高中了武状元,就把虞美人让出来。”

“谁能想到虞美人的绝代美貌,竟然是让藩王们一起食言而肥了,兄弟我就想着请老爹出山,送给大哥一份重礼。”

徐增寿亲自帮胡庆余打开了院门,嘿笑不见了,多了几分诚恳:“也只有这位人间绝色,能够对得起大哥的提携了。”

胡庆余满心欢喜,重重拍了一下徐增寿的肩膀:“你我是兄弟,说这些话就见外了。”

“既然是徐兄弟的一片诚心,为兄就却之不恭了。”

胡庆余心痒的等不及了,推开院门走了进去,留下徐增寿带人守在了门口。

刚刚靠近一座楼阁,就听见一阵清越的琴声传来。

余音绕梁,犹如冰雪初融的一汩汩溪水,又像是夏风里的一轮明月。

只是一道琴声,竟是让胡庆余听出了风花雪月的味道。

胡庆余忍不住闭上了眼睛,赞叹道:“妙,实在是妙啊。”

首节上一节97/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