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53节

班头瞧见了推官来了,巴结的问了一句:“推官要不要来上两把。”

推官面对班头的时候,趾高气扬了,虎着脸呵斥了一声:“废什么话,赶紧把粮仓打开。”

转过脸来,又摆出了前倨后恭的谄媚:“胡少爷请进,这里就是粮仓了。”

班头是个有眼色的人,瞧见推官都要巴结那名年轻人,赶紧弓着腰站在一旁。

胡庆余路过班头身边的时候,又是一脚踹在了他身上,把他踹翻在地走进了粮仓。

本来应该堆满了粮食的粮仓,空空如也,没有一粒粮食。

第98章 呦呵,老熟人了

胡庆余都想提刀砍人了,脸色不善的问道:“粮食都哪里去了。”

推官瞬间就懂了,难怪胡少爷要殴打知府了,暗骂了一句确实该打。

知府把粮食都贪完了。

胡少爷还贪什么。

推官高兴的快要手舞足蹈了,老天爷待他不薄,把立功的机会送给了他。

苦熬了那么多年,终于要熬出头了。

推官没有半点战战兢兢,多了几分羽扇纶巾的潇洒风度,捋了捋胡须说道:“粮仓的粮食当然是全都用来赈灾了。”

“不过,还请胡少爷放心,本官知道粮食分发给了哪些乡绅,一定不会少了胡爷的那份孝敬。”

“地方官员做这种事都是熟手了,绝不会出现半点纰漏,熟稔的避过了大明律,不会留下一点把柄。”

一只拳头,立即就把推官打回了原形。

推官捂着浮肿的右脸,委屈的看着胡庆余,眼里隐隐有泪光,不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

分明已经说出了孝敬,怎么还遭到了殴打。

孝敬?!

推官猛地一拍大腿,彻底想通了,再一次神采飞扬起来:“本官懂了,胡爷要的不是孝敬,是想独吞...嗯...暂时借走所有的粮食。”

府衙仓库里的粮食可是多达三四十万石,换成银子就是三四十万两大明宝钞,这一次他可要立下泼天大功了。

胡爷只要随便给左丞相提上一句,赏他一个京官坐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推官激动的身体乱颤,他的出头之日到了,慌忙在前面带路:“胡爷跟着本官来,现在就去那些乡绅家里交代清楚。”

“让他们把胡爷的粮食贮存好,要是有一粒粮食发霉,就让乡绅们用自家的粮食来赔。”

“翻番的赔偿!”

胡庆余暂时收敛要把推官痛扁一顿的念头,不想给参与这件事的任何一个人留条活路:“谭老哥知道常州府的锦衣卫官署衙门在哪里?”

洪武年间的锦衣卫还没有南北镇抚司,府县只有锦衣卫的百户所。

谭渊来了精神,提到杀人尤其是杀贪官污吏,可比在这听府衙官员扯皮有意思多了,拍了拍胸膛:“这事就包在本将身上了。”

“说起来,常州府的锦衣卫百户以前还曾经在王爷麾下当过小旗,只是没想到后来进了锦衣卫。”

“有王爷的面子在,请来锦衣卫不难。”

胡庆余放心了,常州府官员不敢招惹他这个左丞相小儿子,锦衣卫可是连左丞相的面子都不给。

胡庆余的脸色缓和了很多,像是看着一头待宰的肥猪看着推官,哼了一声说道:“赶紧带路,本典仗倒是要看看这些肥猪...咳...这些乡绅有多肥。”

推官对于肥这个字很是认同,没想到自己与未来的东主居然这么的心有灵犀,潇洒的仪态又回归了身上。

推官可惜手上没有羽扇,只能捋着胡子说道:“乡绅们这一次肥的快要流油了,趁着旱灾在知府的支持下,没少侵吞泥腿子们的良田。”

“经过这一次的旱灾,乡绅们的祖产少说也要多上几千亩良田,这还是把大头分给了知府等府衙官员,只留下一小部分在手里。”

“都该剥皮!”

胡庆余愣住了,心里话怎么自己说出来了,声音还那么的洪亮。

转头一看,在常州府碰见了一个老熟人,东宫的那名财神爷。

朱元璋得知了旱灾的消息,没有像宋朝皇帝那般只是轻飘飘说了一句赈灾,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也不管老百姓能不能领到粮食。

朱元璋立即带着毛骧等锦衣卫前往了常州府,要亲眼看到老百姓领了粮食,或是没有领到粮食。

胡庆余正愁着没人把燕王赈灾的消息传回京城,脸色一喜,故意说道:“本典仗这一次是奉了燕王的命令过来赈灾。”

“您老可要记住了,是燕王要赈灾,本典仗只不过是跑个腿罢了。”

朱元璋像是不认识胡庆余一般,重新审视他,居然给胡庆余解释起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你可知道这一次的赈灾,能够带来多大的名望。”

“笼络多大的民心。”

胡庆余听到民心这两字就肝疼,脸色顿时就急了,都想给东宫财神爷那张臭嘴来上一下:“您老快小点声,这件事要是传到锦衣卫的耳朵里,让皇帝陛下知道了。”

“小子我可就惨了。”

朱元璋的脸色一黑。

他有那么心狠手辣吗!

朱元璋看了毛骧一眼,似是在询问难不成在官员眼里,洪武皇帝连宋朝的皇帝都不如?

毛骧‘咦’了一声,低着脑袋始终在看脚尖,嘴里神神叨叨:“常州府的蚂蚁真够肥的,都长翅膀了。”

“以前怎么没见过蚂蚁长翅膀,真是怪事。”

五六名锦衣卫听到指挥使的神神叨叨,佩服啊,不愧是能从众多锦衣卫里脱颖而出成为锦衣卫指挥使。

看似什么都没说。

又什么都说了。

朱元璋没听清毛骧神神叨叨的说些什么,倒是对咬字很重的肥听清楚了,咬牙切齿:“在官员眼里不堪怎么了!连怂包宋朝皇帝都不如又如何!”

“洪武皇帝只要在位一天,这些害死老百姓的官僚乡绅一个都跑不了。”

“全都要剥皮!”

“说得好!”胡庆余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这些话比起任何韶音都要让他如痴如醉,激动万分的大声叫好:“您老说的真是太好了。”

“洪武皇帝不愧是千古一帝!这份得罪官僚缙绅只是为了给百姓做主的魄力,秦皇汉武都做不到!”

朱元璋老脸一红,虽说他的功业远超宋朝所有的皇帝,但是千古一帝这个词,还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戴在头上。

只不过.......他最是厌烦只会哄皇帝开心的谗臣了。

怎么感觉胡庆余说话好听,又是个人才,让他喜欢的紧。

朱元璋不免又老生常谈的问出来一个问题:“你难道真的不想进宫?”

胡庆余的笑容凝固了,差点从辽东大马上跌下去,慌忙摇头:“进宫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进宫。”

朱元璋只能惋惜一声:“可惜你这一身本事了。”

第99章 谁贪砍了谁的脑袋

胡庆余装作没听见一样,迎上了带着锦衣卫走过来的谭渊,乐呵呵说道:“谭老哥赶紧来,给你介绍东宫的财神爷,以后说不定还能一起发财。”

谭渊听到东宫财神爷几个字,眼睛冒出了绿光,靖难功臣这些年真是穷怕了,脑子里已经想象出东宫财神爷一声令下,两淮盐商、晋商、徽商等天下各大商号,运着一车车的大明宝钞前往东宫。

这要是能够运到燕王府......谭渊擦了一下口水,浓眉大眼四处乱瞅:“哪呢?东宫财神爷在难呢?”

“你说是把他敲闷棍绑走,还是用麻药把他麻翻了绑进燕王府。”

胡庆余有些无语。

能把一个靖难功臣逼成张口闭嘴只说绑人。

燕王府这些年还真是穷疯了。

胡庆余回头一指,愣住了,哪里还有半点人影,那位东宫财神爷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怪事了,刚才还在谈论朝政,怎么一转脸人就没了。”

“算了不管那位老先生了,还是先处理赈灾的事情。”

“接下来就麻烦谭老哥跟着这个推官去抓人,还有别忘了安排好马帮运来的第一批粮食,本典仗需要先回京城一趟,赶紧把王府里的粮食全都运过来。”

谭渊没有结识东宫的财神爷,闷闷不乐,他是真想着勒索对方。

反正是个奸商,与其让他把大明宝钞送给那些贪官污吏,不如拿来给燕王府的将士们更换军械。

至于秋后算账。

呵。

一个小小的奸商罢了,还敢得罪堂堂王府的千户不成。

谭渊不死心的说道:“下次再见到这位东宫财神爷一定要留住了,等本将来了绑走...咳..请他吃上一顿好酒好菜。”

胡庆余不相信这句话。

穷的叮当响的谭渊,哪里请人吃好酒好菜。

能有一点荤腥,都算是过年了。

呵。

肯定是想白吃白喝一顿,他太了解这帮穷鬼了。

胡庆余随口敷衍了一句:“小事一桩,发放粮食这件事只相信你一人,可别让乡绅们代发,另外盯紧了那些发放粮食的小吏。”

“要是谁敢趁着这个时候捞些浮收,就用燕王府的名义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谭渊虎躯一震,来了很大的兴致,不用发往刑部审问,等到秋天再砍脑袋,直接一刀砍了衙蠹的脑袋。

够狠。

他喜欢!

谭渊心里乐开了花,笑的合不拢嘴:“本将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担心王爷顶不住御史言官们的口水,只能强忍着。”

“哈哈,现在有了你爹左丞相一起顶着,本将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了。”

这是在给左丞相胡惟庸泼脏水啊。

胡庆余喜出望外,同样是笑的合不拢嘴了:“好!太好了!”

“就这么干了,你要是不多杀几个贪官污吏,别怪本典仗以后少给你大明宝钞。”

谭渊浓眉大眼的眼珠子,发出了绿油油光芒:“要是杀的贪官污吏多,有什么好处?”

胡庆余的脸都快笑歪了:“当然是给你不少于朱能的银子。”

“好!”谭渊激动的现在都想砍人了,乐不可支的说道:“就这么定了,你就等好吧,我谭扒皮可不是浪得虚名。”

胡庆余知道谭渊当年在战场对于鞑靼的赶尽杀绝,就像是地主老财对于佃户敲髓吸骨一样,榨的干干净净。

留下了一个谭扒皮的恶劣名声。

谭渊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毕竟赶尽杀绝的都是把汉人当做四等人的鞑靼。

胡庆余安心落意了,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佩服的神情:“有谭老哥这句话,本典长就放心多了。”

“事不宜迟,就先回燕王府运粮食了。”

首节上一节53/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