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49节

胡庆余对于潭王不敢有半点怠慢,潭王的年纪是藩王里很小的一个,小就有小的好处了,朱元璋和马皇后在他身上满足了含饴弄孙的情感。

潭王一直以来最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宠爱,尤其是在太子朱标子嗣不兴的情况下,年纪将近五十的朱元璋把十来岁的潭王当成了孙儿宠溺。

十来岁的潭王常年在宫里长大,已经有了很深的城府:“本王对买卖不感兴趣,倒是对你挺感兴趣。”

“要不要来本王的府上当官,只要你愿意,以后必定保举你获得一个世袭罔替的伯爷。”

胡庆余撇了撇嘴,潭王还真是会画大饼,要不是知道朱棣是未来的永乐大帝,保不齐已经被世袭罔替的伯爷骗走了。

胡庆余只对朱棣一个人崇敬,那是因为他是真正实现了万国来朝的永乐大帝,向北打到了贝加尔湖,向南打到了印度洋。

对于京城里官员子弟们上赶着巴结的潭王,胡庆余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平淡回应了一句:“本典仗这次过来只是为了给燕王府办差,其他的一概不考虑。”

“再说了,潭王身份再是尊贵,能够太子尊贵?”

潭王被人不咸不淡的刺了一句,礼贤下士的笑容不变,心里却是有些阴沉:给脸不要脸的东西,要不是因为你父亲胡惟庸和兄长胡汉山,本王能看得上你一个下三滥的混账。

就在胡庆余赶往东江米巷,小济宁侯借助京城学社的鼓吹,带着学社读书人一起过来,想要败坏胡庆余的名声。

小济宁侯来到粮号门口,听到这么一句明显有些讥讽意思的话,心里喜死了,胡庆余真是不学无术,不知道潭王受到了洪武皇帝多年来的宠溺。

方孝儒等读书人呆住了,充满了怜悯,无知真是可怜。

“潭王就算是想要笼络陶朱公般的人才,首先考虑的那人已经不是你胡庆余了,已经变成了小济宁侯。”

“只要小济宁侯还在京城一天,就永远压你一头。”

“啧啧,胡庆余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竟敢讥讽潭王殿下,就应该用目无尊长的罪名抓进诏狱。”

第90章 潭王忠臣在哪里

方孝儒等人不愧是从童生、秀才、举人一路厮杀出来的学社读书人,扣帽子的本事一流,只是说了一句冒犯话就变成了抓进诏狱的大罪。

王艮等蓟辽读书人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燕王府的人,虽然燕王府一直在撇清关系,立即针锋相对的耍起了嘴皮子。

“大罪?胡庆余这是忠心不二,世上哪有抓忠臣的道理。”

“能赚银子固然可贵,但是忠心更加可贵,扪心自问你们谁愿意得罪太子殿下,也要守住心里的忠孝礼义廉耻。”

“何止是可贵,陛下应该赏赐给胡庆余一个忠义牌坊,用来彰显朝廷对忠孝礼义廉耻的重视,引起天下人的效仿。”

胡庆余对于王艮等蓟辽读书人的反应很满意,要想反击读书人的嘴皮子还得是另外一批读书人的嘴皮子。

效果显著啊。

抓进诏狱又变成了赏赐忠义牌坊。

胡庆余美滋滋欣赏了学社读书人的泼妇吵架,闹的越大越好,更能突显他的忠心了,可惜蓟辽读书人的嘴皮子数量有限,很快就被更多的嘴皮子淹没了。

好在淹没以前把他对潭王的冒犯,变成了忠心,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潭王。

潭王经过王艮等蓟辽读书人的提醒,想了想还真是,哪里是对他的冒犯,分明就是藩王们最在乎的忠心了,虚伪的笑容多了几分真诚:“胡先生请说。”

“本王倒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买卖,能够让你这么兴师动众的带来一车大明宝钞。”

方孝儒等人听到一句胡先生,嘲弄的笑容变成了愠怒,差点忍不住要给蓟辽读书人一通老拳,都怪这些背叛了清流的叛徒坏了他们的好事。

胡庆余紧张的看向了骡马车,张武带着五大三粗的青手围着骡马车站了一圈,放下心来:“买卖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只是想要买走潭王粮号里所有的粮食。”

潭王露出了一种看见傻子的困惑,再次确认了一句:“你可知道东江米巷八成以上的米铺都是本王的人在经营,想要吃下这么多的粮食,少说需要四十万两大明宝钞。”

“你可知道夏粮就要通过漕运运进京城了,到时候囤积的粮食都要砸在手里了,金陵湿气重,粮食不易长时间储存,容易发霉变烂。”

方孝儒等读书人听到潭王的提醒,快要急死了,胡庆余当初在东宫说出有旱灾需要囤积粮食,以为这是他用来阻拦陈粮换马的托词。

没想到胡庆余真是疯了,真的来囤积粮食了。

只要再过一个多月,胡庆余能赚银子的名声就毁了,让他付出屡次主动招惹学社读书人的代价。

方孝儒等读书人赶紧拦了一句。

“胡庆余对于大明的忠心可谓是日月可鉴,为了有可能发生的旱灾,自己掏腰包囤积粮食,这事要是传到洪武皇帝耳朵里,肯定要赏赐一座忠义牌坊了。”

“胡庆余的忠心耿耿,着实是让学生等汗颜,自愧不如啊。”

“一个月以后,不论情况如何,学生等都要在京城里宣扬胡庆余的忠义啊。”

忠义?

蠢货还差不多。

胡庆余能不知道这些一直不对付的学社读书人是什么心思,想用捧杀,让他不要放弃囤积粮食。

到底谁是蠢货,一个月以后就知道了,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胡庆余没有理会方孝儒等读书人的捧杀,也拒绝了潭王的好意:“多谢王爷的关心了,不过早就想好了这件事,王爷还是喊来粮号的账房先生们。”

“尽快完成这宗买卖,本典仗还要安排人手把粮食运到燕王府的府库。”

潭王心眼多的很,迟疑不定的又在心里揣测,难不成胡庆余心动了世袭罔替的伯爷,主动用燕王的大明宝钞帮着本王处理了陈粮。

表现面上是买粮,实际上是投诚?

想到这里,潭王身上多了几分王者风范,暗戳戳的想着太子都搞不定的人,本王搞定了!

潭王挤眉弄眼的给胡庆余递了一个眼神,本王懂你,喜出望外的说道:“你这么仁义,本王也不能让你吃亏。”

“这样吧,就按照一两大明宝钞一石的银价卖给你,这可比当前一两一钱大明宝钞一石的市价,低了一钱银子。”

潭王卖出粮食的银价确实不高,从乡绅手上收来的本钱最少需要九钱银子,算上运到京城的损耗,一两大明宝钞已经不赚银子,算是赔本卖了。

胡庆余拱了拱手,真心实意的感谢了一句:“那就多谢潭王了。”

“来福,立即与张武一起去燕王府,把剩下的大明宝钞全部拉来,另外告诉王爷一声,尽快安排五百名仪卫搬运粮食。”

“好的,少爷。”来福立即赶往了燕王府,领着张武一起操办少爷交代的事情。

方孝儒等人看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大明宝钞搬进粮号,彻底放心了,不由自主的出现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又赶紧把幸灾乐祸收了回去,生怕胡庆余看出破绽,不会自掘坟墓的囤积粮食了。

胡庆余把一切看在眼里,暗骂了一句傻货,站起来准备离开粮号了。

潭王看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大明宝钞搬进来,已然把胡庆余当成了自己人,热情的留他吃饭:“胡先生不着急走,本王做东,今晚请你去京城里最好的狮子楼吃一顿烧尾宴。”

囤积粮食的大明宝钞还有十万两的缺口,胡庆余准备用这个缺口,为自己谋来一项重要私利,摆手拒绝道:“潭王的美意心领了,本典仗会去还有要事。”

“就不在这里就留了,回头有时间本典仗做东,请潭王去狮子楼吃一顿。”

潭王又是挤眉弄眼,全是我懂你的神情,心里感慨良多:真不愧是本王的好忠臣,帮着本王处理了棘手的陈粮不说,连一口热饭都不舍得吃,总想着给本王省银子。

忠臣啊,本王现在都希望有旱灾了,这样就能得到对于藩王来说最重要的民心了,这可是本王甘愿白白送出百万石粮食的渴求。

可惜,大明已经风调雨顺的那么多年,昨天还下了一场雨,不可能发生旱灾。

第91章 卖出天价

胡庆余回到家里,没去后院找玉珠儿享受腐化日子,直奔正妻柳玉娘居住的东厢房。

柳玉娘手里拿着针线,亲自给胡庆余缝制一件苏杭青石榴纹宁绸常服,一双小手扎了十几个针眼。

稚嫩的小脸蛋偷偷抹泪,想到这是亲手给老爷缝制的第一件常服,又娇憨笑个不停。

柳吴氏坐在一旁,教导豆蔻女儿的女红,又是心疼又是感到好笑。

“夫人,今天怎么没去毛小宛家里的戏园子听戏。”

柳玉娘听见了老爷的声音,稚嫩脸蛋一慌,赶紧把还没绣完的常服藏到了花梨木剔红圆角柜里。

胡庆余走进东厢房,柳吴氏扭着丰腴的身子走了出去,侧身从珠帘圆门走过,丰腴后翘轻轻碰了一下胡庆余。

胡庆余碎碎念了好几遍道经佛经,勉强顶住了,走到天青釉胆瓶旁,捏了捏柳玉娘的小脸蛋:“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柳玉娘眨了眨一双无辜的眸子,天真的问了一句:“老爷,洞房有那么好玩吗?”

“娘亲很久以前说过一次,洞房的时候要在旁边亲身教导,奴家听娘亲说洞房可好玩了,到底怎么好玩。”

胡庆余噎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柳玉娘,只是伸出手又捏了捏柳玉娘的稚嫩脸蛋:“到时候就知道了,今天刚好有件事要找你。”

“等会儿把柳吴氏叫来,就以要给老百姓囤积粮食为借口,把京郊的田庄押给张武乔装打扮的一名两淮盐商。”

“记住,老爷我坚决不同意卖了京郊田庄,你一定要坚持卖了田庄。”

柳玉娘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眨了眨,不知道老爷为什么要卖了太老爷给二房置办的田产,没了这些田产二房连个糖葫芦都买不起了。

柳玉娘点了点金钗发髻,娇憨的说道:“奴家一切都听老爷的处置。”

胡庆余轻轻咬了一下柳玉娘稚嫩脸蛋,满足的离开了东厢房,出去放消息了。

没过多久,出现了一个震动京城的消息。

有人干出来崽卖爷田的荒唐烂泥事,数目还是惊人的一千亩良田,京城里彻底沸腾了,上到权贵官僚,下到乡绅富户们全都涌向了夫子庙戏园子。

方孝儒立即召集了浙东学社的读书人,准备一起吃下所有的良田,事后根据银子的多少分配良田的份额。

两淮盐商、晋商、潮州帮等商号就要财大气粗多了,全都拉着一辆骡马车的大明宝钞,停在了夫子庙戏园子外面。

方孝儒黄子澄等读书人焦躁不安的等着,生怕胡庆余不来了,担心这是一个诓骗人的做局。

“要是大宋朝就好了,我等读书人想怎么兼并百姓的土地就怎么兼并,可惜是大明朝,当今皇上还是洪武皇帝。”

“哎,可不是,在洪武皇帝眼里我等可不是共治天下的士大夫了,下贱的老百姓反倒是比我等士大夫要金贵,谁要是敢公然兼并老百姓的土地,直接抄家灭族。”

“银子总有用完的时候,只有换成了一茬茬长出粮食的土地,心里才安稳啊。”

胡庆余在众人的期待里,从后面走到了戏台上,乐呵呵俯视下方。

真是一棵棵可爱的韭菜。

戏园子里的喧嚣吵闹,渐渐消弭了,方孝儒等人乐呵呵望着胡庆余。

真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败家子。

张武用方巾包着脸,迫不及待的站起来甩了甩手里的大明宝钞,急声道:“三万五千两大明宝钞!这座田庄全包了。”

张武包着脸的怪异行为没有引起方孝儒等人的注意,为了一千亩良田的祖产,很多商人豁出去了不准备让步了,避免给自己招来记恨,不少商人用方巾包住了脸。

张武抢先说出了银价,商人们如坐针毡的坐不住了,这个银价可不低,胡家二房田庄里的田地多是中田,按照当前的市价,一亩中田差不多是二十三两大明宝钞,张武给出的银价赫然达到了一亩三十五两大明宝钞。

一名两淮盐商让在场的众人见识了什么叫做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吼道:“五万两大明宝钞!”

两淮盐商的这一声吼叫,震住了方孝儒等读书人,暗骂了一句土财主,更加忧心忡忡了。

胡家二房田庄里的田地虽说多是中田,却是左丞相胡惟庸七拼八凑了很长时间才凑齐了一千亩良田。

在洪武皇帝的虎视眈眈下,不能兼并老百姓的土地,多亏了胡惟庸是权倾朝野的左丞相才能在几个月内凑齐一千亩良田,其他权贵官员谁也没有这个本事。

晋商们按耐不住了,一声高过一声的争抢起来。

“五万五千两大明宝钞。”

“六万两大明宝钞。”

“八万两大明宝钞!”

富商们已经红了眼,挥动着手里的大明宝钞,一千亩良田的银价推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价。

方孝儒等读书人心急如焚,再这么下去,一千亩良田可就归别人了。

首节上一节49/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