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40节

方孝儒有了定计,心里比起胡庆余还要急切多了,这可是二三万两大明宝钞:“就这么定了,好好保存方某的大明宝钞。”

“到时候要是拿不出来,方某可就要去找令兄胡汉山索要盐引了。”

胡庆余喜滋滋把凭证收好,有了这张凭证就相当于拿到了张玉的卖身契,事情已经办成了就不再理睬方孝儒,跟着燕王朱棣回去了。

方孝儒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心里窝火:又是这般,办完事情以后,一点不留情面的把他晾在了这里。

方孝儒冷哼一声,掩饰尴尬的处境,跟在太子朱标身后回了东宫。

没有了正主,寿身寺前很快有变得冷冷清清,只有七八名孤寡老人得了一条活路,尽忠职守的看守着义庄。

元生公公带着众多宦官们回到了皇宫,一路上皆大欢喜,白净无须脸容上全是比捞了银子还高兴。

心里更是心痒难耐的不停念叨:希望滇石棺材能够早些来,用上了这等名贵棺材,到了地府就不用受罪了,下辈子一定能托生个好人家,就不会因为贫寒去宫里当官宦了。

进了皇宫以后,宦官们回了各自的衙门,只有元生公公一人前往了皇帝朱元璋所在的文华殿。

元生公公推门而入,来到了朱元璋身边:“陛下,寿身寺已经烧了,奴婢擅自做主在鸡鸣寺旁边的荒郊野外买了一块坟地。”

朱元璋只是不想见到宦官们营造寿身寺,对于元生公公还是希望能够厚葬:“不想着埋进祖坟了。”

元生公公心里苦涩,白净无须脸容只有平淡:“奴婢这样的宦官再是有权势,终究还是阉人,进了祖坟只是亵渎了祖宗。”

“就算奴婢家里只是一般的贫寒百姓,依旧是不会让阉人进祖坟。”

朱元璋知道元生公公等阉人的无奈,宽慰了一句:“有了胡庆余这个小兔崽子打造的滇石棺材,不比进了祖坟差了,甚至还胜过了进入祖坟。”

“也算是对你等宦官有了一个交代,以后不必挖空心思的去营造寿身寺了。”

元生公公心中一凛,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皇帝朱元璋:“陛下放心,奴婢一定会盯着宫里的宦官们,不会让他们营造一座寿身寺。”

朱元璋站在供桌前,从胡惟庸的香炉里拿走了一根香烛:“咱赏罚分明,胡庆余没有参与寿身寺的营造,这一次便不会添加一根香烛。”

“解决了咱一直头疼的寿身寺,算是胡庆余这小子立了一功,可以拿走一根香烛了。”

胡惟庸香炉里的香烛,从四十二根变成了四十一根。

元生公公看了看旁边的汤和香炉,没有减少,整个供桌只胡惟庸的香炉减少了一根香烛。

元生公公不免产生了一个自己都不怎么相信的念头:要是照着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再过个十年,胡惟庸香炉的香烛比汤和还要少。

胡庆余减少了香烛,顾永熹可就凄惨多了,整个宗族都要凄惨了。

元生公公说起了另一件事:“陛下,今天把顾永熹抓进诏狱以后,涉及贪污赈灾粮食的几百名官吏已经全部抓起来了。”

“什么时候开刀问斩。”

朱元璋听到这些贪官污吏已经全部逮捕了,神情里只有狰狞:“咱可不怕什么骂名,不管有多少骂名担着就是了。”

“咱可不是宋朝的皇帝,只要官员们敢欺压老百姓,就不能轻饶了他们。”

“主犯剥皮,剩下的全部砍了脑袋!”

第71章 胡党少一人

锦衣卫领了圣旨以后,挎着绣春刀把几百名贪官污吏一个个送到了菜市口,准备开刀问斩。

老百姓听说要砍了贪官污吏的脑袋,蜂拥而至,整个菜市口围满了老百姓。

“开斩!”

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们挥起手里的大刀,砍下了一颗又一颗的脑袋,血水四溅。

密密麻麻的老百姓们望着一颗又一颗脑袋落地,没有感到半点的害怕,一声高过一声的叫好起来。

“好!洪武皇帝真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帝。”

“说得对!这要是换成了宋朝,别说是几百名当官的了,就是想要砍了一个文官的脑袋,都要考虑好多天,拖着拖着就不砍了。”

“有洪武皇帝给俺们撑腰,平时没少欺压俺们的官员,都不敢明目张胆索要贿赂的银子了。”

胡庆余站在附近一间酒楼的二楼,欣赏着京城里少有奇观,却又每年都会发生:“啧啧,洪武皇帝对于贪官污吏的绝不容忍,在历代皇帝里绝无仅有了。”

靖难功臣谭渊为了多争取一些大明宝钞,有事没事经常来找胡庆余闲聊,以他向来瞧不起文官的脾性,着实是让其他靖难功臣大为诧异。

提到洪武皇帝,谭渊整天燕王最大,老子第二的臭脾气,还是充满了敬意:“洪武皇帝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除了秦皇汉武以外,没有谁能比肩洪武皇帝了。”

谭渊津津有味的看着血腥场面,视线随意一扫,在人群里瞧见了一位熟人,撞了一下胡庆余的肩膀:“胡兄弟还是早点回去,家里要不安宁了。”

胡庆余看了过去,明白谭渊这么说的原因了,济宁侯换了一身便服站在密密麻麻的人群里望着一批批问斩的贪官污吏。

其中有不少都是济宁侯的宗族族人。

济宁侯看到最后,眼睛模糊了,痛不欲生的老泪纵横:“好你个胡庆余,害的本侯一家好苦。”

胡庆余已经走出来酒楼,准备离开菜市口,回家去看另一出好戏,听到了济宁侯的话撇了撇嘴:“本总旗可是从来没陷害过你家。”

“营造寿身寺是顾永熹上赶着要巴结元生公公,贪污赈灾粮食是你宗族官员们想要兼并老百姓的土地,属于是自己找死。”

谭渊对着济宁侯方向吐了一口唾沫,鄙夷的说道:“这个老不死的东西竟敢污蔑本将的兄弟,活腻歪了。”

“他要是敢找胡兄弟的麻烦,告诉老哥一声,一定要让他尝尝本将这双铁拳的厉害。”

谭渊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不由自主的瞄向了胡庆余腰间的鲤纹荷包,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胡庆余从来没想过靖难功臣里武力排在前三的猛张飞谭渊,会对他这么关心,瞅见他的眼神还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最多一万两大明宝钞。”

“不能再多分了,要不然还不得被王爷的其他部将给烦死。”

谭渊耗了这么多天的时间,还真的多分了一万两大明宝钞,乐呵呵的大笑起来:“胡兄弟够义气,以后要是有谁找你械斗,赶紧来找老哥。”

“别的不敢说,弓马骑射方面还没怕过谁,就是朱能也不见得比本将厉害。”

胡庆余知道谭渊的本事了得,要不然武力也不能在骁勇善战的靖难功臣里排在前三,心安了不少:“那就多谢谭老哥了。”

“哈哈,好说好说,以后有了好事别忘了谭老哥就行。”

谭渊笑的合不拢嘴,心里盘算着一万两大明宝钞应该更换那些军械,美滋滋的回去了。

胡庆余坐着绸缎蝠纹官轿赶回来香荷院,刚刚走下官轿没多久,就听见香荷院门口传来吵闹声。

管事大娘子柳吴氏扭着丰腴身子,打开了垂花拱门。

济宁侯见到了柳吴氏的反应与营阳侯一样,绕是见过各种清丽妩媚的美人,还有呆了一呆。

想到身后还跟着胡惟庸和几名淮西侯爷,济宁侯又是尬尴又是气恼的骂道:“胡庆余给老子滚出来。”

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胡庆余不用喊就牵着斑锦彪走了过去,满脸喜色的不停打量济宁侯。

济宁侯本就是满腔的愤怒,瞧见胡庆余幸灾乐祸的眼神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是你害的本侯整个宗族只剩下几个人了。”

“虽说宗族也有过错,但这件事是因你而起,就是因为你才导致锦衣卫严查顾永熹,以至于连带着查出了贪污赈灾粮食。”

济宁侯突然转头,双眼瞪圆,咆哮到近乎嘶哑的说道:“胡惟庸你记住,就是因为他,因为你的幼子才让胡党痛失一名淮西侯爷。”

这句话说完以后,胡惟庸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心里已经想好了各种劝解的话,此时此刻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胡惟庸的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一句话,损失了一名手握重兵的淮西侯爷。

距离五姓七望的可能,再次遭到了重创。

济宁侯看见胡惟庸老脸上的痛苦神色,心里莫名的产生了快意:知道后悔也已经晚了!

这股子快意还没维持多久,济宁侯差点气的吐血,转头看向胡庆余本想着从他脸上看到更大的后悔。

胡庆余还是一脸喜色的瞧着济宁侯,甚至还在憋笑,就快要憋不住了。

“胡庆余!”济宁侯红了眼,直接从大红色麒麟服的腰间抽出了一把刀,‘咔嚓’一声折成了两段。

济宁侯把断成两截的长刀扔在胡惟庸面前,声音嘶哑的说道:“从今天开始,本侯与胡党再也没了半点关系。”

“本侯今晚就会从大时雍坊的官帽胡同搬出去,以后不会再见面了。”

胡惟庸没想到济宁侯决绝到这个地步,却也知道已经没有了任何缓和的余地,颤抖的伸出来右手,想要说话解释几句。

说什么都没用了,济宁侯全族上下已经没有几个活人了,还能有什么缓解的余地。

胡惟庸最终只是颓然垂下了右臂。

胡党的淮西侯爷再次减少一人。

十八名淮西侯爷变成了十六人。

第72章 立功赏赐

胡庆余望着恩断义绝离开的济宁侯,憋不住笑了,赶紧让柳吴氏关上了香荷院的院门,大笑着说了一句:“真是舒坦啊。”

人逢喜事精神爽,胡庆余高兴的过头了,路过柳吴氏身边的时候对着后翘的襦裙,来了一巴掌。

“啪”

一道清脆响声过后,圆圆翘起的襦裙荡起了一层波。

柳吴氏脸红的愣住了,偷看了一眼胡庆余,匆匆忙忙的扭动着赶紧离开了。

胡庆余先是呆了呆,暗骂了自己一句真是得意忘形了,做出了这么浪荡的行为。

忽然想到柳吴氏羞涩的说过要在女儿大喜之日,亲身指导房事。

胡庆余鬼使神差的把手掌伸到了鼻子前,脸色陶醉:“真是香啊。”

想到今天还要去燕王府当值,只能暂时放过玉珠儿的香舌了。

胡庆余坐在绸缎蝠纹官轿里赶往燕王府的路上,心猿意马,一直在想着亲身指导这句话:“到底是亲自上阵,还是在旁边看着。”

“虽说都是参与其中,但这里面的差距有点大,可惜还要到两年后才能知道结果。”

胡庆余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嘿笑了一声,亲身指导过于让人心动了,就连谭渊主动给他打招呼都没听见。

让其他靖难功臣想不通的是,谭渊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居然没有因为胡庆余不给面子的行为,给他来上一拳。

谭渊反而是露出了一种男人都懂的神情,跟着嘿笑了一声:“看来当初小国公李祺送给胡兄弟的扬州瘦马,功夫果然是了得。”

靖难功臣全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谭渊,像是今天第一次认识他,很快又都出现了恍然大悟。

“谭渊一定是偷摸去找胡庆余了,多分了一部分大明宝钞!”

“谭渊这就不讲究了,早就说好了谁都不去找,没想到他谭渊竟然这么的厚颜无耻。”

“只要能够给麾下兄弟们争取一些大明宝钞,脸面算什么,不要就不要了。”

靖难功臣这些年来穷酸怕了,居然全都是对不要脸面的达成了一致看法,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知道在打着什么主意。

胡庆余来到了朱棣旁边,总算是回过神了:“末将见过燕王。”

朱棣这几天一直在等胡庆余回来当值,放下了手里的珐琅釉盖碗,英武脸容全是欣赏:“过去没有多久的时间,又为燕王府带来了二十万大明宝钞,这份功劳可不小。”

“毕竟,这二十万两大明宝钞可不是只有这一回,是每年都有。”

朱棣说到这里,对于胡庆余的欣赏更浓了:“燕王府总算是开辟了独有的稳定财路,这条财路还是每年二十万两大明宝钞,远远超过了你小子当初对本王的承诺。”

“本王与姚广孝商议过后,决定让你担任塘骑百户。”

胡庆余大喜过望,没想到只是凭借能赚银子,就能在为天下最骁勇的塘骑,担任一名百户。

进入了燕王府的中高品级,关键是在朱棣心里的地位变化,从燕王府的众臣里脱颖而出,成为了朱棣心里的能臣。

胡庆余距离一直渴望的内臣,只差两步了,只要再立下大功成为近臣,下一步就是内臣了。

首节上一节40/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