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19节

几句噎人的话落下,顿时引起了仪卫们的哄堂大笑,对胡庆余的印象更好了。

总算是让眼高于顶的小国公李祺吃瘪了。

朱棣带着胡庆余前往四夷馆,是奉命去接见一名来自安南的朝贡使者,现在心思却不在这个上面了:“不知道胡惟庸的香炉怎么样了。”

此时的朱元璋正站在胡惟庸的香炉前,整个供桌上檀香最多的香炉,没有之一。

已经超过了四十五根檀香,距离诛三族的五十根檀香,只有不到五根了。

朱元璋伸出手放在了胡惟庸香炉上方,不知道是想拿走,还是想继续放上一根:“大伴,胡惟庸和他长子胡汉山最近又结交了多少党羽。”

元生公公拿出来锦衣卫撰写的胡惟庸番报,掀开最新的一张:“陛下,最近一段时间,没有淮西侯爷或者中枢重臣成为胡党的一员。”

“另外,没有一名小侯爷或者部堂公子成为胡汉山的好友。”

元生公公又翻开一张宣纸,说了一句近年来从没说过的番报:“相反,有一位淮西侯爷彻底与胡党划清了界限,还去青词院找了李善长。”

朱元璋知道这人就是营阳侯,去找李善长是为了让他出山:“李善长现在还是整天的谈玄论道,不问世事?”

元生公公亲身经历了李善长的垮台,当初扶持胡惟庸就是为了对付日渐势大的李善长,没想到胡惟庸的权势比李善长更大:“根据番报上说李善长一直在修身养性。”

根据番报上说?

难不成李善长的打坐观想只是假象,还一直对左丞相的官位念念不忘。

朱元璋询问了一句:“大伴,依你的看法,李善长是真的想到就此隐居山野,还是在蛰伏着等待一个时机。”

元生公公看了一眼李善长只剩下十余根的香炉,一针见血的指出来问题所在:“李善长如若是真想修身养性的当个道士,去京城附近的镇江府茅山岂不是更好?”

“偏偏选在了供奉孔圣人的夫子庙,也就是文庙,李善长这是不甘心左丞相的官位被他亲手带入官场的胡惟庸夺走了,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

朱元璋一切尽在手掌心的笑了,从胡惟庸香炉里拿出一根檀香,插在了李善长香炉里。

胡惟庸香炉,从四十六根变成了四十五。

李善长香炉,从十根变成了十一根。

朱元璋看着一减一增的两尊香炉,似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人和事,笑出了声:“整个京城都在说胡惟庸的嫡长子胡汉山最是像他父亲,有希望在两代以内把胡家变成大唐年间的五姓七望。”

“胡庆余的风评反倒是最差,就拿营阳侯这件事来说,整个京城都在骂胡庆余混账拖累了左丞相胡惟庸一家。”

“却不知道,胡庆余才是整个京城活得最通透的那个人。”

元生公公同样是在看着一减一增的两尊香炉,对胡庆余的评价也很高:“尤其是宁愿舍弃东宫仪卫司副将,也要去当燕王府守门卒这件事。”

“这些天京城内外可是把胡庆余骂惨了,却不知道他才是得到大明天子欣赏的那个人。”

“这么多年来,淮西勋贵的年轻一辈,还有浙东文官的公子们,没有一人能够得到陛下的欣赏。”

朱元璋提到胡庆余,心情就明显不错,笑骂了一句:“这个小兔崽子着实是有趣。”

第31章 可恶的陋习

胡庆余放衙回家,一手拖着红缨帽儿盔,一手牵着斑锦彪,刚刚走到垂花拱门门口。

还没等小丫鬟给他开门,就在湘妃竹摇曳的门口,遭人堵住了。

胡庆余看了过去,是他大兄胡汉山,松了一口气:“大兄,怎么有空来香荷院,走,去院子里喝口茶。”

自从柳吴氏柳玉娘母女和玉珠儿搬到香荷院以后,胡汉山就再也没去过,就算是幼弟主动邀请也不会去。

男女大防可不是儿戏。

胡汉山不仅自己不去,还经常帮着弟弟守好家里,就像他想要为弟弟争取一个世袭罔替的伯爷:“现在天下太平了,战事没有多少了。”

“想要成为世袭罔替的伯爷就得从其他方面入手,不管怎么样,首先名望一定要高。”

“右丞相汪广洋不是淮西勋贵,同样是赐封了一个世袭罔替的忠勤伯,为兄就想着也为你争来一个伯爷。”

胡庆余知道大兄疼他,但是真不想要什么名望或是伯爷,他已经搭上了明太宗朱棣,只要忠心耿耿以后少不了一个靖难功臣。

现如今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赶紧想办法躲过‘胡惟庸案’。

家里还有三个美娇娘等着胡庆余洞房,胡庆余可不能就这么死了:“我可不想要什么名望......”

还没等胡庆余说出借口托词,胡汉山直接把一卷名册放在了他手里:“这件事已经办妥了,等到旬假的时候只需要前往夫子庙的梅林就可以了。”

“也不知道你小子哪辈子修来的福气,京城四大美人之一的蓝香君和毛小宛听说是你举办的诗会雅集,看也没看名帖就答应了。”

胡汉山还要去参加一位小侯爷纳妾的宴席,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湘妃竹摇曳的门口。

来福戴着瓜皮小帽,一脸谄笑的走了过来:“少爷就放心吧,小的可是举办各种宴席的行家里手了,绝对给少爷办的漂漂亮亮。”

胡庆余抬腿就是一脚,踢在了狗奴才的身上,骂骂咧咧道:“谁让你个狗奴才办的漂漂亮亮了,本少爷才不想要所谓的名望。”

“记住了,凡是来的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一个不少的全收大明宝钞,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

来福哭丧着一张脸:“少爷,哪有诗会雅集还收银子的,整个大明就没有谁这样干过,也太让少爷跌份儿了。”

“再说了请来的可都是京城里最显赫的一波人,这样不利于少爷以后在官场上混啊。”

胡庆余没去翻看宣纸名册,听到来福说是京城里最煊赫的少爷公子,肚子里有了坏水。

胡庆余狡黠一笑,搓了搓手指手:“这么说的话,都是有银子的爷了。”

来福还以为少爷明白了这里的利害,瓜皮小帽脑袋如同捣蒜般快速点头。

有银子就好办了,胡庆余就怕是帮没钱的穷酸书生:“这样吧,每一位想要参加诗会雅集的少爷公子,收取一两....不...十两银子的费用。”

十两银子!

来福吓得呆住了,没想到少爷居然要收取这么高额的费用,都够一户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了。

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进入一场诗会雅集。

来福急的脑门冒汗,苦苦劝了起来:“少爷啊,若是收取十两银子的费用,恐怕不会有一位少爷公子们前来。”

胡庆余得意的笑了,对于十两银子很是满意:“要的就是不来,真要是来了不就随了你家老爷的心愿。”

“本少爷可不想要什么名望,反而希望名望越低越好。”

来福知道自家少爷是京城里有名的纨绔,但是没想到少爷纨绔到了这个地步。

心里再怎么不愿意办砸了这次的诗会雅集,但是少爷说的一切就是来福的圣旨,只能苦着一张脸去办。

就在来福安排家丁去通知少爷的决定,胡庆余虎着一张脸,吓唬来福说道:“要是有一人没缴纳十两银子的费用,就从你的月钱里扣。”

来福听到这话,赶紧去通知了,就怕到时候有人不知道这事,真的让他补上银子。

胡庆余心情好多了,脚步轻快的走进了香荷院,盯着柳吴氏扭来扭去的丰腴身子,心里燥热:“又是一次完美的摆烂呐。”

“我胡庆余还真是一个摆烂的好手。”

唯一让胡庆余的心情不爽的是,三个美娇娘只能看不能吃。

却也没有办法,柳玉娘还在守孝期,对于重视孝道的大明来说,他真要是在守孝期乱来,不用等到两年后的‘胡惟庸案’,现在就得砍了脑袋。

胡庆余走进东厢房,让两名小美人胚子丫鬟给他宽衣解带,换上了一身绸缎常服。

顺着遮风挡雨的画廊,一路走向玉珠儿的楼阁。

胡庆余来到荷塘小湖边,还没拐弯,就被柳吴氏拦住了:“老爷,奴家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胡庆余盯着柳吴氏诱人的身段,多看了几眼襦裙后面,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柳吴氏穿的还是一身素色襦裙。

要想俏,一身孝。

柳吴氏靠近过来,还不知不觉的扭来扭去。

胡庆余赶忙夹紧了双腿,免得被柳吴氏看出了窘态:“那个...那个...有什么事找本老爷。”

说到一句老爷,胡庆余真希望是柳吴氏真正的老爷。

柳吴氏靠的太近,几乎要贴在胡庆余身上了,一股熟透了的味道让胡庆余浑身酥麻。

柳吴氏咬着红唇,说出了心里的不满:“老爷这段时间经常住在玉珠儿的厢房里,却把奴家的女儿给冷落了。”

“奴家女儿虽然是个豆蔻少女,整天欢呼雀跃的蹦来蹦去,但时间久了院子里的丫鬟婢女可就有小心思了。”

“这样对于老爷的后院来说,可是容易起火。”

胡庆余明白了柳吴氏的意思,难怪要把他拦下来,确实是他考虑不周了。

柳吴氏咬着红唇,脸靥忽然晕红,用蚊子般的声音说了一句:“等到老爷与玉娘洞房的那天,按照规矩奴家要在一旁亲身教导。”

“到那时...到那时...希望老爷怜香......”

话还没说完,柳吴氏扭着身子逃走了。

胡庆余呆了一呆,望着逐渐消失的丰腴襦裙,深深感慨了一句。

“万恶的旧社会啊。”

第32章 卖出一个天价

清晨,胡庆余在挂着竹帘的楼阁内,舒舒服服的躺在苏绣软榻上。

玉珠儿戴着面纱,穿着襦裙跪坐在一旁,娇躯勾勒出曼妙的曲线,纤细手指轻柔的给胡庆余揉着肩膀。

“少爷。”

楼阁门口的荷塘小湖边,来福在几名粗使婆子虎视眈眈的注视下呼喊着胡庆余,像是有事情禀报。

胡庆余从苏绣软榻上起身,掀开竹帘来到了朱漆围栏旁:“大清早的搁这叫魂呐。”

来福赶紧给少爷行礼,抬头望着二楼的少爷,谄媚笑道:“少爷大喜事啊,京城四大美人之一的蓝二小姐和毛四小姐答应给十两费用。”

胡庆余脸上的悠闲瞬间就没了,垮着一张脸,气恼的说道:“怎么就答应了,太不合常理了。”

“小侯爷和部堂公子给蓝香君毛小宛一千两银子都请不了,本少爷一毛不拔,还找她俩要了十两银子,居然是答应了。”

“怪事了,太怪了啊。”

胡庆余不死心,再次问了一句:“你可曾说清楚了,是十两文银,不是十两大明宝钞。”

京城里的钱市行情,大明宝钞贬值了不少,纸钞已经没有银子贵重了。

来福给少爷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从进门笑容就没停过,笑的更谄媚了:“放心吧少爷,小的再三问了几遍,说了是十两纹银。”

“蓝二小姐和毛四小姐身边的丫鬟,已经把十两纹银给了小的。”

来福邀功请赏般的拿出了二十两纹银,还专门用一块红布包着,掀开红布以后,两块官银就放在托盘里。

胡庆余本以为万无一失了,没想到还真让这个狗奴才把银子带来了,气的把手里的《金瓶梅》砸向了来福。

砸飞了瓜皮小帽,来福赶紧捂着脑袋上书卷,前倨后恭的谄媚笑道:“谢少爷赏赐。”

胡庆余撒了气,知道这事不怪来福,他只是忠心耿耿的办着少爷交代的事情。

胡庆余没有心情在这里享受温柔乡,要想个法子尽快组织这场梅林戏院的诗会雅集。

在荷塘小湖边走了半天,胡庆余又想到了继续摆烂的办法:“备轿,本少爷要去一趟夫子庙。”

夫子庙的梅林是一座宽敞的戏院,是由松江府的紫花布商人捐造而成。

梅林戏院都是一些昆腔班,在这里唱戏念曲儿。

胡庆余的绸缎蝠纹官轿停在梅林戏院门口台阶下,走出来看了一眼青砖绿瓦的大宅子,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人都死哪去了。”

首节上一节19/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