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102节

胡庆余望着惊世骇俗的一幕,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

不愧是精通火器的李,一个个小小的改进,就让鸟铳的作用大大增加。

李看着周围全部目瞪口呆的官员,知道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为什么这么的震惊。

抬枪的燃放时间虽说还是没有改变,与原来的鸟铳没有什么两样。

但威力却真是鸟枪换炮了。

抬枪的重量却是比火炮轻便太多,容易携带,完全超过了弓箭的作用。

一支抬枪不过三四十斤,只需要两三名官兵就能抬走,而一门小火炮几百斤,需要骡马拉走。

就在所有官员还在呆呆站在原地,还没有回过神来。

胡庆余突然按住了李的肩膀,脸上出现了一丝振奋的红润:“能不能把这支抬枪借给胡某一天。”

李笑了笑:“不借。”

胡庆余不明白了,这人难道不想升官发财,刚要说上两句。

李再次笑了笑:“送给胡千户了。”

这么一支足以改变他官运的抬枪,说送就送了?

胡庆余看向李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欣慰,这人还挺大气是个干大事的人。

也没有多说半句话,拿着抬枪离开了枪局。

就在胡庆余转身离开的一瞬间。

枪局主事等官员们终于回过神来,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抽了一巴掌。

过去对枪局主事各种巴结的官员们,全都是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了他身边。

刚才还在那居高临下讥讽李,一窝蜂的跑到李身边,脸上带着巴结的笑容。

因为官员们知道胡庆余为什么出去了。

是为了见一个人。

燕王朱棣。

李没有理睬这些只会谄媚巴结上司的官员,径直离开了这里。

留下了一句话。

“这个巡栏,老子不干了。”

枪局主事望着李离开的背影,这位经常作威作福的顶头上司,懊恼的肠子都悔青了。

自己干嘛得罪他啊。

李凭借一支抬枪搭上了胡千户的路子,甚至还有可能得到一位藩王的青睐,以后的官途不说是平步青云了,肯定也比他的官大了。

作孽啊

第187章 抢手的李

胡庆余带着抬枪直奔燕王府,只是在朱棣面前稍作展示,在沙场征战多年的朱棣立即明白了抬枪价值。

朱棣不免对这个名叫李的总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的才华不俗,以后可以成为王府的一位股肱重臣。”

“这等俊杰可不能放过,定要招揽到王府里来,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询问他是否有意向来燕王府校场读书。”

胡庆余心里十拿九稳,这人本就是靖难功臣一员,以后的襄城伯李,却是难为情的说道:“王爷这件事可不办,但凡是文韬武略俱备的俊杰总有一些恃才自傲。”

“尤其是李坐拥抬枪这等利器,恐怕不会轻易来燕王府。”

“不论是太子的东宫,还是魏国公的五军都督府都是更好的选择。”

朱棣拧起了眉头,仔细一想,这话很有道理,可越是抢手越是激起了他对人才的渴望。

朱棣固执的说道:“本王相信你的无赖....咳...能力,只要能把李招揽到燕王府,算你大功一件。”

“你常说想要操练一支火器军,李进了燕王府以后,本王不仅会缠着父皇帮你索要一支小旗的火器仪卫,职官还是王府的塘骑副千户,兼领十人的火器仪卫,另外还会让李在你麾下任职。”

胡庆余心里快要笑疯了,李进不进燕王府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就是要让李待价而沽才能体现他的呕心沥血。

胡庆余强忍着笑意,勉为其难的叹了一口气:“末将尝试去争取李,最后能不能把他招揽到王府,一切就看天意了。”

往常点了卯以后翘班,胡庆余还需要找个借口,合理的离开燕王府。

今天都不等他主动开口,朱棣催促道:“还在这里站着作甚,赶紧去笼络李。”

“这段时间在朱能那里点卯过后,不用来本王这里,可以直接出府了。”

胡庆余拱了拱手,喜滋滋的离开了燕王府。

直接去李的宅子找到了他,心怀鬼胎的吩咐了两句,便去教坊司散播消息了。

李朝着恩公离开的背影,深深下拜,随后扬眉吐气的前往了太子东宫,以及徐达的五军都督府,还有各位藩王的府邸。

就在李刚刚来到午门门口,正在发愁怎么进去,早就在教坊司得到消息的黄子澄,正好在门口撞见了他,身边还跟着枪局主事。

在枪局主事的指认下,黄子澄直接把李带进了东宫。

刚刚在东宫展示了抬枪,又被徐达带人抢到了五军都督府。

胡庆余在教坊司里听说这些事,装作喝起了闷酒,心里却是奸计得逞的坏笑。

“胡庆余倒是有一些歪才,可惜不能善加利用,非要在燕王府效力,他若是东宫的属官,处境又会大不相同了。”

“何止是大不相同,燕王校场要是换成了东宫校场,胡庆余的名声哪里会像现在这般狼藉,早就在仕林声名鹊起了。”

“更不会成为浙东官僚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而是浙东官僚的贵客,可惜他不识时务啊。”

教坊司里,不出意外的碰见了方孝孺等人,提到了燕王校场这件事毫不掩饰的说出了酸话。

方孝孺等人没了兴致喝酒,目光全都被胡庆余吸引过去了,眼神里全是幽怨。

胡庆余浑身一激灵,没来由的一阵恶寒,尤其是被几个大男人这么直勾勾的看着。

胡庆余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却又对上了方孝孺等人幽怨的目光,慌忙把视线挪到一旁,气恼的说道:“看什么看,没见过你爹喝酒。”

“再敢乱看,就把你们的眼珠子剜出来。”

方孝孺等人没有心情与他唇枪舌剑了,每每想起来燕王校场让浙东官僚的一位部堂都去主动找党敌了,就一肚子埋怨。

还有更多的羡慕。

无时无刻的都在懊恼,当初开办武学的那人换作自己,在东宫众多属官里定能独领风头了。

不过,想到自身没有胡庆余押题的本事,只能换作满脸的幽怨。

方孝孺等人在口舌之利从未吃过亏,平白无故遭到了胡庆余的辱骂,放在以前早就还嘴了。

想到自家宗族子弟有人也想进入燕王府校场,只能悻悻的作罢了,装成没有听见继续喝着闷酒。

这一幕,只让胡庆余难受的肝疼。

这可不像方孝孺等人的作风啊,看来自己在浙东官僚里的风评正在逐渐变好。

好不容易才让自己变成了浙东官僚人人喊打的臭大街,这么一来,不就前功尽弃了。

事情不妙。

赶紧摆烂才行啊。

胡庆余散播完消息的喜上眉梢,很快也变成了郁郁寡欢的喝闷酒。

方孝孺等人本不想搭理胡庆余,瞧见他那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火气‘噌’的一下就起来了。

咋的。

那么多浙东公子上赶着想要成为胡庆余的门生,他还不乐意了。

只要收了浙东公子当作门生,连带着拥有了浙东公子背后庞大的错综复杂关系,再加上胡党在淮西勋贵里的势力。

定远堂胡氏成为大明的五姓七望,指日可待了。

这么一桩美事,方孝孺等人做白日梦都求不来,胡庆余可倒好满脸的沮丧。

方孝孺等人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恼怒,更多的是嫉妒,一个个心浮气躁的怒斥了起来。

“人心不足啊,你要是想要齐某成为你的门生,绝无半点可能,齐某已经有功名在身,岂能辱没了圣人的教诲。”

“胡庆余你就知足吧,虽说准备走武举这条路的浙东公子没有解某学富五车,但定远堂胡氏看的又不是才学,是浙东公子背后的关系,这次可是有不少部堂家子侄。”

“胡庆余!你莫要不知好歹,招收浙东公子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多少官僚乡绅想要还求之不得,怎么到了你这里,竟是变成了一桩霉运。”

舒服了。

美滋滋了。

胡庆余听到一句句痛斥,还是那么的醉人心脾,堪比虞美人的琴声了,怎么听都不够。

第188章 明朝小宋江

方孝孺等人渐渐没了声音,全都怔住了,不解的看向了满脸舒坦的胡庆余,暗骂了一句真贱啊。

甚至怀疑胡庆余是不是有受虐倾向。

但凡是个正常人,听了他们的痛斥,早就气急败坏了。

怎么......胡庆余反倒是满脸的享受。

方孝孺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怀疑自己刚才到底是在赞誉胡庆余,还是痛斥他。

就在方孝孺等众多学社读书人无言以对的时候,同样是在教坊司里喝闷酒小六安侯,还有许多勋贵少爷,毫不掩饰对胡庆余的羡慕。

小六安侯因为弟弟王宗睿流放的事情,已经与胡庆余势不两立了,这个年月只要遭到了流放,就注定要客死他乡了,还不如直接开头来得痛快。

流放可不像出使,坐着官轿或是马车前往边疆,一路上还有地方官员准备的佳肴美人。

流放是带着枷链,一步步走到边疆,很多犯人还没走到地方就累死病死了,简直是一场凌迟般的折磨。

小六安侯为了处处针对胡庆余,压压手:“几位高才稍安勿躁,没皮没脸的胡庆余不值得几位动怒。”

“本小侯爷这里有一桩喜事,不知几位高才可有兴致听上一听。”

吹胡子瞪眼的方孝孺等人,只要是碰见了淮西勋贵就没有什么好脸色,唯独对待小六安侯倒是多了几分耐心。

他爹六安侯已经搬出了大时雍坊管帽胡同,从此与胡党划清了界限。

只要是与胡党不对付的官僚,不可避免会受到方孝孺等人的青睐。

方孝孺的脸色稍霁,暂时不去想关于胡庆余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笑容和善的说道:“愿闻其详。”

小六安侯一脸肃容:“听闻一些浙东公子想要弃笔从戎,为边关国事出一份力,本小侯爷实在佩服。”

“只是苦于没有求学的门路,这才病急乱投医准备拜在胡庆余的门前,实在有损圣人教诲。”

“本小侯爷为了大明朝廷着想,准备在秦王府校场开办武学,给各位有志之士预备一处立锥之地。”

方孝孺等人听了这一连串冠冕堂皇的话,神采飞扬,恢复了往日京城才子的意气风发,不用因为家中宗族子弟的求学,委曲求全的对待胡庆余了。

心里更是欢呼雀跃,淮西勋贵自己打起来了。

首节上一节102/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