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人格分裂被朱棣推演曝光东 第9节

朱棣闭上眼睛,他知道,汉王完了。

他朱棣是皇帝,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会打仗的人。

他说时局无救,那就是真的没救了。

朱棣设身处地的想过,即便是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引颈就戮一条路可走。

老二真的完了。

第12章 出汉中!随即席卷中原

【宣德二年二月中旬,你接到云南方面消息,汉王朱高煦拢兵万余,星夜袭往昆明府。】

【你并不慌张,昆明府驻兵三万余,粮草充足,二叔引兵万余就想攻城,无异于蚍蜉撼树。】

朱棣看的直摇头,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最好的选择就是游走而击之,袭击大城,与送死没区别。

而且云南山高林密,只要想走,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些都掌蛮、土司叛乱,不都是借助地利,朝廷大军来剿的时候,就退居山林,静待朝廷粮草不济,主动退军?

不过转念一想,奉天靖难都靖到山上去了,这名义上,就不好看了。

朱棣无奈叹息,即便是他,也看不到老二活路。

【宣德二年二月下旬,你暂且还没得到昆明府发来的战报,但这并不妨碍你的其余两路大军一起推进,确保万无一失。】

【你的推进极为顺利,广西方面一路从广南府(文山州)直入广西府(红河州),至此,离昆明不过两百余里。】

【而四川方面,也一路紧赶慢赶,距离曲靖府不过百余里,】

朱棣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诸葛孔明在世,怕也是回天乏力!

他本就是世上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知晓藩王造反有多艰难。

而且他登基之后,更是趁势将大明王朝的所有藩王都削了个遍,非诏不允许出封地、削减护卫……

这种情况下,藩王造反,更是难如登天。

而且这圣孙一看就是知兵的,不因昆明府的兵力多而作壁上观,而是同时派遣两支军队,同时朝着昆明进发,到时候就算昆明真的失守了,也一样可以用大军将老二碾杀。

【宣德元年三月初,你接到战报,交总兵官丰城侯李彬率领广西方面军七万余人,抵达明湖(阳宗海),结果在明湖湖畔,遭遇了朱高煦亲自带领的两万余人,双方爆发大战,广西方面军脆败!死伤万余,其余人引入后方山林,才算幸免于难。】

朱棣登时大惊,七万多人,面对两万余人,竟然脆败?

而且有个问题,老二哪里来的两万多人?

除非……

除非老二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攻破了昆明府,然后从昆明府得到了大量的兵员补充!

但这不可能啊!

昆明府作为西南有数的重镇,城池极为坚固,甚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怎么可能被一万多人攻破?

这不合理!

而且别人不了解老二,他还不了解?战阵冲锋或许是把好手,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种事情,绝不是老二能做到的。

只有具备极强的谋划能力、判断力、治军严明,才有可能做到今日这种战果。

自古以来,只有那些顶尖帅才,才能做到。

如汉之韩信、唐之李靖、宋之岳飞、本朝之徐达……

莫非汉王背后,也有一尊这样的人物?

这很难想象,但除此之外的,朱棣实在是想不到更多的可能了。

所以此时此刻,昆明府一定已经被攻破了。

总不可能老二攻城失败,然后领着残兵败将出现在明湖,突然变得雄赳赳气昂昂,击败了丰城侯李彬的七万大军吧?

守城的又不是傻子,不知道缀着出来内外夹击?

既然昆明府的三万大军并没有出现,那只能说明他们没了,亦或者说,他们已经不再是朝廷的军队了。

朱棣怀着对真相的期待,看着眼前的模拟器继续跳转。

【接到战报之后,你顿时大怒,怒骂丰城侯李彬是个废物,误朕大事,但汉王已经战胜丰城侯李彬的七万广西大军,如果让他顺着广西一路窜逃到到湖广一带,就必成大祸!】

【没奈何,你只得从湖广地区急调大军八万,再从交址布政司抽调大军五万,合计十三万大军于南宁府誓师,誓要击败乱臣贼子朱高煦。】

【而这次的主帅,是英国公张辅。】

朱棣沉吟半晌,张辅是开国大将张玉的儿子,极擅统兵,远征安南的时候,张辅就是总兵官,作战指挥、后勤调度都极为妥当,是一个妥妥的优秀帅臣。

他的出现,更是让老二本就不多的活路完全堵死了。

至于派遣这么多军队,朱棣也不觉得这种做法有什么问题,老二即便胜了一场,但朝廷兵马只是死伤了万余而已,还有成建制的六万兵马引入山林,合计就是十九万兵马。

再加上川南的的五万兵马,就是二十四万兵马。

这样体量的军队,如果还不能一击而定乾坤,那只能说朝廷花这么多饷银养军队,不如去养豕。

【宣德二年四月,大军抵达明湖,丰城侯李彬正与朱高煦隔湖对峙,乱臣贼子朱高煦牙旗招展,此刻全军近二十万,对方不过两万,十比一,此战绝无败之可能!】

【英国公张辅率军绕河出战,对方从容列阵,大战瞬起!】

【二十万对两万,原本以为是一边倒的屠杀,结果却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这些人沉默寡言,却死战不退,而且调度极为顺畅,给朝廷军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最后朝廷军付出三万人的代价,艰难吞下了对方这一万五千人。】

朱棣实在是有些惊叹。

因为朱棣明白,一只军队能够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装备精良,能着重甲行军,士气高涨,不畏惧敌人,士兵都急于表现,这一等士兵,已经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张辅带来的五万交趾兵马,就是这种精锐。

但即便是这支军队,也没能速速拿下那一万五千人马。

因为那一万五千人,绝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一只沉默的军队。

他们拥有同一个目标,拥有同一种昂扬意志,同一种信仰,他们不惧生死,身旁的鲜血喷涌与残肢飞扬不能使他们畏惧。

至于为什么是一万五千人,而不是两万余人,朱棣不知道,张辅也不知道。

他们不知何时消失在了明湖湖畔,此刻已不知去向。

英国公张辅惨胜了一波,但他丝毫没有轻松下来。

因为他明白,上当了。

这一万五千人只是诱饵,让朝廷这二十万兵马来到此处的诱饵!

这消失的约莫六千人,将会突然出现在某处,然后斩掉宣德朝的气运。

而那六千人,或许比明湖湖畔这死战不退的一万五千人更强,更可怕。

【宣德二年四月七日,你接到战报,汉王朱高煦率军六千,击溃川南军队,随后伙同蜀王朱椿,控制整个四川地区,出汉中,即将席卷中原!】

第13章 大败蒙古!直接开始犁庭扫穴

朱棣同样懵了,说实话,这样的结局,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怎么会存在这样一支军队?

这是老二治出来的军队?他有那个本事?

兵仙韩信在世,能否养出这样一支军队?

这个问题终究是没有结果,朱棣也不想再想,他只想知道这玄奇瑰丽的历史,到底是个怎样的走向!

老二似乎真的有活路了。

【你接到战报之后,沉默了好久,你不理解,对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因为川南的军队虽然不多,只有四五万人,但依旧不应该会被这样轻松击败啊。】

【但你尽管疑惑,也知道汉王已经成了气候,已经不是芥藓之疾了,而是虎狼之患!稍不留神,那就是如建文帝一样的命运!】

【这个结局你当然无法接受,所以你命英国公张辅率军顺两湖地区进入中原,同时京营大军尽起,准备在湖南一带尽殁汉王!】

朱棣摇了摇头,这个结局,是他不想看到的,无论谁胜谁败,他都不想看到。

天下因此大乱,朱家基业因此不保……

所以绝对不能让老二去云南!

【而正当你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候,北方的两个二五仔鞑靼瓦剌也开始跳了起来,鞑靼倾尽整个东蒙古之力,派遣十万骑兵一路南下,围攻大同。】

朱棣心中阴冷,这些草原上的人,永远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这些原始部落出身的人没有伦理道德,他们只是豺狼。

可如今中原将爆发大战,朝廷又哪里来的力量对抗蒙古?

而如果力量不够,鞑靼会不会攻破大同三关,甚至是攻破北京,朝廷被迫南移,形成赵宋时期的偏安之局?

亦或者更甚,直接被蒙古吞并?如那赵宋崖山之战?

想到这个可能,朱棣的心渐渐沉寂下来。

绝不能让老二一直待在云南!

而且必须得挖出老二背后的人是谁!

攻破昆明府、明湖以逸待劳、闪击四川,可以说是用兵如神。

这样的人,要么用。

要么杀!

【面对外族的入侵,你没有犹疑,选择继续派大军继续朝着中原之地进发!想着大同兵马极盛,外族一时进不来,先来个攘外必先安内!】

朱棣看到这一段,当时气急。

十万骑兵啊,如此强大的一股战力,即便是雄关大同,真的能够守住吗?

看样子圣孙做出这种选择,无非是觉得老二威胁更大,更有可能将他从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下去。

所以才选择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不过老二也没什么大局观,外族都要打进家里了,也不知道先一致对外。

不过人非圣贤,遇到有人要杀自己,谁还管什么民族大义?管什么外族入侵?

只是站在朱棣的角度,难免会有些失望罢了。

【宣德二年四月末,京营十万精锐,外加的张辅从云南带来的二十万兵马,合计三十万兵马云集洛阳,连营百里,旌旗招展。】

【而汉王占据四川之后,终于聚集起了十万之众,出函谷关,也在四月末抵达洛阳,双方会战,朝廷军大败。】

朱棣无比震惊。

这仗是怎么打的?

三十万对十万,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京营精锐,而反观老二这边,临时拉出来的十万军,哪能有什么战力?肯定是两军一接便溃不成军。

可谁曾想赢了?

首节上一节9/1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