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64节

“皇爷爷您说的这些都是武官才能享受的待遇,孙儿要说的是普通士卒!”

朱雄英严肃的说道:“这些事情孙儿问过兵部的人,茹说,伤残而退的士兵只有一笔很少的安置钱,孙儿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你又想干啥,祖宗!”老爷子扶着额头苦恼不已,每次朱雄英提出改革朝廷制度,政策之事都让这位洪武爷十分无奈。

朱雄英继续说道:“作战之时,武官运筹帷幄,坐镇指挥固然重要,但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与敌人奋力拼杀的还是这些不起眼的士卒,他们同样有功于大明,他们也该享受朝廷的优待!”

“他们本就为国而负伤,从此失去劳动能力,说的直接点,手断了腿断了,就是让他们回家种地也种不了,那他们又该以何为生,又该如何生活?”

“有家人后代的,还有人照顾,那些没有家人无依无靠的老卒又该何去何从?”

老爷子神情坦然的问道:“那你说该如何?”

这些事情朱雄英早就想过了,立马开口说道:“凡五十岁以上而退的普通士卒,朝廷优养终身,伤残而退者,按照伤残程度而定,若是完全失去劳动能力者,朝廷以每月一石米,二两银子供养终身,重伤者一两,轻伤者五钱,有子嗣者减半,每隔五年涨二成,直到死亡为止!”

“对于父、祖征战而亡故,朝廷和官府保障他们父母,子女的基本生活,朝廷照常为其家发放俸禄,阵亡士兵子孙当年仍给予全额俸禄,三年后减半发放,男子成年后可优先补至京城十二卫的军户,女子抚养至出嫁,最多十六岁为止,出嫁时由当地官员亲自为阵亡将士的女儿,孙女送亲!”

“他们的父辈祖辈都为国捐躯了,娘家算是没人了,由当地官员出面,也不至于在夫家受到轻视甚至欺辱,也更显皇恩浩荡!”

“大明律在加一条,若是有人欺辱阵亡将士父母,子女者,轻则仗三十,重则流放,致死者偿命,阵亡将士子女若是仗着祖辈功荫,朝廷优待作恶多端,有负皇恩者,同上!”

老爷子听的连连点头,喝了口茶,才缓缓说道:“大孙啊,你说的这些好是好,但你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啥问题?”

老爷子一笑,对着朱胖胖说道:“高炽,来,你告诉他!”

朱高炽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主场,站起身对着老爷子行礼,缓缓说道:“皇祖父的意思是朝廷的财政支撑不了这么大的制度改革!”

老爷子很是满意,夸赞道:“不错,还是高炽懂咱!”

“去去去,一边去,给你能的!”

朱雄英白了一眼,继续说道:“皇爷爷,孙儿已经问过兵部了,大明开国之前追随皇爷爷平定天下致伤致残的老兵已经十去八九了,有子孙者也已成年,自洪武元年至今阵亡或伤残的将士且有子孙后代者大概也就七八万人而已,以大明的财政,绝不会造成多大的负担!”

第175章 英灵庙

老爷子不以为然,嘟囔道:“国库啥情况你不知道啊……”

朱雄英刚要说话,云成了走了进来,拱手道:“皇爷,殿下交代的膳食已经备好,是奴婢派人端来还是皇爷和殿下过去用膳?”

“端过来吧!”

朱雄英吩咐道:“就在外面吃,凉快!”

云成走后,朱雄英继续说道:“皇爷爷,您只要同意,钱的事孙儿想办法!”

“你能有啥办法,你他娘的还能变出来钱咋的!”

老爷子严肃道:“你的提议是不错,咱也知道这天下太平将士们功不可没,但国库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你又不是不知道,看似一个月几两银子,几石米没多少,但要全部发下去就是大数,你自己算算需要多少钱?”

此时,朱高炽站出来拱手道:“皇祖父,孙儿刚才在心里估算了一下,需要国家每年两税的一成!”

朱雄英顿时不乐意了,上前一把勒住朱胖胖的脖子,厉声道:“怎么哪里都有你的事,都这么胖了就别多说话了,当心喘不过气来!”

朱高炽被勒的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皇祖……父……”

老爷子乐呵道:“行了,大孙,松手,高炽马上都被你勒死了!”

朱雄英嬉皮笑脸的说道:“没事,孙儿这是和高炽闹着玩呢!”

送来朱高炽,朱雄英继续说道:“皇爷爷,孙儿没骗你,孙儿知道在哪能发财!”

老爷子眼前一亮,立马问道:“哪里?”

朱雄英指着东边笑道:“在咱们大明的东方,有一片海,海的不远处有一座岛屿,那座岛上遍地都是银矿,但这些银矿都被一群不会开采的倭寇霸占,实在太浪费了,哎……”

“放着这么多银矿只能看着,他们实在太可怜了,孙儿想去帮帮他们把银矿都采了,顺便运一些回大明,这样既帮了他们忙,大明还有了钱,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主意啊!”

老爷子听后缓缓起身,一副忧虑的神情说道:“哎,,,咱是看明白了,这倭国你是铁了心要打下来,谁也劝不住呗?”

朱雄英郑重的点头,说道:“没错,倭国一定要打,而且要亡其国,灭其种!”

老爷子眉头一皱,笑问道:“就因为当年那几个倭寇得罪你了,就要把人家一个国家都要杀绝种啊,你这也太记仇了!”

老爷子哪里会知晓后世之事,也不会明白朱雄英的想法和对那些侵略者的恨。

说罢,又言道:“算了,你想打就去打吧,有开疆拓土之心总是好的,不过这事还要等一等,你也知道,攻打倭国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朝中没有几个善于水战的人了,更何况还是跨海作战,而且还要打造战船,训练海军,储备粮草,兵器,这都不是一张嘴就能解决的事,更重要还是没钱!”

这番话老爷子说的句句在理,大明开国至今还没有打过海战,也没有作战经验,更没有钱来打这一仗。

老爷子一直反对朱雄英整天想着打仗,他想让大孙子以后当一位守城之君,关起门来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而不是拿着家底到处去折腾。

谁知朱雄英却说道:“皇爷爷,您说的这些问题孙儿都考虑过,海战我们是没打过,是没经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打,才要去尝试,去汲取经验,万一多年以后这些海上小国合起伙来跨海攻打大明,咱们大明毫无作战经验又该如何应对?”

“咱们没有水师将领那就去培养,没有海军但咱们大明有巢湖水师啊,以水改海,事半功倍!”

老爷子听后感慨不已,感慨大孙子有想法,有志气,而且考虑的很长远,提到巢湖水师,又忍不住想到了廖永安和廖永忠这两位一手缔造大明水师的功臣。

前元至正年间,红巾军起义,江淮之地烽火狼烟,正位于江淮之间的巢湖渔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在湖面上形成了强大的武装力量。

这股武装力量,不仅和义军对抗,甚至也不允许元军染指,后来,经过磨合和分化,巢湖水师一共分为三个派系,他们的首领分别是廖永安、俞廷玉和赵普胜。

后来,元军出兵攻打巢湖,三个首领面临生死抉择,最终赵普胜选择投奔徐寿辉,后来跟了陈友谅,而廖永安和俞廷玉则选择了当时势力较小的朱元璋。

俞家父子和廖家兄弟的投奔大大填补了朱元璋没有水师作战的空白,采石之战时,常遇春勇猛无敌,乘小船冒箭雨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廖永安则是操舟若飞,亲自驾船不要命的去撞击元军的楼船,水上之勇丝毫亚于陆战之中大放异彩的常遇春。

此战也让廖永忠成为老爷子麾下的第一水军统帅。

可惜,后来太湖之战时,廖永安因为不熟悉太湖水域,误入搁浅之地,被张士诚活捉,囚禁八年而死。

廖永安死后,廖永忠接手大明水师,后来因为溺沉小明王被处死,或许出于对廖永安的愧疚,老爷子没有为难廖氏族人,相反还提拔了廖家的子侄,后来还把廖家兄弟派人皇太孙当护卫。

见老爷子神情恍惚,朱雄英问道:“皇爷爷,您怎么了?”

老爷子回过神来,惆怅道:“想起了一些往事!”

说罢又言道:“你要想打就打吧,从今起大明的水师就交给你了,自己看着折腾吧,咱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喽!”

“俞家的俞通源,俞通渊都还活着,他们虽然也老了,但打过水战,应该还能帮帮你!”

朱雄英万万没有想到老爷子把大明的水师竟然交给了自己,惊喜来的太突然,这让太孙殿下感动的差点给老爷子磕一个。

“皇爷爷,还是您最疼孙儿!”

老爷子站起身来,没好气的说道:“屁话,这天下哪有当爷爷不疼孙子的,为了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孙子们咱是操碎了心,只要你们能好,咱就是豁出这条老命都愿意!”

一旁的朱高炽听到此话,翻了翻白眼,老爷子话里的孙子们只包含朱雄英一个人。

说话间,狗肉已经端了过来,放在殿外的桌子上,爷们二人走了出去,朱雄英主动问道:“皇爷爷,孙儿刚才说的抚恤养老政策您不同意真的是因为没钱吗?”

老爷子坐了下来,拿起筷子,语重心长的说道:“咱这一身的血是洗不掉了,后世提起朱重八,会说他是屠戮功臣,毫无人性的暴君,呵呵,咱也不在乎,但你不一样,你手上没血,咱也不会让你手上沾血,皇爷爷会用这双站满鲜血的手成就你仁君之名!”

老爷子虽然没有回答,但也表明了态度,他想把这些仁政之举留给皇太孙这位将来的新君去做。

这样的话,那些受益的将士以及他们的子孙才会感念新君的恩德,并极力拥戴。

朱雄英哪里不明白老爷子的用心良苦,神情动容的说道:“孙儿都懂,在孙儿心中,皇爷爷的功绩丝毫不亚于秦皇汉武,孙儿也想为皇爷爷做些事,,,”

“其实孙儿刚才还没说完,咱们大明已经有一座功臣庙,里面供奉祭祀的都是追随皇爷爷驱除鞑虏,平定天下的有功之臣!”

“孙儿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孙儿想在鸡鸣寺南郊功臣庙一旁建一座大型的英灵庙,将所有曾经为大明驱除外敌,守卫疆土,保家卫国而牺牲将士的名字刻成灵位放在其中,年年祭祀,岁岁供奉,享受万年香火!”

第176章 贪吃的朱高炽

朱雄英豪情万丈的继续说道:“如此不仅显示皇爷爷皇恩浩荡,更能激励边关将士们奋勇杀敌,守卫大明的疆土!”

“将祭祀礼法纳入皇明祖训之中,并规定凡是后世之君继位之时必须要前往英灵庙祭祀这些曾经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也让后世之君牢记,没有这些牺牲的将士,就没有如今的大明天下,以此来提醒后世之君开国之艰难,军士之辛苦,没有这些流血牺牲的将士就没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军人视荣誉如生命,朱雄英当时一句配享太庙让郭英激动的差点拿刀抹脖子,恨不得立马去死,换成一个灵位供在太庙之中。

为什么蓝玉那些淮西勋贵如此珍惜自己的爵位,宁愿死也要抱着世袭爵位的牌坊去死,他们看中的不是那一个爵位,而是爵位是自己南征北战,九死一生,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最好证明。

如今就算是普通士兵战死后也能享受皇家的祭祀,而且刻有自己名字的灵位会永远放在英灵殿中,享受万事香火,这要打起仗来,战斗力能增加数倍不止啊!

这番话老爷子听后是热血沸腾,拍案叫绝,连连称赞:“大孙,你说的好,说的太好了,这事咱同意了,回头咱让礼部和工部的官员立马去办!”

“等到这英灵庙建好,由你制定诏书昭告天下!”

朱雄英听后感慨不已,老爷子还是要把这仁政之事留给这位将来的新君,而他自己只想当那个后世口诛笔伐的暴君。

殿下的朱高炽听到此话,心中一惊,心中忍不住感慨道:“这个皇太孙太可怕了,一座英灵庙尽收天下将士之心,爹,您斗不过他啊!”

可外面飘来的狗肉香味让他瞬间忘记了此事,摸着自己满是油水的肚子,努力的咽着口水,咂摸着嘴说道:“香,这狗肉太香了!”

朱高炽走出殿外,来到老爷子面前,恭敬的说道:“皇祖父,孙儿已经将皇祖父安排的奏疏全部改完,孙儿告退了!”说着还不忘看了一眼桌子上那淋了一层热红油,加入各种调味佐料,让人欲罢不能的狗肉。

“辛苦了,高炽!”

朱雄英吃着狗肉,满嘴流油的说道:“那啥,徐兴祖晚上给皇爷爷准备的膳食还没动,皇爷爷说赏给你了,多吃点,看你最近瘦了不少!”

朱高炽尴尬不已,硬着头皮拱手道:“孙儿谢皇爷爷,孙儿告退!”说完,看着诱人的狗肉,极为不情愿的走了。

朱雄英起身一把拉住他,笑道:“跟你闹着玩呢,坐下一起吃!”

说完还瞪了一眼云成:“傻站在这干啥,给孤的高炽弟弟搬椅子,拿筷子啊!”

云成连忙招呼着两名太监去做了。

朱雄英吃了口爽脆小黄瓜说道:“皇爷爷,您这个贴身太监实在不咋样,一点眼力劲都没有,还不如孙儿那个朴不了呢!”

老爷子呵呵一笑,放下筷子说道:“当年胡惟庸谋反,在府中埋伏死士准备刺杀咱,他叔叔云奇冒死阻拦,却不幸被误杀,咱就把他调咱身边来了!”

“这狗东西喜欢是贪点小便宜,喜欢耍点小聪明,拍马屁吧还总是拍不到地方去,做什么事都容易弄巧成拙,不过这样的人用起来才能让咱放心!”

不得不说,老爷子考虑的很周到,这样的人没啥大本事,什么都做不好,纵有异心也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成了什么大气候。

说道此处,老爷子正色说道:“大孙,咱告诉你,你千万别把这些阉人当成人看,更不可亲信甚至放权,历朝历代宦官专权,祸乱朝政导致亡国的不在少数!”

“皇爷爷,您放心,孙儿对这些阉人没有什么好感,以后也会恪守祖训,绝不亲近!”

朱雄英吃着狗肉说道:“在孙儿眼中他们就是干活跑腿的仆人,仅此而已!”

洪武一朝的宦官仅仅担负宫廷杂役和外出传达命令的低级工作,甚至禁止宦官在宫内读书识字。

另外老爷子对宦官极为苛刻,犯错绝不轻饶,有罪重罚,以此消除宦官骄纵之心,树立帝王权威。

纵观洪武一朝三十一载,都没出现过权势滔天的宦官,甚至都没留下过什么出名的太监。

直到后来的永乐一朝,开始对宦官视为心腹家奴,并委以重任,从而影响了以后的朝政。

朱瞻基即位后在宫内创办内馆,专门教太监读书写字,在这种环境下,大明第一位权阉王振横空出世,开启了宦官乱政的先河。

而代价就是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之后又出现了八虎,九千岁,都是权倾朝野,把持朝政,手握生杀大权的大太监。

说话间,云成带着人搬来了凳子,拿来了碗筷,朱高炽谢过后坐了下来。老爷子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狗肉放在他碗里,笑道:“高炽啊,别客气,快吃!”

“谢皇爷爷!”

朱高炽拿起筷子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了起来。

怪不得常说,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这热油淋过狗肉确实好吃,再配上清爽解腻的小黄瓜,那滋味妙不可言啊!

这狗肉也是那狗皮道人张三丰的最爱!

吃饭间,朱雄英悠悠说道:“皇爷爷,过段时间要是没什么事,孙儿想出宫几个月!”

首节上一节264/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