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37节

袁崇焕苦笑不得看着从京师里面出来就放飞了自我的皇帝陛下。后来想想也理解,自己像皇帝这么大的时候能抢来这么多的金货,估计也是这个德行。

整理队伍,以有心打无心,加上火器的犀利,只有一个骑兵因为没看见横在山路上的树干而从马上摔了下来,受了点轻伤外,此次的打劫,一人未死一人未伤。

朱由检点点头,这种模样的队伍尚未在超过万人的战场中经受检验,但是从小规模的热战来看,还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朱由检一声令下,今天晚上的餐食就变得丰富了许多。

从大车上面拆下来的车架成了天然的篝火烧烤材料,反正再有三天就穿出山区到朝鲜最繁华的京畿道了。周延儒带着船队应该已经停靠在了距离韩国王京最近的熊津码头,来家和顾家的汉阳大掌柜们也应该早就收到了消息,估计现在已经在山脚外的驿站等着呢。

亲爱的大东家一声令下,货车中冻得硬邦邦的整羊被取出来,架在了火上。这时候朱由检才发现,细心的王承恩把自己厨子都塞进了自己的队伍。

看着还一脸严肃的袁崇焕,朱由检捡起来地上的一段枯枝,捅捅他。

“人生呢,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开心。想想看,你能和你家少爷这么样子玩几回?别老是耷拉个脸。搞得你们东家玩的也放不开。”

朱由检心里想到,要是不你家少爷,明年就是你的生命终点了。更可惜的是,没有能死在一个将军应该躺倒的沙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京师的大街中。那个时候,你这张愁眉不展的臭脸又能给谁看?

“回东家,我还是觉得辽东更适合我。”

下午的战斗似乎又一次惊起了袁崇焕心中的火焰,他却是更向往自己的老战场了。还有一说的是,袁崇焕也被新的武器刺激到了,似乎有了这些的加持,后金建奴的脑袋就能随要随得。

“不一定啊,不一定啊。你们东家不是个带兵的人,却是一个带将的人。现在东面的策略你不如老赵,说句良心话,你连老岳都不如。”

“东家说笑了。我这带兵就是无奈之举,怎么能和老袁比。”岳和声用树枝插着朱由检带来的香肠放在火上烤。

朱由检把枯枝扔进火里面,不再说话。这就不是说战略的所在。自己平易近人是自己的做派,袁崇焕想的清楚就好,想不清楚,要紧么?更何况,辽东的站略布局在孙承宗的主持下召开了好几次,其中最大的两次自己都亲自参加了。要说实力对比,在辽东的局部还不如后金,苟着应该更好一些。

和黄台吉通信说和平,杀毛文龙为整合辽兵,袁崇焕这货脑子中一定是和常人不同的构造。

岳和声把自己的香肠递给皇上。“东家,这支队伍我以前就没有在大明见过。新军大成的时候,别说老袁了,我都想带上一支再回延绥一趟。这几年受的杰宝气!”

“没问题啊,都交给你,延绥可能不行。朝鲜怎么样?”朱由检顺着他的话说。

老岳思考着,他也知道这少年天子看着说话随便,其实做事还是一个做一看三的主子。

“东瀛靠不住啊。”朱由检也不想给两个人现在普及日本的历史。“东瀛人最会的其实跟商人一样,比较会算账,账算不过来,你就是骑在他们脸上都上,他们也就还是那副低眉顺目的模样。这几年他们内部的问题比咱们还多,一时半会也只能走点偷摸的路线。”

靠着平日里说话的机会,朱由检也一点点的把自己关于东亚的宏观视野讲给大家听。

“现在正是跑马圈地的好时候。”

一步晚步步晚,大明遇见的就是这种问题。世界的潮流是跑马圈地,杀人赚钱的年代,咱们没有跟上。刚你的实力跟得上的时候,世界的潮流趋势却又变了。

“人手不足,确实耽误了少爷的谋划了。”老岳一下子就发现了朱由检的问题所在。

“所以你就要记住,有些人是要珍惜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耗材,拿来消耗就好。这世界这么大,光是靠着我们自己的人手,那确实太慢了。”

“来家、顾家和朝廷组了一个大型远洋武装商队。”针对这些朱由检未来想要大力使用的人,偶尔还是要拿出来一点好处的。趁着这种机会,刚好能说说被清流看不起的经商活动。

“现在还只是一个筹备的阶段。等到和大小弗朗机、荷兰东瀛能够掰腕子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把国际贸易给捡起来。”

朱由检指了指来顺之。

“顺之负责。”

来顺之经过了锦衣卫和东厂的明察暗访,发现确实没问题。朱由检又叫过来聊了一次,这才再一次出现在皇帝的身边。

“朝廷占三成半,来家和顾家各占两成。剩下的两成半,朕给内阁、军部、科学院的文武官员也留了一点。老袁,和声,你们手头有闲钱的也可以找子龙买上一点。整体的成本银子朕算的比较低,也就值个不到五成而已。”

临走的时候朱由检就完成了这个计划。

想着自己回去推养廉银子和火耗归公,对于忠心耿耿紧跟自己的大佬们、官吏们开的一条口子。今天说到这里了,他也就看着随意的给这两位提了一嘴。

当队伍中的大匠用了接近一天一夜的时间,把金银板子又一次镶嵌在自己商队的马车底板上之后,这支庞大的商队又开始启动了。

路上的人开始逐渐的多了起来。等到能看到破烂房屋组成的村庄之后,漫长的旅程总算是有了一个短暂的尽头。

在不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模模糊糊的城墙。

第八十二章 初到王京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八十二章初到王京穿越过苏式园林,混杂着苏州、宁波府的土话,让人浑不觉的已经身处在遥远的朝鲜。朱由检这才发现,自己随行身边这么多江南的官员,大家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无比的享受。看着吃完了饭就瘫软在曲园流觞边上的周延儒、陈子龙和来顺之三个公子哥,朱由检走过去虚踢一脚。

“在什么地头上说什么话,还是要打起精神来。虚虚塌塌的像什么样子。”

正说着话,巡查完士兵袁崇焕、岳和声和董朝莆走了过来。

“东家说的对。”

袁崇焕拱拱手,十几年的从军生涯,三个月的新式训练,让他无时无刻保持着高警戒心和严谨的态度。

“主要的人待一天就走,下面的防护工作董朝莆主要进行。兵卒放在庄园中待命,严格控制住,千万别白天乱跑。”

朱由检没带过兵,下的命令论七八糟的,但是主要的意思很明确。

周延儒那三个赶紧将自己散落的衣装收拾利索,腆着脸坐下。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刚才在酒席上怎么只有岳和声出现,董朝莆和袁崇焕都躲了起来。

“没什么证据吧,咱们现场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又没有遗留下什么证据,就是找上门来咱们也不用承认。”陈子龙还把心思放在对东瀛人的抢劫上。他以为皇帝陛下因为这个而紧张。

朱由检冷笑一声,“就是德川家光现在坐在我的对面,我们要抢也就抢了,有什么好说的。”说实话,朱由检认为大明现在应该有这个底气。

“但是要是传出去是你们家朱公子干的就不漂亮了,明白不?”朱由检还是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明天开始你和子龙发动商行在朝鲜的能力,我想要私下里见到朝鲜的国王,或者朝鲜现在未来值得培养的权臣。不许动用大明朝的称号,更不能动用朕的名号,清楚了吧。把周延儒带上,具体的事情和周延儒商量。”

这事情说不透,他想要用自己傀儡珠子试验一下,又不能假于别人之手。只要能控制住朝鲜,朱由检倒也不想着能够起到多么大的正面战场的作用,游击战听说过没有?在后金的大后方迟滞对方,破坏对方的后勤就行。

正面战场上,朱由检只要能判断出朝鲜的真实动向。倒也不吝啬水泥和火炮两样东西,守住全境那就是妄想,只要能沿着平壤汉城一线选上三四个城市重重阻击,把将要到来的阿敏大军打疲惫就行。

草原上朱由检也有想法。朝鲜失败,草原失败,在打打经济战。把后金逼迫回到万历年初期的转态就成。

至于东瀛,现在自己内部的问题都收拾不完,暂时出兵的可能性不大。等着吧,只要大明跑的快,有的是机会。

大家都以为大明是两线作战,其实是三线作战,压迫了后金之后,福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其实也是影响国运的事情。这两个没有发言权,就算是能续命,大明后期的结果也只会和下一代一模一样。

想多了想多了,朱由检发现自己现在空想的时候思路跑的太偏远。

赶紧摁住了自己思路,对着岳和声安排道:“老岳你和驻在朝鲜的使节联系一下,挑选一点人大摇大摆的进去。对朝鲜有事谈事,对东瀛能动手就别动嘴,对后金找个机会展示一下火力,把汉阳给朕搅动起来。”

最后这才给老袁和董朝莆说:“明天开始你们就是朱大公子的随扈了,咱们进汉阳走着。”

金银板子已经通过顾家换成了小小的金元宝和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银币,朱由检挑选两袋子扔给了董朝莆,“给东家拿着。”

又把一袋子银币扔给了陈子龙,“看看,看看,这次回去了这些玩意要是还在朝鲜、占城流行,朕都觉得丢人。”

汉阳是一个挺奇怪城市,走近了看和大明的京师很像,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怎么说?就好像是一个仿版的名牌,乍一看那那都对,但是仔细一看就像是没有拿到原版图纸生产的包包,小细节上的比例全部不对。

十几个横眉冷对的粗壮护卫,四五个生人勿进的漂亮女子,让朱由检一行在低矮衣装褴褛的准备入城的人群中鹤立鸡群。根本就不排队,马车直接行驶到了最前面,发言正宗的大明官话,随手扔出的一把铜钱,让城门官闭了嘴,屁颠屁颠给贵人搬开了路上的栅栏。谁知道迎面就和准备出城的一个车队碰上了。

真是不是冤家不碰头,车队的前面就插着德川家族的旗帜。

对方看来在汉阳跋扈习惯了,前面一个骑在马上的先锋官模样的人,冲着已经进入城门洞的朱由检的车队用东瀛话吆喝着,示意他们退后避让。

瞎了一只眼睛,满脸刀痕的的董朝莆挥挥手,十几名暗卫唰的一声抽出了刀子,摆出了进攻的队形。用刀背敲着手臂护甲,一步一步的缓慢前行。

“哎!”一看到这种情形,坐在后面马车上的一名朝鲜官员看不下去了。

“我是礼曹郎中,护送东瀛使者迎接贵宾。对面何须人,胆敢在王京逞凶。”

差不多明白了,这应该就是要去迎接自己东瀛游说团队的那批人。按照这个规模,应该是还混合了和东瀛交好朝鲜的官员。

一看朝鲜人都这么说,那名穿着东瀛锦衣的骑士一纵马,冲着董朝莆就冲了过来,堪堪将要撞到董朝莆之际,这才勒住缰绳,马匹前蹄高举,几乎把粗气喷到了董朝莆的脸上。

董朝莆不慌不忙地朗声说道:

“除王旗官军外,后入城门者退让先入城门者,朝鲜现在也想海岛蛮夷一般忘了规矩了吗?”

他晃了晃脑袋,说着对骑在马上的东瀛人说道:

“再说了,在这里杀个朝鲜人还真有逞凶的嫌疑,但是,打杀几个挡路的东瀛狗,也算是逞……凶……”。

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一手抓住辔头,一手轰向了马头。

嘭…………

马匹还没有叫出声,眼珠子和脑浆崩裂,轰的一声躺倒。骑在马上的东瀛人根本没有防备,也直接被死去的马匹压在地上。

掏出来一张手帕擦擦手,让在了还在挣扎的东瀛人身上,挥挥手,十几名暗卫敲敲胸,继续一步一步向前跨进。

第八十三章 城门冲突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八十三章城门冲突穿越过苏式园林,混杂着苏州、宁波府的土话,让人浑不觉的已经身处在遥远的朝鲜。朱由检这才发现,自己随行身边这么多江南的官员,大家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无比的享受。看着吃完了饭就瘫软在曲园流觞边上的周延儒、陈子龙和来顺之三个公子哥,朱由检走过去虚踢一脚。

“在什么地头上说什么话,还是要打起精神来。虚虚塌塌的像什么样子。”

正说着话,巡查完士兵袁崇焕、岳和声和董朝莆走了过来。

“东家说的对。”

袁崇焕拱拱手,十几年的从军生涯,三个月的新式训练,让他无时无刻保持着高警戒心和严谨的态度。

“核心的人待一天就走,下面的防护工作董朝莆主要进行。兵卒放在庄园中待命,严格控制住,千万别白天乱跑。”

朱由检没带过兵,下的命令论七八糟的,但是主要的意思很明确。

周延儒那三个赶紧将自己散落的衣装收拾利索,腆着脸坐下。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刚才在酒席上怎么只要岳和声出现,董朝莆和袁崇焕都躲了起来。

“没什么证据吧,咱们现场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又没有遗留下什么证据,就是找上门来咱们也不用承认。”陈子龙还把心思放在对东瀛人的抢劫上。他以为皇帝陛下因为这个而紧张。

朱由检冷笑一声,“就是德川家光现在坐在我的对面,我们要抢也就抢了,有什么好说的。”说实话,朱由检认为大明现在应该有这个底气。

“但是要是传出去是你们家朱公子干的就不漂亮了,明白不?”朱由检还是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明天开始你和子龙发动商行在朝鲜的能力,我想要私下里见到朝鲜的国王,或者朝鲜现在未来值得培养的权臣。不许动用大明朝的称号,更不能动用朕的名号,清楚了吧。把周延儒带上,具体的事情和周延儒商量。”

这事情说不透,他想要用自己傀儡珠子试验一下,又不能假于别人之手。只要能控制住朝鲜,朱由检倒也不想着能够起到多么大的正面战场的作用,游击战听说过没有?在后金的大后方迟滞对方,破坏对方的后勤就行。

正面战场上,朱由检只要能判断出朝鲜的真实动向。倒也不吝啬水泥和火炮两样东西,守住全境那就是妄想,只要能沿着平壤汉城一线选上三四个城市重重阻击,把将要到来的阿敏大军打疲惫就行。

草原上朱由检也有想法。朝鲜失败,草原失败,在打打经济战。把后金逼迫回到万历年初期的转态就成。

至于东瀛,现在自己内部的问题都收拾不完,暂时出兵的可能性不大。等着吧,只要大明跑的快,有的是机会。

大家都以为大明是两线作战,其实是三线作战,压迫了后金之后,福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其实也是影响国运的事情。这两个没有发言权,就算是能续命,大明后期的结果也只会和下一代一模一样。

想多了想多了,朱由检发现自己现在空想的时候思路跑的太偏远。

赶紧摁住了自己思路,对着岳和声安排道:“老岳你和驻在朝鲜的使节联系一下,挑选一点人大摇大摆的进去。对朝鲜有事谈事,对东瀛能动手就别动嘴。把汉阳给朕搅动起来。”

最后这才给老袁和董朝莆说:“明天开始你们就是朱大公子的随扈了,咱们进汉阳走着。”

金银板子已经通过顾家换成了小小的金元宝和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银币,朱由检挑选两袋子扔给了董朝莆,“给东家拿着。”

又把一袋子银币扔给了陈子龙,“看看,看看,这次回去了这些玩意要是还在朝鲜、占城流行,朕都觉得丢人。”

汉阳是一个挺奇怪城市,走近了看和大明的京师很像,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怎么说?就好像是一个仿版的名牌,乍一看那那都对,但是仔细一看就像是没有拿到原版图纸生产的包包,小细节上的比例全部不对。

十几个横眉冷对的粗壮护卫,四五个生人勿进的漂亮女子,让朱由检一行在低矮衣装褴褛的准备入城的人群中鹤立鸡群。根本就不排队,马车直接行驶到了最前面,发言正宗的大明官话,随手扔出的一把铜钱,让城门官闭了嘴,屁颠屁颠给贵人搬开了路上的栅栏。谁知道迎面就和准备出城的一个车队碰上了。真是不是冤家不碰头,车队的前面就插着德川家族的旗帜。

对方看来在汉阳跋扈习惯了,前面一个骑在马上的先锋官模样的人,冲着已经进入城门洞的朱由检的车队用东瀛话吆喝着,示意他们退后避让。

瞎了一只眼睛,满脸刀痕的的董朝莆挥挥手,十几名暗卫唰的一声抽出了刀子,摆出了进攻的队形。用刀背敲着手臂护甲,一步一步的缓慢前行。

“哎!”一看到这种情形,坐在后面马车上的一名朝鲜官员看不下去了。

“我是礼曹郎中,护送东瀛使者迎接贵宾。对面何须人,胆敢在王京逞凶。”

差不多明白了,这应该就是要去迎接自己东瀛游说团队的那批人。按照这个规模,应该是还混合了和东瀛交好朝鲜的官员。

一看朝鲜人都这么说,那名穿着东瀛锦衣的骑士一纵马,冲着董朝莆就冲了过来,堪堪将要撞到董朝莆之际,这才勒住缰绳,马匹前蹄高举,几乎把粗气喷到了董朝莆的脸上。

首节上一节37/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