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34节

旁边的徐光启似乎知道了宋应星要说什么,赶忙制止说道:

“都知道要扫兴了你说什么?陛下,你莫要计较。宋应星尚未入仕,难免有些规矩不清楚。”

朱由检才不管呢,在自己发动之前,任何隐患都要排除掉,可不能留下来。

“行啦,你看今天内阁军部大佬刚好都无事,正好朕听听你的难处。”朱由检原本以为这位是在那方面的研究上有了困难或者突破,却隐瞒了自己。

谁知道宋应星却说出了另外一个话题:

“臣想替南洋来家给说说情。”

来家?朱由检有一点懵。听到了来家,大臣们互相闲聊的声音也安静下去了。

徐光启气的呀。这事情其实自己准备私下里跟皇帝说的,这事情也只能私下里说。现在倒好,皇帝不表态是最好的结果了,要是表态了,反而不美。

“就是南洋会馆的来家。他不是前几日被锦衣卫给抓了,草民斗胆想求个情。臣那边还采购了些西洋的书籍、机器和图纸。现在他们也有新式火器和海图献上,就在外面候着。”

朱由检越听越生气,这倒好,自己的科学家成了商人的代言人了。

“草民这几天按照陛下给的思路,那个叫做水泥的东西也有了进展。”

不听到这里朱由检还不不生气,听到这里就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是准备跟朕交换吗?难怪每一个皇帝都说喜欢听真话的臣子,可是真有一个把自己的小心思全部放在你的面前的臣子出现的时候,谁也受不了。

正准备发火,徐光启已经开始把宋应星往外推了,这家伙的一句话救了自己。

“来家儿子就在门外,还有西洋一位海军将领女儿也在,说也有重要事情想要面见陛下。”

嗯?朱由检愣住了,来福之不是被锦衣卫抓了吗?

第七十四章 南洋来家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七十四章南洋来家“行了。”

朱由检知道这里面一定有误解。

“宣他们进来吧,朕看看一个卖天堂草的会有什么要和朕交换的?”

天堂草?这次轮到了宋应星傻眼了。这东西他知道,来家怎么和这个染在一起的?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提前和我说?

“知道了吧,下次别这么信任别人。李若链,出去给朕带进来。”

“草民也去。”

实诚的宋应星在徐启光威胁的眼神下,在皇帝戏谑的眼光中,灰溜溜的说。

朱由检点点头,宋应星倒也不是急着出去和来顺之对口供。而是来顺之和艾可根本还都在皇帝陛下的第二层圈层之外,要是没有宋应星带着,估计李若链也找不到。

来顺之进来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原本他和师爷商量着找宋应星是为了和徐光启之间做个过渡,省的徐光启一口回绝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而且他也非常了解徐光启这个人,如果来家和徐光启没有生意往来,反而徐光启开口帮忙的可能性很大。正是因为有生意在,反而徐光启拒绝的可能性更高。

同时,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让来福之不死而已。来顺之更关心的是这件事不要影响和牵连到自己的家族,他觉得最低的这一目标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

今天宋应星把自己叫到了这里,原本以为和徐光启大人约好了。谁知道这货出手就是王炸,直接把他给拽到了当今皇帝的面前。

您这是爱我?还是害我?

来顺之也只能腹诽。

他没有功名在身,踏踏实实的正准备要跪下去的时候,却被朱由检叫住了。

“行了,躬身行礼吧。朕也受不了你们这卖天堂草的大礼。”

来顺之又一次懵住了?这几天以来他找人的方向就错了,不论是宋应星、顾昌祚还是徐骥,其实都对具体的政治操作不熟,更不要说和自己打心里都看不起的厂卫交流了。所以,来顺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哥哥是因为什么被抓的,信息完全不对等。

“怎么,朕说错你了么?”朱由检看着躬身不发一言的来顺之。

这时候旁边的艾可说话了:

“尊敬的大明帝国皇帝陛下,荷兰远东航海公司股东,荷兰叁角舰队指挥皮特彼得松海因公爵之女向您致意。”

“哦?”朱由检觉得有点意思。

“你的汉语很好。你们在美洲还是在印度遇到了西班牙人?”朱由检对这一块的历史很熟,现在的这个年份,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还在僵持阶段,直到无敌舰队被打败。而她能够到大明,还把汉语学的比较好,应该属于早期与西班牙抢夺印度,马六甲的那一批舰队。

“陛下你知道美洲?你还知道西班牙?你还知道什么?”一个异族少女莺莺燕燕的声音倒是让现场松快了许多。朱由检有点好奇的看着穿着明朝服装的她。

“你们那里现在还穿木靴吗?”

“你果然知道,我就知道。那么请问大明皇帝,你能够帮助我抢回来我自己的舰队么?”

“我能够支付很多。我有最新的西班牙和荷兰战舰的图纸,我还有对于黑火药蒸汽熏蒸的方法,我还能够给你带来可以连发的火枪…………”

朱由检有点哭笑不得。他承认这个这些都是自己现在想要的,不过怎么也不会在这样一个贵族少女的身上啊。

“你要相信我,我的老师就是欧洲最好的化学家和药剂师达蒙。这些能够让您同意帮助我夺回舰队吗?对了,是否也可以让您特赦我的朋友。”

还好,总算想起来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

一看现场的方向已经不知道偏向了那里,徐光启赶紧出来打圆场:“这位倒是真是受微臣一个研究天文的好友所托,但是后来的事情微臣尚且不知。”

朱由检点点头,“那就把她安顿在你那里吧。具体的事情和缘由问清楚了,我们再另行商议。”这时候流浪的东方的欧洲骗子也很多,朱由检是知道的。

“哦,对了。”朱由检接着说道:

“我不知道在荷兰怎么样,但是在大明,我们的大明律是连皇室都要遵循的律法,而不是用来交易和买卖的废纸。你这一点已经要记清楚。”

朱由检的表态获得了在场绝大多数官员的首肯。这是一定的,西洋的那些玩意就是奇技淫巧,而文化和规矩还是要看我们的。

朱由检这一句话其实主要还是说给来顺之听。经过这点时间,来顺之似乎也清醒过来。

“草民虽然生于南洋,但是祖父无一日不说只有大明才是我们的国家。身为大明的一份子,我和来家一定要遵循的就是大明的律法。”

来顺之久经商场,说话的本事还是有的。一句话说完,大家也对这个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大明子弟的人产生了极大的好感。朱由检没有吭声,只是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

来顺之紧张的咽了咽唾沫。轻咳一声,继续说道:

“来家虽然从事的买进卖出的贱业,但是来家的祖训顺之还是清楚的。无论如何,绝不会从事非法和危害家国之事。今日得见陛下,才知我大哥竟然和天堂草有染。顺之在南洋见过天堂草危害,一户沾染而绝一户,一村沾染而绝一村。请陛下放心,顺之这就回复广州,将情况报与家父,将来福之从家谱中除名。”

来顺之很聪明。上面一整段话中连如果两个字都没有。陛下说了有,那就是一定有。这个情况下,只要陛下点头,来家的风险就过去了一大半。

“同时,听闻陛下正在练习新军,顺之也有一物献上,可能对于练兵又用。”说罢,从怀中掏出比后世大了一倍有余的怀表,就这么躬身举在手中。

朱由检一看见就认识。“话说的漂亮,东西也漂亮。”

“王承恩,接过来交给孙督师,请他看看。待会我们去军营。”朱由检虚划一下,不妨一起去看看。

“你现在暂且呆到南洋会馆,随时等待刑部找你,到了刑部完成询问之后,再定行止。”

第七十五章 离京离京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七十五章离京离京“你们守家,朕去清理一波兵线”

内阁韩和军部的孙承宗看不懂,但是不妨碍他知道皇帝已经不在京师了,而且好像往有战火的地方去了。赶紧请旨进宫看看吧,皇后这边,懿安皇后、王承恩和英国公张维贤都在。

“老朱家的就没有几个省心的。”韩一边施礼一边腹诽。

懿安皇后倒是兴致勃勃的样子。

“按照皇帝交待的,内阁这边把担子扛起来吧。哀家把皇帝的骨血看好了就成。内阁能处理的内阁处理,军部能处理的军部处理。需要协商的英国公,孙大人、韩首辅、徐光启徐大人商量就好,哀家也就是听一下。”

孙承宗问道:

“敢问娘娘,军部这边能否知道陛下的动向,也提前做个准备。”老头担心的是皇帝一高兴往辽东跑,被人抢走了这乐子可就大了。

“还有,突然通知陕西的秦王进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不省心啊,前几个月看着不是还好好的么,怎么突然这就朱家的血脉苏醒了?过完年说是要在太庙中祈祷祝福七七四十九天。这几位就觉得不对劲,过了十几天发现朝廷里面少了人,官校里面少了兵,这才发现皇帝早就远走高飞了。

孙承宗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

“陕西的洪承畴也关心下一步的朝廷的思路,秦王是否能听旨前来,陕西的事情是个如何的交待?”

懿安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赶紧站出来躬着身回话:

“回首辅大人,这次过去请人的是东厂,秦王已经在路上了。东厂这边按照陛下的吩咐,秦王一府三百四十五口下月初到京,入驻原来的定国公府。不见外人,不见外臣。陕西那边的事情皇帝有信笺给洪承畴总督,其余的内臣就不知道了。”

韩特别讨厌和内臣打交道,但是无可奈何的是,这基本上属于皇帝的家务事,不可能绕过王承恩。所以冷冷地拱了拱手:

“公公辛苦,老臣说句不中听的话。陛下这次出走臣是要死谏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一国之君乎?公公有任何消息,还望即使告知内阁。”

懿安皇后笑着圆场面:

“莫说是王承恩了,陛下走了三天臣妾也是才知道。陛下回来了,谏言不谏言的,那是你们君君臣臣的事情,眼下还是按照皇上在京的样子演吧,也省的让不该有心思的人起了坏心思。陛下带走的是秉笔太监杨炼,宫里面留下的是秉笔太监吴直,有什么需要皇帝定的折子各位大人可以直接发吴直就好,臣妾把他也留在内阁好了。”

话说到这里就基本清楚了,按照朱由检的安排,实际上懿安皇后、英国公张维贤、军部孙承宗、内阁韩和东厂王承恩承担起了联合办公小组监国的意思。对这一个组合朱由检有信心,秦王只是一步闲棋,是退后一万步的想法和准备。更何况,秦王只要动了,在他给陕西总督洪承畴的信件中,陕西秦王府的土地改革就可以开始了。

孙承宗和韩两个人看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退出来之后,韩热情的把孙承宗请到了自己新内阁的官衙之中。

韩看起来更加忧愁,孙承宗倒是劝慰道:

“虞臣也莫要过于忧虑,望君出不是也是吾等的愿望之一么。君主生于宫廷,长于妇人之间也非好事一件。”

韩年龄稍大一些,性格保守,难免悲观一些。

“君出君归又何尝是我的忧虑所在。可是这不告而别又何尝将你我放在眼中?要不是陛下现在不在宫中,我定会辞官而去。”

韩了解大明的皇帝。无论天资如何,也无论性情如何,只要是一旦亲政,必然会生出许多事端来,容易走向任何一个极端的方向。自己做大将军的被人抓了的,不上朝和臣子玩猜谜游戏的,信任太监专横跋扈的,反正都会在自己的世界中活的很精彩。

孙承宗知道这位的性子,笑着说道:

“这不也是陛下对内阁放心的表现么。陛下一走,我今天就入住军部。宣大一线和山海关正式开始坚壁清野,借着科学院的水泥之功,筑寨造堡。同时,按照陛下走之前的计划,宣召广西秦良玉白杆军和湖北左良玉湖广兵换防京师,合营训练。”

韩点了点头。

“这方面陛下在年前官校议程上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内阁没有什么疑问。唯一的是锦衣卫和内厂对皇帝行踪没有透露出来一丝口风,着实让人奥恼。”

孙承宗隐隐约约的有一点自己的判断,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争取能安抚一下这位老臣:

“陛下做的万全的准备。军部一万两千人的12支步兵营带走了三支,骑兵营带走了一支,带兵的是袁崇焕,您还不放心?皇上还在年前已经安排江西的水军北上了,加上陛下最近大力拉拢的顾家、来家的五六支商队,放宽心,咱们这个陛下倒也是一个爱惜自己的人。”

“成啊。”韩知道多说无益,反而觉得自己的压力更大了。

“京营宫卫有英国公,但也尚需要孙大人多顾看一下。顺天府尹刘泽深是天启二十七年的进士,杀伐果断不足,眼巴下的这个情况不足以担当大任。我意下以都察院刘宗周替之。”

孙承宗点点头,他们也清楚皇帝在年前就把很多的官职做了调动,估计是已经有了私下出巡的意思,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查漏补缺,用人事安排展现朝廷的心思。

“秦良玉老将军无虑,白杆军和辽兵合营训练两个月后,看情况军部这边安排和赵率教做一个调换。左良玉直接进军部,任命为右参谋将军。”

韩也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军方的动向,无非就是把地方军阀安顿上来打散了重编。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还是韩忍不住问道:

“那楚王那边…………”

孙承宗打住了他。

“楚王附近的军伍全部调走,这是陛下的意思。至于为何如此安排,陛下已经将湖北乃至于四川军务有秘折给兵部的陈新甲,说是放放再说。”

嗯,一个阴谋论在两个人的脑海中浮现,又同时摇摇头,把这些不该有的心思甩了出去。都是皇帝家务事,咱们操的哪门子的心。

一下午,两个人基本上沟通完了所有的信息。让韩有时候有点疑惑的是,自己并不是一个那么纯粹的人,可是为什么这几日听到皇帝微服出巡的消息之后,自己并没有生出安排门生,大肆扩权的心思,反而为大明紧张起来了呢?

“周延儒。”他原本想着叫周延儒去找一下宋应星问问自己顾家商队的行踪。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陛下连周延儒都带走了。

这个不省心的皇上。

第七十六章 翩翩少年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七十六章翩翩少年桔梗哟,桔梗哟,桔梗哟,桔梗

首节上一节34/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