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21节

朝廷里面请求无罪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的飘来,最后朱由检还是批了情有可原罪无可恕的批语,现在人还在大理寺里面等着发落呢。

按照朱由检的想法,他想把黄宗羲发配到洪承畴那里去。洪承畴对内治军打仗不错,抚民上面略差一点,同时想法上也过于保守,加个接了地气,有理想的黄宗羲,西北长治久安就有点希望了。

但是这都不是现在的事情。

这倒好,免一个黄宗羲就能换来周延儒的杀到皇家勋贵的动力。这件事阴差阳错走到了这一步,朱由检也就得自己的气运还不错。

“成,玉绳都说了,但是现场杀人,想要完全脱罪就是白痴梦。送到辽东从军十五年如何?”

“我的陛下呀,就他那身体,放在辽东就死在辽东了。”周延儒觉得还能再要一点待遇。

“成,那就西安府五年,如何?”

“臣替黄宗羲感谢陛下,臣敬陛下。”

入了阁的周延儒俨然已经是东林的潜在领袖,轮做官,十个黄宗羲都赶不上。但是他自己也清楚,无论是在学问方面,尤其是在新的思潮的带领上,现在的他已经远远的落后在黄宗羲的后面。特别是在这次手刃阉党首领,为东林六君子报仇之后,声望已经日渐兴隆。

周延儒明白,这就是做官的劣势。在体制内自然要维护体制的稳定,这是体制对于自己内部全部官僚的要求。长此以往,自然和江湖中幼稚地思考家国命运的书生会越走越远。

但是现在好了,只要皇上对自己的忠心不怀疑,替黄宗羲求情的这件事就会给自己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想想看,自己这一辈子都会是黄宗羲的恩人,会压黄宗羲一头。

朱由检也高兴,黄宗羲的事情本来就是他想要再扶持起来的另外一个山头,虽然说现在东林已经没有由头聚集了,但是有两个领军人物,这才是一个组织的常态。

两个人都喝了一大杯,周延儒赶紧往回找补盐税的事情。

他不知道皇上的想法,但是他清楚这种无赖的形式要挟一次皇上,就要赶紧安排一点事情冲淡这件事在皇上心目中的阴影。否则,这根心里面的小刺迟早会爆发出来。

第四十五章 说心里话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四十五章说心里话感谢,由衷的感谢各位对这本新书的支持。感谢苟且狗、Momus、吾之降临、中国心、梦世梦、手握明月、我超级凶的等等各位兄弟姐们推荐、打赏。拱手鞠躬。

第四十五章用魔法打败魔法

045用魔法打败魔法

周延儒很着急,他现在需要一个好的点子安抚已经被自己的策略阴了的皇上。

“急,大明1627年冬,该怎么改革盐制,好几处卖私盐的都是公主、驸马、藩王,我该如何办?在线等。”

朱由检知道现在的大明王朝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大刀阔斧去做的,因为你同时面临的是好几个难题。

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往往的结果就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所以周延儒不知道的是,就算是他敢于大刀阔斧的做,朱由检也不敢。

周延儒不知道的是朱由检仅仅想知道他卡在了那里,逼着这位说实话而已。有一个说实话、相对客观、不掺杂私利的内阁,才是他想要等到的长期目标。

两位就这么各有心思,不知不觉的酒倒是喝了不少。周延儒还是拘谨,菜吃的少酒喝得多,很快就有点微醺。

感觉这个酒和四海的女儿红口感很像啊,他又喝了一杯,砸吧着嘴。无论是否有钱,四海都是他想去又不敢去的地方,上一次还是借着福建商人延请韩首辅,他才顺路沾了点光。

“嗯?四海。”周延儒似乎抓到了什么。

“陛下,盐政之患在私盐,私盐之患在勋贵。”

简单的一句话,让周延儒浑身是汗。其实朝廷里面谁都知道,谁都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到了天启年间开始,甚至于万历后期,勋贵们已经不能忍受仅仅是在盐引上赚差价或者在盐课上捞油水了。

这些都来钱太慢了,尤其是盐课也就是盐税,实际上就是从国库里面捞钱的法子。几个省的盐课清查下来,虽然说也能捞上百万两,无奈还是要把大头上交给户部。这且不说,还给后来的人追查留下了铁一样的证据。

于是,这些勋贵们已经不满足于倒卖盐引、贪污盐税,而转向了成规模的私盐贩售。

为什么周延儒、或者说朝廷里面的人都不敢说这件事呢?

私盐就涉及到了私人的武装。

说实话,在大明朝这个时期,盐其实就是等价的货币。而且还是流动性高,需求量大,也更好储存的货币。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朝出现了边粮盐引、超发盐引、假盐引和私盐这种种混合在一起的乱象。

看着朱由检没有啥大的反应,周延儒只好接着说:

“关于盐的事情,臣还是孟浪了。”

朱由检看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说出那几个勋贵藩王的名字,也不好再逼迫他。于是点点头:

“玉绳能说道这一步,朕很欣慰。内阁不是秉笔大臣,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担当。若非是大问题,六部之下,不会把问题上交给内阁。”顿了一顿,朱由检继续说道:

“内阁最重要的能力和品质就是把问题放在桌面之上,而不是藏着掖着。一旦情况不完整,周相公知道是个什么下场。朕不想说下一次了”

说完,把周延儒关于盐政的奏折扔给了他,“把私盐和勋贵的情况补充完整再递吧。”

“陛下,针对私盐一事,臣倒是有一个思路。”既然已经解开了勋贵藩王把持私盐和盐窝的真相,把这一切已经摊开在了皇上的面前,皇上还能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周延儒也放松了不少。

这一放松,他好像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朝主要是控制盐厂,把盐的运输、销售都放给了商人。在小范围内,朝廷是否可以把销售揽在怀里面。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打散私盐作为。另一方面,也可以凭借利润逐步完成前期盐引的兑现,同时,局面的大小我们也可控。

朱由检听完了这一段话,发现正如周延儒所说的,这件事情还大有可为。只要朝廷的不要脸,勋贵算个啥?也只能用魔法打败别人的魔法。

“成,怎么操作你想清楚了,别发内阁,用秘折子发给朕看。”

周延儒走后,朱由检对着墙壁上拍了拍手,一个褐色的影子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魏忠贤,朕明天就发旨,免掉你东厂的职务,你可曾想想好了。”

“老奴谨听圣上安排。”

自从处理完锦衣卫之后,魏忠贤就已经知道这位皇上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无数中的出路,可是真到了这一天,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块板子上的鱼肉,只等着刀子落下来的那一天。

他也自救过,还曾经找过皇上身边最信赖的大太监徐应元。

没想到啊,就在皇上杖毙三个还不知死活,继续里通外臣的太监的时候,徐应元一下子腿就软了。当下就把魏忠贤给自己说的事情还有送的礼物,全堆在了皇上面前。跪在大殿外面,鼻涕眼泪的哭了一个晚上,好歹抱住了自己的一条命和宫里的职位。

当天晚上皇上就把他招呼到了宫里面,旁边躺着的是挨了三十板子还不敢叫唤的徐应元,还有两具听从客氏安排,准备躲在地龙里面烧香的小太监的尸身。

皇上看起来已经没有耐心了,直接问他想死想活。

魏忠贤不识字,最大的爱好就是听人说书,什么岳飞、水浒的。听到了英雄视死忽如归的时候,魏公公也热血沸腾过。可是,那个晚上,看着周边的举着刀的汉将军和锦衣卫,魏公公选择苟且偷生,而且选择的很彻底。

以前都是魏公公带队抄别人家,那天半夜,魏公公带队抄自己家。

已经渡过了生死大劫的他把别人的生死看的很淡。

魏良卿一刀就给劈了,其他的扔几根绳子自己悬梁去吧。魏公公要用这些旁人的鲜血和自己的往日做一个告别。

“楚王不安生啊。”

皇上看着一身黑衣,甚至于把自己脸庞都用黑纱裹起来,号称昨日自己已死,从此就长居于文华殿地底的魏忠贤,有点好笑。要不是朕还想动用你在天启那几年埋在王公贵族和藩王身边的眼线,朕能留你?

“朕想知道楚王所有事情,有多少钱,多少地,多少个儿子、多少个孙子、最爱谁。最近的一举一动,见了谁,说了什么。”

朱由检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

“要是朕杀了他,谁能做一个听话的福王以及为了不露馅,还需要除掉王府里面的谁。”

第四十六章 技术工种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四十六章技术工种046干任何事情都是一个技术活

朱由检知道这群藩王已经被养成了一群猪,还是一群吃的肥头大耳、死在临头都不知道的猪。

这将是自己头五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这群猪给收拾了。否则你在前面打仗,他们在后方源源不断的为别人提供兵员,这谁受得了。

但是杀猪也要有杀猪方法,否则,杀得满地屎尿横流就不好看了。

更不能为了杀猪,结果把猪给赶到了一起扎堆取暖。如果一个不小心,让这里面的某一只发了狂的猪给拱一下,别说给拱死了,就是拱个跟斗,也是一件没有脸面的事情。

更何况,在朱由检的心里面,这些猪还是有利用价值的。猪皮可以做鞋子,猪肉可以吃,猪鬃可以做刷子,猪的浑身都是宝。

所以干什么都是一个技术活,干翻藩王更是。

朱由检挑来拣去,在最终入选的洛阳的福王和武昌的楚王两人之间选择了武昌的楚王。相比而言,武昌的形式更好控制一些,洛阳的福王就交给孙传庭去处理好了。

这件事的难度在于,既要干净利落的处理了这些王爷,还要为每一位都要准备好充足的理由让他们在朝廷里面安置的靠山也只有噤声,同时最好能减轻对皇室名誉的影响。

皇室还有名誉吗?

至少现在还有,为皇上而战,享受皇家的嘉奖和抚恤,应该还有一些小小的空间,尤其是在读书人里面。

朱由检还没有蠢到现在就自斩臂膀。

内阁张瑞图最近特别积极,一天三趟的提名报进。每一次都带来自己或者特邀画家的大作。能让自己的画作飘扬在帝国的旗帜上,老头子最近都年轻了很多。

魏忠贤刚刚退了下去,老头子又来了。

“陛下,这是老臣按照咱们上次讨论过的三张图。臣自作主张,请了文思院的绣娘,在各种底子上做了刺绣,请皇上过目。”

旗子已经按照朱由检的意见,由竖长条加云纹绣边变成了横向长方形,也去掉了装饰性的边条。

这没什么好争论了,老头子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朱由检安排人准备了同样大小的旗子,放在了文华殿的门前,请老头子站在文华殿的台阶上面观看。

传统有黄色云纹绣边的旗帜一旦飘扬起来,转动的云纹完全遮盖了旗子本身的内容。

朱由检砸吧着嘴,叹息着老头这么好的一副画什么都看不见了。

经过这么一场,老头回到了长条桌不由分说的否定了花边的方案。

现在的方案只剩下了两幅,

黑底的龙旗,老头年龄大了,也借用了一些佛法中的技巧,硕大的龙头被绣成了金色一副,红色一副,朱由检都喜欢。

白底的虎旗,老头说是下山的猛虎,虽然看起来肚子有一点憋,但是长啸的虎牙看起来也很锋利。这时候的朱由检只能表现出来那一面朕都很喜欢的样子。

“都好,朕也不知道那一面更好。”朱由检的评语让老头笑的看不见眼睛。

“朕以前也是小瞧了做旗子这件事,现在看来,术业有专攻,古人诚不欺我。”朱由检继续说道:

“咱们这一点银子还是有的,按照从丈三到三尺,这两面旗子让文思院各先做十面。”

说着,朱由检又对着秉笔太监吴直说:

“从张相公的第一幅墨稿,到今天的这两幅样图,都安顿收拾好了。等到朕也能建一座凌霄阁的时候,把这些都放进凌霄阁里面。”

哎呦呦,这是进凌霄阁的功劳啊,一听到这里,张瑞图赶紧跪下来谢恩。老来贪名,放在谁的身上都一样。

朱由检伸手虚扶了一下,又写下了“能臣”两个大字。

“朕这字在张相公面前算是露丑了。”这倒是实话,后世能有一副张瑞图的字,基本也就吃喝不愁了。

“皇上的字架构方面大气霸道一途臣是远不能及的。”张瑞图顺嘴拍马屁,这些文臣都已经养成了习惯,彩虹屁顺嘴就来,几乎不用动脑子,但是往往还能说到点子上。

“朕最近也穷,没啥能赐给你的。吴直,把这两个字给张相公府上送去,也算是朕的一点心意。”

一时间君臣相得,大家其乐融融。

朱由检也知道,经过了自己的这一场表演。下一次他在内阁中要求额外人员编制,将军提拔、武器研发和军费拨付的时候,估计能顺滑那么一点点。

干什么事情都是一个技术活,干皇帝这一个职业当然也是。

朱由检慢慢的才适应了这一职业,现在他的影响力慢慢的可以覆盖紫禁城以十余里的范围,按照他的规划,如果昌平县能顺利进展,到了明年直隶应该就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了。

朱由检可以觉得藩王是猪,同样的藩王甚至于驸马也可以觉得朱由检是猪。

巩永固作为乐安公主的驸马,也觉得在外人面前骂一骂皇上,这才能表明自己在这京师里面混的有多么硬气。

尤其是在喝完了酒以后。

他和乐安公主在盐上面赚的很多,但是无奈的是这都是乐安公主出面打点的关系,所以巩永固觉得自己最多也就是一个公主府的摆设,虽然每一年经手的白银也不下三十多万两,但是没有多少属于他。

比如这四海,平日里面他是来不了的,可是公主可以来。

首节上一节21/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