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18节

“快快,桃红,赶紧把烟管子给奶奶拿过来。”客氏紧张的握着手里面的药丸子,贪婪的闻着。也不管地上有多凉,就这么躺在地上,就着桃红手中的烟管子和烛火,沉浸在无边的幻想之中。

第三十八章 南洋会馆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三十八章南洋会馆038南洋会馆

从客氏的宅子出来之后,吴公公与来福之又登上停在门口的马车。

“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啊。”一进马车,吴公公就跪坐在来先生的脚下,替来先生揉捏着小腿。“这些下苦跑腿的活计,有奴婢就够了,先生不若在会馆中喝酒。”

来先生却安之若素的享受着,“难怪你们楚王说你会招呼人呢。你别说,我就想喜欢的这个调调几天就被你摸个通透。想想这些娘们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高傲劲,我就觉得舒坦,哪舍得待在会馆里面听我的那些老古董叔叔伯父们念经。”

说罢,接过旁边丫鬟递过来的一杯酒一饮而尽。

“整日里在我父亲耳边说三到四,说我也三四年了,狗屁都没有一样做成的。那天惹急了我,我一刀就都给劈了,什么叔叔伯伯,无非是趴在我家里面喝血的妖怪。公公,要不要你也试一试这仙膏的滋味。”

说罢,接过丫鬟递过来的长长的烟筒,把一口烟喷在了吴公公的脸上。

马车没有停,走到了嘉定伯的伯公府门前,护送的人亮出一块腰牌,在门房等待的大大小小官吏惊讶的目光中,大摇大摆的驶了进去。

马车停在了王府旁院的车马廊下,车上的人没下来,王府周边的人却被嘉定伯的心腹,一个瘦麻杆一般的管家清了干净,就连赶车的和护卫也被的引到一旁招待。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睡了良久的来福之这才下了马车,坐上软轿向王府的后院而去。

一箱子药丸换了一顿王爷陪同下的酒席,已经入夜,醉醺醺的两人又进了成国公的王府。

在从成国公府上出来回到了南洋会馆的时候,就已经是三更天了。

刚下来的来福之去看见一位青年人正在伸手扶着准备从家里马车上下来的西洋女子。

已经睡眼朦胧的来福之这时候来了精神。

“哎呦,这不是我那亲爱的顺之弟弟么。怎么着,这也是洋佛爷的光芒照耀的结果?”说着,伸出手就要去牵刚刚下车的西洋女子的胳膊。

那名叫做顺之的年轻人没有一句话,顺手就从腰带中掏出一柄短小的火铳,顶在了来福之的左脸颊之上,抽着鼻子闻到了一身酒气,一枪托就敲在了来福之的脑袋上。

力量很大,一股鲜血就顺着来福之的脑袋流了下来。

仓朗朗一声,护卫在来福之马车旁边的几名武士抽出了自己的短刀。守候在那名叫做来顺之旁边的护卫也不甘示弱,短火铳和短棒也架了起来。

来福之倒是依然软塌塌的站在自己弟弟的面前,伸出舌头舔了舔自己脸上留下的鲜血。笑眯眯的摇晃着看着对面的青年。

“哎呀呀,这可是怎么说的呀。这不都是自己亲亲的兄弟们么,怎么一见面又掐起来了。”吴公公在武昌楚王的府上是见过这位青年人的,楚王在武昌的铺子里面的西洋玩意就是这位给供的货。

来顺之看了一眼吴公公,倒是没有像自己哥哥那么样的跋扈,顺手收起了自己的火铳。拱手施礼过后,这才继续与旁边的西洋女子说道:“艾可,这就是家里在京师的会馆了。你先和他们进去,桂嬷嬷在后面等你。”

“来家在南洋有千把口人,在广州也有百十口人。虽然你是兄长,但是你要记住,父亲一直交待你,在国内,别惹事,别把来家带到不可知的地方。”

“哈哈哈,”来福之有点癫狂。“你也知道我是兄长啊。广州的生意,我跪着求你放放手的时候,你怎么不知道我是你的兄长?这十年的大比,你何曾谦让过一次。”

看着两个少爷吵起来,剩下的人都不约而同的走远了几步。

“各凭本事而已,谁能赚的钱更多,谁才更有资格当来家的家主,不是么?”来顺之也毫不想让。

啪,来福之一掌拍在门板之上。

“好!说的好!”

“咱们敢不敢赌一把大的,谁今年赚的更多谁就是来家的家主。输的人自己滚到归化府去。你敢是不敢?不要以为搭上了徐光启的破车就一定能做成事。”

“大少爷,大少爷。”

旁边的老管家一看情势不好,赶紧上来劝解。

“您这也是辛苦了一天了,你看看这满身的酒气,要不您先缓缓?”

“你也看不起我?是不是?”来福之看着老管家更来气,“把你的嘴脸都露出来吧,少装出来一副公正的样子恶心人。”

一句话就把老管家劝退了。

“都下来吧,少唧唧歪歪的躲在门背后看笑话了。”来福之冲着会馆里面叫道,然后大刀金马的走到了大厅之中,拉了一把圆桌旁边的椅子横着坐下来。

能住在会馆中的都是来家派在京城的大掌柜,也就是五个人而已,除了一个掌管账房的大先生,剩下就是四名负责进出口的贸易掌柜。原本大家都在等着二少爷的到来,没想到看到了这么一出。家里最不成器的大少爷又开始吵了。

不多时,五名掌柜就走了下来。来顺之还是按照家里面的老习惯,朝几位老掌柜恭恭敬敬的行了礼,然后这才把自己父亲的信笺分别的递给几位。

来福之撇着嘴看着自己这个弟弟一板一眼的样子,越发觉得虚伪。

“成啦,少假惺惺的做事了。今天你哥哥我把话放在这里,三个月,火铳、大炮,西洋货,我们看看谁卖的多。谁卖的少,谁滚到归化府去。敢不敢赌?”

这几个掌柜的都不知道大少爷又是发了什么疯。

这位在南洋胡天胡地的惹了众怒,被老爷押回广州。在广州过了五年花天酒地的日子,谁知道今年夏天从柜上领了三万两银子,不知怎么有这样的胆气说这样的话。

来顺之对自己这个不学无术的哥哥平日里面也很了解,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哥哥居然敢从自己最强的地方打赌。

众位掌柜都看着小少爷。说实话,今天大少爷的表现虽然不稳重,但是是符合来家的价值观的,没有一点点的勇气和血气,来家如何才能在南洋杀出来一条血路。

“成。”来顺之搞不清楚,但是也绝不会退让。“三个月为限。”

啪啪啪,兄弟两人击掌为誓。

“虽然你是小妾生的,但是还是父亲的种。”大少爷来福之阴阳怪气的说着,哈哈大笑着回到了自己的小楼。

第三十九章 夜议对策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三十九章夜议对策039夜议

回到后面小院子的来顺之看到了坐在花园中的艾可,她一个人手托着香腮,望着远方不知道再想着什么。他轻咳了一声,艾可这才从深思中缓过神来。

“大明国还真是好大啊。”艾可伸伸懒腰,两个人都做了一天的马车,难免有些疲乏。

一年前,艾可拿着徐光启先生的信来拜访自己。

先生说她是自己小弗朗机好朋友的千金,想要游历一下大明。她倒是不像国内姑娘那么扭捏,就这么带着四个护卫融入到了自己的队伍之中。

一路走来,两个人凭借着对南洋的熟悉有了共同的话题,慢慢地熟悉了起来,倒是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来顺之从日常的生活和用品中看得出来,艾可家室应该还不错。

“姑娘早点休息,明天我带着姑娘去京师游历一番,拜访几个好朋友,说是也有徐先生的信笺和姑娘家里面的信笺转给姑娘。”来顺之顺便也把明日的安排说了一下。

“好啊!”刚才还有点忧愁的姑娘听到有家信,顿时有点忧郁的脸变得光彩焕发。

来顺之回到自己房间在侍女的服侍下洗了洗脸,又唤来一杯浓茶。不管时间多晚,他每日都按照惯例坐在书桌旁边复盘一天的得失。

“来福之,”他把自己这位不靠谱的大哥的名字记在自己随身册子的第一页。想了想,又让侍女把自己的伍师旦师爷叫了过来。

伍师爷明显也没有睡。

“伍师爷已经知道今日之事了吧?”来顺之亲手给他倒了一杯浓茶。

“老夫听说了。”伍师爷是来家的乡亲,早年间的秀才,三次科考不举,这才到了来顺之这边做师爷。“要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大少爷几次三番惹事,老爷也已经心里清楚。若非是有大奶奶护着,这来家本来就该是少爷您主张大事。趁这个机会一次打退大少爷,对来家,对您都只能说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老爷这次从南洋回来,身体就时好时坏,少爷您还要多做准备。”

来顺之叹了一口气,有点黯然神伤

“家里人人都恨不得老爷早死,只有我打心里希望老爷能长命百岁。可是家里长辈却说我才是那个不孝之人。”

“都是些双手不沾阳春水的人,巴不得我那大哥掌了位子,放开了吃喝玩乐,甚至于把家里分了才好。前个有信来,说是三叔、四叔、五叔这次都没有合适子弟去南洋?”

伍师爷点头称是:“都说自己孩子还在等明年的新皇科举。”

“嘿嘿,”来顺之苦笑一声。也不能说不对,祖辈里面在南洋受够了苦,又怎舍得把自己锦衣玉食养出来的孩子再放到南洋去啊。“家里的生意不能耽误,我们开班收的孤儿,今年能不能顶上?”

伍师爷回到:“没有问题。今年三百多个各省的孤儿,估计到十六岁的有七十多个,按照老三的说法,能打的有三十多个,能文能武的有二十多个,其他的别的不说也属于忠心耿耿之辈。现在没有信,估计老七他们应该已经出发了。老三按照您的吩咐,带了四个孩子也上京来了。”

“这就是我的底气。我现在也理解我爹的做法,南洋其实就是来家的底气,无奈还是本钱太少了。碰见了弗朗机还是只有躲避的份。行了,说说我哥哥的这一码子事情吧。咱们是个什么章程?”说着说着,来顺之就精神起来。

“打仗、退让、分家。”

伍师爷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策略。

“大少爷是个无赖,就算是赢了,想让大少爷认输太难了。更何况少爷你娘走得早,你还必须要顾虑老爷和大奶奶的看法。因此,这一仗漂漂亮亮打赢,然后退而求其次咱们反而退让,只要南洋产业,逼着大少爷分家。”伍师爷说的很肯定。

“这一点上少爷您不能再有妇人之仁,家里面那些叔叔伯伯不肯干的,躺在广州府的海货行也就能过一辈子了,少爷你何必要背着他们走?更何况现在熊巡抚听说已经准备招安郑芝龙了。如果顺利,郑家势必做大,如何容得下我们。不如干脆拆分,刀头舔血、开山辟路的活咱们做,也落得一个松快。”

“打仗、退让、分家。”

来顺之在本子上写下了这几个词。“那如果这次顺利的话,吃下了朝廷百万两的火器怎么办?”

“我的少爷啊,这一路过来你还不清楚吗?”

清楚,怎么不清楚。要说对一个国家的变化来说,这些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海商是最清楚的了。

武昌城已经快成了楚王一家的城了,城里面就是王府。原本在湖上讨生活的苦哈哈的渔民,现在每打上一条鱼,半条都是人家楚王的。

这个国家没有穷人的活路了啊。去年一个孩子还能买五十斤稻子,今年一个孩子你给上三十斤,塞到你的怀里面就跑。可是他是去过归化府的人啊,那种偏远蛮夷的地方,稻子烂到地里面都没有人捡。

读书人更是不要廉耻,这一路走来,都是借着读书人不征税强占土地的。开始还是四六分,后来年头一长,干脆就成了二八分了。那些青衫场袍的秀才们、举人们每日里为呼朋饮酒作诗,为民生凋敝做词,可是他们吃的喝的,哪一点不是来自苦哈哈的劳作?

“成。”来顺之觉得自己沉思的有一点久,不好意思的对伍师爷说。

“那就这样,京师里面的生意有一单算一单,能做一次做一次,货到码头结清账。”他想了一想。“这几百块自走钟和澳壕仿制的怀钟也不要上铺子了,该送的一次全送出去,谈一个好价钱。”

“对了,像是咱们看得上的,也看的上咱们的,在南洋给留下一个后路,看看有没有子弟也愿意过去的。给他们说,那里面就是苦,但是苦出来都是自己的。”

说罢,和伍师爷相对就是苦笑。

来顺之商议的时候,来福之也没有消停着。

吴公公倒是把两位女子给送了进来。

“这是嘉定伯和成国公府上送来的小妾。”吴公公佝偻着身子就准备退出去。

“你这老狗别走。”来福之一把推开了正在给自己额头上上药的丫鬟。两个手就把两名女子搂了过来坐下。“不是说你们紫禁城里面都是又像您这样的公公伺候这么?今个你也就站在旁边服侍一下爷们我。”

吴公公倒也是不生气。“咱家就是干这个的,您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倒是有一件事,您看?”

来福之双手不安生,高兴之余,嘴上不停:

“还是嘉定伯知道我的喜好,你说。”

“明个后晌,说是驸马巩永固想着和您喝个酒”

“一个驸马和我说的什么酒,我说你个老狗,是不是见不得我高兴?”

吴公公笑着回话说:“咱们楚王的武昌,还有天府的广元,成都,这里面的盐窝都是巩永固驸马操持的。你说巧不巧?这里面一年就是三百万两的生意,老奴这不是也担心你的赌注呢么?”

“好!那就该喝喝酒见一见。”说罢,把屋里面的丫鬟推给了吴公公,“看着你也可怜,这个也就赏你了。”

第四十章 召卢象升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正文卷第四十章召卢象升第四十章卢象升奇遇记

040卢象升奇遇记

十七岁进国子监递补博士弟子院,二十一岁天启元年举人,二十二岁天启二年连捷进士,四年的户部主事紧接着就是正四品外放的直隶大同知府。几乎在神童辈出的大明朝,这一简历也让卢象升跨进了猛人的行列。

一个月前,就在大名知府任上的卢象升见到了两位身穿斗牛服的锦衣卫。有人怕锦衣卫,也有人愿意奉承锦衣卫,只有卢象升不咸不淡的安顿在自己的大堂等待。

旁侧的幕僚给他拿出照例的红封,卢象升接了过来,用手掂了掂,苦笑一下站在堂侧观察着。

这两位和平日里见得锦衣卫似乎有一点不太一样,这两位端坐在大堂之上,双手置于膝盖之上,却也是未动桌前的茶水。衣装虽然外面依然罩着斗牛服,但是里面似乎是不常见的劲装。莫不是京师里面有何变化?

不由得多想,卢象升笑呵呵的走了进去。

看着后堂走出一行人,两位锦衣卫赶紧起身侧身而立,面朝卢象升抱拳施礼。

没有等到卢象升谦让落座,为首的一人说道:“请卢大人核对勘查。”说罢,把自己的身份勘查递了上去。卢象升接过来一看,果然是京师锦衣卫百户商丰泰。看着卢象升点点头,这才又对卢象升说道:“还望查看卢大人官印。”

嗯?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锦衣卫吗?在卢象升眼中,原本的锦衣卫按照规矩来的可是真不多。过去大部分从京师下来的锦衣卫只是进了衙门就停幕僚的介绍,你说谁就是谁吧,何曾有过查勘官印这一流程。

首节上一节18/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