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168节

“进!”李若链看着这个诡异的场面,心中泛起了不好的一种预感。他感觉到自己好像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这么一想通,他就知道这件宅子一定是对方留给自己的场面活。

也不等到那些翻墙而入的番子回报宅子里面的情况,而是漫步走了过去。

果然。

除了挂在门口的仆人之外,宅子里面干净的像是没有住过人一样。

“无事!”

“无事!”

越来越多的番子回报着无事,聚集到了李若链的周围,伴随着他一路走到了正房的门口。

正房的门口摆了一张官帽椅,一个白花花瘦弱的青年男子赤裸端坐在椅子上。地上摆着一张白色的床布,上面用朱砂写着五个大字。

“曲阜孔老三”

在官帽椅的前面是一个黄花梨条桉,上面整整齐齐的摆着一叠信札。

李若链的贴身护卫抢在所有人之前冲到了孔祥熙的面前,半晌也没有看到孔祥熙动作。

伸出手去在孔祥熙的脖颈上一摸。

“还活着,却……”

就在这一摸之下,孔祥熙却是缓缓地向后面倒了下去。

第二八七章 怒极反笑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二八七章怒极反笑

老君庙前。

锦衣卫收拾完现场已经到了入夜的时分,几十把火把将老君庙前面圣女燃烧的高台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死了的白莲教教徒整整齐齐地摆在老君面的前面,等待着还活着的教徒们过来认人。孔亮方丈身上的袈裟太明显了,就单独摆在一处。曹掌柜和米掌柜的尸首和他们带来的教众差不多,现在还混在里面。

唯一活着的就是花婆婆。

但是也很凄惨,直接被一枪击中了小腿,躺在哪里不停地哀嚎。

莫景慧从小就见识过这种人,所以也就根本不会心软。既然莫景慧不心软,剩下的锦衣卫就更是像无事人一般,就留在花婆婆在那里从中午时分一直嚎叫到了晚上,连水都没有喝上一口。

莫景慧对于后续的审讯和人员分辨没有什么兴趣,在她的心目中,能够在难民中还动乱子的白莲教徒,只有死一个下场。

她很顺利的就将自己的事务移交给了张百户,然后就一个人拿着一个小铲子,开始在高台废墟中寻找圣女的遗骸。

当时的火势看着很旺,也很大,但是其实大部分都是松香粉的作用。高台下面堆积的木柴因为没有人看管,所以很多都在燃烧的时候散落在一旁,所以白莲教圣女的尸首还比较完整。

她对于单筒望远镜中看到的圣女诡异的一笑,还是感到很奇怪。在她的心目中,那时候的圣女是没有求死的必要的。

圣女的衣服已经基本上都烧成灰了,但是从剩下的一些小块的布料看来,是女性的无疑。可是,这一具尸首,她看起来就还是那么奇怪。

“把这一具尸首运回去吧。”

她有点遗憾的扔掉自己手中的小铲子。

随着老君庙前的收尾,这一场看起来巨大的危机似乎走向了尾声,却给身在其中的人跟多的疑问。

“陛下,身份已经核实了,就是孔家现在家主的排行第三的儿子,孔祥熙。”

东南角的事情成了最大的成果,也成了最大的疑云。

“已经请太医院看过了,包括吴有性先生,徐幼蘩医官。他们判断应该是一种毒物中毒的症状,但是具体是何,应该只有下毒的人才清楚。吴先生现在不敢轻易尝试,只能通过针灸,看看能不能恢复。”

“无所谓,交给吴先生试药好了。”

锦衣卫还觉得孔祥熙是一个重要的人证和物证,希望能从他这里打开一个缺口。但是对于朱由检来说,早就已经将孔家打入冷宫了,有没有多这个人证无非就是多一道手续的事情。

“所有的信笺都已经拆分过了。”

自从有毒物发现,李若链连信笺都没有敢直接给皇帝陛下看,而是自己安排人全部检查了一遍,现在送上来的都是重新抄写的文书。

朱由检摇摇手,示意他稍微等一下。

很快,韩和孙承宗就走了进来。

老习惯,朱由检先铺垫一下。

“孙督师,宋应星现在做的这一套信息传递工具在京师这次流民安置中效果不错,督师可以安排人专门看一下,或许辽东碉堡城池之间亦可使用。”

孙承宗点点头:

“陛下放心,臣已经安排学院的人专门去学习了。此事一了,臣建议由满桂任辽东二营总兵。以为来年的辽东之战做好准备。”

“可。满桂在学院两年,对于新式武器也熟。唯一就是满桂这一趟走之前,军部可以专门谈话,辽东是大明的辽东,不是辽东人的辽东。让他千万在意。”

朱由检话说的很清楚,也说的很直接。

“朕这几日以来,方才发现大明的问题所在。刚好两位军政首辅都在,朕说出来,两位斟酌斟酌。”

朱由检想了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说起来很简单,按照民间的话说,无非就是按下葫芦泛起瓢而已。”

朱由检笑了笑。

“这话说起来容易,两位首辅应该日常也是深有感受。可是朕倒是觉得,这一句简单的话,确实说清了一个事实,就是大明若是一个人的话,那就已经是重症缠身了。”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陛下,不止于此。”皇帝陛下可以这么说,但是自己作为臣子倒是一定要反对。

“咱们三人,有什么说不得的。”

朱由检明白,其实就是系统性崩坏而已,但是他要是说出来系统性三个字,估计两位更不明白了。

“自从朕登基以来,所作所为无非就是救命两个字。”

朱由检扳着自己的手指头说道:

“其一,确认朝鲜藩属国的地位,让朝鲜一心一意的跟着大明走,断了后金一条生路,又给大明东北留下一线生机。”

“其二,重整内政,厂卫之权回到厂卫,避免了朝廷政令混乱。”

“其三、赚钱,无论是熊津贸易、海运货物、钱币改革,无非就是手中多几个钱。”

“陛下过谦了,臣手中岂止是多了几个钱而已,崇祯二年,整整朝廷要比天启年间支出多了一倍,现在臣还能支应,就是陛下的功劳。”

朱由检摆摆手,这件事没有什么功劳,是个人要是能垄断大明的生意,说句实在话,赚的都要比自己这个半吊子多得多。

“其四,整顿军政,清理军屯。目前大明的拳头还行,加上督师、徐光启、徐应元、宋应星一杆子臣子的支应,如今大明的这支拳头还算坚硬。”

“可是,这远远不够啊。”

“你看着仅仅是十万流民,就能让你我君臣左拙右支,捉襟见肘。”

韩有心要说几句,他知道皇帝陛下还是年轻,一旦被打击了信心,那可就糟糕了。

“陛下年纪尚少,大明中兴一定是指日可待!”

“哪有那么容易。朕现在还是下不了狠心。以北直隶为例,朕当时就要求卢象升要重新分配里长,可是朕也是要求紧迫,这一次流民之变,原先的里长乡绅,就起了很坏的作用。这还是在朕的脚下,在治理两年的北直隶。若是在其他的地方,朕都不敢多想。”

说到了这里,朱由检才对李若链说到:

“你把流民背后的事情也给两位首辅大人说一说,让两位首辅也看一下朕的大明是不是得了重症。”

“喏!”

李若链规规矩矩的将相关的信笺分发给了两位首辅。

“此事目前应该是由曲阜孔家孔祥熙居中策应。”

“什么!”韩直接就站了起来。这个指控非常严重,也涉及了孔家这个大明圣人世家。

“这些都有书信往来为证。更何况现在孔祥熙就在锦衣卫的大牢之中。两位首辅请看。”

李若链这才将其中已经被自己画出来的主要内容摆在两位的面前。

“这其中有些还需要核实落实,但是根据书信来看。胶州海盗阮阵透过他的胶州知府阮法与孔祥熙联系。阮阵袭击过朝廷海上的运货船队。其中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朝廷船队抢了他们通往熊津、东瀛的生意。同时,熊文灿大人在福州造船的消息也已经散发出来了。估计是他们担心后面朝廷一旦组建皇家海军成功,就会对他们的这些人动手。”

“加上胶州知府阮法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还多次专门宴请孔祥熙和东瀛武士。”

“还有江南负责官造丝绸,也是担心新海运政策出来之后,自己税收发生变化。”

李若链停顿了一会,好让两位首辅看着地图消化自己的地理观。

“这里面应该也有孔家的想法。”

“啪!”

两位看东西很快,几乎同时攥着材料敲到了桌子上。

官府、商人、渔夫、农夫、海盗,两位似乎明白了皇帝陛下深深的担忧。

第二八八章 百忍成钢

第二八八章百忍成钢

“嗅觉灵敏的很呐!”

韩知道皇帝陛下说的是江南吴泽章的事情。

于情于理,他这个江南出来的首辅都要给地方说上几句好话。

“陛下,这不过只是百中一二罢了。江南织户如繁星不可计数,其中生出一、二户目无君主之人,当杀,也当剐。”

他知道江南吴家是逃不了陛下的雷霆一怒了,现在主要的是,让皇帝陛下不要把怒气都撒在江南其他人的身上。

“更何况自古以来,商人皆是无国无父,追求利润的居多。江南商户更是如此,但是老臣也是知道,这丝绸布匹商户乃是江南商人中大的一批。若是他们倒下,则后面牵扯的桑户、茧户、纺织户损失不知凡几。陛下处置还应该三思啊。”

朱由检知道从自己的首辅的角度和地位上看,以上的说辞无比的正确。

同时,从自己鼓励商人发展的角度看,现在如果大规模的针对江南商家,无非就是自毁跟脚。那些好不容易才愿意将自己的银子掏出来,投资商业的人,一定会被自己的举动再一次的吓回去。

朝廷的信誉现在太差了,自己无论做什么,传到地方的乡绅的耳朵里面,都会变成肥猪被宰的阴谋论。不是老百姓没有是非,而是掌管着民间舆情的这一群秀才们,他们就没有是非。

更何况,这些每一年都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买农民手中的蚕茧,雇佣他们干活的人,才是农民心中的大善人。至于江南的大明官府,他们真的干过什么好事么?

就是朱由检亲自来说,估计也没有几个老百姓会相信。

“啪……啪……啪……”

折扇在朱由检的手中越敲越快,一下下敲在朱由检的手心里,也敲在韩的心中。

韩的脑筋急速的旋转着。

看着是十万流民的事情,实际上已经和造反也差不远了。自己今日要是真的不让皇帝陛下把这股邪火发出来,而是憋在心中,那么后面总有自己倒霉的时候。

但是,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出来如何做好切割的方式。

“算了。”

朱由检啪的一声将扇子重重的敲在了书桌上,卡察一下折扇的骨架都折了。朱由检看也没有看,直接扔到了旁边。王承恩又顺手给皇帝递上一个新的折扇。

首节上一节168/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