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134节

在朝鲜北部,夜不收通过这种手段笼络的朝鲜人的小部族大约也有四十多个。大的部落有四五百人,小的部落也就几十个人。按照最早的计划,这些全部都和后金又血仇的部落,通过夜不收的补给通道获得了武器和粮食。尤其是对后金的田地和粮草最有杀伤力的火油弹和手雷。然后,在夜不收的统一安排之下,这些部落开始了对建州后金的大后方无休无止的骚扰战。

一年下来,契合蔓兄妹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紧接着,东厂按照皇帝陛下,准备出国。

于是,他们选择开始以熊津城为中心,全力拓展自己在朝鲜的势力范围。一纸文书下去,各个区域的夜不收又开始将手中合适的人选推荐了上来。

霍尘也将契合蔓兄妹作为备选推荐了上来。按照霍尘的话来说,尽管契合部落不是长白山区域武力值最高的,但是由于拥有四五十名十五六岁,像是契合蔓兄妹一般大小的半大少年人,反而是最值得长线投入的部落。

就这样,在契合蔓兄妹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他们部落的掌控权又转给了东厂的百户何虚心。

现在为了朝鲜的进一步混乱,温体仁和东厂又开始着手落实朱由检提出的“分地”计划。选来选去,契合蔓兄妹又一次进入了大明朝鲜机构的眼中。

“好啦,清楚了。不怪你们,倒是何百户没有给你们说清楚。但是这事啊,还真怪不到何百户的身上,他去年离开的时候,熊津还不是这副模样呢。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何百户将你们的功勋都随着这个文书递交上来了,还真是能给你们折算不少银子呢。你们这几天四处转一转,看看需要给你们自己和部落什么采购点什么。粮食啊、武器啊就别了,这里总是给你们准备好了。”

“温大人。”再不懂事,契合蔓看到温体仁说话举重若轻的样子,也知道这一定是一位大人物。所以,她说话倒是毕恭毕敬。

“要是大人这里没有什么事情,我们也把东西送到了,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启程返回?”

“就是啊,最近后金也遭了灾,只能不停的抢掠朝鲜边境的部落,我们早回去一点,还能多救出来一个我们的兄弟姐妹。”经过了这段时间,契合拖也已经基本恢复过来了。

“嗯……”

温体仁沉吟了一下。

“先缓一下,稍等两天吧。毕竟这边对你们那里的情况也不是最熟悉的,送过去的东西有时候也不合适,反正你们也已经过来了,多走走多看看,需要什么样的物资就记下来。”

送走了这两位,温体仁没有等岳和声回来,直接就向东厂在熊津的驻地走过去。

东厂的名字已经不适合外派的这些机构了。魏忠贤也没有什么创意,直接将皇帝陛下给孙元化写的工厂名字修改了几个字就大模大样的挂在自己驻地的门口。

“大明纺织和农耕机械修理厂。”

好吧,前面至少放了几架纺织机,还有两个看着像是木匠的人坐在那里,不知道是在守着这些机器,还是在照看自己家的大门。

要是东厂的魏公公在,自然还可以稳坐在那里等着温体仁上门,但是这里的千户不行。他一听到消息就赶紧迎了出来。

这位注意到温体仁多看了两眼门口的招牌,就连忙笑着解释:

“陛下给起的名字,还说农业是大明的根本,总有一天大明要种天下的田地,自然少不了我们这种修理机械的机构。”

匡和顺的职阶要比后方的千户高一些,但是还在努力挣扎的向上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多结善缘是他最好的选择。尽管朱由检说这一段话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现场。在现场的也只有魏忠贤和内阁、吏部的几个人而已。他也是当决定了设立朝鲜大明纺织和农耕机械修理厂之后,才从三四个人中挑出来的人选。

但是,这却不妨碍他津津有味的将这个当做一件趣事详细的讲给温体仁听。

温体仁本来也就是因为这个招牌的说法有点不伦不类的,才多看了几眼。听到了匡和顺这么说,赶紧整理了整理自己的衣服,朝着招牌拱拱手,这才向匡和顺回话:

“陛下之心,犹如夫子之学,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若不是匡千户今日一番讲解,体仁真是不能了解陛下的一番苦心。”

匡和顺觉得温体仁是一句客气话,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温体仁真的是有感而发。相比从这短短的一件小事上得到的信息,今天过来拜访的事情反而显得并不重要。

“这件事还需要和京师里面的人沟通一下。”

“何百户已经把人给送过来了。”两个人走到屋子里面,分尊卑坐下。

“属下听说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匡和顺有点不好意思。机械厂的海外生意刚刚开张,来的人五湖四海的,流程和规矩都不是很严格。

按照道理来说,这两位应该先到修理厂见匡和顺,却不应该是直接报了温体仁的名字。

温体仁现在是上位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具有上位者的主动性。现在他需要东厂的配合,所以他完全可以在这件事情保持很大的容忍度。

所以,他大度的摆摆手。

“都是为朝廷和陛下做事,这些都是小事。大的方向上陛下已经有了安排,具体的工作还需要匡千户这里拿个计划出来,需要贸易代表处这里支持的,尽管说。陛下也交代了,无论是银子还是物资,都是优先你们的任务。”

温体仁今天就是来表态的,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无奈的是,匡和顺今天的心思好像还不在这里。

“有一件事,属下倒是觉得比这件事情还要着急一些,也希望能引起温大人的注意。”

他已经听出来温体仁在这两个兄妹上甩锅的意思,所以直接抛出一个新的议题。

“哦?”温体仁都已经准备起身么,却是颜色一整,站立在当下。一脸严肃地看着匡和顺。

“你要要挟我吗?最好能拿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小家伙。”

“温大人这边请。”

匡和顺也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将温体仁带到了后面的牢房中。牢房的设计很有意思,是从地面直接挖了下去,又铺上了一层木架子。站在上面能看到屋子里面的情况,但是从屋子中只能看到杂乱的脚步,却看不清来的人是谁。

四间屋子分别关着三个西洋人和一个东瀛人。

匡和顺没有多说话,仅仅将几分书写的文书递给温体仁。

第二三三章 传教士们

第二三三章传教士们

在旁边的一间房子中,一大叠的文书平摊在桌面上。有折子形状的,也有一片片纸片的,甚至还有大明官方的文书。

“这是?”温体仁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大部分都是他们不认识的。

匡和顺很快从这一大叠的文书中找出来几张,摊开在桌子上面。虽然上面的文字温体仁还是看不懂,但是用手绘制的图纸他还是基本看的懂的。

“这是京师的图纸。”

“是的。”

大明的京师非常好认知,四四方方的横平竖直。上面几个城门还有重要的位置,标注的名字都是汉字。温体仁用手指在京师地图上一点点的扫描过去,在几个重要的位置上,都十分的准确。

“您再看着这十几张图纸。”这明显是一长幅的长图,人为的被分割几十张。标志性也很明显,而且从有的地方看出来,这副长图完成的时间距离现在很近。

“这是熊津?”乍一看还不是很明显,拼在一起的时候就一目了然。

“还有呢。”

匡和顺也不卖关子,他知道了温体仁也不认识西洋字和东瀛文字,所以直接将中间有图的一张张展示出来。

“大沽口的,天津府的。还有这张,皇宫大内附近的细图。这一仗,皇家陆军官校的布局图。这张就有意思了,熊津的炮台和军营位置。”

看着越来越多的图纸,温体仁的眉头也越皱越紧。

“怎么发现的?”

“这个东瀛人在青楼为了抢夺一个花魁吹牛,恰好被我们的人听到了。开始我们还不以为意,说句实在话。青楼里面的男男女女,哪一个喝醉了不多说几句牛皮话。可是,当他掏出来京师的图纸,给花魁讲解自己在京师买的房子的时候,那就不由得我们不注意了。”

匡和顺话说的轻松,其实过程还真是挺凶险的。

抓了东瀛人,还没有怎么动刑,他就将几个西洋人给招出来了。抓捕这几个西洋人的时候,遭遇到了非常强硬的抵抗。

“喏,你看着那一位断了手的,就是准备点着偷出来的手雷,幸亏咱们得人手疾眼快,一刀将右胳膊给剁下来了,拿着火折子的手差点掉进手雷堆里面去。”

一大堆的严格控制的军械,那么问题就很大发了。

“现在他们招供了多少?”

匡和顺摇摇头,“信教的,嘴和身子都严的很,而且涉及的问题太多,这边也没有信得过的翻译。”

“谁发动的?”温体仁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连珠炮地问道。

“东瀛人还是这些西洋教徒?”

“不知道,东瀛人也就是一个中间商,咱们这里鱼龙混杂的,他知道的不多。”

前一阵子高歌勐进的顺风日子过习惯了,突如其来的一下子的变故让温体仁也感受到措手不及。他的脑子一下子就懵了。东瀛人,西洋人,教会,众多的图纸,偷窃的手雷……一下子全部涌到了他的脑子中。

关键是,对手是谁?为了什么?一切都还隐藏在迷雾中。

“温大人,现在手头的人就这三个,动不动刑?要是动刑的话,可能一个活口都留不下来。你看,这些人是送回到京师去?还是?”

温体仁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了解了,但是他需要时间权衡一下。

“去请一下贺人龙将军,还有岳和声岳大人,就说我这里有十万火急之事。让他们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现在就过来。”温体仁对自己身边的随从说道。

不到一顿饭的时间,两个人都急匆匆的赶到了。

温体仁没有废话,直接将所有的文书资料和相关的情况简单的描述了一下。

“封城大索,将所有的东瀛人和西洋人全部抓起来,这其中自然会有我们想要的大鱼。”

贺人龙是个武将,他脑子中的想法简单而强烈。

“属下同意。”出声附和的就是东厂的匡和顺。赚钱之类的事情根本就不在他的认知范围内,但是要是真要在京师或者熊津出点事情,但凡涉及了外国人,东厂的责任是跑不了的。

“不行!”

温体仁不得不反对这种做法。

“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是,熊津港的到船已经排在了四十五天之外。要是现在贸贸然关闭港口,封锁城市,咱们前面十几个月的努力就全废了。”

“如果现在封锁倒是简单,但是再想放开就困难了。”

贺人龙看了他一眼,

“但是我们现在发现的事情无非就是一个臭虫而已,谁知道后面还有多大的一个臭虫窝。”

“那就审!”温体仁直接拍桌子。

“不管死活!”

“坐,坐。体仁先坐下。”这时候,还是岳和声站出来充当和事老。安抚着,让已经焦躁地走来走去的温体仁坐了下来。他知道,温体仁在熊津的建设中投入的心血最多。同时,他本质上还是一个书生而已,遇见了这种情况难免有点惊慌失措。

“事情也没有大家想的这么糟糕。毕竟这还是东厂的一个功劳啊,怎么大家说的好像我们尝了败仗一般?匡千户,你先把你最好的茶叶拿出来,老夫一路上紧追慢赶的,一口热水都还没有喝上呢。”说句实在话,岳和声打心底也有点焦虑,但是既然大家都已经上火了,自己反而要更轻松一些。

“东瀛和西洋的通译先确定一下。”

岳和声拍了拍手中的文书资料。

“这些东西九成九老夫我都看不懂。翻译出来了,咱们心中才有个数,对不对?”

“东瀛我手中没有,西洋那边我可以。给咱么修炮台的不是孙元化的学生么,属下知道,他对弗朗机等西洋各国文字都比较熟悉,也比较可信。”贺人龙这几天都在炮台的工地上。

“东瀛能不能找一下廉贞院鹤姬?”他又尝试给了一个建议。

“不行!”温体仁,匡和顺还有岳和声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否决了这一个提议。

“抓!”

温体仁直接下决心。

“城中的东瀛人不少,识字的也大有人在。我们能既然找不到可以信任的,我的建议就送城里面抓过来。然后把这本文书拆撒了给他们。”

“翻译完了也就不用出去了,直接押在东厂就行。”

“好。”匡和顺直接点头。

“西洋人也用这一个方法,都抓回来再说。”

“嗯,我看体仁的提议最完善。那就不找合作者了,否则,万一,还需要给这些人找下场,我们直接抓人回来,将这些文书重新誊写一遍,打散了再翻译。”

“这几个西洋人也要再逼迫一遍,他们也必须要榨出来一些东西,两厢比较才是正道。”

这时候就显示出来老人家的重要性了,岳和声直接一锤定音,采用的方案残酷又有效。

“匡千户,不良人纠察队我也交给你。你的人是你的人,我的人从现在开始也是你的人,抓人的事情全部交给你了。没问题吧?”

“没问题。”

“外松内紧,贺人龙你的人要打起精神来,把重要的位置看好了。”

“没问题。”只要不是成编制的大军前来,现在的贺人龙就是朝鲜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首节上一节134/1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