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第245节

第378章 你行吗

“数年前!”

“我和弟兄们雄心壮志!”

“八百冀鲁子弟兵进江北,县长的位置还没坐稳,就接连遭遇多次战事。”

“幸赖上天保佑,让我坐稳江北,进而雄踞三省之地。”

在一间宽敞的礼堂内,数十张方桌办成三个长条桌面,上面蒙上一层白色餐布。

桌上,摆放着红酒、菜肴。

两侧的座椅上,近百名陕岭军青年军官坐得笔直,一个个聆听着林鸿飞的训话。

林鸿飞脚蹬马靴,踩在实木的舞台上,双眼扫视全场:

“你们这些青年军官跟我时间不短,个个都是识文断字。”

“我记得有你们大部分是初高中毕业,还有两个是大学毕业。”

“眼下,有一个机会!”

“去黄埔!”

“不要觉得远离家乡,漂泊在外是一件坏事。”

“要知道!”

“那里聚集着国内数以万计的青年俊才,其中不乏人中龙凤!”

“和这些人打一些交道,很长见识的!”

“在此,我预祝诸位在军校内一帆风顺。”

“干杯,各位长官!”

林鸿飞微微一笑,举起了手里的高脚杯。

台下,众多青年军官们也纷纷起立,一同向着林鸿飞举杯,然后仰头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

对于逸仙先生给予的相应职务,林鸿飞照盘接受了。

只不过对于前往两广办公这件事,林鸿飞并未答应。

毕竟,那里不是自己的地盘。

更何况,自己突然间介入到对方阵营的核心。

自然会面对种种的质疑,甚至是敌视。

林鸿飞不是金刚不坏的神仙。

一颗子弹只要射准了,足以要了他的性命。

虽说两广地带有不少保定军校出身的成员。

这些人组成的保定系是很乐意见到林鸿飞这个实力雄厚的自己人加入进来的。

但林鸿飞还是打算先观望一阵子再说。

不过,林鸿飞自己可以不去。

但他可以先行派过去一部分亲信,借助黄埔军校大肆招生之际,在对方阵营内先行安插一些自己人。

有了自己人,今后办事才能放心,才能安心!

所以,除了这九十四名前往黄埔军校进修的青年军官。

林鸿飞又挑选了15名精干的军政人员,其中就包含陈奉昌的独子、林鸿飞的小兄弟陈嘉明。

这些人前往军校分别就任中层管理人员、战术教官、炮兵科负责人等职务。

从学生到教员、中层管理人员,林鸿飞尽管人不在两广,但依旧能参与进当地的事务!

而负责本次带队任务的,便是林鸿飞在保定军校的两位同学,一个是5期的霍云山,一个是6期的裴宗泽。

霍云山作为最早跟随林鸿飞进入江渡的军官,现在已经是岭南省省长了。

另外一个5期的褚良义,现在则前往豫省,担任豫省督军一职,因为事情繁多,林鸿飞就没让他去。

而裴宗泽这个6期的学弟,目前是陕岭军的一名副军长兼师长。

黄埔军校内部有不少保定军校毕业的大佬们,像军事教官陈诚陈辞修、管理部主任顾祝同、校务委员白健生等等。

由霍云山、裴宗泽带队前往粤省,这些老同学、老朋友们自然要给面子加以照拂。

裙带关系,永远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

以前林鸿飞靠着皖系出身、北洋圈子的正统传人,因而从一介脚巡,最终雄踞三省之地。

现在,北洋圈子没落在即,一个新的圈子即将取代它。

曾经被北洋派系所打压、不屑的保定系,如今将要登上军政舞台了。

这些曾经的学员们,如今已经将大部分老北洋的成员们排挤出权力圈子。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曾经占据桂省的陆荣廷大帅,此人是正统的老北洋出身,老桂系军阀的领袖。

然而却在几年前,被新生代的白健生带兵驱逐,新桂系进而建立。

现在,林鸿飞也要摆脱这个老圈子了。

随着欢送宴的结束,第二天一早,众人便登上了渡江的轮船。

因为两湖地区依旧被萧耀南所占据,为了保险起见,这些人将在炮舰的护卫下,先行抵达沪城。

然后由沪城乘船,沿海岸线南下,最终抵达粤省省城。

随着陈嘉明等人抵达距离黄埔军校校址最近的粤省码头后,早已有人在此迎接等候。

“哈哈!”

“云山、宗泽!”

“好久不见啊!”

黄埔军校管理部代主任,保定军校5期学员,顾祝同顾墨三!

霍云山和裴宗泽下船之后,也是一脸笑意的走了过去。

“哈哈,墨三兄!”

“自军校一别,你我兄弟已有数年不见了!”

三人相互握手,关系颇为融洽。

顾墨三笑着说道:“早就收到消息,得知你们今日要来,我早早就在这儿等着了。”

“我们这一来,叨扰墨三兄了!”霍云山笑着说道。

“哎,这叫什么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来来,大家且随我上车。”

“我已经在城内的酒楼摆下酒席,除了我之外,剩下的都是咱们在军校的老同学!”

“大家知道你俩要过来,也是嚷嚷着要一起聚上一遭!”顾墨三说着,便带着众人登上了三辆卡车和一辆轿车。

汽车发动,沿着街道向黄埔军校的校址方向驶去。

透过汽车窗户,霍云山和裴宗泽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只见不算宽敞的街道上,竟然处处都聚集着一群群青年男女们。

整个城市仿佛充满着一股年轻的活力!

坐在副驾驶的顾墨三看到霍云山和裴宗泽的反应,便笑呵呵的解释道:

“怎么样,没想到这里的青年人如此之多吧!”

霍云山点了点头道:“是啊,我在江北、东江、西安等地都任职过,可是从未有任何一个地方,如这里这般一样!”

顾墨三解释道:“自从逸仙先生在此建立大本营后,又与红党联合,革命之新局面就此展开。”

“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青年男女们汇集至此,他们都觉得在这里能找到救国图存的道路。”

“这些年轻之血液,将是我等革命事业能够成功的关键条件。”

“云山,我这句话你可能不爱听。”

“但是该说,我还是要说的!”

“你们这次能站在先生这边,并且还派了如此多的青年军官来黄埔军校进修。”

“可以这么说,你们选对了位置,也选对了道路!”

霍云山听完, 并没有回答,只是继续静静地看着窗外那些充满着活力和朝气的年轻男女们。

“吱呀!”

汽车停下

不远处,便是黄埔军校的大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霍云山遥望着门口两侧的一副对联,嘴里轻声念道。

顾墨三一瞧,指着对联说道:“那是先生亲自挂上去的,以示我黄埔学子与军阀之不同。”

“来黄埔考学的青年们都很喜欢这副对联,他们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

“走吧!”

“我先带你们去报名。”

“虽说是林鸿飞部长派来的人。”

“但该走的考试流程,还是要走的!”

顾墨三说着,带着九十多名青年军官往军校报名处走去。

霍云山一听,有些紧张道:“那会不会有人被淘汰下来呀!”

“这些青年军官可是林部长亲自挑选的,个个识文断字不说,军事素养也是一流。”

“若不是派他们来上学,现在已经下放到军中担任连、营级军官了!”

“若是被刷下一些人来,恐怕林部长那里的面子不太好看呀!”

顾墨三一听,笑着安慰道:

“不用担心!”

“且不说林部长管的就是军校这摊子事儿。”

“军校的教育长邓择生,那也是咱们保定军校出来的。”

“只要成绩差得不是特别过分,不必担心被刷下去!”

首节上一节245/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