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第211节

林鸿飞解释道:“第一步,成立陕岭军民联防司令部,对外我们就宣称应陕省百姓的需求,联防司令部专职负责陕省境内的土匪清剿事宜,陕省境内所有军政部门必须全力配合,否则按战时条例执行。”

“根据这电报上说,这两个人大概在下个月中旬抵达西安,而且随行的还有一支200余人的卫队。”

“所以这第二步,德虎!”

见林鸿飞叫自己,丁德虎赶紧说道:“大哥您说!”

“你带着一部分弟兄,在他们入陕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卡口,就说陕省境内正在清剿土匪,为了避免误伤友军,让他们的卫队必须放下武器,由咱们的弟兄专程护送。”林鸿飞说道。

“那他们会同意吗?”丁德虎皱了下眉头。

“他们要是不同意,那你就想办法让他们同意。”林鸿飞意味深长的说道。

“明白了!”丁德虎了然!

“然后,你们直接带着杨克己、魏家兴他们去汉中,把他们软禁在那儿,只要他们进不了西安城,那他们手里的委任状就是两张擦屁股纸,屁用没有!”

听到林鸿飞的第二步,吴涌泉琢磨了一下,然后皱紧眉头道:“鸿飞,你就算把他们软禁了,这件事还是没有解决啊。”

“而且非但没有解决,老帅那边儿还不得气坏了,到时候保不齐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听到吴涌泉的询问,林鸿飞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所以,这第三步就十分关键了!”

“前几天,南边儿送来信,逸仙先生的特使、咱们的老熟人项新荣要来了。”

“他来了干什么?”吴涌泉有些好奇。

林鸿飞说道:“逸仙先生已经回到两广了,想来是要重整河山再来张,我估计老项这次来,是要跟我商讨一些事情。”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让老帅知难而退!”

“你打算怎么办?”吴涌泉问道。

林鸿飞继续说道:“很简单,在我和项新荣见面那天,让报纸发布一条消息,就说我和逸仙先生的特使进行会谈。”

“具体会谈的内容不需要写明,只需要让外人知道,我跟项新荣见了面就行。”

听到这里,吴涌泉算是明白林鸿飞想要做什么,他立刻露出一丝笑容:“我明白了,你想通过这个方法让老帅明白,要是不把陕省的地盘给咱们,咱们就转投南边儿。”

林鸿飞点点头道:“没错,就是让他们知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要是不想让我和南边儿拉近关系,那就得让我舒坦了,把我安抚好了才行!”

“说粗俗一点儿,老子不是给块骨头就摇尾巴、舔脚丫子的家狗。”

“老子是一只耷拉着尾巴、呲着尖牙、永远也喂不饱的狼,不让我吃饱了,那就别怪我反咬一口!”

第329章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确定好了计划,丁德虎等人立刻着手实施。

第二天,西安城的报纸上便头版头条的宣布了:

“应全省百姓一致要求,为清剿土匪、保境安民,还陕省一方净土,现成立【陕岭军民联防司令部】,由岭南省督军林鸿飞大帅担任总司令,下设陕岭联防军第一师、第二师”

“联防司令部专职负责清剿陕省境内流寇土匪,所有军政部门务必配合”

“从即日起,陕省境内禁止户外持枪,一经发现,则视为持枪匪徒,严惩不贷”

这则消息一出来,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陕省,对于这个联防司令部和陕岭联防军,绝大部分人都没什么抵触心理。

毕竟这些年来,陕省境内也是走马灯似的换了不少大帅、督军,至于部队番号、名称更是眼花缭乱。

至于不让大伙儿户外持枪,老百姓们则更无所谓了,毕竟这个年头,谁家好人手里有枪啊,连粮食都不够吃了,谁还有闲钱去买枪。

因此,大伙儿很快就接受了【陕岭军民联防司令部】的成立。

与此同时,一支1500余人的部队在陕省边界设卡,这里正是从京城入陕的必经之路,带领这支部队的正是丁德虎。

在此接连等候了数日,只见远处驶来了数辆汽车,丁德虎拿着望远镜一瞧,只见车辆之中有两辆黑色轿车,剩余几辆则是卡车。

“应该是杨克己、魏家兴他们!”

丁德虎放下望远镜,立刻对旁边的副官说道:“告诉弟兄们,扣下他们!”

“是!”副官没耽搁,立刻前去传令。

而在同一时刻,在车队中一辆黑色轿车上,准备前往陕省任职的杨克己、魏家兴两人坐在后排。

长时间的坐车出行已经让他们有些疲惫了,两个人都是沉默不语,但眉眼之间却都隐藏着一丝担忧。

事实上,杨克己和魏家兴虽然能力稍显平庸,没有混迹高位,但两个人都不是傻子。

明明打下陕省、赶跑刘镇华的是林鸿飞,可老帅偏偏让他们远赴陕省任职,这里面的道道太清楚不过了,老帅对林鸿飞不满意,不希望他的势力范围蔓延至陕省。

可问题是,陕省境内的驻军都是林鸿飞的江北军,他们两个虽说有委任状,可是手下就200人的卫队,根本不成气候。

此时,杨克己的脑海里回想起离开京城之前,他和魏家兴去面见老帅时的场景。

那时候,老帅很是严肃的叮嘱道:“林鸿飞自从军之时起就顺风顺水,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这样的人,这样的经历,他的性格定然是恃才傲物、骄纵不羁,受不得半点儿屈辱。”

“想来之前他和彦青的冲突,你们也有所耳闻,那么多督军、师长,敢当场拿枪对着彦青的,他林鸿飞还是头一个!”

“所以,你们两个这次去了陕省,千万不要和他正面冲突,表面上要尽力迎合他,林鸿飞毕竟是个年轻人,吃软不吃硬。”

“待到他放松警惕,你们便可在暗中联络陕省的民间势力,刘镇华之前给我送来一封信,陕省境内活跃着不少镇嵩军的残部,届时,他会帮着你们联络镇嵩军残部,组织起一支军队。”

“之后,我会以防止奉系南下入关的理由,让林鸿飞带领他的江北军主力离开陕省,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将陕省把控在手里!”

老帅那天说了很多话,但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忍耐!”

只要能忍耐住,就能看到林鸿飞离开陕省的那一天!

但是,自己真的能忍那么久吗?

或者说,林鸿飞真得那么好哄吗?

杨克己不清楚,魏家兴也不清楚,他们两个都是直系的资深成员了,只是因为个人才干,所以才没能身居高位。

现在,两人总算是当上了一省督军、一省之长,也算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人物了,可是他们却没有丝毫的快乐。

相反,他们的眼神都变得有些迷茫,他们不知道此次入陕究竟是福是祸!

此时,杨克己的嘴巴微微蠕动,发出一道难以耳闻的声音: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一切顺其自然吧!”

这话刚刚说完,就听见吱呀一声,汽车骤然停下,坐在后排的两人身体一个前倾,失去了平衡。

“怎么回事?”

“你这是怎么开的车!”

杨克己重新坐正了身体,立刻冲着前排的司机斥责道。

司机也有些委屈:“长官,不是我要刹车的,是前面的车突然停了下来!”

“嗯?”

“前车怎么停了!”

魏家兴刚要准备摇下车窗,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便看见两队身着暗褐色军装的士兵大步跑来,迅速将车队团团围住。

见此情景,卡车上的卫兵们立刻准备举枪警戒,然而这群暗褐色军装的士兵动作更快,迅速将枪口对准这些卫兵。

卫兵们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汉阳造,又瞧了瞧对面手里的手提花机关,就算是新兵蛋子都明白,在这样近的距离,栓动步枪面对手提花机关,根本没有胜算。

既然没有胜算,那就算了,一个月就挣那么点儿军饷,玩儿什么命啊!

没有犹豫,卫兵们将手里的枪放下,一个个亮开手掌,示意对方自己没有拿枪,可千万不要走了火儿!

杨克己看到这幅场景,心中不由得一颤,难不成遇到土匪了?

可是哪家的土匪会统一着装,还装备这么精良呢?

不对!

这不是土匪!

这是林鸿飞的江北军!

杨克己和魏家兴同时看向对方,两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一抹苦笑。

魏家兴无奈道:

“老帅口口声声说,咱们此次入陕是秘密前往,有这么秘密前往的?”

“咱们还没踏上陕省的土地,人家江北军就把咱们的卫队缴了械!”

杨克己苦笑一声:“没想到还没踏入陕省的土地,这位林将军就给了咱们一个下马威啊!”

魏家兴叹息道:“又是缴械、又是围堵,江北军来者不善啊!”

杨克己看了一眼魏家兴,迟疑片刻后说道:“或许,我们才是那个来者。”

第330章 最近外面不太平,就不要乱跑了

正当杨克己、魏家兴两人眼神迷茫、不知所措之际,一名江北军校级军官伸手敲了敲他们的车窗,摆了个请他们下车的手势。

杨克己、魏家兴两人对视了一眼,露出几分无奈,然后打开车门下了车。

下车后,杨克己随即拿出一份委任状,向着面前的江北军校官展示一番:

“我是陕省新任督军杨克己,这位是陕省新任省长魏家兴,你们是哪支部队的,为什么要阻拦我们!”

两人眼前的这名校级军官正是丁德虎,面对杨克己的询问,丁德虎表现得倒也很是客气,直接敬了个军礼,然后说道:

“原来是杨督军和魏省长,在下江北军上校旅长丁德虎,奉云帅之命在此设下关卡!”

杨克己眉头一皱,虽然知道林鸿飞在此设下关卡没有安什么好心,但他还是询问道:

“据我所知,云帅目前并未在陕省境内担任军职,他没有权力在陕省境内私设关卡吧!”

丁德虎似乎早就料到杨克己会这么说,立刻回应道:“杨督军有所不知,近段时间以来,陕省境内匪患严重,土匪横行无忌,鱼肉百姓,祸乱民间!”

“在陕省百姓的一致推举下,由云帅带头成立陕岭军民联防军司令部,专职负责陕省境内剿匪事宜。”

“近期,陕岭军民联防军对陕省境内的几伙大股土匪进行了清剿,为了斩草除根、不留祸根,同时防止土匪残部逃亡,我们奉命在此设卡,堵住土匪们的外逃之路!”

说着,丁德虎还拿出一份报纸递了过去,手指指着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杨督军请看,这是陕岭军民联防军司令部宣布成立的新闻!”

杨克己和魏家兴接过报纸,看完上面的头版新闻后,两个人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起来。

新闻上说的很清楚,所谓的陕岭军民联防军司令部,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并非是官方的举动。

所以,哪怕林鸿飞带着江北军主力驻防陕省,他也可以自称这是顺应民意剿匪,并非来夺取陕省督军之位。

这样一来,林鸿飞就有了光明正大在陕省驻军的理由。

当然了,杨克己是可以动用自己督军的权力,让林鸿飞带领江北军撤出陕省。

可问题是,杨克己现在还未抵达西安城上任,按理来说,他的督军权限还未完全开启,没法对林鸿飞下达命令。

而且,就算是能下达命令,现在杨克己、魏家兴已经被江北军给围住,根本脱身不得,别说是下达命令,就是给外面送一份口信都不可能。

不过,面对眼前的境遇,杨克己还是要再争取一线破局的可能。

杨克己叠好手里的报纸,然后平复了一下心情,表情带着几分严肃道:

首节上一节211/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