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第170节

第264章 高高平衡

当吴涌泉在京城办事一切顺利时,当然,有了吴子玉这位直系二号人物,也不可能不顺利。

远在岭南省的林鸿飞,也正式宣布江岭军政公署挂牌成立,这是林鸿飞对江北军政事宜的进一步安排。

江岭军政公署,统管江北、岭西、岭中一切军政事宜,由林鸿飞担任军政公署最高长官江岭军政专员,地点暂设江渡县。

原江渡县升级为江渡市,下辖松山、仁乐、景县、怀水、北安、平城等6县。

岭西、岭中地区军政事宜,需先呈请江岭军政公署,待江岭军政公署批准后,方可转呈岭南省省府、督军。

否则,将视为越级请示、违抗上官之罪!

至于岭西、岭中地区会不会遵守这个规定,那就看他们的腰杆子是不是比林鸿飞的枪杆子还要硬了。

不过,林鸿飞相信,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还是比较多的。

只是这样一来,岭南省督军何泰康就被林鸿飞架空了一大半儿权势。

此刻的岭南省呈现出一种十分微妙的平衡状态,作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何泰康只能管理东江地区,仅剩的北山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林鸿飞身为江北镇守使,名义上讲,是何泰康的下属,可他却掌控着三个地区,除此之外,手上的兵力也远胜何泰康。

说白了,一个有名头没实力,一个有实力没名头,两下一抵消,平衡了。

直系的高层似乎也乐于见到岭南省内出现这种场景,毕竟这样一来,就能从中高高平衡、拉一派打一派。

而且,林鸿飞已经收到了风声,直系的曹大帅已经打算派两个旅的兵力自豫西进入岭南省东江地区,接受何泰康的指挥。

如此一来,何泰康的纸面兵力就和林鸿飞相差无几了!

“这帮老家伙!”

“一个比一个鸡贼!”

林鸿飞对这个决定,做出了最直白的评价。

然而,与这个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另外一个让林鸿飞有些惊愕的消息。

吴奇山,吴家子弟,最早跟随林鸿飞进入岭南省的文职人员,如今已经被林鸿飞提拔为江岭军政公署副专员兼江渡市市长。

只见他快步走进来,先是将一份报告呈给林鸿飞,然后讲解道:“长官,怀水县报告,他们那里出现了灾民!”

“灾民?”

“没听说岭南省最近闹灾啊?”林鸿飞诧异道。

吴奇山解释道:“不是岭南省的,是来自豫西那边的灾民。”

“据灾民讲,今年直隶、豫省两地大旱,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像豫省今年开春的时候,麦子每斤才80文,到现在已经涨到了200文一斤,连柴草都到了每斤60文了。”

“而且,鲁省那边儿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大灾必有疫,据说已经有霍乱、疫病的苗头了。”

“灾民们活不下去了,就只能逃荒了,有去皖省的,有去晋省的,豫西离咱们这儿近一些,所以那里的灾民都在往这边赶。”

“目前还只是第一批灾民,数量大概在500余人左右,但据怀水县估算,后续赶来的灾民,数量至少在万余人以上,甚至还会更多。”

林鸿飞听到这儿,眉头皱紧道:“怀水县是怎么想的?”

吴奇山说道:“他们提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救济灾民,不过需要咱们拨给他们一批粮食、药品,同时也希望军队出面维持一下秩序。”

“只是这样一来,就会消耗咱们大量的粮草物资,上万张嘴,每天吃的粮食就得按车来论。”

“而且,这些灾民们也会携带疫病而来,恐怕会出现疫病蔓延的危险。”

“第二个办法,就是直接派兵驱赶、围堵,把他们赶到陕省、晋省那边去,这样就能省事很多。”

“不过”

吴奇山没说完,林鸿飞接过话茬说道:“不过,陕省、晋省那边儿就该骂我林鸿飞的娘了。”

吴奇山一听,苦笑了两声,也附和了一句:“不止您,恐怕连我们这帮人的娘,也得带上。”

林鸿飞也是苦笑了两声,他闭眼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道:

“来都来了,就别赶人家走了。”

“能一路忍饥挨饿,从豫西走到江北,这些灾民中,青壮年一定占大多数。”

“这些壮劳力只要吃上几天饱饭,那可就是有用不完的力气。”

“况且,咱们军队里有不少兄弟都是豫省的,要么就是在豫省有亲戚的。”

“把弟兄们的老家人赶走了,弟兄们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面能不骂咱吗!”

“传我命令,怀水县立即开设粥棚,放粮救济灾民,一切所需粮食,均由江北粮库提供。”

“162旅的206团,里面豫省出身的弟兄比较多,你跟206团的团长说一声,让他们做好准备,尽快护送粮食物资前往怀水县,并留在当地维持秩序。”

“另外,之前咱们也曾商议过【以工代赈】的救灾方案。”

“我看这次正好是试验【以工代赈】方案的好机会。”

“你去看一下,目前江北地区有哪些地方需要力工,尽量挑选离怀水县比较近的工地。”

“等这帮灾民吃了几天粥,恢复些气力,就把他们带到工地上去干活领粮食。”

“如果还有额外的需要,让怀水县尽快报上来,只要合理,都满足他们!”

“是,我这就下去安排!”吴奇山没迟疑,赶紧着手部署事宜。

吴奇山离开后,林鸿飞的心思并未平复下来,他又让人把郭朗、王德明、陈德山、姜海洋、周猛几人叫了过来。

郭朗、姜海洋、周猛三人是林鸿飞在鲁省当连长时,麾下的三个排长,他们三个都是鲁省本地人。

而王德明、陈德山则是沧市人,是林鸿飞的两个师弟。

“连长,您找我们?”

在私下场合时,郭朗还是习惯性的称呼林鸿飞为连长。

林鸿飞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是这样,我刚接到消息,直隶、豫省、鲁省那边儿都有旱灾发生,受灾面很广。”

“咱们有不少弟兄,老家都在这三个省,弟兄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不能安心当兵。”

“三个省,那么多百姓,都照顾到,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咱们自己弟兄们的家人,能照顾一些,还是要照顾一些的。”

“弟兄们跟着我林鸿飞,千里迢迢的来到这岭南省打天下,对我林鸿飞更是忠心耿耿,我不能辜负了弟兄们这份情分。”

“这样,你们马上多挑选一些信得过的人手,多带些钱回一趟老家。”

“如果有弟兄们的家人受了灾,那就救济一下。”

“要是在当地实在活不下去了,就给他们一些盘缠,让他们自己来岭南省,这样,既给了他们活路,也能让弟兄们一家团圆。”

第265章 特殊来客

听到这话,郭朗显得很激动,他微颤着声音说道:“连长,您这是真把大伙儿当自家弟兄来看待了。”

“弟兄们要是知道了这事儿,您就是让他们现在跳江去,他们都眼也不眨的往江里跑!”

林鸿飞苦笑了一声:“我闲着没事,让他们跳什么江啊。”

“只要弟兄们觉得,跟着我林鸿飞干,值了。”

“这就够了!”

“行了,事不宜迟,这旱灾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赶紧下去准备吧。”

“咱们早到一天,或许就能多救一个弟兄的家人。”

“好,我们这就去安排!”

“这件事,我们一定办好!”

郭朗也没敢耽搁,立刻带着众人前往军内挑选人手。

没出林鸿飞所料,当士兵们得知直隶、豫省、鲁省三地闹旱灾、大量百姓逃荒的消息后,一个个都坐不住了,虽说自己当兵时,给家里留下了一些粮食和钱,中间也给家里寄过饷钱。

可是这旱灾一闹起来,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地主老财,都很难熬过去,保不齐也得跟着普通百姓去逃荒。

所以,众人一个个坐立不安,脸上满是担忧的神情,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家里去瞧一瞧。

此时,郭朗告诉众人,林鸿飞要派一些得力人手去救济士兵们的老家人时,众人立刻精神一振!

都不用郭朗鼓动,大伙儿立刻把公认的一些不贪财、办事靠谱、秉性善良的军官、士兵们推选出来。

而士兵们听说林鸿飞要出钱,让这些人带回去买粮食救人,大伙儿立刻一口回绝:

“师座能想到派人去弟兄们老家看一看,这就是天大的情分了。”

“是啊,怎么还能让师座出钱呢!”

“这钱,我们自己出了!”

于是,士兵们一个个主动把自己的军饷掏出来,凑到一块儿让人带回老家买粮食。

不过林鸿飞听说此事后,还是在士兵们集资的基础上,又拨了一笔款子,让买粮食的钱更加宽裕一些,此举又让士兵们感动不已,一个个恨不得给林鸿飞掏心掏肺。

很快,130余名官兵组成的救济队伍带着一笔巨款踏上了回乡之路。

尽管众人手里的巨款数额令人眼红,但这些官兵们却没有动任何歪心思,这是老家人的救命钱,要是把这钱给贪了,那可是连猪狗都不如了!

与此同时,怀水县也是一片热闹,县府估计的没有错,在第一批豫西灾民抵达之后,又有数批灾民纷至沓来,而据他们所讲,后面的灾民队伍还有很长。

怀水县并不富裕,县内的粮仓虽说储存着不少粮食,但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给怀水百姓们预备的灾年粮,轻易动不得。

所以,怀水县的粥厂只是开设了两三天,可以动用的粮食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启用灾年粮了。

好在林鸿飞派出的206团及时将大批粮食护送至怀水县,这才解了怀水县的燃眉之急。

206团的士兵们在来之前,就被其他部队的豫省弟兄嘱咐了好久,让他们必须照顾好了老家人,要是运气好,能碰上弟兄们的家人,可一定要他们带回江渡。

当出身豫省的206团士兵们听着熟悉的家乡话,看着老家人那瘦骨嶙峋、麻木无神的表情,心里不难受是不可能的。

一位六旬老者听到206团的几个士兵操着一口豫省话,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在他们面前,然后拉过自己的两个孙女,一脸哀求道:

“几位军爷,看在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份儿上,您几位收了我这俩孙女吧。”

“我不要钱,只求您几位给她们个活路啊!”

周围,其他灾民们也纷纷效仿,将自己一路上都没舍得卖给人贩子换粮食的女儿、孙女拎到士兵们面前,恳求他们收留自家丫头。

在灾民们看来,这些当兵的面色红润、衣着整齐,家里肯定不缺吃喝。

再加上又都是豫省老乡,应该不会太难为自家闺女。

士兵们见状,赶紧把众人扶起来,告诉他们,只要来了林长官的地界,就不会再挨饿了,也不用再卖儿卖女的。

不知是远离家乡,在外省听到家乡人的言语,会让人心安。

还是这几天,怀水县的粥厂的确供应充足,保住了大家的性命。

灾民们没再缠着206团的士兵们,一个个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破帐篷里,等着怀水县的下一步安排。

一些胆子大的灾民,小心翼翼地问道:“军爷,问您个事儿,您说的那位林长官,准备怎么安置我们这些人呀?”

首节上一节170/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