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第133节

“他用三波小妖怪,把孙猴子哥仨儿给引走,剩下唐僧没人看着,一下子就把唐僧给逮走了。”

说到这儿,众人心里也明白了,‘关刀堂’的秦万英说道:

“你的意思是,咱们也派几波人,把林鸿飞手下的民团吸引走,趁江渡县城没多少人守着,把它打下来!”

洪天武点点头:“对,就是这么个意思,把林鸿飞的老家抄了,把县城里的好东西都给它抢走!”

“这林鸿飞手上没了钱,自然也就发不出军饷来,当兵的没有军饷,谁还给你卖命啊。”

“到时候,这林家民团就不攻自破了!”

众人一听,顿时连连称是,都夸奖洪天武脑子好使、有韬略。

不过虽然大家都同意这个计策,然而接下来,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他们。

这个难题倒也不复杂,那就是谁去做诱饵,吸引林鸿飞手下的部队。

在座的众人都不傻,当诱饵,那就意味着要牵着林鸿飞的队伍四处转圈圈,抢劫县城这种肥到流油的差事自然轮不到他们了。

尽管仗打完了,大伙儿会在一起分赃,但你又没亲眼看到他们抢了多少。

比方说他们抢了一万块钱,然后私吞六千,跟自己说就抢了四千块钱,那自己岂不是吃大亏了。

因此,计策有了,但是却没办法实施下去。

所以,关帝庙内又爆发了一阵激烈的争吵,你推我、我推他、闹得不可开交。

等众人商讨出个结果时,已经是晚上了。

既然大伙儿都不想做诱饵,都想去县城抢上一遭,那就干脆从每支队伍里挑选一些人手,单独组成一支当诱饵的部队。

大家都做了诱饵,也都能去县城抢劫,这也就公平了。

不过红枪会的韩四通提出了个问题:“我说,这地面上的事情好办,可江面上那艘炮舰怎么办呀?”

“咱们不是还要把江渡县的码头给抢了吗,有那艘炮舰,这不好动手呀!”

洪天武倒没发愁这事儿:“简单,炮舰上的船员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咱们打进县城后,就绑了他们的家人当肉票。”

“然后就往江边这么一放,我就不信那炮舰敢开炮。”

韩四通露出笑容:“对啊,还是你有主意!”

洪天武得意的笑了笑,然后招来了几个机灵的心腹:

“你们几个马上带齐人手,去江渡县打探消息,比如林家民团的驻地、家眷住址、军火库位置什么的。”

“一定要快,咱们的时间不多,你们打探好消息后,就直接去江渡县北边的狼沟山,我会在那儿等着你们。”

几个探子赶紧应声道:“是,司令,我们这就出发!”

随着探子们的离开,洪天武也冲着几个头目们说道:“咱们明天动身,先在狼沟山上呆一阵子。”

“等探子们报回来消息,咱们再兵分多路,把这江渡县拿下!”

“行,就依你的了!”众人应声说道。

江渡码头

早上

附近的早饭摊上就坐满了来吃饭的人们,几个力工围在一张方桌旁,每人向老板要了二两烫热的白酒,外加一份下酒小菜。

大早上喝酒,并非是力工们贪酒,主要是江上的货船抵达码头时没有一个准时候,而且船到了,就得赶紧卸货。

所以,码头上的纤夫、力工们时常都是天不亮就得过来卖力气,一干就干到大天亮。

码头湿气重、江水又凉,大伙儿大早上喝酒,一来是去去寒气,二来干了一宿活儿,得回家补觉。

可是上过夜班的人都知道,别看上班的时候困,真让你躺床上补觉时,你还真睡不着。

索性,便喝点儿酒,麻醉一下脑子,回家能睡个好觉。

码头这地方,南来北往的,哪个地方的人都有,所以在饮食上也颇有几分大杂烩的感觉。

一个江渡码头的早餐集市上,就包含着陕南、川渝、鄂省等多个地方的特色吃食。

几个力工汉子们喝完了酒,脸色通红的吆喝着摊老板给他们来上一大碗多加辣子的汤面。

此时,一个穿得有些寒酸的男子似乎是见周围没桌子了,便也端着碗面坐在了那几个力工汉子旁边。

汉子们喝了点儿酒,话就有些多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些荤素不忌的话题。

男子听着听着,也搭了几句腔,融入到众人的聊天之中。

这时候,男子用筷子指了指远处江面上的铁甲炮舰,随口一问道:“几位老哥,你们上过这艘舰吗?”

汉子们摇了摇头,其中一个笑道:“我们可没那个资格,不过我前两天看见县长大人上舰了。”

男子点点头,又蔓延话题道:“你说这炮舰上的兵爷们,挣得都不少吧。”

“多少不知道,但我一个亲戚在县长手下当兵,据他说,给县长当兵的话,管吃管住管发衣服,所以别管挣多少,人家都能剩下来。”

“哪像我们似的,看起来挣得比种地钱多,可是刨去一天全家老少的吃喝,剩不了几个大子儿!”这汉子带着几分羡慕说道。

“管吃、管衣服,还管住,天呐,那他们肯定住得都是大宅子吧!”男子接着问道。

“可不,就是原来梁家的大宅院,这些舰上的军爷都在那儿住。”

“前些日子,我还帮着几位军爷的家眷搬了行李呢,那帮军爷是真大方,光是赏钱就比工钱还多呢!”汉子有些兴奋的说道。

正当男子还想再继续往下问时,面摊老板端着个托盘,上面放着四个大海碗,里面盛着热气腾腾的汤面。

火红色的汤汁上漂浮着辣椒碎,几颗翠绿的青菜点缀一下,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增。

“来来来,先吃着,待会儿给你们盛汤!”面摊老板说道。

汉子们早就饿了,一个个赶紧把海碗放在眼前,然后拿起筷子往碗里一伸,紧接着挑起一大坨面条,往嘴里一塞。

顿时,汉子们的嘴巴被撑得鼓鼓囊囊,然而他们似乎连嚼都没嚼,只是口腔微微蠕动了一番,满嘴的面条就这么被喝进去了。

一旁的男子本想接着问下去,但汉子们忙着吃碗面回家睡觉,也没接他的话茬。

第203章 你们干什么

一大碗多加辣子的汤面下肚,汉子们全身冒汗、热气升腾,夜间工作时体内淤积的寒气、湿气似乎一扫而空。

众人把碗一放,顺手在桌子上留下饭钱,一个个带着酒劲儿回家睡觉去了。

那男子也把碗里的面条吃完,两只眼睛滴溜溜的四处打量了一番,然后放下面钱,朝着县城方向走去。

此时的男子并没有注意到,面摊老板的余光一直在瞧着他,眼见着这男子往县城方向去了,面摊老板看向旁边正在温酒的小伙计。

一个眼色过去,小伙计放下手里的工作,起身跟在了那名男子的后面。

男子并不是第一次来江渡县,因此对于县内的道路还是比较熟悉的。

而像梁家大院这种有名的地方,他自然也清楚具体位置。

只是他在前往梁家大院的途中,并未察觉到自己背后不远不近的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

没过多久,男子来到了梁家大院外面,此时他发现眼前的梁家大院已变了样子。

原本悬挂的【耕读传家】的牌匾已经被卸下,大门一侧的墙壁上订了一块长条白板,上面用黑色宋体字写着【江渡县水面警备大队】的字样。

两扇大门也被重新上了漆,面向大门的左侧有一个用木板搭建的简易门房,一名身穿整齐笔挺军服的哨兵正持枪站岗。

此时,三个身穿黑色军服的军官从院内走出,哨兵见状,立刻敬礼示意。

几个军官也纷纷回礼,然后朝着县衙方向快步走去。

不远处,刚刚那名男子坐在一个茶摊上,要了碗茶水、一碟瓜子,两只眼睛时不时观望着梁家大院的情况。

这时,茶老板拎着大铜壶走过来,笑呵呵地问道:“老弟,要不要给你续点儿热水?”

男子赶紧说道:“哦哦,行!”

看着茶老板给碗里添满热水,男子开口问道:“老哥,问你个事儿,这梁家大院怎么变了样了,还立了块新牌子?”

茶老板呵呵一笑:“一看你就是有时间没来江渡县了。”

“可不嘛,上次来都一年前了。”男子说道。

“难怪呢!”

今天茶摊的生意一般,就男子一个客人,茶老板索性坐在一旁的板凳上,跟男子聊起天来:

“梁家、任家的事情,你清楚吧。”

“哦,这个我听说了。”

“那就行,是这么回事,梁家没了之后,县长大人就把梁家大院、任家宅院都给接收了。”

“县长是个讲究人,也体恤下面人,他说自己手下人都不能住上大宅子,他这个当头儿的,更不能住好宅子了。”

“所以,就把这梁家大院划给了水警大队,前院办公,后院住着水警大队的家眷。”

“任家大院,被县长大人改成了江渡县独立团的团部,也是前院办公,后院住人。”

男子一听,恍然大悟道:“感情是这样啊,您要是不说,我现在还纳闷儿呢。”

茶老板呵呵笑道:“不用纳闷儿,这都是江渡县里人尽皆知的事情,你待上半天就全知道了。”

“水警就是江上那艘炮舰吧?”

“对,没错。”

“这么说,炮舰上的人、连带着家眷都住这院子喽?”

“可不,为了能让大伙儿住得宽敞些,县长大人还把梁家大院周围的几个院子买下来,然后把巷道一封,直接合成了一个更大的院子!”

男子听完后,心中一阵暗喜,打听到了那艘炮舰上船员的家眷位置,洪司令一定会重赏他的。

然而男子并未注意到,茶摊老板一边跟他聊着天,眼光时不时看向不远处的巷口。

没过多久,巷口处出现了码头面摊上那个小伙计,只见小伙计冲着茶老板打了个手势,茶老板微微点头,然后继续和男子闲聊。

男子正好也想多打听一些事情,索性就和茶老板继续聊下去:

“老哥,我记得之前梁家大院附近可是不让摆摊子的,现在换了主人,这不摆摊的规矩也改了是吧。”

茶老板哈哈笑道:“那是自然,县长仁义,说老百姓混口饭吃不容易,只要不影响出行,就让大伙儿随便摆摊子。”

男子点了点头,刚想继续问些事情,他突然觉得背后有人靠近自己。

等他刚一扭头,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躯向他扑来,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在撞倒板凳、桌子后,男子被来人死死地压在身上。

此时,又有几个大汉扑上来,直接将男子控制住。

“你们,你们干什么!”

“这儿可就是衙门口,我呜呜呜呜”

男子话没说两句,嘴里就被硬生生塞进了一块脏毛巾。

紧接着,结实的麻绳把男子绑紧,几个大汉像拎小鸡子似的,拖着男子就走。

此时的男子并未发觉,其中一个大汉和茶老板相互点头示意,交流了一下眼神。

看着大汉们押着男子远去,巷口的小伙计和茶老板对视了一眼,随即转身离去。

首节上一节133/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