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开局皇太孙,爷爷朱元璋 第131节

“特许增加一卫兵马,钦此。”

“诏书:责令藩王即刻离京,不可逗留,若有延时,直接收回封地,圈禁,钦此。”

“宋国公冯胜目无礼法,藐视皇权,免去军中一切职位,贬黜贵州为都指挥使。”

“颍国公傅友德,贪赃枉法,侵占田产,免去军中一切职位,贬黜河北为都指挥使。”

“梁国公蓝玉,骄横跋扈,免去军中一切职位,贬黜海南为都指挥使。”

“护卫赵大虎,忠心耿耿,擢升为龙鳞卫指挥同知,兼指挥佥事。”

“赵大虎自陈平时跟随朕,劳苦功高,赐勇毅伯爵,世袭罔替。”

“龙鳞卫指挥使朱瑜升为龙鳞卫都指挥使。”

“赐龙鳞卫都指挥使朱瑜丹书铁券。”

“荫龙鳞卫都指挥使朱瑜三子为锦衣卫世袭千户。”

“封龙鳞卫指挥使朱瑜为凤阳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赐龙鳞卫朱瑜良田三千顷,食邑千户。”

此时正在起草诏书的是余毅,听皇上意思,心里抓肝挠心,手腕都有点肌肉记忆了。

这朱瑜到底是什么人啊?

居然是凤阳公!

虽然凤阳不是什么古代国名,但是凤阳可是朱元璋老家啊,这地方可以说是大明圣地。

现在皇上陛下竟然封朱瑜为凤阳公。

而且还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这样的封赏相当于说,以后哪怕这朱瑜后或者朱瑜的后人犯了灭族大罪。

那么也要给朱瑜家留一个后人,好继承爵位。

这等特权就是普通王爷都没有啊。

“圣上!”

“臣斗胆说一句,这样的封赏是不是太过了。”

朱元璋闻言,双眼寒光闪过,睨了一眼余毅,

“你懂个锤子!”

“这已经是咱克制之后给下去的封赏了。”

“真要是咱放开赏赐,咱就直接给他一个亲王之位当当。”

“呃……”

余毅闻言,心里漏跳一下。

看皇上这意思,莫非朱瑜是大明皇室遗珠。

写诏书的余毅,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皇上还有其他皇子在民间啊?

况且,咱皇上多疼爱自己孩子啊。

虽然惧内,而且马皇后可以说是一代贤后。

不要说皇上在外面没有人,就算是有人恐怕也会把他们直接接回宫里。

一定不会让他们流落在外的。

而且现在马皇后去世多年,皇上做事又是向来我行我素,所以他应该也不会容忍有孩子流落在外的。

余毅脑子里正天马行空的想着,突然他有种自己被毒蛇盯上的感觉。

果然他一抬头就看到朱元璋正冷冷盯着他:

“别妄加揣度,也别胡说八道。”

“今日你听到的话,绝对不能往外传,否则诛你九族。”

余毅闻言,吓得一哆嗦,直接软了身子,跪了下去,更是对天发誓不会泄露。

但是作为臣子的本分,余毅还是多说了一句:

“皇上,看得出来您对朱瑜疼爱有加,所以臣还是多说一句。”

“你可还记得触龙说赵太后吗?”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第135章贬落、撤职,混乱的金陵城

“陛下,你一次性赏赐这么多,虽然是出于您的一片慈爱之心。”

“但是对于朱指挥使来说,却并非好事。”

“大胆!”

朱元璋闻言,怒火中烧,甚至把手边可以够到的东西全扔出去了。

“乒乒乓乓!”

物品碎裂的声音不断响起。

但是等朱元璋发泄完,慢慢冷静下来之后,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

因为他知道余毅说的是对的。

“撤下关于龙鳞卫朱瑜的所有懿旨,然后把它们全毁了,不要让其他人看到。”

“呃……”

余毅已经准备好接受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了,但是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下了这样的命令。

“圣上英明。”

朱元璋闻言,内心并没有被安慰到,反而更加难过。

“咱对不住他啊,没有教导过他,还没有帮助过他。”

尽管此时朱元璋心里对朱瑜有无尽的愧疚,更是想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弥补,但是以他的阅历,他知道余毅说的是有道理的。

朱瑜虽说是他大孙子,他也很喜爱,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教朱瑜了,也没有时间护着朱瑜的成长。

在朱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他的真实身份对朱瑜来说就是个定时炸弹。

所以既然他不能在旁边保护,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隐瞒这层身份。

今天这场寿宴,他也算是看出来了。

朱允这孩子一出现,或者一说话,总是可以获得大家的赞扬。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允这孩子说话有水平吗?

如果他真的只是这样想就是天真了。

允这孩子已经获得一部分大臣的支持。

此时如果朱瑜的身份曝光,那么这储君身份之争的变数就太大了。

他相信这是一些大臣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为了千秋万代的稳定,这也是他也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朱瑜的这层身份一定要瞒着。

再一个现在朱瑜还没有什么功劳。

即使他现在想给朱瑜一些特权,也做不到。

否则就是在给他孙子招祸啊。

另外就是他现在还不能把他立为皇太孙,因为朱瑜在朝堂的根基太浅。

即使他强行把他推上帝位,那么面对其他几大势力,朱瑜的皇位必然会坐不稳。

甚至有可能出现战乱,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他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做其他打算了,只能按照朱瑜没有出现之前的打算推进。

至于朱瑜也只能是他朱元璋的一个遗憾了。

他也只能在保证朱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给他补偿。

……

随着一张张诏书的颁布,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种惶惶不安的阴影里。

被赶出去的藩王更是集体抗议,说这诏书是假的,要亲眼看到父皇。

最后朱元璋一看都不走,又不能真的拉一个儿子圈禁,就让他们进了乾清宫。

此后,藩王们一看到威严的父皇真的说出让他们回去的话,

也不敢闹事了,一个个灰溜溜的收拾东西回去了。

其中朱棣最是利落,甚至都没有像其他藩王一样怀疑不是父皇下的旨意。

接了圣旨,转身就出了宫门,然后带着孩子和府兵就走了。

秦王朱爽就是另外一个极端,即使真的见到了父皇,还是在那里耍无赖。

最后被锦衣卫的人“保护”着离开了。

和诸位藩王的大吵大闹不一样,三位国公倒是接受良好。

傅友德表现的最是淡定,和家人打声招呼,就骑着快马赴任了。

他最清楚朱元璋的想法,无非是想效仿唐太宗罢了。

当年唐太宗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把大臣都贬黜出去。

等下一任君王就位,可以再把这些大臣重新提拔上来。

这样一来,这些大臣就承了情,自然会尽心辅佐新的君主。

傅友德一接到圣旨就知道了,自然会配合。

他也能想象得到,朱元璋此次受伤,一定很严重,重到他已经开始身后事了。

宋国公倒还是大大咧咧的个性,接到旨意就是一顿牢骚。

但是也不敢真的抗旨不尊,于是也是当天就离开金陵城了。

只有梁国公蓝玉,接到圣旨之后,心如死灰,直接去准备一瓶毒药。

走之前,他先是到了懿文太子墓前祭拜一番,这才快马离开。

他已经可以预感到自己结局。

即使他朱屠户可以饶他一命,但是新皇帝必然容不下他。

不说他和新皇帝本来就没有太多信任,就说现在的太子妃吕氏就容不下他。

首节上一节131/1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