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第95节

“爷爷,你刚刚传出去的字条,写的是什么?”

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宝贝大孙子没有任何秘密,当即就答道:

“也没什么,咱让武德卫的指挥使派一些得力的干将,去盯紧那些在京城的大官。”

“特别是韩国公李善长……”

“咱出来这些时日,一直也不知道京城那边的动静,心中慌得很。”

“你爹他就是读书读太死了,心太善,对臣子不够狠,咱怕他在那些人老成精的大臣面前吃亏。”

听了朱元璋的回答。

朱雄英心道:

这不就是以后的锦衣卫要做的事情吗?

提到这个。

朱雄英笑道:

“爷爷,这次回京,看来您还是得组建一个真正的,能监察百官的新卫。”

“锦衣卫的名头,虽然是编出来让何礼去骗赵泰初的,但若真的有了此卫,那日后爷爷你也能少操些心。”

朱元璋笑道:

“咱也是这么想的。”

“那些臣子,总觉得要和宋朝一般,君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不扯淡吗?”

“天下是咱老朱家的,谁要跟他们共同治理?”

“咱就是和老百姓一起共天下,也不可能便宜他们。”

“咱老朱家的人,不但要治好天下,也要好好治治他们这帮士大夫!”

说到这儿。

车外忽然传来了何礼的声音。

“老爷,小少爷,小的看这天乌云渐深,似乎要下雨了。”

“不如我们先入城找个客栈住下吧?”

朱元璋掀开车帘一看。

果不其然。

刚刚还是大白天的,一下子变得宛如黑夜。

看来是有一场暴雨将至。

“尽快入城吧。”

朱元璋下令道。

一行人继续出发,刚通过了城门,那倾盆暴雨就下了下来。

何礼见已经来不及去找客栈了,便让马夫将马车赶到了城墙边的一个草棚内。

恰好,此时的草棚内,还有一行人,以及一辆马车。

草棚内原先躲雨的人中,有一小厮见何礼带着马车也要来躲,连忙上前阻拦道:

“喂喂喂,你们别进来了!”

“先来后到不懂吗?”

“这草棚就这么大,顶多能进一辆马车,你们再进来,岂不是要把我们挤出去?”

何礼听了此话,顿时皱眉,正准备出言反驳那小厮。

就在这时。

原先躲雨的马车,车帘打开,从里面走出了一个身躯魁梧的老汉来。

“刘轲,莫要无礼!”

刘轲,便是那小厮的名字。

小厮见自家老爷从马车中走出训斥自己,便不敢再言语了。

魁梧老汉身姿挺拔,极有气质,他对着何礼遥遥抱拳,道:

“如此大雨,人不淋湿才是最紧要的。”

“各位若是不嫌弃,便下车与老夫一起躲在这草棚内吧。”

“只要人和马没有受凉,马车再怎么淋,也没事的。”

朱元璋在车内听到此话,笑道:

“他说的有理。”

便带着朱雄英,一齐进入了草棚。

两伙人都将马从马车前解了出来,与人一起躲在草棚内。

至于两家的马车……

那就放在雨中,任其雨打风吹了。

朱元璋看着天空,见这雨一时之间停不下来,便转身打量了一下那让位置给自己的老汉,笑道:

“多谢阁下相让一半草棚,若非如此,咱这带着的几个手下,可都要淋湿了。”

老汉哈哈一笑,摆手道:

“如此小事,何足挂齿?”

“阁下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一看便不是凡人。”

“在下宋克,可否知道阁下尊姓大名?”

朱元璋听到这人的自我介绍,脸上顿时有些惊喜:

“哦?竟是宋仲温先生?”

“咱姓祝,先生叫我老祝便是,这位乃是我的孙儿祝雄英……”

说到这儿,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道:

“雄英,快叫先生好。”

这倒是让朱雄英有些意外了。

宋克?

明初的书法大家?

竟然能在此遇到他……这也太巧了!

朱雄英记得,自己在未穿越之前,就听过此人大名。

宋克,字仲温,自号南宫生。

无论楷书、草书,皆扬名天下。

最绝的,便是他那一手章草。

精工章草,乃当世第一!

朱雄英虽然对书法研究不深。

但他穿越前的父亲,却甚好书法,家中书房挂满了各方大家的本。

这其中,就有宋克的大作。

所以。

朱雄英立马就意会了朱元璋让自己问好的意思。

开口道:

“晚辈见过南宫先生。”

朱雄英的话让宋克不禁开怀大笑,夸赞道:

“没想到老夫这区区自号,你也能知晓,孩子你如此见识,可不是一般人呐。”

朱元璋也是笑着客气道:

“久闻先生之盛名,本来咱是打算有时间去拜访你的……可惜,先生行踪不定,自从多年前辞官于陕西凤翔,便再无音讯了。”

这倒是老朱的实话。

对于宋克,朱元璋还是很有好感的。

这位书法大家为人仗义,文武皆备,在元末的时候行了不少侠义之事,在江南善名远扬。

而且,在张士诚占据苏州一带的时候,仰慕其名,欲招其为幕宾,也被宋克拒绝了。

书法冠世,能文能武,行侠仗义,不畏强权。

如此之人,老朱怎能不喜?

可惜。

朱元璋曾特别下旨,让下面的人找个好些的官位,请宋克任职。

但由于国事繁忙,老朱下了旨便将此事忘了。

下面的人还以为皇帝不重视此事,便随便给宋克找了个陕西凤翔府同知的小官做。

宋克倒也不在意。

他对于能驱逐鞑虏,再造华夏的朱元璋心生敬佩之情,便欣然前往,做了个小官。

前几年。

宋克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辞官回乡。

他的上司倒也不挽留他,因为就算只是个小官职,也可以谋取很多利益。

他不愿做,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做。

所以。

辞官后的宋克,一路游山玩水,多年之后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苏州府长洲县。

第93章 众筹造反?观念挺潮啊(以及20万字感言)

云散雨停之后。

朱元璋和宋克已然畅聊许久,宋克便开口问道:

“祝先生在苏州可有去处?”

“若是不嫌弃,可以来寒舍做客。”

首节上一节95/3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