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69节

  历史上的迁移很多都是战争或者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人活不下去才会迁移!

  他们在苏老汉家住了一夜,早上做了些饭食吃完后就出发了。

  临走的时候给苏老汉留了2两银子,并将车上的吃食和衣物都留给了他们。

  “这里是应山县?”

  骡马车刚上路没多远,秦邵有些喃喃自语。

  “爷,这就是应山县,也归咱们安陆州管,只不过京山县衙跟安陆州府衙在城池内,说到底还是咱们安陆的地方。”

  韩瑾蓉笑道。

  自家爷不知道怎么了,从那苏屯村出来,就一直喃喃自语。

  “王寅,停车!”

  秦邵突然喊道。

  “爷!怎么了?”

  那三人惊异地问道。

  “往回走,往那边山坳处走!”

  秦邵直接指挥着说道。

  王寅纵然有些惊奇,但是是秦邵的吩咐,他立即照做。

  赶着骡马朝不远处的山坳那边走去。

  此处是盆地地形,他们走向的这片地更是一处凹陷地,面积约有三四百亩。

  周围还稀稀疏疏长些荆棘之类的植物,而那些凹陷区域白花花一片,寸草不生,除了地皮干涸地卷起来。

  秦邵昨天晚上已经听苏老汉说了他们这里土地贫瘠,不怎么长庄稼,特别是这处凹陷的地方,寸草不生。

  距离稍微远的村子土地都有人购买,这处地没人要,分给村民,村民也无人要。

  毕竟在大明,如果当作耕地,分到手里,可是要交税的。

  这块地寸草不生,官府想卖出去,不要田税都无人接手。

  谁会要这么贫瘠的地方!

  对于农户来说,此时说不要赋税,万一有一天突然要了,他们可承受不起。

  秦邵下了马车,走到那边寸草不生之地,从腰中拿出短刀,往身下土地挖起来。

  只需片刻功夫,土壤下面的土黑白掺半,越往下,白的部分越多。

  秦邵撵了一些土放在舌头上舔了下,咸咸的!

  对!没错!

  没错!

  他找到宝贝了!

  他找到宝贝了!

  “爷,你怎么吃土啊?”

  “呕!太咸了,这是什么破东西!”

  小三子看着秦邵舔那些土,也跟着学了一下,当场就吐出来了。

  “没事了,我们回去吧!”

  秦邵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将自己挖的小坑用脚填平。

  韩瑾蓉有些好奇,但家爷没说,她知道他心里定有计较,如果要说,肯定会说出来。

  至于王寅,自家爷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一切照做就行。

  几人上车继续赶路回家,约莫中午时分回到京山家中。

  他们刚到家门口,祝老头已经在门口等待。

  并不是祝老头能掐会算,算到他们今日归来。

  而是这几日考完,祝老头每日走会到门口转悠,看他们回来了没有。

  见到秦邵回来,什么也不顾,拉着秦邵到自己家中,问了考试的情况。

  还是跟上次一样,秦邵跟祝老头复述了考试的内容和自己的答题情况。

  祝老头听了满意地不住点头。

  “自明,很好,只要你保持这个势头,好好苦读,定然能步步高升,摘得桂榜!”

  祝老头高兴得呵呵直笑。

  自己这个学生能否摘得府试案首他也不能确定,毕竟这科举考试除了答题能答对,还有做文、做诗环节,再加上卷面分什么的,考试成绩有很大主观性。

  但根据秦邵答题状况,通过府试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夫子,我知,定然继续努力!”

  秦邵答道。

  他没再反驳老祝头,自己纵然有别的打算,没必要这个时候触祝老头的雷。

  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

  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书房内。

  秦邵在纸上写写画画,回忆前世的点点细节。

  应城、云梦……

  对!对!就是那个地方,云应盐矿!

  大夏NO,2排名大盐仓,坐落于湖广安陆附近的云应盐矿!

  位于盆地凹陷处,有80个盐群,每个盐群有1~27层盐,含盐总面积2000多平方千米以上。

  59年才得以发现,截止2010年,3个矿坑产量145万吨,更多矿坑正待开发!

  有专家预估,云应盐矿资源储量预估280亿吨。

  280亿吨!

  280亿吨!

  那块盆地之地如今无人想要,卖不出去!

  秦邵的手有些想抖。

第82章 大明盐(严)业

  秦邵之所以知道这个盐矿,并不是他对地质方面有什么研究。

  而是他前世的一个同学就是应城这个地方的。

  那个时候他刚上大学没多久,爷奶故去,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没法再住。

  他那个爹害怕自己娶的小娇妻不高兴,不让自己归家。

  他只能在外地勤工俭学。

  那个应城的同学因为家境困难,也勤工俭学,两个难兄难弟经常结伴打工。

  有一年盐矿刚好招暑期临时工,那同学就邀请他一起去。

  他在那里熟悉了云应盐矿的具体情况。

  没想到在大明正德时期,这里的盐矿已经形成。

  必须想办法把那些地买回来!

  听那苏老汉的意思,那些地因为不能生长庄稼,分给别人都无人要。

  那是不是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只是现在还不清楚那些地到底归谁管,为今之计,是先打听那些地的情况。

  那苏老汉刚开始说那些地是官府管,后来又说自己也说不定,好像是哪位王爷的,他自己也不清楚。

  既然那些地在别人认为无用,买是应该好买,问题所有人不要的情况下,自己买定然会引人注意。

  自己用什么理由购买呢?总要编个合适的理由。

  还有就是,就是那些地方是盐矿,自己买了之后如何开采也是个很大问题。

  盐业是很多朝代的经济命脉,也是任何朝代离不了的必需品。

  “人间百味盐为上”嘴再刁也没有听说过,有谁不吃盐的。

  大明对盐业监管那可是相当严厉的。

  《大明律》规定,凡贩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若有军器者,加一等,诬指平人者加三等,拒捕者斩。

  除谋反外,罪莫大于贩卖私盐,格杀勿论。

  这种规定是相当严苛的,就是说不论贩卖私盐者什么身份、贩卖的盐有多少,一律追究责任。

  要知道盐业的税收基本占大明国库收入的一半。

  大明后期国库空虚,崇祯穷得差点穿裤衩,原因就是大明后期权贵私盐贩卖、贪污盛行,国库收入锐减。

  但有暴利的地方必然有亡命之徒,对于一些人来说,只要有暴利可得,就会出现铤而走险之事!

  只是秦邵不不是那些亡命之徒,他现在有自己房子、土地,如果不出意外,有可能考取秀才。

  偷偷挖私盐来卖,这件事是行不通的!

  太招眼了!

  并且也是行不通的!

  正德年间对盐业的管理还是使用开中法。

  就是商人如果要贩盐,比如向边境运送粮食以满足军队需要。

  粮食送到之后,军队会给商人打一个收条,证明商人为军队运送了所少粮食。

  商人可以通过此向官府换取盐引(就好比前世一些时期的粮票、油票),凭着盐引再去盐场换取盐。

  换了盐之后也不是说你想在什么地方卖就可以在什么地方卖。

  还要到指定的区域销售,越出规定的销区售盐,就以私盐论处。

  成本之高,大明的盐也是相当贵的。

  就安陆这边的盐的价格便宜的时候要接近两分银子,贵的时候达到三四分。

首节上一节69/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