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84节

  烤红薯虽然好吃,但外面的皮容易会烧焦,是种浪费,很多人不舍得那样吃,不过烤红薯的味道是最美味的,一旦烤熟,还没吃,那馨香的味道就漫布周围。

  “对了,如果不想煮食,还可以蒸熟,味道也是很美味的,红薯皮也是很好吃,虽然京城里的贵人,有的不吃皮,我个人觉得红薯皮也别有一番美味!”

  梁监官洋洋洒洒说出了一番吃红薯的方法。

  “这东西原来这么好啊!”

  “那是自然,不然朝廷不会下大力量让我们种了,这是朝廷,不,这是皇上对我们军户的无上恩情啊!天恩福泽我们!”

  有人感叹道。

  随即不少人开始下跪叩谢皇上大恩。

  梁监官看看众人,想起万能无比、让自己钦佩不已的新皇,也跟着跪了下去。

  大同红薯丰收,不,算是小丰收。

  但这东西实在珍贵,种地的军户家属并不舍得吃,当然官府也专门派人称重各家红薯的产量,留下品质好的,以做来年育苗的种子。

  这也是梁监官他们来的时候,上面下达的命令。

  大同第一年种植番薯就是为了培育种子,而不是真正为了食用。

  秦邵制定政策的时候,就知道这种扶贫工作的复杂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些地方贫困是有原因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像他生活的前世,一些地方太过于贫困,采取发放东西补助的政策。

  发放的种子很快被那些人一顿就吃个干净!

  发的幼猪崽,本意是让那些贫困之人喂养,长大好卖了赚钱,结果早上发的,晚上就被做成了烤猪,这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大同这边军户第一年种子的红薯,当地监管专门找户长称量各家的红薯种子统一储存,禁止食用。

  至于品相比较差的小的,就留给军户自己。

  有条件好些的军户将用了些小红薯洗净砍成小块熬粥吃,家里的孩子狼吞虎咽地抢着吃,大人看着孩子那馋食的样子,根本不舍得吃。

  也有陆续几家食用,觉得这东西真是美味惊人,且当饥饿,当即就不舍得吃了。

  还有些穷困人家,觉得这东西是好东西,自然不舍得吃,城中有富户高价求买,干脆卖出去换多些杂粮,家里人也可以吃个饱肚。

  大同总兵和巡抚韩邦奇知道了这次伏击胜利之后,直接许诺,参与战斗的军户和兵士家庭直接免除一年的土地税。还对指挥的军官直接嘉尚!

  听说皇帝也得知了消息,直接拨了赏银过来。

  虽然不算很多,但对于早期经常欠赏的边关来说,那绝对是久旱甘露。

  总之,这个冬天,对于大同的军民来说,虽然先前惊险,因为兵乱,不少人差点活不下去丢了性命,如今还能安居乐业的生活,过了一个虽然不算完全饱腹,但不用担心饿死、对未来满怀期望的寒冬。

  当中,有一个刚落下白雪的日子,那些野蛮的蒙人估计冬季没了饱腹的食物,又跟以前一样带着一队骑兵叩关。

  就在他们志得意满,以为可以轻易闯关,那些大明军士胆小如鼠后退的时候,那些人竟然跟虎狼一样冲上来,跟他们死拼,不少附近的民众甚至拿着种地的家伙也冲了出来,驱赶那些蒙人!

  人多力量大,那些蒙人看着那些不要命的大明军士和家属们,随即有了怯意,秉承他们打过就冲,打不过就跑的一向作风,随即落荒而逃。

  大明军士的士气得到了鼓舞,还追赶他们一段路程,杀死了数十名蒙人,赢得了八.九匹马儿。

  有两匹马儿受伤过重死亡,直接被那些军士宰杀,然后煮了大锅肉犒劳参与战事的兵士和民众,那叫一个兴奋热闹。

  这场战事虽然规模不打,甚至上算是小打小闹,但是很快鼓舞了各个卫所和军堡的军民,大家士气很是高涨,对那些以前认为勇猛无比的蒙人的怯意瞬间烟消云散。

  那些落败的蒙人也是相当惊奇,一向胆小只敢守卫不敢出击、胆小如鼠的大明人怎么突然勇敢起来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人并非真正勇敢起来,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想保护自己不易获得的土地和刚刚稳定下来的生活。

  当一个人有所牵挂的时候,他们为了所谓的牵挂,内心的勇敢会被无限激发出来。

  但一个人一无所有,没有任何期望的时候,他凭什么为了别人而战斗呢?他们能做的只有摆烂!

  重振人气,首先要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林总兵,你们大同这边真是有希望啊!这日子才叫好日子,不比我们那边,如果我们那边也……你说,陛下会不会也……”

  李贤也是直爽之人,听了林桐介绍大同这边的情况。

  且他也知道林桐是皇上身边之人,年纪轻轻,就到了大同总兵的位置,以后这总督的位置可以说是势在必得了!

  自然也想探一探口风。

第435章 那花死了

  “李兄也是痛快人,我也不藏着腋着,这大同就是九边以后的样板,你们辽东已经也会这样!如今你要去的甘肃那边这次所料没错的话,回回内乱,刚好可以成为新试点!”

  林桐也不隐瞒,李贤这人他早已知道此人,虽然没见过,但根据绕几绕的关系,其实跟江彬他们也有些渊源,算是半个自己人吧!

  这次甘肃回回乱,能派李贤应援,也是算给他立功的机会。

  “林总兵,小弟愚钝,还请林总兵给些明鉴!”

  李贤有些紧张。

  虽然他在辽东,但都是边关,彼此也都是通信关注边关状况,大同这边的事情他们也有耳闻。

  大同这次,折了的官员几乎三分之二,特别是顶头的大员基本上全部被横扫,家财被没收,能不连累宗族,很多已经算是幸事。

  如今边关的将领其实很多人心里崩着一根弦。

  大领导都换了,如今九边的不少头部军官也不知不觉都换了人,即使有人意见,倒是不敢生事。

  这些年边关的乱整,很多所谓的权贵,要搞个内乱还可能有些刷子,真要遇到真刀实枪的狠角色,一个个都跟孙子似的。

  李贤也发现了,新帝新用的边关将领很多都是年轻人,不像先前都是些占着位子多年不便、只擅于应酬交际、玩争斗的老家伙。

  边关这种地方,只要年轻人掌握了权利,一向利落猛狠,根本不吃那些老家伙玩太极那套,地方老官员更是秀才遇到兵,没了法。

  “李参议,你记住陛下是做实事之人,想必大同这边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只要是做实事,不贪不滑玩聪明,都能自保,至于能干实事的基本都能被看到,不会埋没人才,更不会按资排辈,这次你去应援甘肃那边,绝对是个好机会!好好干!”

  林桐直接说道。

  “多谢林总兵,我明了了!”

  李贤感激地抱拳。

  ……

  得知大同那边红薯小丰收的消息的时候,秦邵正在看洪福和汪递上来的信件。

  洪福他们去了广州那边,传信回来,说是找到了皮雷斯,麦哲伦和皮雷斯兄弟团聚,很感念秦邵的恩情,愿意跟随大明商船工作。

  皮雷斯虽然先前在大明作为葡.萄芽大使在大明好多年,其实早已跟那边没有多少联系,也只是做自己的生意,如今有了大明皇上的支持,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只要能满足自己探险梦想,能赚钱,谁支持跟谁干!

  汪现在已经被升为两广总督,当中没少跟当地土豪势力博弈,直到抓了两家世家大族才平息下来。

  至于跟葡.萄芽军.队那边,因为有麦哲伦当中斡旋,现在彼此倒是还算和谐。

  葡.萄芽上船知道大明以后会有开关的想法后,很是高兴,开始去不少地方搜集货物,为进关做准备。

  汪他们也在麦哲伦的引荐下参观了那些弗朗吉人的枪炮船只,还购买了一些带回去研究。

  虽然当中不少曲折,一切都还按照秦邵他们安排的进行。

  汪的铁血政策刚开始的时候引起不少世家大族的愤慨,一度还有小范围的人闹事件。

  不过这段时间,不少民众甚至世家开始转注意力到另一件事情上。

  那就是朝廷竟然开始鼓励商船出海了!

  当然打的名义并不是说让出海做生意。

  朝廷竟然发布公告说:如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弗朗吉等国,探寻外部世界,探寻地球,不少人环球航行!我大明泱泱大国,不能落后于别人,特鼓励民间商船航航探寻探访其他国.度,促进友好关系,宣扬我大明文化!做出突出贡献者,朝廷还会颁发勋章!

  这一布告一下达,立即在两广等地引起轩然大.波。

  朝廷竟然鼓励商船出海了!

  朝廷竟然鼓励商船出海了!

  虽然说是什么航行探寻,宣扬文化,但也没说不让做生意呀!

  既然是民间商船,大家出海想做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至于说的突出贡献,说的的也很隐晦,什么是贡献,自然是对大明有好处,宣扬文化这事不好说,但如果多给朝廷缴纳东西和钱,想必都不会拒绝。

  一些先前还纠结朝廷对自己压制、心理有很大抗.议的世家大族,这会儿都开始筹划商船出海问题。

  出海绝对的暴利,要知道先前这种事情也就一些大员的私家船只才能出海,普通商船根本没有机会,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有暴利的地方,即使是刀山火海,也会有人愿意去。

  朝廷珠海市舶司一经启动,就有不少船主前去登基申请。

  要出海的商船也是要造册在案的,船只主人,商船配备以及多少人,这些人的身份什么的,都要造册在案,附和条件的方能放行。

  世家商船招募船手的的布告也贴得满大街都是。

  “你是怎么做事的?我不是告诉你要趁晚间,要放进屋子里吗?你怎么这么大意!”

  秦邵正在看两广上来的折子,听到外面张佐训斥人的声音。

  “怎么了?”

  秦邵朝外面大声问道,顺便起身,活动了下坐得有些不舒服的脖颈。

  张佐这样疾言厉色训斥人,事情应该跟自己这边有关,估计遇到需要请示的事情,不好打扰自己。

  “陛下,御花园那边的管事过来……过来说您……您那盆花昨日……昨日不行了!”

  张佐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

  “什么花了?”

  秦邵有些不明白。

  虽然他也喜欢鸟语花香的环境,但是倒是没有闲情逸致养花的习惯,他总觉得那是老年人和娘们儿的爱好,自己什么时候养什么花了?

  御花园的花上千种,纵然漂亮,他也只是偶尔去散散步观赏一下,倒是不曾种植什么。

  “就是先前……先前那弗朗吉人不是送陛下一盆花吗?高高的杆子,有几朵白色的花,里面花蕊是黄色的,陛下就让我送到花园里养,我找了专人养那盆花,那花越长越大,还换了大盆,只是这天气冷了,不知道为什么,那花的叶子越来越黄,这几日天气冷,那些人不长眼,叶子枯死,杆也变枯了……”

  张佐解释道。

  那花是弗朗吉人送的,这边没见过,想着是稀罕物,张佐就让人精心养护,谁知道那帮人不精心,天气冷,也不说弄到房间内,烧上炭什么的。

  反正对于张佐来说,皇上吩咐的事是大事,那花即使落了,只要叶子青杆青,证明活着就行,这都枯了,怎么跟皇上交代?

  “你说是麦哲伦送的那盆植物?”

  秦邵突然想起来。

  他之所以说那是盆植物,原因是那花比做那植株有些太不起眼,也不知道那些西方人什么眼光,将那作为观赏植物,真是少见多怪!

  看看大明的那些话,牡丹、芍药,一个个多么艳丽漂亮,就是送给死人的菊.花,看起来也挺赏心悦目,这帮老外就是怪!

  “对!就是那盆!现在被……被那画匠给养死了!我已经告诉他们那东西是弗朗吉人送的,很珍贵……”

  张佐生气地说道。

  “一盆植物而已,也许天气冷了,就该死了,花开花落,多正常,收了种子,来年再种得了!”

  一点小事至于么!

首节上一节384/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