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46节

  奶奶的,这大明国库,真叫一个穷!

  秦邵以前说实话看历史不多,只知道大明之所以灭亡是国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最后……

  其中大明国库亏空问题是很严重说,一个字描述大明国库的状况那就是:穷!

  其中有不少观点就是围绕大明国库穷,是因为藏富于民,特别是南方富豪地主,占有大量的财富,但却逃税漏税,造成民富国穷,最终导致大明的间接灭亡。

  秦邵上来之后,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翻越有关大明国库财政的相关资料。

  大明国库在朱元璋时期,是比较简单的,没有所谓的内库和国库之分。

  内库即是国库,国库也是内库。

  对于老朱来说,这天下的都是都是我老朱的,更不用说国库了,都是我的,我想拿就拿,想用就用,反正一个人说了算,还设置什么内库。

  老朱认为宋太宗设立私库,很是滑稽可笑!

  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有公私之别?太宗,宋之贤君,亦复如此。

  老朱认为,宋代的君主带头弄私库,这样有私心,带动了不少的示范,国家才灭亡,所以,私库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老朱让臣子设立了国库十二库,并没有私库这一库。

  内库也就是所谓的国库。

  十二库有内承运库、广积库、甲乙丙丁戊五库、赃罚库、广惠库、广盈库、天财库和供用库。

  这十二库中,只有内承运库存的是金银,其他存的都是硫磺、硝石、布匹颜料等等实物。

  朱元璋想法虽然是好的,确实私库存在有一定的弊端。

  但是很多时候,皇上办事,比如要鼓励奖赏一些人,手里没钱,其实也是个大问题。

  像老朱那样认为国库是自己的,随意拿钱,公私不分,皇上不方便,很多时候也会造成乱象。

  正统七年的时候,因为南直隶、湖广、浙江、江西一些地方交通不便,当时的副都御使周全将税粮折算成布绢白银缴纳。

  当时的江西巡抚赵新和户部尚书黄福也支持这一建议,先后上书奏请。

  奏请通过后,上述地方的夏粮秋收约计四百万石被折算到京城内承运库缴纳。每年折银约1012700两,分季度缴纳,每季度约25万两。

  这也就是所谓的金银花,这些银钱除了为京城中的武将分发大约十万两的俸禄外,其余成为皇帝的内帑,也成为真正的私库。

  秦邵刚开始看到自己内帑每年有那么多钱的时候,内心是欣喜膨胀的的。

  一年一百多万两,一个季度就有二十五万两,这些钱以大明的购买力来说,那可真有钱,办什么事真是方便!

  难怪朱厚照虽然处处被辖制,但却有钱将边军弄到京城,修建那么大豪华的豹坊,轻易在宣府驻扎到处游逛,原来是有钱呀!

  可是真正去看那些私库的存银的时候,秦邵却傻了眼,里面的钱财基本都快被消耗殆尽。

  账本上还记载着,每年从光禄寺那里就借钱二十多万两。

  如今大明皇帝的内帑不仅没有存钱,还欠账,这叫什么事呀!

  秦邵这才知道,这朱厚照分明就是留给自己一个烂摊子。

  江彬哭着一张脸说,朱厚照在的时候早已入不敷出,他自己还借给皇上不少银子。

  皇上朝身边大臣借银子过日子,怎么那么悲催呢?

  钱呢?那么多钱都花到什么地方了?

  江彬却哭丧着一张脸说自己也不清楚,朱厚照身边大部分都是武将,他们对那些计算统筹的东西根本就不在行,反正有钱就花,没钱就凑。

  秦邵有些无语。

  不说这些年朱厚照在外面晃荡花费金额巨大,就是皇宫内每年的花销也是惊人的。

  秦邵让张佐和谷大用一起查宫内的账单,让他们归类后给自己查看。

  样样数目都让秦邵触目惊心!

  一个大明皇宫竟然有那么多人,那么大的花销!

  说到底还是人太多了!太多了!

  秦邵终于知道张佐作为司礼监掌印为何这段时间那么忙了!

  自己告诉他,他喜欢清净,要替换宫中侍候的人,闲杂无用之人要清退。

  他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情,了解了才知道是如何繁杂,工程量是如何的大!

  就是现在,张佐也只是清退置换了一部分,要完成还得一两个月的时间!

  是的,一两个月的时间!

  因为人太多了!单单跟宫中工作想牵扯的内官的数目,就多达十万人!

  1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当然这个数目是包括南京和凤阳两地的。

  宦官十四个衙门虽然并非都在宫中当差,有些是吃朝廷的俸禄,但在宫中人员数目巨大,吃喝拉撒很多都需要宫中承担。

  而养宫中的那些人大部分都要用皇上的私库。

  秦邵看着那些账单,一阵阵肉疼。

  他现在看的是正德十二年的账单。

  单单这一年,宫内吃食方面,年采办果品物料135万斤,野品14000只,活鹿267只,天鹅320只,柴炭1800万斤,森炭600万斤;

  帝、后衣着、出行(出行是大花销,所乘坐御马需要驯养以及各种配饰),15万两

  所住宫殿整修修缮,这一项花销更是密密麻麻,因为急看,没有汇总。

  修建皇陵陵墓,汇总了六年的账单,约300万两

  4000宫女衣物、脂粉钱12万两;

  宫内匠役,花销零碎繁杂,还没有归总;

  金银花使用,90万两;

  光禄寺送入,25万两;

  秦邵将那些东西,简单汇总,大约做了个计算,发现这大明皇宫每日开支:

  每日开支,约8000两,近万两!

  当了皇上,发现自己是个穷人,没钱不说,还欠外债那么多!

  秦邵的心情复杂可想而知。

  大明国库问题当然要解决,那是个要慢慢解决的问题。

  私库的问题却迫在眉睫,如果不快速精简,减少开支,这运转问题……

  更何况,朱厚照的前车之鉴在前,身边情况越复杂,自身的安全也越不能保证。

  这宫中越精简,他越能轻装上阵,这事不能拖!

  “陛下,按照您的安排,宫内无论是内官还是宫女,正在精简人数,非必要就不留在宫内,以减少开支,只是这项工作繁杂,需要一步步来,预估到下月底应该……应该能完成!”

  张佐拭去头上的汗回禀道。

  “臣……臣也尽力辅佐掌印大人做这项工作,已经找了数十位相熟宫中事物之人,做这件事。”

  谷大用也弯身行礼道。

  张佐虽然能干,在这宫中,当然谷大用更熟悉。

  “大用,你帮忙找好办事之人,清退人员安置工作,让张佐带人去做就行!我听说这宫中还留存有当年郑公下西洋的不少资料,你抽空找找,我们研究一下!”

  他们准备退出去的时候,秦邵看了下谷大用,招呼他留下后,不经意地说道。

  “陛下?莫非……莫非你想……”

  谷大用脸色涨红,脸上满是欣喜。

  “我听说你对这方面很熟悉,有个叫麦哲伦的弗朗吉人球旅行,前些时日到达了南洋,你可曾听说?”

第398章 大明国库

  “你是不是缺银钱?王府库里的那些东西我钥匙都交给你了,你想做甚么我是大力支持……”

  朱佑看到儿子说到银钱的时候,眼神有些恍惚,似乎在想什么,有些心疼,直接说道。

  从他和秦邵商量自己提早去世那一刻,他已经将王府的所有家产转给了儿子看管,只是儿子如今并未懂分毫。

  朱佑这些年虽然看着置身事外,这大明朝堂的情况他当然是知道的。

  国库空虚,国.家养活大量的宗室,还有边关的将士,宫廷内还有各种奢侈浪费的开销,这些都造成了国库的空虚。

  不仅仅是皇上穷,其实朝廷也穷。

  要改变这一情况,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没事,你放心,目前暂时还用不上,如果窟窿都要用家里的钱去填,多少个也不够用!”

  秦邵笑道。

  “要吃饭!”

  朱佑还要说什么,朱载迈动着胖胖的小腿过来拉住秦邵吵嚷。

  秦邵只能跟老爹说饭后再谈,便抱着儿子到厅堂那边吃年夜饭。

  今日是大年夜,基本要守岁,秦邵明日还有一串事情要做。

  所以他们的年夜饭就趁早吃,吃完,韩瑾蓉带孩子们留在庄园,秦邵还要赶回去。

  南北方饮食差异大。

  朱佑虽然在京城生活十几年,可是他从十几岁就藩,几十年的时间都在湖广,饮食已经基本算是南方胃口。

  老太妃则是北方人饮食。

  秦邵前世居住的地方靠近北方,但他也去过南方工作一段时间,作为年轻人他的饮食可是说南北交融。

  至于韩瑾蓉虽然是南方人,但因为逃难和跟着秦邵生活这几年,饮食也变得南北交融。

  所以,他们的年夜饭也是南北交融的,有太妃喜欢吃的饺子,也有朱佑喜欢的汤圆,菜蔬上更是南北菜融合,涵盖了几人都喜欢的菜品。

  年夜饭都是韩瑾蓉安排好的,没有来庄园前,已经让厨子和下人做好了准备。

  宁娶富家婢,不娶穷家女!

  其实并非是人不好,说不到底就是见识做事问题。

  吃过年夜饭,老太妃带着丫鬟宫婢女带着孩子去看放烟花,韩瑾蓉带着下人收拾东西。

  秦邵和朱佑则到一侧书房说话。

  “私库没钱,过了年马上就要到一季度交税银,到时候自然就能解决暂时的问题。现时,如果需要,家里的钱银你随意……”

  朱佑以为儿子是担心私库没钱的问题。

  “没事,你放心,我那里还有钱,目前不是需要钱的问题,是宫中养太多人,花销太大,精简人需要一段时间……”

  秦邵没想到朱佑还是担心他没钱用。

首节上一节34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