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26节

  小户鲁家因为攀附这位新皇后,几乎一夜之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户一跃成为皇亲国戚,全赖这位。

  此时的韩瑾蓉对于鲁廉献来说,不是亲生女儿盛似亲生女儿。

  韩瑾蓉笑笑,安慰鲁廉献自己不担心,一切都听陛下安排。

  鲁廉献自然不知道韩瑾蓉和秦邵的感情。

  两人又谈了下明日上路需要注意的问题,鲁廉献起身离开。

  鲁廉献刚离开,大门那边就热闹起来。

  “素锦,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韩瑾蓉有些好奇,自从秦邵他们进京后,王府已经冷清很多。

  因为自己在家,王府的下人们担心惊到孩子们,一般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大声喧哗,这会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姑娘!”

  “姑娘!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一个高昂的声音,还没进门已经在门外响起来。

  这是谁在大声叫嚷?声音还带些公鸭嗓,显然是变声器年轻人的声音。

  “娘子……不,王妃,你看谁回来了?”

  韩瑾蓉正疑惑,只见素锦迎着一个高高黑黑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姑娘!”

  那人看到韩瑾蓉,根本没有任何礼节,直接就冲了进来。

  “小……小三子?”

  韩瑾蓉看着那黑黑,个子高高壮壮的小伙子,有些不确信地问道。

  “哈哈,姑娘,你……你不认识我了?”

  小三子哈哈笑着,黑皮肤映衬着满口白牙,对比更是明显。

  “呀!你……你真是小三子!真是大变样了!你长这么高了?”

  韩瑾蓉也激动地看着小三子。

  以前跟着自己的小不点,如今已经成为高自己半头的小伙子。

  如果不是两颗小虎牙太明显,这模样在大街上她还真一时半会看不出是小三子。

  “姑娘,爷……爷做皇上了?”

  小三子高兴完毕,有些不置信地再次问韩瑾蓉。

  “你进来说话,你不是跟着洪七他们去了南洋那边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韩瑾蓉带小三子进房间,问情况。

  “洪爷他们都收到了爷要当皇上的消息,高兴得都跳起来了,还专门搞了庆祝!洪爷说朝堂很复杂,爷从藩王成为皇上,那些人定然不会很服气,爷要找人做事跟那些人斗,干倒他们,自然需要不少钱,就让我这次回来带了不少银钱,说是要给爷壮胆!姑娘,我现在还觉得跟做梦一样,爷当了王爷,如今竟然又做了皇上,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小三子还是有些激动地说道。

  “不说你觉得做梦,我也觉得是做梦,不过,小三子,爷本就不是一般人,我从来没见过比他能干聪明之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这皇上也不是不能当的,像爷这种人当了皇上,才是天下民之幸福!”

  在小三子面前,韩瑾蓉也实话实说自己的感受。

  一路逃难过来,韩瑾蓉对秦邵是崇敬和爱慕、顺从,跟小三子则更多是家人,姐弟,无话不谈。

  “姑娘,你说的话跟洪爷说的一样,他说爷这样的人当了皇上,是天下民之幸福,也是大明的福分!洪爷说我回来定然赶不上跟着爷进京,就让先看看你进京没,如果遇到就跟你一起,没想到你真的还没出发,那太好了!我听说您跟爷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我也是当小叔的,还没见过孩子呢!我这次可是给他们带了礼物的。”

  “那刚好,我们明日刚好就要去进京,你晚来一日我们就出发了,刚好我们一起去,孩子们这会儿估计就醒了,我带你去看看他们!”

  ……

  秦邵他们刚到上京还没完全安定下来,这边鲁廉献已经带着韩瑾蓉他们匆忙出发了。

  迎接皇上家眷的事情,其实这本是朝廷特别是礼部要做的事情。

  只是毛澄对新皇的意见有些大,现在将他甩下,一路没少折腾,他最近虽然上职了,但随口不谈这件事情。

  其他人都有其他事情要关注,自然也不会有人提议这件事。

  对于秦邵来说,倒是乐得自在!

  他自己找人接人进京,倒是更安全放心一些。

  这些日子,他并没有上朝,而是有限地在宫内诵经修道。

  他提议想让翰林院帮忙找人写青词的事情,那毛纪倒是没有太推脱。

  翰林院那些编修本来就擅长写写画画,他就顺口给收下说让那些稍微比较闲的编修写几篇给皇上过目。

  这些差事自然就落到了那些没有根基、不得宠的人身上。

  张璁、严嵩、祝枝山因表现积极,写的青词篇幅多,很快被皇上选中,邀请进宫一起研讨道法问题。

  夏言看张璁写得多,心里也很不忿,连写好几篇上交。

  皇上看了之后,给了夏言一些奖赏,只是还未曾邀请,夏言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要好好再练习青词,跟张璁再比试比试。

  ……

  “陛下!”

  张璁、严嵩和祝枝山见到秦邵,直接下跪行礼。

  “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礼!”

  秦邵让张佐让几人起身,为他们赐座。

  张璁和严嵩神态倒是自然,他们了解整个事情的大致经过,也参与到里面。

  先前也紧张激动过,如今倒是坦然,跟秦邵详谈甚欢。

  祝枝山这会儿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尽管张璁他们跟他联系,告诉了自己消息,他还是有些不确信自己原先的那个学生竟然是兴王世子,如今又成为当今皇上。

  直到如今见到了秦邵,才完全相信这一切。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学生不一般,但这也太不一般了!

  “陛下,那些人现在脑子都憋着坏,等着你一旦上朝,说不定又搞什么幺蛾子,我听说他们在是否弹劾江彬那边有争议,现在分成了两派,最终还没决定下来。好像有人已经开始搜集许泰和王尚书的一些事情,王琼尚书那边已经被架空了,他如今基本相当于在家赋闲,我让人跟王尚书联系说了问题,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还问我们的人为谁做事,我没让人先说,毕竟如今他跟您见面不是太方便……”

  张璁回禀道。

  “嗯,知道了!那边先搭上线就行,小报这边如今是最重要的,先擦边朝堂这边,日常琐事、八卦之类的,让民众情绪先关注宫廷这边,后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是!”

  提到小报,如今三人,包括祝枝山都在小报这边帮忙。

  如今他们是三份小报,刚好三人一人负责一方面选材。

  《京华小报》、《燕都事实》和《上京快讯》如今都已经成为京城的主流小报,且在南京、豫地以及南方不少大些城市设置的都是分点。

  因为三家小报夹击杨慎的《燕都笑谈》,还采用很多销售方法,印刷多成本低,《燕都笑谈》如今已经将近一年没有出新刊的,可以说已经倒闭了!

  “陛下,臣有两友在南京那边任职,如今我们缺人,特别是南京小报那边急需人员,臣想推崇两人负责南京那边的《京华小报》。”

  几人商谈其他事情完毕,张璁突然说道。

  “额?是哪两位?”

  秦邵不稀奇张璁会给自己推荐人,当然也不质疑他推荐人的能力,只是好奇是什么人?

  “一个是南京刑部福建司主事桂萼,跟臣交好,安仁人,善书,有辩才,不瞒皇上,当初“咬死”舒芬等人的文章,不少都是有他给建议;另一个是方献夫,南海县人,翰林庶吉士,先前给小报写过文章,臣跟他谈过之后,跟我们很是志同道合,想收纳为我们所用。”

  张璁详细说了两人情况。

  桂萼?方献夫?

  这两人,秦邵好像有些熟悉,只是想不起来在那里看过。

  不过这两人既然愿意助力,他自然是欢迎的,更相信张璁和严嵩的眼光。

  历史有很多相同,也有很多似乎不一样。

  不知道是因为历史被认为编纂有太多人为的成分,还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发了蝴蝶效应,很多人不少事情发生了变化。

  至少他看到的是如今助力他的这些人员,都是想干一番事,也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很有一副正义之心的。

  特别是严嵩,谈到他一路来看到民间疾苦,地方豪强霸占土地,普通民众食不果腹,那种同情和义愤填膺,绝对是作不了假的!

  没有一人看到如今的严嵩不说是正义好青年。

  “爷!”

  秦邵刚要说些身份,门外传来王寅的叫声。

  “进来!”

  因为都不是外人,且都认识,秦邵让王寅直接过来禀报,他知道这个时候王寅过来,定然是有重要之事。

  “爷,那小太监找到了!”

  王寅进来看到屋内之人,直接禀报道。

第383章 瞌睡递枕头

  京城一处新府邸。

  说是新,是因为这里的棕黑色大门,一看就是新安装的。

  原先这处宅院一直闲置,据说是一个官员犯事了,没来得及处理这处宅子。

  最近一段才有人买下这宅子,好像还进行了翻修。

  虽然这家很是低调,但根据这大门就知道家底殷实、价值不菲。

  大明虽然在家具方面讲究返璞归真,就是家具中往往露出原木的色泽,红木家具自然是受欢迎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年代油漆太过于珍贵,大明时期虽然也有油漆,但油漆都是漆树产生的天然大漆。大漆在成膜之后是一种很深的棕黑色。

  好木头在经过曝晒和不断过滤等处理后能增加它的透明度,然后加入天然油漆棕黑色,就显得十分特别,只是造假太过于高昂,一般人可不舍得用。

  “这搬进来的是谁呀?这大门可真够漂亮的。”

  有人忍不住议论道。

  “不清楚,鲁府!这京城姓鲁的大人物倒是不曾听说,不过这京城地界,一块砖下来不定砸住几个员外郎,说不定是甚么小官家眷搬到京里了!”

  “你可别小看什么小官,说不定是江南哪个大财主的旁支家眷,那些大财主可是很有钱的,如今那些朝中大员不也是一步步爬上来的!”

  “那是,还是读书好,鲤鱼跳龙门,不说了,我们家的二小子今日要去学堂,这会儿估计还没起床,太阳都晒住屁股了!奶奶的,我这得回去好好训那小子!”

  鲁府。

  也就是如今的国丈鲁廉献的府上。

  说是国丈,这会儿其实还很少人知道,原因是未来皇后刚进京,还在娘家,没有进行分封,自然也就没有知道所谓的国丈府。

  他们刚进京这是第二天。

  两个皇子和皇女年纪都还小,奔波一路,都在家休息。

首节上一节32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