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13节

  算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这趟差事安全完成就好!

  水路还是方便快捷的,一众人经过一段逆水,然后顺流直下,很快到达镶阳。

  众人收拾东西上岸,准备接下来的陆路之行。

  为了第二日能一早更好地上路,当日太晚,干脆在附近安营扎寨补给东西后再上路。

  因为他们这次也算秘行,谷大用他们并没有惊动地方官,而是低调行事。

  “都督,外面有人听说我们是京城的钦差,送了东西过来,说是想拜见您!”

  谷大用和徐光祚刚吃完饭,外面有兵士突然进来说道。

  “我们并没有惊动地方官,怎么会有人来求见?”

  徐光祚不解地看着谷大用,有些惊奇地问道。

  谷大用脸上也是满是狐疑。

第368章 不平静的襄藩

  几人纵然疑惑,谷大用还是迅速让外面等的人进来,看看到底是何人此时来见。

  “拜见都督和几位大人!”

  没想到进来的竟然是个内官。

  “你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身份?”

  谷大用惊奇地看着那小内官问道,语气不自觉地冷硬。

  “回禀都督,小的是枣阳郡王府的内官,你们驻扎的地方是我们郡王的新买的地块,前些日子,我们郡王在附近新修了个小庄园,刚好在这边燎锅底(庆祝新房子入住,一般会有宴席),看到你们这么多人过来,就让人问了问,得知是京城的谷都督和几位大人去南边办差,知道各位辛苦,就让小的送了些襄阳当地的土仪给各位。”

  那内官说着,让人抬了一箱箱地方礼仪进来。

  听到是郡王赏赐东西过来,谷大用、徐光祚和崔元急忙站了起来。

  枣阳郡王?

  这几位瞬间搜索大脑记忆,他们都是京城达贵,自然对大明藩王宗族很是熟悉。

  虽然大明宗室一年人数比一年多,其实就是下面的分支多,藩王郡王属于上支,他们自然大致都有那些。

  且这位枣阳王朱那更是大大有名,如今更是宗室中的风云人物。

  他先前带头支持正德帝让宗室参加科举的决策,亲自下场考试。

  听说考得还不错,一举考中秀才,后来乡试更是破格录取为举人!

  皇上朱厚照知道后,对他大家表扬,直接给他双位奖赏,说是枣阳王开先锋,考中举人,既保留其郡王待遇,还让其有举人的功名。

  枣阳王一下子一举成名,成为宗室的榜样和先驱。

  勤奋好学的枣阳王如今已经成为宗室的活体广告了。

  那些藩王和郡王虽然不屑参加科考,毕竟如果考中进士,如果当官的话,藩王和郡王的爵位可是放弃的,普通官员的俸禄那可是跟藩王、郡王没法比的。

  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在外面跟那些当地官员交往的时候,拿着朱作为宗室的标榜。

  看吧,你当属地的官确实牛鼻,所谓十年寒窗甚么的,我们宗室只是不屑于去考而已,我们枣阳王不也考中了进士?

  至于偏远条件差的其他宗室旁支,很多也以朱为目标,特别是朝廷每年发的俸禄越来越少,里面的猫腻越来越多的时候,不免教育子弟向朱学习,以后参加科考,也好找个退路。

  听说如今枣阳王还在备考三年后的会试,很多人可是拭目以待的!

  除了科举,去年的时候朱做了另一件大事,更是让他在宗室里扬名。

  这位牛鼻的郡王,竟然将襄王府的奉正邵亨直接挂在襄阳城门示众一日,如果不是镶阳府知府及时协调,差点闹成大事件!

  这件事讲起来,就是老太太裹脚布说来话长。

  襄王朱身体不好,沉迷于羞耻游戏,有可能伤了根本,一把年纪也没生下了带把儿的。

  他自己身体不好,对奉正邵亨很是依赖,至于两人更近的关系,反正传得很邪乎,一句话,邵亨很得宠,比襄王妃都得宠。

  朱瘫痪在床后,襄藩的事情基本都是邵亨打理,结果造成了邵亨在襄王府独占权利、说一不二,襄王府的长史袁仁的位置更是形同虚设。

  不仅王府的人都要听他的,襄藩的宗室每年都要孝敬他不少东西,不然就会穿小鞋克扣宗室的俸禄和赏赐。

  襄藩之地的宗室人人听到邵亨,怨声载道,但也不敢声张,邵亨却越来越嚣张,甚至有些时候拿郡王们也不当回事。

  镇宁王府县主定亲,邵亨也从众插上一脚,非要孝敬些东西,才批准县主的亲事。

  大明宗室子女成亲需通过宗藩上报朝廷,获得批注才能成亲,还会补助婚礼银钱赏赐什么的。

  镇宁王性格温和,好几次家里事情,他都给邵亨送礼,只是这厮胃口越来越大,他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这次干脆就置之不理,还想着托关系去朝廷那边打听找重任解决。

  这可激怒了邵亨,这厮这些年在襄藩作威作福惯了,胆子越来越大。

  为了震慑报复镇宁王,竟然以受贿罪罪名抓了镇宁王的舅舅,并以襄王的名义对他严刑逼供。

  无奈镇宁王舅舅本就身体不好,在严刑逼供之下竟然一命呜呼。

  镇宁王大恸,找到姨表弟朱想办法。

  这个弟弟聪明有能力,镇宁王很多事情都会找他商量。

  早些年他遇到事情给邵亨送礼,朱就很反对,觉得他是将狼的胃口喂大。

  镇宁王了解表弟的想法,只是他没有表弟那能力和混不吝的性格,也不能事事都靠人罩着,就想随大流息事宁人,谁知道如今被欺负成这个样子。

  朱本就看邵亨不顺眼,他做生意的事情好几次就差点被邵亨破坏,早就想收拾这老小子。

  知道了这事,直接联合镇宁王,让人诱骗邵亨到自己家里。

  邵亨早就知道朱有钱,早就想敲他竹杠,只是他油滑,且性格混不吝,他也不敢太明目张胆针对他!

  这次打死了镇宁王的舅舅,他想着朱怕了,准备贿赂自己,喜滋滋地去了!

  结果当场就被朱让人五花大绑,直接薄光了衣服到镶阳府游街,一路上,镇宁王府和枣阳王府男女老少大喊着邵亨对他们的压榨和欺负,人人闻之则痛!

  其他被欺压的宗室看到有人出头,也纷纷站了出来声讨邵亨,支持镇宁王和枣阳王。

  一时,襄阳府大街上成了宗室的队伍排了几公里远,高喊着奴才欺辱主子,日子过不下去的喊声、哭声响彻云霄。

  襄阳知府曹得知情况,当场差点从办公椅上跌落下来,如果不是属下及时扶住他,说不定还真要摔个大马趴。

  他治理的境内宗室游荇哭诉被奴才欺辱,这事如果传扬出去,他这官位基本上就到头了!

  纵然如今宗藩的事情都是归朝廷礼部在官,地方只有辅助供养宗室的职能,但如果宗藩在地方出现事情,地方也是脱不了干系!

  特别是如今宗藩全体出动闹腾起来,特别是朱宸豪叛乱刚平定完没多久,宗室的权利和自由再次收紧的情况下,很多宗室心里都窝着一股火!

  一个奉正、根都不全的人都能欺辱宗室成员,这让朱姓宗室还如何活下去!

  一旦乱起来……

  曹哆嗦着站起来,还是他身边的师爷和下属提醒他快点去稳定局面,曹才反应过来,带着一众人迅速去了襄阳府门处。

  等他们到了府门处,发现那邵亨已经被剥得一丝不挂,赤条条地挂在府门处!

第369章 该不该拜见?

  一众宗室人员不时地朝他丢臭鸡蛋、烂菜叶,还有不少中老年妇孺哭诉着家里受邵亨的种种欺凌。

  围观的群众也甚是众多,有人同情宗室人员的遭遇,这些可都曾经是天子骄子,如今竟然被一个无根之人欺辱成这样!

  连镇宁郡王的亲舅舅,这人都敢活活打死,也太张狂了!

  当然也有好事好热闹之人,来看看邵亨这个无根之人裆部到底是个甚么状况!

  要知道这老小子以前可是在镶阳府几乎都是横着走的,不说普通百姓,就是很多官员,见了这老小子都得上前敬礼三分。

  毕竟这厮出来都是以代表襄王的,没有人敢惹他,万一胡乱被安个罪名对襄王不敬,那多年的努力可就泡汤了!

  曹对邵亨其实也没什么好印象,他一读书出仕的官员怎么会看得上无根之人。

  不过对于藩王宗室,他也尽量礼遇,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毕竟是知府,邵亨倒是不怎么敢在他面前天过于张狂,只是他每年逢年过节代表朝堂拜访襄王的时候,这厮那高傲的样子,他其实很看不顺眼!

  如今看他赤条条地挂在府门之上,那狼狈恶心的样子,他心里也不免有些痛快!

  不过他今日来可不是为这无根之徒,他来的目的是平息祸端。

  在一众人当中,曹自然先看到了朱。

  这位虽然是郡王,但因为能力突出,如今还参加科举中的举人,在朝廷挂了名号,更是襄藩的核心人物。

  襄王朱瘫在床上不能动后,他又没有子嗣,按照以往的惯例,应该由亲近的郡王代理襄王事务,当时就有人推举朱,朱也有这个野心。

  只是被邵亨把持着权利不放,朱也默许,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镇宁王府的事情如今闹成这样,曹觉得应该少不了朱的推波助澜。

  不过尽管明白这样,曹也不打算管里面的烂账,那些事情不归他管不说,就是沾上恐怕很难脱身。

  他现在的任务只是平息这场祸端,让镶阳府恢复平静。

  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找枣阳王朱这个领军人物来解决。

  曹到了现场,并没有让人营救邵亨将其放下来,而是立即找人从中斡旋见到朱和镇宁王。

  镇宁王一看朱就是老实人,直接以朱马首是瞻,自己这个姨表弟说如何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

  曹虽然原先被这事吓得不轻,但能做到知府这个位置,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首先对两位郡王的遭遇和宗室所受屈辱表示同情,说道共情处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说自己作为地方官,没有照顾好各位郡王宗室,很是愧疚,甚至大骂邵亨不是东西,作为奴才竟然敢欺辱主子,真是翻了天!

  镇宁王老实,看到知府这样,有些不好意思。

  朱可不是好糊弄的,直接对曹的关心表示感谢,说宗室的事情,地方官毕竟也管不了,这不能怪曹知府。

  毕竟邵亨欺压宗室的事情不是一日两日,他们也多次跟朝廷弹劾,可是折子上去了,根本不见音信。

  他们也是无奈了,才不得不这样做。

  如今他们家里人都被逼死了,既然已经活不下去了,已经决定挂着邵亨的裸.体一起跪死府门处,让太祖看看,他们大明朱氏子孙是怎么被逼死的!

  实在不行,他们冒着破规矩被杀头的危险,徒步上京,一起去找皇上请.愿,反正是活不下去了!

  说到痛处,朱直接落泪,镇宁王更是嚎啕大哭!

  说比可怜,比谁会哭,谁不会呢!

  娘的,竟然还想着进京请.愿!

  曹一听,直接吓得脸色苍白,属地的宗室离开封地去上京上告,这事出了,就是灭他九族,他也承担不起呀!

  当场表示,自己跟亲自上书给礼部和内阁,陈述邵亨恶心,为宗室伸冤,并表示,既然襄王不能理事,自然要由有能力的郡王来代替!

  枣阳王朱能力突出且看顾宗室,自然应该是被推举人选!

  曹的表示让枣阳王心里舒服了不少,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首节上一节313/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