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296节

  作为正统科举出身的文人,李怀跟很多文人一样,从骨子里不忿甚至看不起这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宗室,特别是藩王。

  他们不用努力,出生就拥有荣华富贵,坐享其成!

  他们费劲力气考中科举,一步步爬但是还要在这些藩王面前必恭必敬!

  今日终于可以耀武扬威在藩王府大显神威了,这朱佑竟然突然倒下病发。

  他们可以借皇上的名义审查这些藩王,但是如果闹出些事,引发人命,这可不是他小小的右侍郎能承担得起的。

  李怀当场就吓得失了分寸,还是方向在一旁建议,才想起赶紧叫来医生为兴王诊治。

  兴王有癫疾之事是众多周知,早些年明孝宗活着的时候,包括朱厚照早期,都还为兴王寻求良医。

  太医院也曾组织班子为兴王医治,只是癫疾之病太难治,最后都不了了之。

  民间其实也有不少人患这种病,很多人活了几年变得痴傻,人渐渐都没了。

  朱佑能如今还正常活着,实属医学奇迹!

  李怀找的医生怎么能治疗癫疾这种疾病,几日下来,朱佑仍然昏迷不醒。

  没有办法,李怀只能让兴王府的那些侍医上阵,这多人原先因为审查兴王府都被赶了出去,如今又被请了回来!

  周文采还被人用轮椅抬了过来给朱佑诊治,他在房间里忙活了半天时间,满头大汗出来,还是摇了摇头,说自己无能为力,王爷本身就身体不好,你们这样刺激他,不是要他的命吗?

  李怀大,说不出话来。

  这兴王万一没了,这事情可真不小!

  如果他是自己得病没了无所谓,如今可是在他们搜查兴王府众目睽睽下被气死的,这事情他可是到哪里也说不清。

  惊惧之下,李怀只能在方向的建议下,快马加班上报给朝廷。

  只是尽管他及时上报,兴王朱佑还是在当天夜里被宣告无治去了!

  首先发现的是侍医周文采,李怀吓得直哆嗦,吩咐自己找的医生查看,检查也是说人没了呼吸。

  一夕之间,朝廷搜查兴王府,气死兴王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在各个藩国引起了重大反响。

  本来各地藩王因为朱宸豪事件受连累被折腾得满腹怨言,如今竟然有藩王被逼死了!

  是的!

  对于藩王来说,朱佑就是被逼死的!

  虽然被气发病,但是如果那些人不搞那些,人家兴王不是好好活着吗?

  所以,兴王就是被那些人逼死的!

  兴王是多么忠心的一个王爷,每次朝廷出什么事情,都是一马当先出来支持。

  先前贼乱,他都是带头捐银两还出人支持,没想到朝廷竟然卸磨杀驴,对待这样一个忠心的藩王!

  今日他们对兴王这样,明日说不定就会轮到自己头上!

  兔死狐悲,不少藩地藩王宗室不仅想到自己的命运,自发开始在自建的宗庙哭太祖,一个个悲从中来的样子,如丧考妣。

  襄王一系的枣阳王朱率先带着自己老小哭太祖,一呼百应,襄王宗室纷纷效仿。

  接着蜀王、湘王、代王、晋王、燕王、周王等纷纷出列。

  其中周王的子嗣最为繁盛,其宗室子弟哭太祖几乎占领了开封府的主要街道,差点造成混乱。

  各地地方官慌乱成一团!

  普通百姓也就罢了,这各个地方的宗室藩王,那就是祖宗,平时为了避免他们闹事影响自己的仕途,他们基本都是好吃好喝地供奉着,只要不闹事,基本算是有求必应!

  如今弄这一出,一不小心不说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不保,万一再被弄个欺侮朱氏子孙,这大帽子盖下来,一般人可是受不了的!

  很快,雪片似的奏折飞到了京城。

  ……

  内阁办公地。

  “阁老!”

  顾鼎臣看着闭着眼沉思的杨廷和,有些焦急地叫道。

  梁储引咎辞职回家养老后,如今顾鼎臣顶了缺,做了内阁大学士。

  “那朱佑真的死了?”

  杨廷和再次问道。

  “应该是的,李怀传过来的折子说是。”

  顾鼎臣回禀道。

  一个藩王没了,还有什么假的?

  哪有藩王活着愿意宣布自己死了呢?

  要知道只要没死,就能在藩王的位置享受各种福利,很多藩王最愁的就是自己不能长命百岁!

  这就跟皇上一样,除非自己死了,绝对不会想将位置提前让给孩子。

  这兴王真是太弱不禁风了,直接就气死了,你说这不是添乱吗?

  他们这样做也只是先收拾拿捏一下那些藩王,免得有人真跟朱宸豪一样不听话再闹出点事情。

  还有如今朱厚照的情况,他们也担心那些藩王有什么异动,提前收拾他们一下,想让他们老实些,谁想到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真是愚蠢无比!是谁派李怀那个书呆子去的!”

  杨廷直接将一本书狠狠地摔在桌子上。

  他们这次整治藩王的最大目标其实就是兴王。

  杨廷和没想到小小的兴王府竟然知道皇上遇到袭击,竟然还派卫队去营救!

  这兴王以前就很积极,对朱厚照做什么事情都第一个出来支持!

  这样的露头椽子,他们本想给他个下马威,让他以后小心点,不想竟然闹出人命,这李怀真是不会办事!

  顾鼎臣没说话!

  李怀能坐在那个位置,还不是因为他是杨廷和的学生!

  如今出了事情,杨廷和竟然问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发泄自己怒气罢了,其实内心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就是生气李怀不会办事吗?

  因此顾鼎臣并没有说话。

  “兴王那儿子有什么反应?”

  半晌,杨廷和平息了怒气,坐了下来。

第344章 兴王世子如何

  “兴王儿子?”

  顾鼎臣有些懵怔,他们忘记兴王还有个儿子,这儿子的存在感确实太低了。

  顾鼎臣迅速让人将跟随李怀去安陆州那边回来报信的人叫过来。

  “出事之后,兴王那儿子可能闹腾?”

  顾鼎臣直接问那人。

  “兴王那大世子?”

  来人似乎也是刚反应过来,兴王似乎还有一个大儿子。

  此人其实办事很精明利落,也是杨廷和他们这边的人,专门陪李怀去安陆州的。

  审查兴王府怎么会不考虑兴王还有一个儿子呢?

  只是他们去之前已经大致调查了,并且跟方向身边官员打听了,那兴王大世子原先寄养在玄妙观,算是半个出家人。

  原先的世子朱厚死后,这大世子才被立为世子,不过听说如今大半时间都是在观里,很少露面,安陆州的百姓甚至不少官员都不曾见过面。

  不过好在这大世子已经成亲,半个道士倒是挺利害,世子妃结婚没多久,就怀孕生子,听说还是双胎。

  本来他们想着兴王府会大操大办,说不定他们还会得些赏赐,谁知道他们只是内部置办了些酒席就了事。

  “额,兴王出事后,大家都慌了,我听到有人说去玄妙观找大世子,那大世子原先不是一直寄养在玄妙观吗?不过就是一个沉迷论道之人,能做什么?我看他们家都是那长史袁宗皋和内官张佐忙活,那世子妃鲁氏也出来了,不过也是哭哭啼啼的,就……就没怎么注意!”

  那人想了想回禀道。

  大明宗室很多子弟都只知道吃喝玩乐、炼丹修道,湖广这里更是道法兴盛,这种事情痴迷到一定程度,跟傻子没什么区别,他们自然也就没将那兴王大世子放在眼里。

  如果这大世子是个人才,那兴王自然不会也立这老二做世子了。

  杨廷和听了点点头,摆手让那人出去。

  “阁老,你说这事怎么做?”

  顾鼎臣看着杨廷和问道。

  “能怎么做?安抚呗,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做?你跟礼部那边说一下,将关于兴王府的材料文件送我这里!”

  ……

  安陆州。

  整个城池挂着白帆,几乎人人衣着缟衣,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当中。

  兴王之死引起的轩然大波,随着朱厚照再次下罪己诏渐渐缓和下来。

  是的,大明朝堂再次向各个地方,也可以说是各个藩地下达了皇上的罪己诏。

  罪己诏中朱厚照直言因为朱宸豪的原因,对藩王进行了审查,为的就是保障大明江山的稳定。

  只是一些被派官员做事不力,曲解了皇上和朝廷的意思,对藩王造成了伤害。

  为此皇上和朝廷深表歉意,并愿意对各地藩王进行安抚和补偿。

  当然诏书里对兴王府大加赞赏,更是对兴王极尽赞美,说其忠心为国,朝廷出了大事,每次都是一马当先出头捐钱捐人。

  此次本也是例行公事,不想礼部官员李怀做事不当,惹怒兴王,造成不可逆转悲剧!

  许诺会多肇事人员进行惩罚,以慰兴王在天之灵!

  这是正德皇帝的第三次罪己诏!

  一个皇上三下罪己诏是绝无仅有!

  接二连三这样,是对一个人信用的最大损失,就好比狼来了的故事,用多了,真出事了,就没有人再帮助你。

  各地藩王受到抚慰奖赏,闹腾渐渐停止。

  毕竟他们手里没有兵权,被养废了这么多年,人都是有惰性的,当没能力到一定程度,忍受性会越来越强,除非真正危及到他们的性命。

  兴王府收到的抚慰奖赏最多。

  只是那兴王世子收到奖赏的时候,身着缟衣,木木呆呆的,一直低着头,也不抬头谢恩,还是兴王世子妃代替谢了恩。

  前来的钦差当然知道里面的曲折,这一家不闹腾他就谢天谢地了,哪敢要求世子按照规矩行事。

首节上一节29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