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259节

  黄通说道。

  “甚么?书肆那边的营收和府中的支持,每年三四千两银子竟然不够用?那卖小报的营收呢?”

  “老爷,卖小报的钱很少,且每篇文章都要做版,还有纸张,还有写文章用的那些人给些稿费,主要是做版,每个字都要刻,根本就没有盈利,能少亏些就不错了!”

  杨廷和没想到,办小报不仅赚不了钱,竟然还要花钱。

  黄通没说的是,他们卖的小报幸好不是太多,他们的情况是卖的越多亏的就越多。

  他不明白,对方也是印刷,他们每篇文章都不做版吗?怎么人家就能盈利呢?

  会不会他们也是赔本呢?

  只是他们办这一家已经赔钱不少,现在人家又出了两家,是怎么回事?

  他也想控制成本,比如精简文章中的一些字。

  可是他们家少爷不同意,说他们的文章每字价值千金,读书人的文章怎么说减就减呢!

  黄通很头疼,他们家少爷会读书,但是从来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主,根本听不得他的意见,他只能今日到老爷这边说说。

  杨廷和这些年也没少弄钱,家里的田地产业也是越来越大。

  从他内心来说,他并不是多爱钱。

  他这人不讲究吃穿,衣服很简朴,吃饭也很简单。

  是的,他个人不需要什么钱。

  杨廷和觉得他这样说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相信的。

  甚至很多人觉得他矫情,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已经是内阁首辅了,除了皇上你最大!

  不,皇上现在几乎也受您管制。

  其实杨廷和并没有说假话,他个人,花在他自己身上的钱,真的是很少很少,他本人真的不需要太多钱。

  但他需要钱,他做事需要钱,他让拥护自己的那些人做事总要给人家钱,别人总不能白白做。

  任何人其实都一样,到达一定地位,自身花钱很少。

  但他仍需要大量的钱!

  因为维持他的地位,让拥护自己的人忠心办事必须有钱!

  没钱寸步难行!

  杨廷和现在就是这样,他也在为钱发愁,觉得钱不够用!

  《京华小报》刚出来的时候,杨廷和就觉得这小报跟朱厚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他鼓动自己的儿子办了《燕都笑谈》。

  这次在政治朱厚照的过程中,《燕都笑谈》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杨廷和第一次感觉到小报的威力。

  且《京华小报》在先前的较量中,可以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完完全全地落败。

  黄通先前就提示过他小报发行成本不低,需要耗费不少钱。

  术业有专攻,他对印刷业不是太懂,觉得耗费不了太多钱,也就是一段时间的问题,只要掌握舆论主导就行了。

  没想到不过几天的时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不仅《京华小报》卷土重来,竟然又多了两家小报。

  根据他们的发行量,还有《京华小报》都没有停版过,是谁有这么大的财力?

  杨廷和已经看出来了,这三家小报应该都是站在朱厚照一边的。

  只是出钱的是谁?谁有这么大的财力?

  朱厚照纵然是皇上,其实他也没多少私产。

  至少与他杨廷和对比来说,杨廷和觉得朱厚照比自己富裕不了多少。

  且先前应州之战,朱厚照可是拿出100多万私产抚恤那些将士,他现在手头应该是不宽裕的。

  不然也不会回来之后,直接厚脸皮说自己被封镇国大将军,需要每天5000石的俸禄,标明他的手头确实很紧了,需要从朝廷这边领救济。

  杨廷和很想知道朱厚照身后的这位高人是谁?

  江彬还有一些内官,一个个都没识多少字,打仗拍马屁还行,绝对没这头脑!

  如果是文臣,他杨廷和还没发现哪个有能力的文臣不跟自己一个战线,敢站在自己对立面!

  至于商贾,贩盐、贩茶还行,玩文人玩的这种小报应该没那能力,如果真有那能力,估计早就科举做官,而不做没有地位的商人了!

  这个高人是谁?

  杨廷和想得头疼,也没想出此人是谁!

  莫非朱厚照突然变得聪明异常不成?

  不过那小子确实不笨,至少比他老爹还透,唯一缺点就是太年轻急躁,太刚!

  是不是这些年经历,他突然变得成熟、懂得隐藏了?

  如果那样,他以后还得小心点应付,不!必须得想良策,不然等他做大……

  “你们需要多少钱,你去账房那里先支些,不过要注意控制些,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

  杨廷和同黄通说道,然后指挥他出去。

  如今已经走到这一步,小报不继续做也不行了!

  “你的事情注意一些,最近减少出门,避免被人抓住把柄!”

  黄通出门后,杨廷和同儿子杨慎说道。

  “父亲不必忧心,没什么事,都是那些人招摇,我这回去就写文章反驳,那些人都是什么人,都写些粗陋没一点营养的破烂文章,也敢号称读书人,都是些无赖……”

  杨慎气愤地说道。

  “你啊!别过于骄傲,人言可畏,谣言也可以杀人!你先前说是韩家自己愿意退亲的,那韩家姑娘死跟你无关,到底是不是真的?”

  杨廷和不放心地再次问道。

  对于儿子的婚事,他先前其实觉得韩家那姑娘不错,他的妻子看人很准,见过那韩家姑娘,直接定了下来,纵然他对镶阳韩家没什么好印象。

  特别是如今的韩家两个老爷虽然在上京朝堂,但都是那种烂泥扶不上墙那种。

  大家的儿媳妇除了知书达理,还要有坚强的韧性,比如他的老妻,管理后宅一把手,各种应酬根本无需他担心,他只要将中心放在朝堂就行。

  杨廷和也希望儿子能找个跟自己妻子一样的女人,他以后能在朝堂有所建树,继承自己的衣钵。

  后来儿子却看上山西盐商张氏一族的女子,那女子跟着父亲来上京,恰巧跟儿子相遇,不知道怎么就看上眼了!

  杨廷和本来看不上商人家的女子,可是他当时确实需要张氏的资助,私下默许了。

  后来儿子提出想娶张氏,杨廷和就告诫儿子要么死心,要么自己找韩家让他们心甘情愿退婚。

  后来,他听说韩家的女儿生病去了,就此退了婚,有些莫名其妙,但看韩家也没什么言语,甚至对自己还巴结,也就没再管这事。

  如今看来,似乎有什么问题让他心里隐隐不安。

  “父亲,你怎么不相信儿子,我发誓韩家姑娘死与我没有一点关系,是他们家自己说姑娘没了,我才去退婚的。他们家的事情跟我无关!”

  杨慎信誓旦旦地说道。

  杨廷和两眼紧紧直盯儿子的眼睛。

第294章 还没有完

  杨慎的眼神很坦然,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

  “好吧!没有就好,你好好去做事,很快就要会试了,今年的会试你务必给我好好考,早点进入朝堂做事,别整天整些儿女事情。”

  杨廷和放下心来交待道。

  “是!”

  ……

  “自明!你终于来了!那几家小报都是你的手笔吧?你们写的文章太给力了!奶奶的,那帮孙子自己一身猪毛不干净,一个个外表正人君子龌龊样,还挤兑我不懂孝道,气人老子了!”

  看到秦邵,朱厚照激动地从床上直接下来,光着脚板儿,连鞋子都忘了穿。

  “皇上,您还是穿上鞋子吧!这天还凉,你这病刚好些。”

  秦邵急忙上前劝道。

  他跟着江彬一起过来看望朱厚照。

  朱厚照这两天烧下去了,身体好了不少。

  说到底他还是气火攻心引起疾病反复。

  如今情况得到缓解,心情好了不少,病也就渐渐好了不少。

  内官急忙为朱厚照穿鞋,几人一起到书房说话。

  “皇上,这次多亏自明,我们纵然能打仗,但对付那些文官,还得自明这种读书多的!”

  江彬笑道,一扫前几天脸上的郁气。

  “自明,那些人说到底都是些沽名钓誉之人,亏我先前还觉得那舒芬可怜,还有那李给事中,一直觉得是个清廉正直之人,没想到……没想到!接下来,你说怎么做?得好好抓住他们的把柄,惩治惩治他们!”

  朱厚照兴奋地说道。

  “皇上,你说的是!目前这三人确实需要您惩治,这个时候下旨名正言顺,内阁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德不配位,没必要站在这个位置上面。”

  秦邵笑道。

  “只是我看到林桐他们调查的材料,牵扯到那些多朝堂官员,纵然那些人官职不算高,但如果都将他们官帽去了,会不会缺人做事……”

  朱厚照有些迟疑。

  纵然如今官府机构人员稍微有些臃肿,但很多时候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罢免多了,跟如今官员罢朝有什么区别?

  朱厚照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之人,这个世界上真正没有一点污点的人基本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任何私德都放大,那估计找不到可用之人。

  “怕什么!皇上,如果那些人下来了,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升上去,一个萝卜一个坑,皇上不如直接下旨让官员自我推荐,有能力者上,他们自己就乱了!”

  秦邵继续说道。

  “对!自明你说的对!先瓦解他们内部。我这些天真是急了,这马上四月份就要会试考试了,那帮人还罢朝不做事,到时候科举怎么进行?”

  朱厚照想想就觉得生气。

  官员罢朝,整个大明的机制处于停摆状态,就是朱厚照是有实权的皇帝,面对这种情况内心也会焦躁。

  一个人再有权利,他也害怕舆论影响太大,所有人不干了,那自己什么也不算!

  那些官员有恃无恐不就是如此吗?

  说到底,是那些人抱团才造就今天这种局面。

  朱厚照要想真正掌权,除了强硬、心狠,还有就是要学会瓦解他们。

首节上一节259/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