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254节

甘露殿中。

李世民看完了刚刚从宫外送来的报纸,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意。

“好!”

“这小子还真是有办法!”

李世民忍不住对李恪夸赞了一句。

当初李恪被刺杀后,写信告诉他说自己有办法对付五姓七望,让他不用插手。

当时他考虑了一番之后,决定尊重李恪的意见,将这件事交给李恪自己去解决。

但他也一直在关注,想知道李恪到底想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五姓七望。

只不过很长一段时间李恪都没有出招,他后面也没关注了。

现在,他看到报纸之后,终于明白了李恪的计划和招数。

“还真是不出手则以,一出手直接一剑封喉!”

李世民眼中满是赞赏的点了点头,对李恪的手段很是满意。

之前一直在隐忍,当做事情没有发生一样,以此来麻痹对手。

实则却在暗中默默的做准备,对对手造成致命一击!

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征收商税,财政收入大幅度提升。

然后用这笔钱来大办官学,利用先进的印刷术,大大降低书籍的价格。

这样一来,直接打破了五姓七望对读书人和书籍的垄断。

然后又用一个近亲之间通婚生子风险大的办法,彻底让五姓七望不能再互相联姻通婚。

从而一举将五姓七望从一个整体瓦解成了七个独立的个体!

这两招下来,五姓七望直接被锁死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想到自己之前一直想对五姓七望出手,却找不到理由和机会。

李恪却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就做到了,他心中没有嫉妒,而是满满的欣慰。

毕竟哪个做父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超越自己?

而且,他想到了前些天李治从扬州回来后,他在甘露殿中见李治的场景。

“回来了?感受如何?”

李世民看着眼前相比之前晒黑了一些的李治。

“父皇,儿臣发现扬州和苏州两地所有的百姓精神面貌都很好,每个人脸上似乎都带着笑。”

“三哥开了银行,给那些买不起大船的渔民贷款,让他们用最少的钱买到了大船,然后出海打渔。”

“大量的渔获直接卖给海鲜加工厂,然后去银行转账,十分方便,交易都不用铜钱。”

“扬州城随便一处官学,建筑都是青砖水泥加上玻璃窗,一间官学就有学子3人以上,而这种规模的官学有几十个。”

“扬州的书很便宜,《周易》一卷只需要20文,纸笔墨水这些也非常便宜,百姓家都能用得起。”

“造船厂里在造一艘巨大的船,三哥说那种船可以在风浪之中航行,可以抵达很远的国家。”

“扬州的商贸很发达,商人交税的金额也很高,大大增加了扬州和苏州的财政收入。”

李治将自己在扬州和苏州两地的所见所闻给李世民说了一遍。

李世民安静的听着李治语气中充满向往的介绍着扬州和苏州的感受和所见所闻,心中也若有所思。

有些信息他是已经知道了的,李恪都会给他写信说明。

但信件肯定是没有实地体验的感受来的真切,从李治的言语和语气中,他对扬州和苏州的情况,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前些天送来的扬州和苏州两地,不到一个月收上来的商税数字,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以前李恪和他说过,今后可以适当的降低农税,然后大唐的财政收入将会以商税为主。

当时他不以为意,认为商税才能收上来几个钱,农税才是根本。

但现在,这个数字告诉他,商税的确比农税要多得多!

而且,由于能收到大量的商税,导致扬州和苏州两地官府财政收入大增。

也有了钱扩建官学,为更多的百姓子女提供读书的机会。

再加上先进的造纸和印刷工艺,将书籍的成本降到了最低。

“如果在大唐全境征收商税,那岂不是大唐全境都可以扩建官学?”

“那到时候会多出多少读书人?大唐会有多少人才?”

李世民心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到了那时候,五姓七望算个屁啊?

就那么点读书人,怎么和全天下相比?

至于银行,李恪之前也和他说过,甚至还给了他两成股份,就为了借用他的名头。

不过,银行能贷款,还能存钱,还可以让人不带铜钱就能完成大宗交易,确实颇为神奇。

“你觉得你三哥治理地方的能力如何?”

李世民突然看向李治,询问了一句。

“儿臣觉得,三哥无所不能。”

“给三哥几年时间,儿臣觉得扬州会比长安和洛阳更加繁华。”

李治想了想,然后说出了他的想法。

他去了一趟扬州,见识了种种神奇的东西,以及百姓们对李恪发自内心的爱戴。

对李恪的崇拜简直是深入心灵了!

李世民本来还想问问李治,觉得大哥李承乾和李恪谁更有能力。

但他看到李治言语中对李恪的崇拜,心中也就有了答案。

“看来当初让他去封地,这步棋还真是走对了。”

“这一身才华放在长安城,如何能展现的出来?”

李世民心中暗暗的想到,要是李恪在长安城,一身才华只能浪费。

“接下来,给承乾也安排一些政务。”

李世民心中有了想法,他也给李承乾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反正平台他都给了,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PS:第一更!.

第217章 李承乾理中客?所有大臣都惊呆了!

“传旨,明日召开大朝会!”

李世民对旁边的小太监吩咐道。

“是,陛下!”

小太监当即缓缓退出了甘露殿,安排人去各个大臣府上传旨。

“去调查一下长安城所有天生有缺陷的婴儿幼童,统计他们父母是近亲的数量和比例。”

李世民随即对着前面的空气说了一句。

“是,陛下!”

很快,就有一名暗卫从角落里出现,然后离开了甘露殿。

明天朝堂上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因为除了五姓七望之外,贵族世家们也喜欢亲上加亲,与表亲通婚。

哪怕皇族也不例外,他的嫡长公主,也就是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便是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嫡子长孙冲。

李丽质与长孙冲便是表亲,于贞观七年成-婚,育有一子。

之前他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李恪说了那件事之后,他现在都非常担心。

对于李恪,他是绝对信任的。

毕竟一直以来,李恪不管做出什么奇怪的事,说出什么奇怪的话,最后都证明李恪是对的。

所以既然李恪说了这件事,那肯定是存在这个事实的。

他心中也有了决定,今后给公主们挑选夫婿的时候,不会再选择有血缘关系的了。

连皇族都喜欢结表亲,更何况贵族世家们了。

只不过大家没有五姓七望那么疯狂罢了。

所以,如果不拿出真凭实据出来,明天大朝会上恐怕有不少人都会反对。

毕竟那只是李恪的一句话罢了,谁知道真假呢?

比如刚才他吩咐暗卫去做的事情,便是李恪告诉他,让他准备的。

显然李恪也早就想过了会有这一幕,早就想好办法了。

长安城里各大臣都收到了明日举办大朝会的谕旨,也基本猜到了明天大朝会上要讨论的事情。

肯定是禁止五姓七望互相联姻通婚的事。

只不过,正如李恪和李世民所想。

有些人是支持禁止的,而有些人则不以为意。

毕竟要是支持的话,岂不是说自己也和五姓七望是一类人?

要知道大家很多都结了表亲,特别是长孙无忌,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长孙冲和儿媳妇长乐公主李丽质。

如果支持的话,那长孙冲与长乐公主要如何自处?

而且,他可是抱着让长孙家的男子再娶公主的。

如果真的禁止了五姓七望之间通婚,那显然今后李世民也不会将公主嫁到长孙家了。

这对于他的利益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害。

总之,大家都各有想法,暗潮涌动。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第二天。

大臣们乘坐马车来到了皇宫门口,然后走下马车开始步行。

几个熟悉的大臣则结伴一起,一边朝着太极殿走去,一边讨论着。

“你们说三郎说的那件事是真的吗?”

李道宗对李孝恭和程咬金等人问道。

他昨天自然看到了报纸,他对于李恪所说的那些事情还是很惊讶的。

毕竟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不知道里面还有这种规则。

首节上一节254/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