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248节

“家主,要不再派人过去刺杀李恪?”

这时,突然有一人提出了一个建议。

“愚蠢,都已经用过一次了,怎么可能再用第二次?”

“你以为李恪还没有防备吗?况且现在扬州可不仅只有他,还有另外三位亲王,一旦出事,五姓七望全都要完蛋!”

闻言,崔元堂当即怒瞪了那人一眼,忍不住呵斥道。

这种手段主打的就是一个意料之外,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之前第一次是因为李恪完全没想过他们清河崔氏会刺杀他,所以差一点成功。

但现在李恪都知道清河崔氏派人刺杀他了,那李恪身边的护卫力量肯定非常强大。

再去刺杀,那就真的是送死了。

毕竟,你会刺杀,李恪不会吗?

真把李恪惹急了,直接从神机营中抽调一些精锐来刺杀他们怎么办?

况且,现在齐王李,蜀王李,晋王李治都在扬州城。

一旦刺杀出现了意外,四位亲王全都在扬州城出事的话。

不用想,李世民绝对会派兵直接把五姓七望全部扫平,从老到少,一条人命都不会留。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从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所做的出格之事入手。”

“他未经陛下和朝廷允许,就私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征收商税,向商人承诺子女可参加科举。”

“此事绝对可以参他一本,只要我们发力,再联合太子一脉,绝对能让他付出代价!”

随即有人冷静了一些,开始献策。

闻言,崔元堂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

李恪在扬州和苏州的确做了太多出格的事了。

虽然他是扬州大都督,但也是属于大唐管辖的,要按照大唐的规矩办事。

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俨然是一副国中之国的样子,这无疑是犯禁忌的。

“这个可行。”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认为这个办法可以。

“家主,诸位族叔,此法恐怕不行。”

这时,躺在病床上的崔源很是虚弱的说道。

“嗯?为何不行?”

大家都不解的看向崔源。

尤其是刚才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见崔源一个小辈竟然反驳他,顿时面露不悦之色。

“崔峪族叔也说过这件事,但吴王拿出了一份税务报表,是上个月扬州和苏州两地征收税务的数据。”

“上月不足整月,但两地共征收商税1.8万贯,如果整月必然超过2万贯。”

“陛下和朝廷是绝对不会放弃这笔商税的,所以商人子女参加科举一事,恐怕已经板上钉钉。”

崔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顿时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什么?”

“不足整月,仅仅两地就收取商税1.8万贯?”

听到这个商税数字,房间里所有人都惊呆了!

要是按照这么算下来的话,那仅仅扬州和苏州两地,一年下来商税都有二十多万贯?

如果在整个大唐实施商税,那将为朝廷提供多少税收?

都不用想,肯定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如此一来的话,正如崔源所说,朝廷是绝对不会放过这笔财富的。

也就是说,李恪的确能让朝廷答应让商人的子女参加科举。

“那他在扬州和苏州任由商人穿丝绸乘马车等一众僭越行为呢?”

“这个朝廷可还没答应吧?他就已经让商人开始使用了。”

那人又提出了一个想法,依然和崔峪是一个路子。

“这个崔峪族叔也说了,但吴王有陛下给的圣旨,陛下对他极为信任,让他在扬州和苏州两地可以任意改革试点,拥有非常大的权力。”

这时,崔源又弱弱的说了一句。

闻言,那人脸色更黑了。

而崔元堂等人也愣住了。

李世民竟然提前给了李恪圣旨!

而且圣旨里给李恪的权限实在是太大太自由了!

难怪李恪敢在扬州和苏州如此大胆的行事,原来一切都是背后有李世民给他撑腰!

“诸位说说,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崔元堂深吸了一口气,他一时间竟是找不到任何办法来对李恪展开反击。

崔峪和崔源二人不是在大都督府里面遇害的,他们二人是安然无恙从大都督府走出来后才出事的。

所以他们完全没有证据证明这件事是李恪干的,从这上面无从下手。

李恪搞的商税大获成功,从商人子女科举资格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李世民的圣旨,让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的出格行为也有了保护。

刺杀又不行,再派人去和谈,恐怕也是去一个死一个。

一时间,整个房间的气氛顿时沉寂了起来。

大家都愁眉不展,完全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反击李恪。

“他做事太滴水不漏了,任何事情都有后手,不留把柄!”

崔元堂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语气中满是无奈,以及对李恪的忌惮。

如此年轻,做事就这么的严谨,而且精于算计。

自身能力出众,李世民还非常的信任他,未来极有可能登上皇位。

而他们清河崔氏却派人刺杀过李恪。

一想到这,崔元堂便感觉心脏一抽一抽的,很后悔为什么当初偏偏一时冲动派人去刺杀李恪呢?

“家主,诸位族老,我有件事想说。”

这时,那个送来报纸的人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什么事?”

崔元堂当即看向他,刚才接过报纸之后就没再理过他。

“我之前说的危机不是这个。”

他表情有些古怪,但还是说道。

“还有什么危机?”

崔元堂微微一怔,心中再次产生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现在这报纸在家族附近传的沸沸扬扬,足足几万份报纸,全都免费送。”

“清河周围的百姓恐怕全都知道这件事了。”

他将清河崔氏真正的危机说了出来。

听到这话,崔元堂再也绷不住了,血压瞬间上升。

然后整个人直接晕了过去!

PS:第二更!.

第212章 触目惊心!万民请愿禁止五姓七望通婚!

这是他之前就计划好的一个杀招。

从书籍和读书人入手,是他的一条路。

从禁止五姓七望内部互相联姻,则是另外一条路。

五姓七望内部联姻已经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

这七家的男子只能取这七家的女子,这七家的女子只能嫁这七家的男子!

五姓七望家的女子基本不外嫁,以此来保证他们的血脉纯正。

并且,七家互相通婚联姻,也将他们七家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让他们成为了一个高度团结的庞然大物!

五姓七望为什么难以解决?

因为他们太团结了,动一个就是动七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太大。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五姓七望,得先把他们分散开来,然后再各个击破。

如何分散开呢?

那自然是禁止他们七家之间互相联姻通婚,各过各的,不要再有什么利益捆绑。

实际上,历史上李治和武则天也用过这个办法,严令禁止五姓七望之间通婚联姻。

他们也想用这个办法将五姓七望从一个整体打散成一个个的个体,这样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

可五姓七望也不是傻子,李治是皇帝又怎么样?说不让我们七家通婚联姻就不让。

我们联姻通婚犯法吗?

这七家理都没理李治和武则天二人的命令,该联姻联姻,该通婚通婚,一点没影响。

最后李治也没办法,干脆也就不管了。

但是李恪的情况和李治完全不一样,李治当时虽然是皇帝,但手段却不一定有李恪多。

比如报纸这种舆论神器,李治就没有。

还有很多知识,李治不知道,但是李恪很清楚。

李治没办法完成这件事,但李恪却有成熟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血缘关系太近的人成婚,生下来的孩子出问题的几率非常大!

唐朝的人或许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是却不知道具体原因,不知道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节上一节24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