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97节

不然,宁皇一怒,伏尸百万有些夸张。但杀你们几千人还是可以的。

孙修带了一千兵马来到云梦大泽边,扎下大营。招来当地官员,了解一下情况。

了解之后,才知道,当年是权贵开发大泽,渔村里的一位秀才,带领村民和权贵子弟讲理。

双方爆发的冲突,结果,权贵子弟被渔村里的张家兄弟当场杀死。

这下,事弄大了,这个权贵力量不小,他要是带领着家丁前来报复,估计全村都得遭殃。

秀才没办法,只得带着村民遁入大泽,当起了盗匪。

弄清楚情况后,孙修喃喃自语道:“这不就是逼上梁山吗?只不过把林教头换成了秀才。”

孙修有了主意,写了一封信,交给当地官员,“你们找个人,去那边去,把这封信偷偷交给他们的大当家。”

在云梦大泽的一座岛上,一杆替天行道大旗悬挂在一座房屋前,房上写着聚义堂三字。

正中坐着一名文士,左右各有一位大汉,正在商议。

“郭大哥,我们不能招安,那狗官搞不好是来骗我们出去。”

“那可不一定,前来的可是乐安侯,他诗词双绝,怎么可能骗我们呢?”

“郭大哥,文人都是靠不住的,你信?我们兄弟可不信?再说他们又不是第一次围剿我们,怕他个鸟。

在这里我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活,何必去招安受他的鸟气?”

“可是,乐安侯可是带了一千兵马,这可是正规军,我们可打不过他们的?”

“郭大哥,在陆地上,我承认,不是官军的对手。可现在我们是在大泽中,到处可藏人,他找的到我们吗?时间一长,也就乖乖的撤兵了。”

……

一顿争吵后,三人不欢而散。

那文士望着屋子前面的替天行道大旗,又拿出孙修写的那封信,又看了一遍,下定了决心。

大营中,孙修正悠闲的看书,也好像正在等人。忽然,关雷走进大帐轻声道:“侯爷,郑参将禀报,那边来人了。”

孙修眉毛一扬道:“噢?他叫什么名字?”

“郑参将说,他叫郭纲。”

孙修大喜,“他在何处?”

“正在帐外侯着。”

“还不快让他进来。”

关雷正转身要去。孙修又道:“慢,我亲自去。”

正走到大帐中,又想了想,脱下鞋袜,弄乱了发髻、衣服,来个跣足相迎。管理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带着惊喜的表情冲了出去。

一出大帐,就焦急的喊道:“郭义士何在?”

郑长营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立在帐外。

那人看见大帐中一个衣衫不整,满头乱发,还光着两只脚的年轻人冲了出来,嘴里还喊着郭义士,就知道此人一定是乐安侯孙修了。

孙修也看了那人,年约四十多,面有长须,身穿文士服,点了点头,是他了。

那文士跪下道:“在下郭纲,见过乐安侯。”

“原来是郭义士。”孙修忙上前,扶起他,替他松绑。

还对郑长营训斥道:“郑参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郭义士吗?还不快向他道歉。”

郑长营一阵腹诽,明明是你要我们将他五花大绑的,说捆好后,你再松绑,能体现出你礼贤下士的风范。

但官大一级压死人,郑长营向郭纲行了一礼,“郭义士,对不住了。”

这让郭纲有些手足无措,忙回礼道:“大人,不用如此。”

孙修斥道:“你还不快退下。”

孙修拉着他,来到帐中,让他坐下道:“下属无礼,冒犯了郭义士,我再代他赔罪。”

说完,又是向他一下长揖。

这让郭纲受宠若惊,也是站起身来,一下长揖,向他回礼。

心想,看来这此次来对了,乐安侯真有古人之风,你看他鞋都没穿就来迎接我了,书中说的跣足相迎,礼贤下士,不就是如此吗?看来这次招安是真的了。

孙修将他按下,“郭义士,这次我前来,你也知道是为何了。

你们最近的动静比较大,可是惊动了皇上,皇上让我来,是叫我杀一儆百的。”

郭纲大吃一惊,我们难道都惊动了皇上吗?这是死罪啊!

又跪下道:“乐安侯,我们本不想造反,只是为了找一条活路。还请乐安侯饶我们一命啊!”

孙修扶起他,叹道:“郭义士,我岂不知,你们也是苦命人, 当年也是那权贵子弟先动的手,你们才愤而自卫。

为了防范他们报复,被逼无奈,你才带着村民遁入大泽。”

郭纲叹了口气,“侯爷说的不错,我们当初要是不走,人早就死了。我不敢当郭义士之名。”

孙修摇摇头道:“当初你是秀才,有功名,出了事。那权贵本也不敢对你怎么样?搞不好,你金榜题名,我们已经同殿为臣了。

可这样,我就看不起你了。因为你能不受报复,不代表普通村民不受报复。

所以,你肯定也是不想什么功名了,但求能保住村民的性命,才带领村民遁入大泽,无奈才成了河匪的。

因为你不顾自身前程的这个行为,让我动容,我才称你为郭义士。”

第165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

郭纲有些懵逼,好像当时我想的没有这么深吧?我当初只是害怕,因为,在权贵的眼中,一个秀才算老几啊?

可乐安侯这么一说,我好像我是有一点舍己为人的感觉。这样说来,这义士之名我也是当的起的。

想到此处,郭纲忽然觉得自己好像高大了起来。

孙修心道,我这么一忽悠,不知能不能将他忽悠瘸,这时的人,心思都比较简单,应该差不多吧!

郭纲道:“侯爷说的不错,当时我也是看着村民可怜,这才不顾自身的前程,带着他们遁入大泽的。

我当时要是不去,有可能,我真的和侯爷同殿为臣呢?”

孙修听他如此说,就知道他已经瘸了,继续忽悠。

“真乃义士也。不过,请郭义士放心,只要你接受招安,将你的队伍带出大泽,朝廷就会既往不咎,还会恢复你的功名。。

我还会推荐你,去朝中为官,让你与我同殿为臣。

到那时,你就不是河匪啦,再也不用让祖先丢脸。你是朝廷命官了,你会光宗耀祖的。”

郭纲大喜,只要招安,乐安侯能恢复我的功名,还可以不用经过科考,就能当官,还能光宗耀祖。

书中说的一点不错。欲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果然不错。

郭纲要要答应,忽然想起来张家兄弟,顿时身体一僵,面有难色。

孙修一看他的脸色,知道郭纲本人是同意的,“你有什么难处?”

“侯爷,当初虽是我带着他们去大泽中的,他们也尊我为首。但经过了这些年,有的人性子都变了,不愿意招安了,特别是张家两兄弟。

他们已经过惯了当河匪日子,只想打家劫舍。他手下三百多人,都是和张家兄弟一样,反对招安,而且他们很能打。”

“噢?还有这种人?你觉得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请侯爷赐教。”

“那就让他们永远闭嘴。”

郭纲大吃一惊,“侯爷……。那可是有三百人啊!”

“郭义士,你是不是觉得我有些残忍。”

郭纲沉默不语。

孙修道:“知道官府为什么抓住盗匪,一定要杀掉为首之人吗?”

郭纲摇摇头。

“因为目的不同,为什么有的人要当匪徒?开始无非是活不下去了。

可时间一长,为首的人目的就变了。他们手中有了权后,目的不再是活下去了。

而是杀人、劫财、劫色是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再后来就有可能造反了。这些人就是招安了,你认为他们还会种地,打鱼吗?”

郭纲大吃一惊,他想起在聚义堂中他和张家兄弟的对话。

郭纲喃喃自语道:“可他们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

孙修一愣,你后面是不是要说,得加钱。结果郭纲苦涩的道:“我下不了手。”

孙修拍了拍他肩膀,“想一想你手下的其他人,要是不招安,大军一至,玉石俱焚。”

郭纲还是不语。

孙修叹了口气道:“你下不了手,朝廷中的人,可不信你会招安,你要拿出投名状。想一想你的孩子,老婆,还有追随你的百姓。”

郭纲有些动容,终于道:“愿为侯爷效劳。”

“好,我正好有事要你去干,那我们来商议一下。”

在天快要亮时,郭纲离开了大营。

孙修把郭纲送走以后,打了一个喷嚏 ,觉得有点冷,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还光着脚呢。

“关雷,冷死我了,快打点热水让我泡泡脚。再把郑参将叫进来。”

等水加好,孙修的脚放入热水中,才舒服的哼了一声。心想,自己学一下曹操礼贤下士,差点把自己弄感冒了,下次再来这手要注意了。

郑长营走了进来,对孙修道:“参见侯爷。”

“你后天带人随我去陈家村,等着那群所谓的义军。”

“是,侯爷。不过……。”

“不过什么?”

“侯爷,你怎么知道那郭纲一定会招安,万一他是假的呢?”

“在历史上,文人造反都在乱世,因为他们知道在乱世造反才能成功。

不是乱世,文人就是造反或沦为匪徒,他们一般想的都是招安。

他们的套路就是欲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郭纲就是典型的文人,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

…………

陈家村。

一群人躲在村外的树林中,足有八百多人。

张二顺道:”郭大哥,这个村真有粮?”

“放心吧!官府的运粮队每次运粮,都在这村里休息。现在,朝廷准备剿灭我们,我们总要储备点粮食。有了这批粮,我们才能和官府耗下去。”

首节上一节97/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