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78节

看着孙修的财迷样,石舵主也是摇摇头,“不是,侯爷的计划。抓住了他们父子三人的心理,令人拜服。”

说罢,长揖一礼。

“好了,你还是去告知那二王子吧!估计他都要急疯了。

还有,这计划就说是你提出来的,别扯上我,我现在已经是二品了,再想升也升不上去了。”

石舵主若有所思,“是,侯爷。”

正要回去之时,孙修好像想起了什么?

“石舵主,那个林江还在你们的掌握中吧。”

“是的,他一直在我们的监控中。”

“好,要保护好他,以后他有大用。”

“明白,侯爷。”

孙修拿着画喃喃的道:“有了这幅名画赔罪,若若应该会回家吧!”

安郡王府中,钱宗在厅中不断的前回踱步,不时的还朝外张望一番。

问旁边的人道,“石大人回来吗?”

边上的仆人道,“还没呢?”

钱宗怒道:“那你还不去门口等,在这里干什么?”

“二王子,我这就去。”仆人慌忙去门口等了。

“哎!这些下人,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钱宗坐下,拿起一杯茶就往嘴里灌,喝了一口,大怒。“茶凉了,你们是死人吗?”

仆人一脸惊慌,连忙换了一杯。

又一口,大怒,“烫死我了,你们不想要命啊!”

这下,仆人也知道了,这不是茶的问题,只是二王子心中焦急,想骂人了。

在整个郡王府压抑的空气中,石舵主回来了。

整天郡王府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石大人你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搞不好二王子要杀人了。

钱宗闻听石舵主回来了,连忙去门口迎接。

在门口,钱宗拉着石舵主的手道:“有何良策?”

石舵主环顾四周道:“二王子,这里不是地方。”

钱宗眼前一亮,这是有计策。“随我来。”

至了密室中,石舵主把计策说了一遍。

钱宗沉默了,低下头,仔细的思量。良久,钱宗道:“这样的计策,就是放弃主动权,就看王兄忍不忍的住了?

可是依本王看,只要操作的好。王兄是十有八九忍不住要动手的,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他是多疑惯了的。”

钱宗抬起头来,“石大人,此位高人,能否带本王一见,本王愿以国士许之。”

石舵主叹道:“二王子,高人估计已经走了,他要不是为了这幅画,他也不会沾染这红尘之士。”

“哎!如此高人,奈何无缘,无缘呐。”

第133章要我写,没门

以后的日子,钱宗就按孙修的计策操作。也不在串联文臣了,好像认命了一样。

也不回府了,早上去宫中,服侍钱立,药端来,都要亲自尝一口,试试温度高低,再给钱立服下。

也不再说兄长钱钧的谗言,只和钱立回忆起小时候,父子情深的话题,王后也已经知晓了计划。

为了儿子,也在旁边帮腔,让钱立的心情好了许多,病也仿佛也好了不少。

晚上,钱宗也回到庙中,刺血写经,为国主钱立祈福。

这钱宗可一点也不马虎,他可不敢用别人的血。要是被钱立发现了,发现受到了欺骗。不用大王子下手,自己就会被钱立干掉。

写好带入宫中,为钱立祈福。钱立本来也是很疑惑。

自己的二儿子自小胆小怕事,见了血,头都晕的人,他能为了我刺血写经吗?

钱立也暗中派人去庙中查看,发现钱宗确实用的是自己的血,这才收起了疑心,为钱宗的孝顺而感慨。

于是乎,看钱宗越来越顺眼,和他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心中的天平,也就慢慢的偏向了钱宗。

但钱立心中还是认为大王子钱钧,是继承国主之位的最佳人选。

可和钱宗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些话也就从宫中慢慢的传扬出去。

今天是国主给二王子赐宴,后来几天就是两人在宫中闭门密谈,再后来,就是国主准备立二王子为储。

这些话让大王子钱钧越发焦躁,和武将的联系更加频繁。

也有人劝谏钱钧要稳住,那只是流言,只要自己不犯错。以国主的英明,国主之位一定是大王子的。

可钱钧疑心太重,不敢把国主之位压在钱立的英明之上。

万一他老糊涂了,把国主之位让给了王弟钱宗,那自己哭都找不到地方。

于是,在钱钧的联络下,南越国的部队调动越来越频繁了。

这时,孙修已经坐着船向京城而去。回到京城,头一件事,当然就是向宁皇复旨。然后,就是去接老婆。

当初,为了不让自己行踪泄露,故意将老婆骂回家。这样才好,让替身带着一群女人到处游玩,自己好潜入南越。

到了张府,张嗣成是阁臣,当然知道孙修去干什么了?可他也不能和女儿说呀!宁皇说过了,消息泄露出去,一律处斩。

他看见女婿的苦瓜脸,也是一脸同情。这个为了保密,我不能明说, 只能为你敲敲边鼓,主要的还是你自己搞定吧!

最后,在孙修的死缠烂打,张嗣成夫妇的劝说下,再加上了上元图,张若有了足够的面子,才和孙修回府了。

因为张若要是再不回去,他爹张嗣成可就要把上元图收归已有了。

张若心想,那画,可是相公给我的,是绝世名画,是孙家的。给了你,这图不就姓张吗?不行!

一部妥妥的霸家女形象,让张嗣成怅然若失,当年的小棉袄哪去了,连一幅画都不给我了。

朝中,孙修回来了,都察院却发起了弹劾孙修的浪潮。

柏良平上次吃了一大亏,这次孙修带着一群女人,到处游玩。

这分明是损害朝廷命官的形象,这分明就是纨绔子弟吗?

如果你还是太平侯爷那我就不说了,现在你可是有职位的。

挂户部尚书衔,都督府总督,这个都是二品官。你挂着二品官的衔,干纨绔子弟的事?这能忍吗?孰不可忍?必须罢官,撤职。

于是,柏良平一声令下。吴涛带头,都察院的弹劾不是一张一张的内阁飞去,而是一叠一叠的向内阁砸去。

这让四位阁臣一脸苦笑,这些喷子,又不能向群臣解释。

只好委婉的劝说孙修写个谢罪书,让这都察院挣回点面子,我们再压一压也就行了。

结果,孙修对那个谢罪书,嗤之以鼻。拿着第一份柏良平的弹劾奏章,醒了醒鼻涕,随后一扔,扬长而去。

意思是,要我写,没门。我这可是为国办事,你们要是敢罚我,我们就去皇上那说理去。

最后,内阁四人见两方都是不肯让步,宁皇也只是在奏折上批示,朕知道啦!就一言不发了。

没办法,内阁四人也只能摸着鼻子,装作不知道,任凭都察院如何催促,就是不知道。

南越国。

南越大王子武郡王,钱钧终于忍不住了,他怀疑国主钱立已准备传位给钱宗。

因为这几天。他发现钱宗的脸色是越来越好,和他见面,也无平常那么畏惧了。甚至眼中还露出丝丝的得意之色。

而他和钱立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在一次会面中,钱立向他问起部队调动之事,让他大为紧张。

只得支支吾吾的搪塞,让钱立大为不满,将钱钧逐出宫去。

后来,还让钱宗去代为去太庙祭祖。这可是世子才能干的啊!

这些让钱钧彻底失望了,为了抢回王位,他决定逼宫。

郡王府中,钱钧召集了部将,正在商议。

“大王子,你决定了,真要这么干?”一位将军问到。

钱钧道:“决定了,前几天,父王向我问及了军队调动的情况,还训斥了我一顿。

现在情况越来越坏了,老二天天去宫中,装的出一幅孝顺的样子。

父王竟然让老二代父祭祖,这可是世子才能干的啊!

让父王对他越来越满意,我看过不了多久,他应该就会让我交出兵符。”

一位幕僚阻止道:“大王子,我还是认为不能妄动。以国主的英明,他是不会让二王子继位的。

现在正是五国并立之时,最需要能打仗的君主,而大王子就是。

如果在和平之时,二王子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国主不会不清楚。我们还是等一等,看看情况再说。”

钱钧怒道:“我等不了了。你怎么知道父王会不会老糊涂,将王位传给老二,特别还有那贱人在帮腔。”

幕僚大惊,“大王子禁声,那是王后?”

“什么王后,要不我机灵,我早就死在他手里了。你们不知道吗?当年在宴会中,我喝了她一杯酒,就中毒了。

要不是我强撑着回到府中,请太医治疗,我早就成了一堆白骨。当时,我可是昏迷了三天三夜呀!

现在,父王重病,头脑也不很清楚了。她肯定会老二一起进我的谗言,万一父王信了呢?

将位置传给老二,那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第134章 逼父退位

府中众人都沉默了,都想起当年钱钧中毒的事。

当年,大王子母亲因病过去后,国主让侧妃成了王后,刚开始,新任王后对年龄还小的大王子还不错。

但自从王妃产下二王子后,对大王子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直到出了那件中毒事件。

从那件事后,大王子就知道,要远离国都,不然总有一天,他会被干掉。

于是就上奏,想为国镇守南疆,带着兵去南方镇压蛮族去了。

经过大王子的十数年奋力征战,南越国的南方被开拓了,蛮族也被征服了,大王子也收获了军心,

直到他认为能自保时,才回到国都巨阙城。但因为常年征战在外,国主对他的感情不如二王子深。

现在王后母子天天和国主在一起,国主重病,要是真的一时糊涂,还真有可能会传位给二王子的。

这时,一名蛮族将领道:“大王子,我们蛮族有句俗语。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不如靠己。我们就这样干吧!”

武将都是想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谁也不想靠别人。那些想靠别人的将领,早已死在战场上了。

别几位将领互相看了看,行了一个军礼:“愿为大王子效死。”

首节上一节78/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