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60节

武将方面,都督府拿出一个总督,主管兵器营造,一月点七天卯。

文官方面,争的最厉害了,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各自妥协,给他挂户部尚书衔,

在内阁听用,意思有什么不好干的,就叫他去干,点十四天卯。

还有太医院了,也点七天卯。剩下的就给他休沐了,要是不让他休息,他纨绔脾气一发作,撂挑子就不好了。

王公公拿过谢建写好的奏折,回去复旨了。

两方见事已办妥,觉得都很满意,又恢复以往的将相和。只有可怜的卫国公,一脸懵逼。

翌日,在勤政殿,朝廷宣布了孙修献上来的天降祥瑞,神种红薯。

他们在知道产量后,一个个托着脱臼的下巴发呆。

回过神后,一群御史就撸起袖子,开始弹劾孙修。什么好大喜功,哗众取宠了。什么指鹿为马,阿谀逢迎了。

气的孙修也准备撸起袖子,要和他们干上一架。

还是都察院的一把手发觉有些不对,内阁四位大佬却没有任何动静。难道,这神种是真的?心中一惊,连忙喝退那些御史。

这时,几位羽林拿着几串红薯展示在群臣面前。

谢建道:“此物我们已经验看过,产量确实有四千斤左右,味道也不错,可以当辅食。

此物如果推广开,宁朝的粮食产量会大大增加,以后再无饿殍之民。

这是上天念及皇上宵衣旰食,废寝忘食的治理天下,特赐下如此神物。

这是我华章大陆从未有过之幸事,是天下之幸,万民之幸,皇上之幸。”

群臣也齐声道:“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宁皇面带微笑,接受了群臣之贺。

“平身,这不光是朕,也是众爱卿的功劳。”

“谢皇上。”

孙修眨了眨眼,这红薯好像是我发现吧!怎么这么一弄,变成了大家的功劳了?那个谢老头,嘴怎么这么能说啊!

谢建又道:“此物是上天托乐安侯献于皇上,应该重重赏赐。”

群臣都知道,这虽说红薯是上天赐的,但那是哄老百姓的,以体现出宁朝统治的合法性。但这功劳还是孙修的,赏赐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群臣皆点头称是。

孙修心中狂喜,这下终于轮到我了。不知道他们昨天商量的结果是什么?问老丈人,他也不说,只说会让我满意的。

宁皇道:“内阁和都督府昨日商量的结果是什么?”

“启禀皇上,经过我们和都督府,卫国公的建议,我们慎重考虑,给乐安侯如下奖赏。”

“念!”

“乐安侯公忠体国,献出神种红薯,让我朝再无饿死殍,应予晋升。

升乐安侯为都督府总督衔,主管兵器营造。升乐安侯为内阁听用,加户部尚书衔。”

“不错,乐安侯行事善始善终,恪尽职守,应该要给他加一加担子。”

群臣看着孙修,一脸羡慕。一下子有三个位置,拿了三份俸禄,文武通吃。要是给了我,我不得笑死。

这官一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乐安侯一下占了三个坑,权力之大,真是羡煞旁人呐。

孙修现在的脑子已经麻木了,这就是奖赏,这不是资本家压榨劳力吗?还有那老丈人,这不是坑女婿吗?

特别是那卫国公,我不就收了你十万两银子吗?你就这么坑我,你等着,总有一天,总有一天!

宁皇见小舅子正在发呆,马上宣布退朝,先走了再说。免得他回过神来,想辞官就不好了。

宁皇走出殿后,张嗣成也快步走出大殿,他知道孙修不想当官,这下坑了女婿, 还不快走干什么?

这时,孙修才回过神,往上一看,姐夫走了,环顾四周,老丈人也不见了,他知道这下被坑了。

四周群臣皆围了上来,恭喜之声不绝于耳。孙修无奈,只得带着僵硬的笑容,互相寒暄。

刚回侯府,汪公公就带着圣旨上门了,时间掐的真准。宣读升官的圣旨后,官服就送来了。

武将官服一共两套。一套二品礼甲,这是武将的常服,没有什么防护,只是上朝时穿穿。

还有一套明光甲,这是作战使用的。甲重约六十斤。有兜鍪,胸甲,左右各有一面圆护纹;

两肩覆盖披膊,腰间扎带,腰带之下有两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则多裹缚吊腿。

孙修看看自己的身板,穿上这个,估计我路是走不动了。

文官就一套紫色官服,配金鱼袋,这可是三品以上才能穿的。

这下,圣旨接了,官服也送了,那这两个位置不接也不行了。

好在,汪公公走之前,说了一句,无大事不用上朝,这让孙修心好过一点,至少能睡个懒觉,不用,三、四钟就起来准备上朝。

可这心中郁闷啊!为什么这些人!非要逼我当官呢?

在汪公公刚走出乐安侯府,后面就传来悲愤的嚎叫。

这让汪公公头一缩,紧走几步,赶紧回宫。他知道孙修的性格,这下可被皇上,国公,文官首脑给坑惨了。

第105章你大婚太早了

才伤心了一天,在都督府的催促下,孙修不得不上值了。

都督府,是宁朝最高军事部门,总管全国军队,由左、右两都督管辖。

左都督是安国公,因为年老力衰,经常在家休养。现在都督府,是由右都督镇国公掌管。

孙修来到都督府,见了右都督镇国公,镇国公蓝裕蓝大都督已等候孙修多时了。

孙修正要行礼,镇国公连忙上前,托着孙修道:“贤侄,不必多礼,当年我与你爹一个锅里搅过马勺,你就叫我一声蓝伯就行了?”

孙修看着这满脸真诚的大胡子,慢慢从记忆中浮现出,当年小时候爹战死时,他好像经常去他家,那时他年纪小,还不是乐安侯。

“蓝伯。”

“诶,看来自从你出了那件事后,长大了,又懂事了,不用我们照顾了。

一年时间,就干了那么多的事,后生可畏啊!我要是有女儿,肯定会嫁给你,哪会让张嗣成那老小子抢了先。”

孙修有点不好意思,“蓝伯过奖了。”

两人坐下后,镇国公道:“贤侄,你今后有什么想法?你如果不愿去文官圈里混,就跟我们这些叔叔伯伯说,我们负责给你摆平。

我们都是武将,是真汉子,去那个天天做酸诗,风花雪月的文人圈里干什么?”

忽然,好像自己说错话一样,忙又补充道:“我不是说你,你做的可不是酸诗,他们都是才是酸诗。”

孙修一听,这是在挖墙脚啊!要是你挖松了文官的墙角,那我老丈人还不跟我急。

“蓝伯,这个不太好吧!我老丈人你也知道。”

“哎!当初我怎么没生个女儿出来?便宜了那些文官。你要再等几年大婚就好了,那时我的孙女也应该成年了。”

孙修讪讪的笑笑,心想,我要是娶你孙女,不是低你二辈了。

镇国公有些遗憾,一挥手道:“好了,不谈这些了,这次要你来,主要是管理兵器营造。

这些装备太贵了,还造的慢。特别是铠甲,不但比南越国的铠甲重,防御力还比不上。这让我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不知贤侄可有什么办法?”

孙修道:“我从末接触过兵事,对这些兵器营造一无所知,要去看看再说。”

镇国公也不指望他当场就说出办法,那就不是聪明了,那是多智而近妖了。

“好,我带你去看看。”

大宁兵器局,众多的炉子喷出熊熊的火焰,铁水又从炉子流出,被铁匠反复锻打,敲打声震耳欲聋,这就是宁朝的兵工厂。

孙修和镇国公来到这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名官员带着一群下属匆忙走了过来。

“参见镇国公。”

“各位免礼。”镇国公道

又向他介绍起孙修,“这位是新任兵器局总督,乐安侯孙修。乐安侯,这位军器局的总管,陈宣和他的下属。”

“参见乐安侯。”

“各位免礼。”

“陈大人,你给乐安侯介绍介绍军器局,我都督府还有事,先走了。”

“恭送镇国公。”

镇国公走后,陈宣一边带他参观,一边给他介绍营造厂。

“乐安侯,这个军器局分为铠甲厂、兵器厂,炼铁厂。共有工匠,徒工共四千人。

全国大部分的兵器都是在此打造的。乐安侯,我们先去哪参观。”

孙修想起镇国公说过铠甲,“先去铠甲厂吧!”

众人来到铠甲厂,厂里的工匠看见有上官前来视察,连忙跪下。

孙修连忙双手虚扶道:“各位免礼。”

孙修看着这铠甲厂,都是一个工匠带着几位徒工,制作铠甲。从制作甲片直至上漆。

这让孙修觉得有些不对劲。在哪呢?想不出来?

“这些铠甲,制作极其繁琐,很费时间。重装步人甲,重四十五斤,制造要二百天工时。将领的铠甲更费时间,要一年的工时。

普通冠军重骑兵的骑兵重甲,也是要二百五十天工时,轻骑轻甲也要一百五十天工时,还有马铠。

铠甲厂已经尽全力了,可是朝廷还是觉得太慢。”陈宣有些埋怨的道。

孙修看着那工序,确实繁琐,你还不能马虎。每部铠甲都有编号,一个编号代表一个工匠。

要是战场上,因为铠甲出了问题,跟着编号找到了制作人,是要砍头的。 所以制作时间长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这时,铠甲厂的管事上前道:“侯爷,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工序吧!”

“别,你介绍了,我也看不懂,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陈宣摇摇头,我就知道这样,镇国公啊!你叫一个不懂制造的人,来军器厂干什么?

但这话可不敢当着孙修的面说,“那侯爷,我们去看看别的地方吧!”

看了兵器厂,练铁厂,孙修心里有了点数,虽然自己学的不是理工科,但有限的知识也比这时候强。

“好了,你们散了吧!我回府了。”

说罢,在关家兄弟的护卫下,孙修扬长而去。

只留下一群管事面面相觑。我们是不是打开的方式有点不对?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吗?他不是要杀人立威吗?怎么就走了?

一个管事满头大汗,坐在地上。上次一批铠甲出了问题,就是他负责的。以为这次要拿他立威呢?

而且听说他每到了一个地方,就立一次威。到了兵马司,杀了几个。到了太医院,逐出了大批太医。

防治天花,更是厉害,杀了一个县令,还乱箭射死一大批百姓。

你说这样的人,来到军器厂,不杀人立威,鬼都不信。

首节上一节60/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