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6节

红月有些奇怪,为什么侯爷和依霜姐姐单独在一起,就要冲凉。

以前,他与其余姐姐在一起,怎么就不冲凉?

鸡飞狗跳的忙了半个时辰,孙修这才安抚好小弟弟,定下心来。吃好饭,泡好茶,开始他的赚钱的启蒙计划。

而依霜在自己房中,羞的裹着被子趴在枕头上不敢见人了。

这下可是孙修要看书,她脱了衣服送上门,何况还让小红月知道了,她觉得羞死了。

以后的几天。孙修吃住都在书房,先看书,记住典故,再根据这个大陆的典故,进行修改。

弄得侯府上下,都不知道侯爷弄了什么好的风月书,看的都不出门了,吃喝拉撒全在书房里。

你别说侯爷是想多读书,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谁也不信。侯爷想要有文化修养,下辈子吧!

九天后,书房门开了,孙修一脸憔悴的走了出来,瘦了好多,模样又有点像以前的净街虎了。

这几天,孙修不光是改好了启蒙读物,也通过书籍大概了解到他穿越的这个世界。

这块大陆是华章大陆,他所在的国家在大陆的东边,叫大宁朝。

和他接壤的国家有四个,南边是南越国,国力不强,是当年宁朝建国时,前陈朝的一些贵族逃到南方所建立的。

对宁朝极为仇视,经过历代宁朝的君主的攻伐,才对宁朝俯首称臣。

西南边是西川国,也是前陈朝被灭时,由当时西南的刺史建所立的。这国家也不是很强,却非常自大,经常袭扰宁朝,弄得宁朝非常头疼。

派兵讨伐吧!这里森林密布,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所以瘴气弥漫。宁朝人到此,非常不习惯。

致使疫病在军中横行,病死人比战死人还多。再加上地形破碎,高山峡谷,有川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只要西川国守住几个隘口,那敌人哪怕有几倍兵力也不能灭其国。

这两个国家和宁朝都是同文同种,都是华族,是在前陈朝被灭的基础上建立的三个国家。三国虽然是同文同种,但却矛盾很深。

谁叫前朝被灭时,宁朝占的地方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好,土地最肥沃。

但毕竟是同属华族,北方的大族进攻宁朝的时候,另两国也会搁置争议,让宁朝好集中兵力,以抵御北方的进攻。

西边是西厦国,是游牧民族仿效宁朝的制度建立的,兵力不多,但几乎全是骑兵,呼啸如风,骑射俱佳。经常到宁朝的西部边境打草谷,弄得宁朝也是不胜其烦。

北边是宁朝最大的敌人,匈族人建立的凉朝。

匈族和华族是华章大陆最强大的两大民族,从最早的匈族人建立的休屠国和华族建立的秦国开始,已经打了一千多年了。

看来,宁朝所处的地位可不太好啊!自从前陈朝因为内乱被灭,华族就分成了三个国家。

虽然宁朝得到了最大的那一份,但他也要独自面对匈族建立的凉朝,压力非常大。

十几年前,要不是孙修那便宜爹爹舍命一击,击杀了凉朝的大将,扭转了战局。宁朝不是被灭,也要大失元气,一蹶不振。

但宁朝的政事,他一个闲散侯爷也管不了,天塌下来,自然有高个子顶着。

出了书房,吩咐红月,任何人不得进书房之后,大吃一顿,躺回床上,好好的睡了一觉。

第十天清晨,孙修又围着侯府跑了几圈,洗漱过后。精神焕发的准备去云风书局商谈书刊出版的生意了。

过了好几天,依霜终于敢在孙修面前露面了。拦住了孙修,又谈起了钱的事情。

“侯爷,今天可是发工钱的日子,要是没钱,下人闹了起来,那乐安侯府的面子,还有皇后的面子可要丢光了。”

孙修道:“放心,我已经准备好了,待我出去一趟,就能搞定。”

依霜用眼神表示她很不看好。

孙修淡淡一笑,拿出了这几天的成果,让依霜先为快。

这本书是我这几天编纂的,主要是蒙童启蒙用,你看着如何?

依霜拿出了其中一本,《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依霜一口气看完,惊讶万分道:“侯爷,你这是从哪位大儒那里看到的,这可是启蒙的好读物啊!

孙修听了此言,差点被自己的一口唾沫呛死。

咳嗽了半天,才气急败坏的道:“什么大儒?这是我这几天创作的。”

依霜无奈的道:“侯爷,别闹了,这份文章,不是大儒,是做不出来的,你要是说是你做的。被人知道,你会被读书人笑死的。”

“你别不信?我以前是比较纨绔,那是因为我聪明绝顶,环顾四周文士,文才皆不如我,高处不胜寒,我才懒得去和别人争。

所以,我才冲破名教束缚、蔑视礼法、冲决纲常、张扬个性,恃才狂放,傲视古今,我是时代的叛逆者,是一个有着极其鲜明个性的国舅爷。

哎!要不是因为侯爷我缺少那些铜臭,我才不会显露我真才实学呢!”

一句话,说的依霜目瞪口呆,只觉心中翻涌,恶心的想吐出来。

这要有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来的话啊!他这脸皮,应该去北方守护边境的。凭着这个脸皮,谁人打的穿?

再说,他乐安侯的文才,整个京城谁不知晓,闹的笑话还少吗?

不行,不能让他胡闹了,要是他把这篇不知道他从哪位大儒处偷来的文章,以他的名义发表的话,会让皇后娘娘无地自容的。

第11章这绝不可能

依霜柔声道:“侯爷,这事可不能干,会连累到皇后的。

要是没钱,府里还有些贵重物品,可以先当了,以解燃眉之急。等下月俸下来后,再赎回来。”

孙修有些无语,心想,我一个侯爷,又是皇上的小舅子,你让我去当铺,我不要面子啦。

这依霜还把我当成小孩子哄,竟然不信我真的写了这篇文章。

于是,让红月去书房,拿了一本书,孙修随意翻了翻,递给依霜。

“让你看下我的过目不忘,你随便找出一篇文章,我当场给你背出来。”

依霜吃惊的道:“侯爷,什么过目不忘?那是书中说的,整个宁朝也从未有人敢这么自夸。”

孙修急了,“你作为我的管家,我的侍妾。竟然不相信你家侯爷。

这样,严重伤害了我的自尊心。看来,我不让你看看什么是过目不忘,你还不知道你的侯爷是天才。

于是,孙修就把从红月拿来的那本书,从头开始背了起来。二刻钟后,孙山背完了,喝了口茶,缓缓口中的干涩,得意的看向依霜。

依霜捂着嘴,睁大了眼睛,一脸懵逼。我面前的是谁,我看见了什么?过目不忘这个技能真的存在吗?

突然,依霜跑向书房,从中找出了一本非常冷僻的杂书,让孙修再来背一次。

孙修一脸自傲,翻看了一下,又背了出来。

这下,依霜是彻底懵逼了,心中想到,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净街虎吗?如果他有这样的文才,为什么以前会那样?这不合逻辑呀?

孙修见依霜懵逼的样子,心中大是得意。“看见了吧!以前,是我太聪明了,懒得和那些读书人争什么才子。

我本来就是侯爷,吃喝不愁,还用和那些腐儒争什么才子?什么江南第一才子,诗词俱佳,简直是笑话。”

依霜有些疑惑,“你这只是记忆力好,能作一首诗吗?”

孙修心中一喜,诗,我胸中可是有好几百首呢?每首皆可传世,我先来上一首,镇住你。

阮郎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这首诗一出,依霜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呆立不动。

心想,这词真是那侯爷作的吗?不可能啊!肯定是不知从哪剽窃的?可这等好词,要是有人做了,肯定会传遍京城。

但我从没听过,难道真的如他所说,他不屑于争什么才子?

不可能!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依霜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一个认为孙修是个剽窃犯,一个认为他确实是才子。

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搅的整个脑袋像浆糊一样。依霜疯狂的抓着头发,口中还喃喃的道:“不可能,不可能。”

孙修也不说话,在笑声中扬长而去,让依霜自己消化这个惊天消息。

只有红月,觉得侯爷做的那首诗蛮好听的,其他的,也没觉得什么。可为什么依霜姐姐要抓头发呢?

孙修带着人,从后门溜出了侯府,他的人设还没改过来,不想朱雀大街上又出现净街虎出巡的场景。

来到云风书局,迈步而入。一名伙计愣了一下,连忙走上前来,作揖道:“公子,多谢前几日的照顾,让我当上了领班。”

孙修一看,是前几日的年轻伙计。看来掌柜是听进了他的话,把那中年伙计炒了鱿鱼,让这年轻的当了领班。

那掌柜不错,孙修现在的性格可是有点睚眦必报。要是那中年伙计还在这里,他说不定要换个书局,推销他写的书了。

孙修拍了拍伙计的肩,“小伙子不错,好好干。”一副前辈的模样,全然不顾自己比那伙计年龄还小。

伙计尴尬的笑笑,带孙修进入了大户休息室,奉上好茶道:“不知公子这次前来,需要买些什么书。”

孙修端起茶盏,吹去了浮,喝了一口道:“叫你们的掌柜出来,有大买卖。”

伙计一听,大买卖,连忙去请掌柜来接洽。

掌柜匆忙来到休息室,作揖道:“这位公子,鄙人姓张,是云风书局的掌柜。

请问您要买什么书?我不是吹,只要别的书局有的,我云风书局一定有。就是他们没有,我云风书局也有。”

孙修淡淡一笑道:“我不是来买书的,是来卖书的。”

掌柜一愣,心想,卖书,那利润也不大啊?怎么会说是大买卖?除非是某位大儒著的经典,或是大才子的诗词集才有可能。

可这位很是陌生,看来也不是大儒、才子,著的书卖的出去吗?

掌柜的心中,对孙修态度也有些冷淡了,但表面上还是一副高兴的模样。

“公子既然看得起我们书局,把书交给我局出版,我自然是受宠若惊。请问公子尊姓大名?书能否先拿出来拜读一下?”

孙修掏出《千字文》,递给掌柜道:“鄙人姓孙,单名一个字名修。”这本书是我翻阅大量书籍,编纂出来的,这其中一篇。

掌柜听见孙修的名字,顿时一愣。又看了看孙修,摇了摇头。

毕竟,谁会认为身边的这位温文尔雅的文士,就是京城中声名狼藉的国舅爷呢?

见孙修拿出来只有两页,那应该是诗词了吧!在看了他写的《千字文》后。

掌柜沉吟了一下道:“孙公子,这篇千字文,恕我直言,连一个秀才都不会去看的,篇中只是常识和一些典故。

你如果要出版,我们云风书局可以雕版印刷,你可以让我们为你代卖。不过,你会亏钱的。”

“是吗?看来,张掌柜的眼光不行啊?”

首节上一节6/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