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42节

众人点点头。

“可有的病痛,光喝汤药,是不行了。比如外伤,所以又产生了疡医,用刀切除患病部位、缝住伤口来治疗。

但疡医的发展有个阻碍,就是没有尸源。疡医的发展是要有尸源的。没有尸源,他哪知道哪里是正常部位?哪里是不正常的?

所以,疡医一向发展缓慢。贺前辈有鉴于此,为了让疡医发扬光大。他自愿捐出尸身,供徒弟解剖,让他们了解身体的构造。

这样的行为,与当年的神农尝百草有何不同,一个是尝百草,了解药草的疗效。一个捐尸身,让后人了解身体的构造。

这下,你们明白了,贺前辈为什么要将尸身捐出,供自己的徒弟解剖了吧!”

这下,听到孙修这么说,大家觉得这就符合逻辑了。这么一说,那这个贺启岂不是要和神农并肩了。

方唐一看,事情不妙啊!看来要使出杀手锏了。

对着下面的人使了个眼色,下面的人会意,“可这不符合圣人礼教,我们读书人认为此事不妥。”

一听到圣人,下面的读书人来了精神,把事情和自己脑中的圣人言相对应,果然觉得有些不对。

有一读书人出来道:“虽然,我对贺前辈比较尊重,但我却不认同他的作为。”

孙修淡然道:“你为何对贺前辈的做法为何不认同。”

“书中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将自己尸身捐出,让人解剖,这不合孝道。

当年,可能贺前辈临死,神智混乱,说此不当之言。但华太医也是读书人,不可能不晓此中道理。

但他还是这样做了,不免有些不尊圣人之言。”

众读书人听了此言,都点头称是。

孙修哈哈一声大笑,让众人有些莫名其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是圣人所言,说的当然不错。但你等对此言的解读,却是有谬。”

“乐安侯,我等尊重你的文才,但此言,历代大贤都是如此解读,有何谬处?你不免有些狂妄了吗?”

“这句话,出自孝经,你们解读是,身体上的毛发、皮肤都是父母所赐,是不能毁伤的,这是孝道的第一步。是不是这样?”

“对啊!有什么不对的?”

“但这有个问题,那为什么会有人不爱惜父母赐于的身体,而致身体残缺,甚至死于外乡呢?”

“是谁?谁敢这么干?这有违圣人之言啊?”

孙修冷冷一笑,“士兵,他们打仗时,不要说毛发皮肤了。命都有可能没有了。要是按你的的解读,他们为以全孝道,都应该放下武器,保护自己的身体了。”

“这。”一群读书人都呆了。对啊,都当兵了,你怎么保护身体不受伤呢?

要是按圣人的说法,都保护自己的身体,华族早就被匈族灭了。那圣人的道统不也完了?

不对,圣人是不会错的,难道是这个解读是错误的吗?一时间,众读书人满头大汗,脑中一片混沌。

半晌,那名书生一揖到底道:“乐安侯,请问,你是怎么解读这句话的。”

“圣人的意思是,身体的皮肤、毛发,受自父母,不能毁伤,这是孝的第一步。”

“这个解读,和刚才的解读不是一样吗?”

孙修道:“你还是不懂,读书不能读死书,要融会贯通。

这句解读,虽然一样,但你们的重点,却弄错了。

身体当然是父母赐予的,当然不能毁伤。如果你们这样理解,这也不免将圣人看成了自私之人。”

众读书人全部一揖,“请乐安侯不吝赐教。”

艾府尹有些无奈,我在这里审案呢?你却搞成了在教学,这可不是国子监,是顺天府,你能不能尊重我点?

第七十四 章 太医院缺钱啊

孙修道:“圣人的这句话,重点不在毁伤身体上面,而在下一句孝道之始。”

“孝道之始?”

“孝是有档次的,孝道之始,是不能毁伤身体,这是最基本的,后是孝顺父母,再后为国,最后是为民。

一般百姓,也就是孝顺父母。文武百官和士兵是为国。只有圣人和开国之主以及为民牺牲之人,才能达了最高境界,为民。

这才是大孝,他们已经把民众百姓当成了自己的父母。

圣人之言,字字珠玑,每个字都有用意,千万不能断章取义。

所以,你们还认为贺前辈和华鸿不尊孝道吗?”

那些国子监和太学的学子,听了孙修一席话,顿觉茅塞顿开。

如果圣人把孝只放在不毁伤身体上,那格局就太低了,但要加上最后一句,孝道之始,这才合理。

众人明白后,皆对孙修一揖到底,“谢乐安侯开悟。”

孙修点点头,孺子可教。

又望向方唐,“现在你还告吗?”

方唐慌乱的道:“是我愚昧,误会了贺前辈的意思,也害了华太医,我向他们赔罪。”

说罢,对着华鸿磕头如捣蒜。

而华鸿对那些人已恨极,这方唐就是其中之一,所以,闭眼默不作声。

他见华鸿没有理他,又向孙修磕头。

孙修也这些尸位素餐,打压后辈的人相当不满。就是他们,让宁朝的医界在相当时间,没有产生真正的名医。

“不管你知不知道圣人那句话的意思,但你的行为让华太医被监禁十年。

所以,你是要受到惩罚的,行医先有德,无德之人,以后不准行医,你走吧!”

方唐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下,无德之人,这四字要跟随他下半辈子了。

孙修回过头看着目瞪口呆的艾府尹,“艾府尹,华鸿尊重师命,解剖尸身,正是为了以全贺前辈孝道,他应该无罪。”

艾府尹这才回过神道:“应该无罪,应该无罪。咳咳,本府宣判,华鸿欺师灭祖,亵渎尸身一案,经本府调查,实乃冤案,当堂无罪释放。”

话音刚落,徐良一行人涌向华鸿,各个揖手曰恭喜。

而华鸿却满脸泪水,十年啊!我终于无罪了,可人生在世,又有几个十年呢?

华鸿和太医院的朋友寒暄了几句,突然想起了乐安侯。环顾四周,已不见了。

“侯爷呢?他去哪了?”

周哲成道:“师兄,侯爷他已经走了,他给你留下一句话,十年蹉跎,不坠青云之志。”

“不坠青云之志。”华鸿喃喃自语道。心里已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实现师父的心愿,乐安侯的期盼。

孙修忙了几天,终于将华鸿捞出来了,希望他的青云之志没有堕落,和徐良,周哲二起将太医院撑起来。

太医院的事办好了,孙修又开始偷懒了,天天迟到早退。美其名曰,给下属充分的锻炼机会。

这天,孙修来到太医院,逗留了一下,四处逛逛。就准备开溜回家了。

这时,三个人把孙修堵住了。

孙修看着那三人,叹了一口气,这三人,不知又找我干什么事

“我说你们有事不能全找我,自己也要拿点主意,我不是已经把权力下放了吗?”

徐良道:“这个事我们真做不了主,需要侯爷亲自审阅,并报上朝廷。”

“什么事?”

“太医院发展纲要。”

孙修拿过纲要,仔细审看,大至是。

一,太医院每月一次给宫里的贵人请脉,防患于未然。

二,太医院增加女医,不致让讳疾忌医事发生。

三,太医院要负责培训民间大夫,好将医术的经验传入民间。

四,太医院要遍请名医,攻克一些难治的疾病。

…………

看到最后,孙修觉得非常满意,看来他们是用了心,这计划很好,要是达成了,宁朝的医疗水平会大大提高。

翻到最后一页,出来一个数字,让孙修一头差点栽下去。

“七十万两?”孙修的声音都变了。

“你们怎么不去抢?这样的计划报上去,即使我是国舅,他也得把这扔到我脸上,再吐上一口唾沫才怪。”

徐良看着那两个师兄弟,意思是,你看吧?他肯定不会同意,这计划开支太大了。

可华鸿还想努力一下,“侯爷,这都是必须要用的,要是这计划完成了,宁朝的医学会……。”

孙修摆摆手,“要是把钱给你们了,国家也就崩溃了,朝廷一年收入才四百多万了,你倒好,一下子就要七十万,你认为皇上会你吗?”

“那就少点,五十万也行啊?”

孙修没好气的道:“你当是做生意呢?讨价还价。”说着,又拿起纲要看了几遍。

“太医院的太医可以给民间看病吧!”

徐良道:“这个没有规定,一般只要不当值时,都可以出去诊治。”

孙修闭着眼,仔细的思考。

过了一会儿,周哲成见孙修还闭眼不语,有些急躁,正要开口时。

孙修猛的睁开眼,“这纲要,我同意了。”

三人大喜。

“不过,现钱我是不会找皇上拔的。”

三人脸又垮下去了,没钱,那还干个屁呀。

“这钱,你们要自己挣,我最多给你们提供场所。”

三人互相看了看,“侯爷,你让我们太医去挣钱?这样可是让太医院有失体面,朝廷会同意吗?”

“挣钱嘛,不寒碜。什么体面,你们当年当大夫是为了体面吗?是为救人活命的。

我会找一个宅子给你们,让你们开医院。可以让平民百姓前来就医,赚钱来实现你们的纲要。”

周哲成一拍大腿道“好,我早就想这样干了,以前的院使,老是说我们是给皇室诊治的,不让我们去给平民诊治,我和他都争几次了。”

徐良道:“可为平民百姓看病,想挣到那么多钱,太慢了。”

孙修狡黠地笑道,“你不明白,要是皇上同意了,区区五十万两,何足道哉。

你们去和太医院的太医沟通一下,我去见皇上。”说完。孙修抄起纲要,往太平宫而去。

三人看着孙修的背影,面面相觑,周哲成喃喃自语道:“开个医院,能挣五十万两,我不是在做梦吧?”

第75章有钱人都怕死

首节上一节42/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