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32节

孙修用手指挑着内衣,对众举子道:“这是什么?我侮辱了举子们吗?”

众举子一时脸色各异。有慌张的,那是有挟带的。有愤怒的,那是对挟带的不满。还有不屑的,不知道是对作弊之人品德的不屑,还是对他作弊的手法不屑。

贡院门口,张嗣成擦了擦头上的汗,对孙修道:“侯爷,你也太鲁莽了,万一他没挟带,这事可就闹大了。”

孙修看了他一眼道:“闹大了才好,我正好可以不用干了。可没想到,他竟然真的挟带了?真让我失望,还以为他是为众举子抱打不平的呢?”

张嗣成一愣,看着孙修,不明所以。

抓住了证据,孙修撇了一眼卜思荣,“将他抓起来,等科考过后。报请太学的祭酒,革去他的功名。”

众举子看着卜思荣,在士兵的押解下哭天喊地下拖走了。

“怎么样?时间可不多了?”孙修道。

一名年轻举人慢慢地走了出来,“心中坦荡,自无人可辱。学生先去。”

张嗣成看着面前的举子,赞许的点点头。“说的好,那些自以为受辱之人,才是龌龊之人。你叫什么?”

“举人,方哗。”

方哗走进一个窝棚,不一会儿,他走了出来。士兵报,“无挟带,通过。”

于是,方哗第一个走入贡院。

孙修看着这方哗,不禁感叹一声,真是装的一手好逼。

众举子见有人带头了,于是,一个个都进了窝棚搜检。

开始,还有几个自已为藏的隐密,想蒙混过关,结果全部都给搜了出来。

有藏在笔杆里的,有藏在鞋袜里的,还有藏在自己带的糕点里的。

更过分的是,还有几个藏在谷道里,让孙修觉得这几天吃饭都不香了。

查出十来个后,后面的举子觉得这次朝廷是玩真的了。都偷偷的扔掉了挟带,进入了贡院考场。

突然,孙修看见了一个熟人,那不是江南第一才子吴涛吗?他和那林江关系不错,林家谋反,竟然没有牵连到他,运气可真好啊!

等所有举子进入了考场,张嗣成看着满地的挟带,也是哑口无言。

没想到,宁朝的科举舞弊竟然这么严重,怪不得宁皇要下重手整治了。再不整治,这科举就不能筛选出人才了。

第56章抓了两百多作弊考生

孙修也是摇摇头,作弊的技巧,太落后了。不过也是,这些都是作弊最差的一批,高级的,还在后面呢!

贡院大门一关,就要三天后才能开了。在此期间,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都必呆住贡院,吃喝拉撒,全在其中。

在存放考题的房间内,张嗣成和副主考在众考官面前,各拿出一柄钥匙,打开柜门,检查了一下,没有问题后,分发给众考官。

考官拿到考题,通知给各举子,会试正式开始。

孙修看着举子正拆开试卷,心中偷笑。他知道,好戏就要开始了。

一会儿,考场四处皆传来阵阵惊呼。让考官们都莫名其妙,连忙喝斥。

他们也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这次试题我们也看了,中规中矩,也不是什么冷门题目啊!

看来,这批举子学问不行啊,就这题目,都答不出来。

孙修一边在心里发笑,一边看着众考官,他敏锐的发现,以副主考为首的几人脸色也不对了。

看来,是他们几位偷看了试题,通知了那些人。幸亏我事先掉了包,早上又换了回来,他们看的只是假的试题。

这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次科考后,那些买试题的,肯定会找他们算账的。

那些买试题的人见题目不对,自己上当了,但自己已在贡院,也出不去,只得以自已的真实水平考了。

众人拿到试题后,有的举子在安静思考,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呆若木鸡。半天过后,举子们进入了状态,纷纷开始做题。

这时,孙修带着关家兄弟开始巡考。他围着考棚到处查看,看还有没有不怕死的。

突然,孙修看见一位举子邋里邋遢,衣物上满是灰尘。

孙修笑了,还真有还怕死的。对关家兄弟道:“把此人的衣物扒下来。”

关家兄弟一愣,也没有多说,不顾他拼命挣扎,上去就将那举子的衣物脱了下来。

这让边上的举子很是不满,我们是天之骄子,天子门生。开考前,你说防止作弊,要搜检,我们同意了。

可进了贡院,你还脱那位仁兄的衣物,这不是侮辱我的,是什么?几个年轻气盛的举子就要喝止。

孙修拍了拍衣物,衣服露出了淡淡的字迹。孙修扔下衣物,拍拍手里的灰尘。

“拖出去!”

那位举子衣服被脱去,交给孙修时。已经双腿发软,瘫在地上,起不来了。几名士兵将他架着,拖了出去。

边上那些举子考生一看,咽了口唾沫。这乐安侯难道是文曲星,他看不过那些作弊之人,特来下凡惩治他们的。

不然,他怎么知道那衣服中还有字迹?那衣服不是已经搜检过了吗?

孙修淡淡一笑,不过是用有粘性的汁液写在身上,沾上灰尘就能显示吗?小儿科。

下午,孙修又不是在巡考的途中,发现这考场里有几只鸽子,老是在那几座考棚里钻来钻去。

孙修马上调来一队弓箭手。在鸽子正要飞出考场时,一声令下,将鸽子尽数射了下来。

关雷上前,检查了鸽子,在鸽子腿上找到了一卷纸条,交给孙修。

打开一看,是试题。不用说了,又有几位被拖了出去。

又命人顺着鸽子,又查到了一群专门作弊的人,将其一网打尽。

晚上,有的举子在夜晚,思想会特别活跃,于是秉烛夜战。

孙修也在吃了晚饭后,巡视一番,顺便消消食。

刚巡视了一排考棚,就看到有一人。一边作题,一边拿着袖子,前襟,在烛火不时烤一烤。

孙修努了努嘴,关家兄弟上前,将考生的衣服扒下,果然,在火烤过的地方。有一排小字。

这下,又抓了一个,看来,不通小看古代人,他们对化学也是蛮精通的,竟然知道用墨鱼汁写字。

写好后,字就能隐形,用火一烤,又能重现文字。

巡了一圈,又抓了几个同样作弊的人,让旁边陪着孙修的士兵也是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人,简直是文曲星下凡啊!

在考官房中,众考官听见考场内时不时就有考生被人拖出去,也是叹息连连。

这次科考,那些考生怎么这么倒霉?竟然派净街虎来当监考?这考好后,就有二个记录诞生了,作弊人数最多,通过科考人数最少。

就这样过了三天,二千多举子,共抓了一百多名作弊考生。这还是自认为作弊技术好,不会被发现的人。

要是孙修不在贡院前,来了个严格搜检,那作弊的人肯定要翻个好几番。

还有二个多时辰,会试就要结束了。有的考生已经收拾东西,准备交卷了。

正要离开考棚交卷时,一个士兵挡住了他,另一个士兵检查他的稿纸。稿纸在,没有残缺,就放他出考场。

稿纸不在或有残缺,就令他必须交代,稿纸去哪了,交代不出来的,就以作弊论处。

就这样,又从考场中抓了十几名通报答案,帮人代考的。

这下,整个京城的作弊界,哀鸿遍野,大受打击。在此次科考中,作弊的不能说没有成功的,但已是极少。

而且还有一拔人用鸽子帮人作弊,被兵马司把老窝都给端了。

张嗣成看了看手中的试卷,比以前最少少了将近二百人,不禁摇摇头,长叹一声。

不知是为那些作弊的举子叹息的,还是对自己运气不好,摊上了孙修这个监考而叹息的。

在太平宫,宁皇也收到了消息,知道孙修在考场中大发神威,抓住了将近两百人,几乎是二千考生的一成。

弄的宁皇不知是嘉奖他好,还是训斥孙修不给宁皇面子,抓了那么多作弊之人,这不是打宁皇的脸吗?

孙修则笑呵呵的回府了,在府中,享受着红月的按摩,清韵的歌舞,依霜的喂食等着宁皇的撤职圣旨。

这次该撤我的职了吧!我可是把宁朝科举的遮羞布一把扯了下来,把那些龌龊事,全部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不光是把宁皇的面子,我连里子都给扯了。

府中,依霜一边给他喂着水果,一边埋怨者孙修,怨他不给皇上面子,这个官刚当上多久,还没焐热就要被撤了。

第五十七 章 打死我也不打工

在宫中,宁皇看孙修这样弄,他也有些无语。在考试过后,朝中一群人都疯狂的上奏折,弹劾孙修。

弹劾他不顾读书人体面,扒光搜检,这是明说。还有暗的,隐晦的说孙修不顾大局,一下子抓了那么多作弊之人,让各国耻笑。不如将他撤职,还是做个闲散侯爷吧!

宁皇终于顶不住了,刚要撤孙修的官职时,张嗣成把会试阅卷结果汇报上去后。

宁皇看后,大吃一惊。科考中,产生了两极分化。考得好的,还是考得好。

但有些人的水平,别说举人,连秀才都水平都够呛,看来不光是会试。乡试,府试都有作弊的行为。

这样,不光是让朝廷选不到人才,还让一些不学无术混入官场。那些人在当官之后,肯定也会鱼肉百姓,刮地三尺。

那天,宁皇召集内阁,六部,都察院,太学等高层,将科考的结果公布,让宁朝高层也是大吃一惊。

商议了一整天,做出了科举改革的决议,不光将孙修的搜检之法,纳入了科考。

也加大了对作弊的惩处力度,谁作弊?就将你的功名,从头撸到底。还有拷枷示众,让你直接社会性死亡。这样,面子,里子全没了,看你还敢不敢作弊。

对考生如此,对考官则更为严厉。考生只是丢了面子里子,命却还留着。

可考官却是要命的,接受贿赂,帮考生作弊,可是要抄家,斩首的。

以后,那些人再想作弊,可就要考虑考虑了,这也大大加强了科举的公正性。

几天后,皇榜公布出来,后面还公布了科举的改革措施。

众举子一看,这次中进士之人,都是有真才实学之辈,没有那些平时读书不行,一考试却能拿上高分之辈。

他们知道了,这次是一次公平的考试。这让那些有着真才学实之人,无不欢呼雀跃。

都跑去太平宫宫门,跪下山呼万岁!让宁皇可是兴奋了几天。没想到,这小舅子干的这事还真不错。

那些读书人谢完宁皇之后,又跑去乐安侯府,对着孙修又是一通感谢,要不是孙修扒开了科举的黑幕,让宁皇看见了危害。

朝廷也不会推动了科举改革,那我们这些有才学的,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孙修在府中,听见了外面声音,还以为是那些考生被他扒光了搜检,心有不忿,在门口咒骂!

连忙令关家兄弟带着亲卫守住大门,别让一些脑子热的考生冲了进来。

可后来仔细一听,却是有点懵逼。我可是让人扒光了你们的衣服,你们不怨我,还来感谢我,这是怎么回事?

后来,才听明白,是宁皇发布了科举改革的措施,让那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有了出路。

因为,这事是孙修发起的,所以这些读书人,都在新科进士的带领下,来感谢孙修了。

这次事件,在宁朝史上被称为科举改革事件。

依霜几女见孙修推动了科举改革,让读书人都感激他。心中一阵欢喜,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中意的男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呢!

孙修望着两女崇拜的目光,心中也是有点得意。但马上,脸又垮了下来,他知道,这回这官是撤不了啦!还得苦逼的继续干。

礼部尚书张嗣成却是一脸苦笑,别的主考官放榜后,那些新科进士第一个拜见的就是他们。

到了我这倒好,成了第三。进士们先去太平宫谢恩,谢宁皇发布了科举改革的措施。那也就罢了,皇上嘛,谁敢和他争?

首节上一节32/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