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90节

所以,这游击战,你是不行的。我派你,也是让你在他后面学学。’

‘我明白了,我愿服从耿齐的领导。’

‘那就好,明天就走,这个给耿齐带过去。’

‘遵命。’

孙修看着常绪的背影,忽然道:‘如果被围住了,就把你的身份报出来,西川绝不敢动你。’

常绪背身道:‘侯爷,如果我报了身份,我虽然能活。但会让朝廷难堪的,也会让你受到朝廷的斥责。

所以此去,不完成任务,就是死在西川,绝不会让西川抓住活口。’

孙修停顿了一下,‘此去小心。’

孙修望着空荡荡的客厅,喃喃自语道:‘常爷爷,我给了他机会,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了。’

晚上,孙修对两位夫人道:‘若若,你的报纸要扩大销售面积了。玉京城,锦官城都要有巨阙旬报的销售。’

‘相公,我明白,我会一定抓住舆论的主导。’

‘望舒,给你一个挣钱的机会。在西川放出消息,海边盐场受台风侵袭而受灾,产量减少。

并让宁海商会的盐商,稳住宁朝的盐价,减少西川的出货量,并让批发市场抬高盐价。’

‘可那样,程家商会的卓良吉他们会抬高西川的盐价的。’

‘就是要让他们抬价,他们看了这个机会,就会拼命的囤货,想挣大钱。

这样,就越让西川百姓感到淡食之苦。越发反感卓良吉为首那些商人。

而我们暗中调集大批的盐,等到盐价达到最高,我们就把这些盐全部抛出。让那些奸商赔死。

这只是一个大略的计划,其中的细节你和商会的人自己商量。’

‘放心,我们接手了于济,彭金的私盐场,货源充足,这些产量他们是不知道的。’

‘程泰摆了我一道,让我立军立状。不让他破点财,怎能甘心。’

张若白了他一眼,‘相公,你怎么像书上说的,小人报仇,一天到晚。’

‘怎么?你不喜欢吗?’

两人娇声道:‘我们喜欢。’

说着,伸手掐了他一把。

孙修明白了暗示,佯怒道:‘没有哪个美人,能掐了我,晚上还能下的了床。’

顿了一下又道:‘就是两个也不行。这种仇,我一般是不过夜的。’

一时间,娇喘连连,被翻红浪。

翌日,常绪就带着人从鹰嘴崖潜入西川腹地。

王望舒也精神焕发地开展她的挣钱大计,经过商会核心商量后,商量出一个计划。

先传出盐场受风灾,货供应不足。接着,批发市场盐开始提价,引起了民众的恐慌。

盐可是人人都需要的,一涨价,比粮食涨价还让人紧张。

然后,宁海商会开始辟谣,称盐场未受损,货源充足,还拉出几百辆盐车绕城一圈。

孙修也站出来发话,让大家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保证盐价绝不会涨。这才让百姓放下了心。

就这样,批发市场盐涨了,市场上的盐价却没有提高。

这一顿操作,让卓良吉那群盐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们知道,盐场没受灾。这是宁海商会放出的谣言,是为了涨盐价。

可他们后来为什么又辟谣了?孙修还以南越最高官员发了话,让市场上的盐价又回归正常。

可这和涨价的操作不相符啊!他们有些想不通。

既然想不通,那就花钱买消息。卓良吉一向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花了一大笔钱后,终于得到了消息,宁海商会的目标是西川。

批发市场涨价是宁海商会在囤货,西川那边谣言已起,已经开始减少供应了。这一切,都看出宁海商会要在西川提高盐价。

卓良吉知道宁海商会要提高盐价,那何不趁此机会,也乘机捞一笔。

于是,他们也开始囤盐,从批发市场大量采购,让盐价猛涨,王望舒他们暗中出货,赚了个盆满钵满。

…………

在云雾山区,常绪见到了耿齐,‘参见耿将军。’

耿齐愣住了,心想,常绪是乐安侯的爱将,也是勋贵子弟。

一向以正规军自居,看不起我们这些泥腿子,这次来怎么以下属之礼拜见我?这让我心中有些发毛。

‘请,请起,常将军,你这是为何?。’

‘耿将军,这是侯爷给你的东西,你看了就知道了。’

耿齐将包裹打开,拿起了上面的信,看了以后,不禁对孙修的心思缜密而赞叹。

孙修知道耿齐攻击力不够,派出了常绪他的特战队,任他差遣,这可是孙修手中最强部队

孙修知道耿齐没有身份,没有号召力,给了他一个宁朝参将的军衔。

还给了耿齐一叠空白委任状,营尉以下,任他安排,让他的手下也有了身份,这样他的队伍就更有凝聚力。

最后是给了耿齐一个锦囊?信中道,记住这十六字真言,会让你无往不利。

耿齐对这锦囊就不怎么感冒了,他认为,孙修是贵族出身,哪里知道什么是游击战?

他拿起了锦囊,晒然一笑,随手打开,里面是一张字条。

打开字条,上面写着十六个大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耿齐看着这十六个字呆了,他沉默良久,长叹一声,侯爷真乃神人也!

有了孙修的资助,耿齐游击队的战力迅速提高。

第一仗就杀了个回马枪,又回到陆新城,因为盐矿快要修复了。

南方军这边,还是借口演戏?让陆新县的军队都收缩在城内防御。

但他们也知道了盐场的作用,护矿军一个没调,以千人之众守护盐矿。

耿齐这时,就准备攻打盐矿了,经过宁海商会的商人多次走私后,游击队的装备是鸟枪换炮,不次于南方军了。

虽然战力比南方军差一点,但有虎蹲炮,特战队。耿齐觉得可以攻坚了。

于是,以一千人围攻护矿队,常绪特战队在旁协助,加上虎蹲炮。

一夜之间,盐矿又被攻破了,同样,炸了盐井。将军械,粮食,盐,还有矿工,一股脑的全被耿齐打扫战场了。

看来这一回,陆新城的守将,要和上次一样了,人头落地。

第313章 雪上加霜

消息传到锦官城,西川朝廷炸了。盐矿又被摧毁了。

虽然这是叛匪耿齐干的,但他们知道,这事和宁朝脱不了干系。

世面上食盐因为谣言,价格上涨,他们本不紧张,因为自己的盐矿就要开采了,产出食盐,就能将盐价降下来。

可现在,盐矿被摧毁,自己就没有了盐的定价权,他们知道,盐价一定会一日三涨。

西川因为大量商人破产,造成朝中税收不上来,国库萎缩。

西川又要发展水军,急需大量军费,只得加大了农民的税。

虽然看起来,加的税不多,能让百姓轻松负担。但上面说涨五文,下面就敢说要涨一两。

多交的税,自然是被瓜分了。古往今来,莫过如此。

盐价这时又大幅上阶,这将是农民雪上加霜。

他们猜对了,随着盐矿被摧毁的消息传出来。

市面上的盐价应声而涨,瞬间涨了五倍。第二天,就是十倍。第三天,十五倍,第四天…………。

虽然,西川百姓心中良心商家,宁海商会没有涨价,但他们推脱海边受了风灾,产量不足,供应大大减少。

宁海商会一发话,食盐的价格又猛涨到了三十倍,让西川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农民,

纷纷卖出土地,从自耕农变成佃农。至少这样,还能活下去。地主总不会让佃农饿死,不然谁给他种地呀!

卓良吉他们他们拼命的囤货,让批发市场的盐价越来越高,逼迫宁海商会为了维持宁朝市面上的盐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盐。

这样,就会对西川方面的盐价顾不上,趁这个机会,他们就可以在西川大捞一笔。

宁海商会的核心圈,巴不得卓良吉他们囤货,他们囤的越多,到时就亏的越多。

宁朝这边,王望舒和卓良吉的商战打得如火如荼,批发市场上的盐价一会低,一会高。

西川这面,民间的怒火,正在聚集,渐成干柴烈火之势,只需一颗火星,就会爆燃。

一天,西川云雾山区的一户农家,哭泣、求饶声不绝于耳,原来是玉山县的税吏正在收税。

‘张老头,你家有五口人,应缴税五两,已经拖了二个月了,今天这该缴了吧!’

‘官爷,税我们不是交了吗?’

‘那是今年的正税,还有加的水军捐没交呢??’

张老汉一愣,‘水军捐?那是什么?’

‘没见过国君下的诏书吗?为了兴建水军,防止宁朝侵扰,暂累吾民,所以加了这水军捐。’

张老汉颤抖着嘴唇道:‘这要交多少钱?’

‘这个不多,按人头算,一人一两,共五两。’

张老汉大吃一惊,‘五两?官爷,我们一家一年也挣不到五两啊!’

‘那我不管,你要是抗税,可要挨板了的。’

‘可我家中根本拿不出来,我老妻生病,没钱治病,刚刚过世。

家中的儿媳妇正有孕有身,我连给他补身子的钱都没有。再加上最近盐价飞涨,家中实在是没有钱了。’

‘什么?你儿媳妇有了,差点算少了一个,你家要交六两。’

‘可我儿媳妇还没生呢?’

‘她生的是不是人?’

‘当然。’

‘那不就得了,只要是人,就得加钱。’

‘可我老妻不是过世了吗?那不是少了一个人。’

税吏笑了笑,‘她是今年过世的,只要她在今年活了一天,这税也得交。

对了,你家死了人,销籍费二两银子也要交。’

首节上一节190/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