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72节

玄武营士兵一拥而入,关内的蛮军才惊醒,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乱刀砍死。

冲破了第一道关,赵锋马不停蹄的又向第二关杀去。

第二关已觉得第一关出事了,守将赶忙叫蛮军起来守卫关口。蛮军刚被叫起来,人还晕乎乎的。

正在乱哄哄时,几声炮响,关门大开,玄武营的士兵又冲了进来。

双方开始对战,玄武营的兵,可是华族步军第一,身披三层重甲,如人形坦克一般,冲入蛮军阵中, 一阵砍杀。

第二关顷刻之间,落入玄武营手中。

第三关,蛮军有了前两关的缓冲,已经知道敌军来了,在寨中点起火把,严阵以待,准备接战。

同样的,火炮轰开寨门,玄武营顶着蛮军的箭雨,滚木,擂石冲入了寨门。

这让蛮军惊呆了,谁见过一群浑身插着箭,还活蹦乱跳的士兵。

冲进了寨中,当然是大开杀戒,凭着训练,装备玄武营将第三关也攻下了。

经过审问,蛮族主力只有十日之粮,后续部队因为补给近,补给方便。只有三日之粮,明天才准备运粮过去。

知道了情报,赶紧给孙修送过去,自己放了一把火,将这些粮草全都放了一把火。

孙修得到情报后,与江勇、谷政商议过后,决定改换目标。先将蛮军后续部队歼灭,再合力对付蛮军主力。

这就要明天在蛮军攻击时,要主动出击,将蛮军打疼,让他们不敢在围歼后续部队时支援。

翌日,铁锤的刺血族部队进攻了,蛮军手披南越式的铠甲,武器,准备进攻。

孙修登上望楼,看着对面那些巫师在跳大神,鼓舞士气,轻蔑的一笑。

战斗开始,经过宁军远程武器的洗礼,蛮军冲了上来,对着江勇盾枪阵疯狂的进攻。

刺血族的武士结成小队,不断的在盾阵前冲开一个个小缺口。

好在江勇留了足够的预备队,堵上了缺口,再加上部队坚韧,始终没有让他们冲破防线。

孙修看看后面,蛮军后续部队肯定知道蜈蚣岭出事了,他们先要回头去救蜈蚣岭,今天没有攻击宁军大营。

他又看着正面,正面的蛮军还在冲击阵型,这是刺血族的部队,是蛮族中最不开化的一族。

因为不开化,战斗中充满着性,单个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再加上得到了征蛮军的装备,江勇还是非常有压力的。

江勇现在已经得到了全军指挥权,他不断的调派部队,让他们上前攻击或退下休整。

战术布置的情景有条,但在刺血族野蛮的攻击下,压力非常大。

他手中还紧紧的握着一支预备队,始终不调派上去,这是他反击使用的。

时间慢慢的过去,蛮军的攻击慢慢减弱,兵书曰,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蛮军中的诸葛崇也发觉了,吹响了号角,让蛮军准备撤退,换另外的部队上来了。

就在蛮军想要撤退之时,江勇敏锐的察觉到战机,大手一挥,宁军中战鼓骤然响起。

在右路,盾阵顿时散开,养精蓄锐玄武营在谷政的率领下,冲了出来。

首先对着撤退的蛮军就是一阵弓弩,然后排成枪战,对着蛮军杀了过来。

这时,蛮军右路一片慌乱,他们没有成熟的军官体系。都是按照血缘关系,一个小队就是一个家族,大队一点的就是一个寨子。

互相并不统属,这样的部队打顺风战可以,要是撤退,被敌人衔尾攻击,可就乱了,毕竟谁也不想留在后面。

有人想撤退,有人想反击,顿时部队挤成一团,组织体系全都乱了。

玄武营冲上去,举起长枪,如压路机一样,一路碾压,部队过后,尸横遍野。

第285章计划发动

蛮军右路崩溃了,纷纷掉头便跑,这也很符合兽性,打不过自然要往后跑。

至于其他,谁管其他?你见过野兽撤退时会有断后掩护吗?

这时,江勇也开始反击了,整个城卫军部队开始前移,死死的拖住蛮军,不让他们顺利的撤退。

谷政右路依靠强大的战斗力击溃蛮军的左路,并不追击,而是拐了一杀弧线,对着宁军的中路,左路杀了过来。

后面的凌南州的城卫军紧跟其后,切断了他们撤退路线。

这下,蛮军刺血族部队中路、左路全部围住了,共有五千人左右。

诸葛崇呆住了,他这才发觉,他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这些蛮兵根本都没学过兵法,打仗就像聚众械斗。

叫他上,他们就一窝蜂的上。叫他们撤退,就一窝蜂的往回跑。根本就没有一点组织性和纪律性。

这不,让孙修抓住了机会,击溃右路将中路和左路围住了。

铁锤见情况不妙,准备带着后备部队去冲破包围圈,将本族士兵接应回来。

诸葛崇也让另外两族攻击宁军的侧方,以便解救刺血族部队。

可巨山和南火才懒得理他,昨天,他们两位攻击失败,被铁锤骂了个狗血淋头。

今天,他攻击失败,还被宁军围住了五千多人,这样嘲笑他的机会可不常有,你叫他去救,那他昨天不是白被骂了。

江勇见右钩拳战术已经成功,一下围住了五千多。于是,战鼓响起,他放出了手中最后的力量,一千预备队。

以他们为先导,整个建昌州城卫军开始全面反击,玄武营也同时发动进攻。

凌南州城卫军在虎蹲炮的支援下,死死顶住了铁锤的接应部队。

宁军围住蛮军的部队拼命压缩包围圈,想尽快歼灭蛮军。

他们知道,外围的凌南州城卫军战力比较差,是顶不了多少时间的。只有尽快歼灭围住的蛮军,才能获得大胜。

孙修也已将自己剩下两百亲卫派出去了,现在宁军的兵力使用已达到极限。

一时间,砍杀声,惨叫声,炮声不绝于耳。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包围圈内的蛮军已被杀的遍体生寒。

这时,投降免死的声音传了过来。被围的蛮军见外面的友军始终冲不进来。

而他们自己也支撑不住了,知晓华语的闻听有生路,马上丢下武器,跪下投降。

而听不懂华语的,但脑子比较活的,见有人丢下武器,跪下。就大概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马上照做,捡回来一条命。

只有听不懂华语的,脑子也不太好的,才会拿着武器,死命抵抗,被宁军统统斩杀,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少。

所以说,会一门外语很重要,有时能救你的命。

包围圈里的战斗结束了,外面的蛮军见围住的人已经全军覆没,只得退下了,免得又给他再来一次左勾拳。

这一战,直接干掉了蛮军 五千余人,让蛮军主力受到了重挫。不过也有好处,好处就是人少了,粮食又能多撑一天。

而蛮军后续部队可就惨了,他们派去的人到了蜈蚣岭,已经迟了。所有的粮草已被焚毁,没有了粮草,这仗还怎么打?

就是凭借着军中牲畜,也撑不了一天。可他们退也不好退,开平城里,还有着他们的族长呢?

于是,军中吵成了一片,有人要立即退回去,补充了粮草再战,有人却要冲破宁军的阻拦,接应出主力再退。

在他们吵的一塌糊涂,粮草已尽之时,孙修带着宁军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先用炮轰,虽然是实弹伤亡不多。

但虎蹲炮的威慑却是巨大的,加上谷政,赵锋的两面夹击,顷刻间,就让蛮军崩溃了。

这下,蛮军不用考虑是战还是退了,只要考虑一个字,跑。

杀退了蛮军后续部队的威胁后,宁军放心的围住蛮军主力了。只要等他们粮草耗尽,就可以尽情收割了。

在开平城,蛮军知晓后续部队被击溃,也不敢强行突围了,只是催促诸葛崇让巨阙城发动,好解他们的围。

诸葛崇也觉得巨阙城要提前发动了。不然,孙修解决好蛮军,挥军返回,事情就不妙了。

宁,蛮大战的结果传到巨阙城,在一间密室中,几人正在互相指责。

“你们南越派到蛮族的是什么人?还说是你们的智囊呢?

只是要他缠住孙修就行了,他倒好,带着蛮军一头扎进孙修的包围圈了。

这下好了,蛮军被围,将我们的计划全弄乱了,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那诸葛崇只是一个文人,他挡得住那些蛮人吗?那开平城可是他们的圣地。那孙修放出了这样一个诱饵,他们能不吃下吗?”

一个人用一种不太流利的华语道:“你们都别吵了,事情到了这个程度,计划必须提前了。

要是等那个乐安侯率兵归来,这计划可就失败了。

蛮军的粮草省着吃也只够七天了,七天之内,一定要策反水军,夺下巨阙城,切断他们的补给。”

其余人默默的点点头,然后开始商议计划。

许兴也和水军总督吕远商议计划,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净,以实现孙修的清塘计划。

几天后,仓促准备的计划发动了,莫商带着宁军最强大的三艘舰,停在水军码头上。

他让任安坐镇舰上,自己带着辛正志和一干水兵来到余公保府上。

余公保已将莫商视为心腹,因为他觉得莫商的父亲当年是他的副将。

而且他的父亲也是死于宁军之手,这样根红苗正的人当然是心腹

他把原南越的水军军官全部聚集到一起,在他的府邸大摆宴席。

等到酒过三巡时,余公保长叹一声,众人问他为何长叹。

余公保道:“老夫身为南越水军都督,却遭那孙修偷袭,让我水军覆灭在陆上,真乃奇耻大辱。”

众人愣住了,心想,这南越都灭了,余将军说这话有些不妥吧!

余公保环顾四周,“老夫世受国恩,每每想起此事,夜不能寐,不知死后,有何面目去见我南越历代国主。”

众人觉得有些不对了,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有人含糊的应了几声,打量四周,准备要开溜。他们觉得喝酒吃饭可以,造反就免了。

于是,纷纷找借口,先出去再说。

第286章我不干了

余公保突然摔杯为号,辛正志带着士兵冲了进来,也不说话,只是拿着刀,站在厅中不语。

众人一看,完了,这是真的反了。

“今日,老夫受新任国主之命,准备与巨阙城中忠义之士合力,拿下巨阙城。

各位久受国恩,不知能与老夫一起举兵,恢复我南越江山。”

众人互相看了看,有人道:“余将军,国主全家已被迁往宁朝玉京城,何来国主。”

“国主虽在玉京城,但在南越,还是有钱家血脉在的。那就是深得军心的大王子钱均的后人。”

众人面面相觑,因为当初大王子造反,当夜就死了。新任国主为了体现他的仁义,没有杀他儿子女儿,只是圈禁。

但以后几月内,这些人陆续因意外而故去。有受风寒,有溺水的,有一跤摔死的。

还有两个最离谱,一个是是练武时不慎割了自己脖子。一个人才五岁,说是抑郁而终。

这谁都知道这是为什么,斩草除根吗?皇家在这方面可是六亲不认的。既然都死了,那这个新国主是哪来的?

“这大王子的后人…………?”

首节上一节172/2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