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驾到,快锁门! 第147节

孙修义正辞严的道:“钱财于我乃身外之物,最近的生意,我也赚了不少钱。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也要为南越的文化教育事业出一把力。

但事多繁杂,只好让我夫人亲自担任主编,不知南博士能否担任审稿人。”

南锡长也是老奸巨猾之人,他才不信孙修会当冤大头,肯定有孙修有他自己赚钱的方法。

但他面子上却带着激动之色,长身一揖道:“侯爷真乃仕林中楷模,吾敢不听命。”

孙修道:“此乃小事尔,南博士不必如此。”

搞定了南锡长后,孙修就来到他的对头,也是一位大儒,名叫商宁,本来是南越国太学首席祭酒。

对钱家极为忠心,自从南越国被灭以后,便退出官场,隐居家中。许兴也曾请他出仕,却吃了一个闭门羹。

南锡长也是大儒,和他在学术上经常发生争执,本来只是学术上争执,私下里关系还是不错的。

只是南锡长出仕,当了宁朝的博士后,关系急转之下,经常在文章中互怼,颇有点水火不相容的姿态。

来到商宁住处,敲开门,关雷递上名刺,不一会儿,门房回禀老爷身体不适,不便会客。和许兴一样,吃了一个闭门羹。

孙修笑了笑,拿出一张纸,让关雷再递给门房。

“把这个条子,交给你的主人,他一定会见我的。”

门房无奈,又跑了一趟。

商府中,商宁见门房又进来了,不耐烦的道:“不是告诉你了吗?宁朝的官员不见。”

“老爷,那人给了你一个条子,说你一定会见的。”

“荒谬,拿来我看。”

接过条子后,看了一下。顿时眼睛瞪开,眼中充血,手不住的发抖,口中道:“卑鄙,无耻,不当人子,这样的人也配当文曲星。”

正要撕了纸条,却停了一下,长叹了一口气,“叫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孙修笑眯眯进来了,心想,这商宁的心还是没方孝孺心狠啊!

“见过商前辈。”

商宁黑着脸道:“不敢,乐安侯,那条子是何意?”

孙修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道:“没什么意思,只是算了算商前辈家有多少人,几只鸡,几只狗而已。”

商宁目眦欲裂,“你想让我商家鸡犬不留,不然为什么把我家所有人名都写上。连狗的名字,鸡的公母,你都写的非常清楚。”

孙修笑道:“我哪敢,只是想见见商前辈,并有一件事想拜托前辈罢了。当然,愿不愿意全在于你。”

商宁松了口气,心想,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他真要发疯了,想灭我全家。

“说吧!什么事!说完了,老夫也要休息了。”

第246章 水军债券

孙修就将巨阙旬报的事说了一遍后,并请他当审稿人。

最后道:“商前辈,这巨阙旬报可是个宣传你学说的好地方啊!不用自己花钱出书,还有润笔费, 这样的地方哪里去找?”

商宁却阴沉着脸道:“乐安侯,请回吧!我年事已高,不想当什么审核人,只想在家修身养性。”

孙修道:“商前辈,既然年事已高,身体也不行,那就算了。

还好,我还请了南锡长南大儒,不然连个审稿人都没有,就有些尴尬了。以后巨阙旬报登什么都要他做主了。商前辈,告辞。”

他站起身来,往门口走去。心中暗数,一,二,三,四。

才数到四,后面传来了商宁的喝声,“乐安侯,请留步。”

孙修暗暗一笑,果然大儒最重要的永远是他的学说,回过头,疑惑得道:“商前辈还有何事?”

“请问,南锡长当了巨阙旬报的审稿人了吗?”

“那是当然,他可是博士啊!主管南越二州的文事,这样的大儒,巨阙旬报当然要请他去坐镇。”

商宁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心想,如果南锡长当上了审稿人,岂不会大力发展他的学说。

而我的学说,他当然会大力打压,让我的学派一篇文章都登不上去。长此以往,我的学说就会无人知晓。

可如果我也是审稿人,我们就平等了,他想打压我的学说,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可我已当众发过誓,不再出仕,现在又出仕,是不是有点出尔反尔的感觉?

商宁心中左右为难,脸色也阴晴不定。

孙修知道他在为难什么。“商前辈,巨阙旬报乃是我夫人所办,是民间行为,审稿人只是拿润笔费,是没有俸禄的。”

商宁听到此,心中一定,这样就不违背他的誓言。

“既然是民间报社,老夫愿为巨阙旬报的审稿人。”

“好,那巨阙旬报就有两大审稿人了。”

搞定了南锡长和商宁后,孙修又到处拜见其余南越大儒,大名士,到处约稿。

让他们在新出的巨阙旬报上发表文章,费用相当诱人。

那些名人见有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能展现自己的文章。

这样既能获得仕林中的名望,又能拿到相当的润笔费,他们当然愿意将文章发表在上面。

而且文曲星东安侯亲自上门,说明他就是南越二州的大儒,大名士。让他们十分有面子,当即同意约稿。

报社的软件孙修已经搞定,硬件方面就全部交给张若了。

油墨,纸张,印刷这些都要把成本降到最低,张若的任务也是很重的。

现在,轮到王望舒了。

孙修遍请商人,在江园中举行了一场债券售卖大会。

这次大会,孙修不光邀请了各地的海商,也请了一些有实力的商人。

众位商人来到江园,他们在上次债券中,都挣了个盆满钵满。

这些听见乐安侯还要卖债券,都峰涌而来,准备看一下有没有挣钱的机会。

孙修见人已到齐,站起来道:“各位,这一次卖的债券是水军债券。首先,我要说一点。

此次债券风险很大,有很大可能会赔钱。当然收益更大,有可能会让你成为宁朝巨商。”

下面的商人面面相觑,有人道:“请问乐安侯,这债券怎么个卖法。”

孙修道:“大家知道,南方最有钱的,就是做海外贸易的。

可最近红毛海盗猖獗,让我海商船只竟不能出海,只能任由红毛海商压价,让大家们都亏了不少。”

台下商人纷纷议论了起来,“乐安侯,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那些红毛人将价格压的太低了。”

“是啊!原来我们自己运出去卖,能卖出高价。现在就只能交给他们了,价格竟然被他们压到三成,这不是明抢吗?”

……

……

孙修手按了按,示意安静,“这个朝廷也看到了,所以要重整水军。

但大家也要知道,朝中刚收回南越二州,军费不济,要想大规模的重建水军,力有不怠。

所以想发行水军债券,如果水军重建后,夺回了贸易权,可以让投资人,按照出资多少?免市舶税多少时间?。”

“如果失败了呢?”

“俗话说的好,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但我相信,重建的水军肯定能够夺回贸易权的。

所以,我也投资了,将全部身家全拿了出来,共一百八十万两。”

底下商人吃了一惊,乐安侯自己投资了一百八十万两,难道他就那么确定,重建的水军能夺回贸易权吗?

众商人都在仔细思量,看这个债券能不能购买。

孙修也不催促,任由他们思量。

半晌,一位脸色黝黑,三十多岁的商人站了出来,“侯爷,不管是为了生意,还是为了家仇,我愿投资。”

孙修有点疑惑,生意就生意,怎么扯到家仇上去了?他望向关雷,关雷也摇摇头。

孙修才发觉,自己的情报系统太落后了,关家兄弟虽是宫卫出身,但只是负责保护方面的,情报非他们所长。

“这位是……。”

“在下东方明,主营海外贸易,家中有十数条海船。只是前几月,家父带船出海,便音讯渺茫。

直到上月,一个伙计死里逃生,逃了回来。这才知道船只货物全都被红毛海盗所劫,上面所有人包括家父全部被杀。

所以,我才说,不管是为了生意还是家父的仇,我必须得投资。”

“那好,你投资多少?”

“全部九十万两。”

“好,你不会失望的,信我者不失败。”

经过这个桥段后,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纷纷讨论。

孙修见形势不错,看来筹集几百万两不成问题,这东方明助功的恰到好处。

讨论声中,一名四十多岁商人站了起来,“乐安侯,在下于济。是一名海商,手下也有上百条船,也曾被红毛海盗劫了几条船。

乐安侯要重振水军,夺回贸易权,我看有些困难,有可能投资会血本无归。

我觉得还是出点钱给红毛海盗,买条路为好。毕竟红毛海盗的战斗力各位海商都是知道的,不如花钱消灾。”

孙修眼中精光一闪,看着这位于济。他知道,这是一位大海商,是南越二大海商之一。

第247章办事需谨慎

这时,另一个商人道:“侯爷,在下彭金,我也觉得谢员外说得有理。

付点钱,买条路,顶多是少赚点。总不用打打杀杀,和气才能生财呀!而且就那水军的战力?”

那人摇摇头道,表示不屑。“有可能会血本无归,那时可就悔之晚矣。”

底下的商人又纷纷议论起来了,不过这次对投资是迟疑起来。

孙修一看,这也是南越二大海商之一的彭金。家中也有上百艘船,也是巨富。

他觉得自己有些自大了,他通过远超时代的知识,在这个世界混的风生水起,就对情报有些忽视,小看了这时候的人。

看来,搞不好,这两人和红毛海盗有些联系,想把这次投资会议搅黄了。

孙修心中大恨,恨自己骄傲自满,办事不谨慎,没有把情报收集好,让这两个二五仔钻了空子。

这下,投资会议失败,后面连续的行动都要暂停,这是连锁反应。

后堂的王望舒见自己相公有点镇不住场面了。马上叫来了紫薇,向她耳语了几句。

紫薇来到一位商人前,对他说了几句。那个一惊,又缓缓的点点头。

厅中,于济和彭金见场面已倒向不投资水军的方向,两人相视一笑。

首节上一节147/216下一节尾节目录